请高人鉴析一下这首诗,结构和意境都谈谈。 附加要求,给这首诗一个合适的标题,最后有加分。

项羽一生未尝败,罗马千年永不衰。丹青万载铭不朽,归墟早已化尘埃。改了一下平仄,具体的可以看2L。亥下之围,项羽之所以到了这个地步,不是他打仗不厉害的缘故;岳飞精忠报国,连... 项羽一生未尝败,罗马千年永不衰。

丹青万载铭不朽,归墟早已化尘埃。
改了一下平仄,具体的可以看2L。

亥下之围,项羽之所以到了这个地步,不是他打仗不厉害的缘故;岳飞精忠报国,连战连捷,而到最后,只有一个狱卒敢偷偷掩埋他的遗骨,这也是他性格上的弱点所致;但是庆幸的是他们都可以名留青史,不用为他们的遭遇感到悲哀;而州吁这个人,因为弑兄而闹到众叛亲离的地步,本就不值得同情,但同样也因为史书的记载而留名,相信他在九泉之下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他们都是有着这样那样的性格缺陷,到最后都几乎是孤家寡人,但都被记载在历史上而不朽。唯一的区别仅仅在于——两个名流青史,一个贻臭万年。
展开
 我来答
FSSSL53
2011-10-09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88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473万
展开全部
  项羽一生未尝败,罗马千年永不衰。
  丹青万载铭不朽,归墟早已化尘埃。
  我们就分析下面这首诗:
  四面楚歌非战败, 仄仄仄平平仄仄
  唯独隗顺把桔栽。 平平平仄仄平平
  丹青同刻千万载, 平平平仄平仄仄
  何必复怜州吁哀。 平仄仄平平仄平
  1、平仄与韵脚
  这一首的平仄比第一首要好得多,明显是下了一定的功夫,有一些古典诗词基础的,按照目前旧体诗创作要求,可以说“过得去”,不是很严谨。
  用了ai韵,还是比较流畅的。第三句结尾的“载”字,算一点不足,本来此处应当是转折,现在有点入韵的嫌疑。从“技巧”层面讲,一般、平常、还可以!
  2、意境
  关于第一首有几位朋友都谈到了,我表赞同,不再赘叙。
  第二首。首联和颔联用典,提出两个人物:项羽、偷埋岳飞骨殖的隗顺。很好,人物“一大一小”,大者轰轰烈烈;小者知者甚少。共同点是都具备了“青史留名”。相互比较,相互衬映,有引人入胜的作用。
  颈联和尾联是作者的感慨:史册留名,令人敬佩,大丈夫应当如是!何必人怜?有此足矣!我认为这是作者小有抱负的体现,是否成熟,或得当(在诗中烘托的程度)不谈,起码表明了作者认为:大丈夫轰轰烈烈青史留名(项羽),成败利钝不必计较的!大丈夫为人,要讲义气,抛肝胆,两肋插刀(隗顺)。最后一句,意思不够明了、不够准确。“州吁哀”怎样解释?
  整体意境应当从这里着眼,并非好高骛远,报效国家等等,只是一般年轻人,热血青年,希望建功立业,不惜牺牲自我的一种宣泄和表达而已。与诗的水平,我们这个时代,不算成熟的年轻人。三者结合,是符合现实,很贴切,值得称道的。青年人能够如此,心胸、气度、思想都属可圈可点,挺好的。作诗水平一般,意境气度非凡。这算我的评价。
  3、第二首上下连贯,有咏有叹。缺点是炼字不够。七绝只有28个字,字字珍贵,作者似乎没有太“仔细”,这首诗,还有相当大的潜力可以挖掘,还需要几天的苦思冥想,或许会更好。
  4、标题用《杂感》就挺好。
  弄斧班门,见笑、见笑!
追问
前两句的平仄没什么说的,按“一、三、五不论”的原则就可以解释。而第三句和第四句,本应该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而我的是“(平)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其中第三句中的第六个仄是用了“对句互救”的办法,即将第四句中第五个仄相应地变为平,然后利用“孤平拗救”的原则,将第四句中的第三个平变为仄。至于“州吁哀”的意思:不用去可怜州吁,虽然他很可悲可憎。
手机用户87042
2011-10-09 · TA获得超过283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4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86万
展开全部
这首诗貌似不仅写古代 居然还有国外的 内容有待斟酌啊 古人写诗不会写古代的啦 把第二句换一下更好

整首诗韵倒是很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S1949ZC
2011-10-09 · 超过13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4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7.3万
展开全部
首句写项羽一生未尝败,字起大气,写尽男人的霸气,虽然败于乌江,却写出了霸王的不屈服,给人的意境是卷土重来,意犹未尽,开端是好的;罗马千年永不衰这句就稍欠稳妥,首句以中国霸王起,下接糅杂罗马这是古体诗忌讳的,而已一座城市的经久不衰来衔接一个男人的不屈服就是南辕北辙,方向差之千里。丹青万载名不朽,这句应是评价项羽,虽败犹荣,败亦英雄,让人概叹沧海巨变,历史的厚重倾泻于一身。归墟早已化尘埃,这归墟是何境尚不得知,又何来尘埃,那归墟与罗马一荣一败想法是好的,在这首诗中就是不伦不类了。总的说来创作的想法很好,写诗贵在境,你突出了部分,却忽视了你这境的整合。如果放在一个杂谈的角度,是一首不错的随感,加个标题就是《无题杂感》。班门弄斧,鄙人鄙见让大家见笑
追问
呵呵,原来那首是即兴写的打油诗。

罗马不是指的城市,而是文明,从罗马共和国到拜占庭的灭亡,或者再加上神罗,以及后来以神罗继承者为自诩的拿破仑帝国等等,虽然看似连绵不绝,但早已物是人非了。

而项羽自己说的他没有打过败仗,但是最后为什么却落到乌江自刎的地步了呢?

归墟其喻,即最后的归宿的意思。

这个打油诗确实是写的意思不太明了,类似于意识流,刚才修改了一下,你可以再看看LS追问里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gaobing882
2011-10-09 · TA获得超过190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75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02万
展开全部
~~全诗四句,基本上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更谈不上意境什么的东西。写诗不是只要懂得押韵就行的。其实这些都可以接受的,最悲催的是,这四句用的平仄一模一样,事实上,很多诗都没有按照严格的平仄来写,那样的话会局限人的思维,阻碍诗歌本身内涵的展现,但是上下句平仄肯定是不同的,这一点,没见过谁违背过
追问
平仄是有点悲催,重新改了一下,你看看如何?

四面楚歌非战败,唯独隗顺把桔栽。
丹青同刻千万载,何必复怜州吁哀。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zyxinen
2011-10-09 · 超过11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2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0.8万
展开全部
首联和颔联用典,写出项羽的不败和罗马的不衰,都是千古流传的伟绩,有大气磅礴指点江山之意
颈联和尾联做对比,应该是写纵使当年景物已经不复存在,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但历史所记载的痕迹却不会磨灭
这首诗用ai的音节押韵,平仄虽然不完全对称,但也不算混乱,读起来比较顺口,整体成歌颂意味,但也包含遗憾之意
我也差不多只能分析到这,水平有限。而且我不知道你最后这句话中的“归墟”是不是指故里或者当年景物这样大致的意思,因为它本身的意思是海中无底之谷,莪觉得离这个比较远。
至于题目,莪实在是没啥高水平,莪觉得《忆绝》还可以,是指忆想或者回忆当年绝世千古的事迹,以此可以再表达讽谏什么的励志意味。

嗯,鉴析完毕,全部原创,水平有限,请路过高人无视,咋说也是咱一个字一个字敲上来的。
追问
你是诸多回答里最接近我当时想法的一个,但是项羽和罗马,都不是要表现什么伟绩,而是要衬托一种失落,虽然史书将其传颂千年,但是又有什么用呢,早都成了浮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