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藏头诗。 5

 我来答
puhao9212
2011-10-09 · TA获得超过11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7.6万
展开全部
  jn枯木刀
  [圣人] 下面是在下不久前为一位网友答题时做的答案,由于时间关系,直接拿来供您写作藏头诗参考。里面基本都是在下个人拙见,可能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多多海涵指正。以下是那份答案:

  最近经常有网友为自己寻求姓名藏头诗,在下也乘兴帮忙写了不少用网友姓名嵌字藏头的短诗和对联。但很多网友并不了解藏头诗联的基本要求和写作方法。主要是这方面并没有比较详细的论著,特别是将姓氏嵌入藏头诗的名作。《水浒传》中“芦花荡里一扁舟”一直被作为藏头诗的经典之作来看待,其实并不适用于各种场合,特别是今人的要求和看法。于是,在为一位网友拟写姓名藏头诗时,顺便述写了自己关于藏头诗的看法。
  顺便拿来,略做修改补充,供您参考。都是自己一些肤浅的体会,千万不要误导了你。

  关于写藏头诗

  * 府盛开牡丹花
  佩红着绿仙露华
  双瞳剪水飘妩媚
  美玉流雯炫绮霞
  注:双瞳剪水为成语。唐·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人剪秋水”。
  上面是在下为一位网友写的“藏头诗”。由于有网友对那句“芦花荡里一扁舟”情有独钟,对姓的后面用家、府、郎、妹提出了不同看法。
  这首诗并没有被那位网友采纳,可能有不少原因。仔细想来,主要还是自己的水平和理解能力不行。也许有爱好的差异。如果人家对梅花情有独钟,我却把人家比作牡丹花仙,肯定达不到网友满意。也许当时只考虑到是女孩子,爱美,急着与其闺名中的佩字组词连贯起来,考虑不周吧。
  所以,是否借景物喻人,也是藏头诗的难点之一。如果网友不提出希望在藏头诗中表达的意境,仅靠作者自己想象,很难达到对方预期的效果。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为相熟的朋友写,当然可以尽量征求朋友的想法和看法。
  藏头诗能用成语嵌入当然最好。但适用于姓字开头的成语毕竟少之又少,多做几个后就会感到比府家郎妹还俗气。
  比如,张灯结彩这个成语经常用于张姓朋友的藏头诗联,意境很好,最适合用于含有喜庆祝福的诗联。但是,您连着用上10首,显然不如用府家郎妹的通俗字样来改变一下模式。
  例如,我们为刘建国、刘建军、刘建强、刘建立、刘建业、刘建伟、刘建亮、刘建新、刘建文、刘建洲这十位朋友做藏头诗的时候,编出自造的成语或者生词来好,还是用府郎家兄那些字来调整一下显得自然?
  再例如,来了10位姓李的朋友,有那么多寓意美好意境正好的的现成语么?如果没有那么多,肯定会有朋友提意见:有用现成语的,有胡崩的。
  以上是特殊情况,一块来上三个同姓的朋友也会令人汗颜。偶尔做几首或间隔较长,一般体会不到。但一次为几位同姓的朋友写,如果不用府家郎妹。似乎除了胡编乱造,没有更好的办法。

  愚见以为,很多网友认为将姓氏一变就可以成了别人的,好象不是专门为需要藏头者特地创作的,其实是体现了一种并不成熟的偏见:后面不是还有嵌名么?哪怕两个人姓名完全一样,写的时候不会变化一些词句么?真的很令人费解。如果有人真能有这种本事,天下藏头诗第一高手的桂冠,一定会落到他的头上。
  真正的区分是在后面的内容上,而不是在开头的称呼上。张姐李哥地我们不知叫过多少同姓的朋友,被叫的人很少因为这种称呼经常也用来叫别的同姓朋友而感到反感。
  对于藏头诗来说,如何正确地定位人家的姓氏,才是最需要认真考虑的。
  特别是,当姓字只能做姓不能组词时应该怎么办,给人家改姓么?自造的生词,很容易让人有不伦不类的感觉。经常看到有朋友以为“成语”也可以自造,令人哭笑不得。

  下面是新浪博友“云舒云卷”在博文中赞扬一位吉老师如何搞好语文教学时,提供的一首由吉老师为自己写的一首藏头诗。从博文中可以看出,吉老师是一位文学造诣很高的语文老师。
  吉家利儿玉立亭,
  阳春白雪古韵风。
  秀外惠中展灵性,
  亚于须眉显柔情。
  关于自己的姓,吉老师是将吉利拆开,在吉字后面用了一个家字。她是在教学生如何写作藏头诗时用的。虽非名家之作,却为教学范例。相信他的学生在句首嵌入自己的姓氏时,很多采用了某家某门某郎某女等。对于一些只能用作姓字的字,这样处理,显然比自造一个生词流畅的多。
  同姓的人很多,同名的人同时做藏头诗的机会不是没有,但几率极低。真正的区分在于后面嵌入的名字和内容上,而不是府家郎妹上。同姓的“小张”“老李”,不知有多少,每一个人都是通过“张家”“李家”姑娘或兄长来区分的吗?显然不是。同名姓在一起的时候,从来没有人感到俗气,刻意去想办法造词。大众化的称呼,丝毫降低不了作品的内涵。
  个人愚见,由于一首藏头诗的写作水平不必过分要求,真正的内涵可以有许多,惟独需要在姓氏方面特别尊重对方。

  根据百度词条关于藏头诗“名作”的介绍,那位以写人名藏头嵌字出名的高手,在为刘晓庆同志写诗时,刘字后面,也是用了一个“姐”字。如果是用“刘汉”,尽管天子很威风,汉朝很强盛,恐怕也会惹得人家不高兴。如果采用“琉球璀璨俏佳人”这类字眼,更恐怕一片......。音对,意不对。

  随便帮人家改姓,有违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祖训和道理。当然,如果用来和相熟的朋友打趣,可能问题不大。

  关于藏头诗,有多种嵌入名字是的组词方式。一般都采用“成语”、“典故”、“熟词”、“俗语”、“土语”、“谚语”、“方言”、“俚语”、“惯用语”、“冠名语”、“外来语”等。在用来赞美藏头对象的诗中,最起码的,是要组成意境美好的词句。

  请注意,只要有条件,还是用这些方式藏头为好。不是在下提倡在藏头诗中采用府家郎妹,而是说明实在想不起合适的词汇,尽量不要去造词或者给人家改名字。这个道理,和律诗允许“一三五不论”的道理一样。能论当然最好。没有能力论了不要紧,没有必要随心所欲造词。在对偶句中允许一三五不论,与提倡一三五不论,完全是两码事。

  相信绝大部分网友要求姓名藏头诗时,都是希望诗中对自己的名字能有一个相对美好的描述或寄望。因此,要点是“嵌入”,而不是“隐藏”。这种情况下,姓氏的藏头就成了一个难点。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这是国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其中有很深的意味。特别是在祝福、寄望这种寓意美好的诗联中,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组词,或者本来就是单纯的姓氏用字,则不宜变字改音猜谜暗指那类方法生硬牵强。
  水浒中关于卢俊义的那首藏头诗,知道的人很多,一直作为藏头诗的经典为世人推崇,却没有考虑该诗出现的环境场合。并且卢芦不同。正常情况下,如果随意将网友的姓氏换成一个谐音字来替代,用意再好,恐怕也会引起不快。因为我们大部分普通人都没有那么高的文学水平,一般都是根据字面来理解意思。
  比如卢员外做寿的时候,我为了给他藏头“卢俊义帅”这四个字,给他献上一首“芦花荡里笑哈哈,俊杰高兴人人夸。义士从来是好汉,帅哥今夜不回家”这样的“藏头诗”,恐怕当即会被浪子燕青一顿拳脚打将出去。头倒是藏好了,意境也不错,但却给人家改姓了。梁山好汉只是借着卢哥当时那个窘境,欺负人家卢哥无力还口而已。(戏说一通,为凑爱问雅兴,看官切莫当真。但若不根据历史和现状的差别及要求,硬要按图索骥,似无多大意思。应注意,今人的环境与古人已经大不相同了。)
  至于“文士捉刀”、“一口吞天”那类字谜,祝福吉祥如意的诗联中特别是比较正式的场合里,不用也罢。当然,只是给自己或朋友看,还是完全可以的。
  其实,古诗名作中,嵌入姓名的佳作并不鲜见,只不过由于整体作品的光芒过盛,人们没有注意其中藏字的妙处而已。古诗有很多是诗人专门为朋友写的,经常涉及到嵌入姓名用字。如果有位有心的高人把与嵌名有关的诗篇篡辑起来,肯定能成为一个非常重要并且突出的内容。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看到这首千古名诗,恐怕大多数人不会认为李白不会做嵌名诗,而是有种浑然天成的感觉。

  如果将句首搞成“李白汪伦地久天长”开头,恐怕诗仙也会感到老大难为,影响水平的发挥。而我们的大多数网友,都是这样提出要求的。如果只是说明诗中想要表达的意愿,而不要求必须藏头,可能好做一些。嵌名有很多形式,藏头藏尾却是比较浅显直白的两种,所以被大多数朋友喜爱。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不是写给朋友的,可以利用谐音。但如果改用“舟郎”、“二峤”这类文字技巧进行卖弄,恐怕只会破坏原来的意境。

  关于藏头诗的写法
  通过百度词条关于藏头诗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当,藏头诗的文学载体是“诗”,而不是别的体裁。刨除古风和白话散文诗不论,这里主要加以说明的是“近体诗”。
  自从唐代确定了近体诗的地位以后,人们不再把1、2、3、5、6、7或9句以上奇数句的诗作做为已经完成的诗篇来看待。这是因为近体诗有着相对严格的要求。若为正常定格,四句为绝,八句为律,10句及以上的偶数句诗篇为排律。连所谓的“打油诗”也是这种定格,否则就不是诗了。刘邦先生的《大风歌》是古诗,多么有气势。但气势好,意境美,并不是可以称作律诗绝句诗词联的首要条件。
  字数要求也有一定之规。每句的字数必须一样。主要以五言、七言为主。六言勉强。其他字数几乎不在近体诗的范畴。
  押韵,也是一首所谓“诗”的重要标志。通常一篇作文是否叫诗,主要是看它有没有采用押韵的手段。否则就成了一段普通的文章,只不过由作者刻意地按句进行了一些分割组合而已。

  现代人很多已经不太注重押韵了。殊不知,除了诗词,还包括戏剧歌曲、打油诗、顺口溜、数来宝、快板书等文艺曲艺作品,甚至一些小品用句,人们感到朗朗上口,就是因为其中采用了“押韵”这种创作手法。以前我在博客中说过,随着时代的进步,节奏的加快,或许散文诗连押韵都不需要了。这是一种发展趋势,在下一直很明白这个道理。多年以前,这种趋势已经初露端倪,现在已经星火燎原,方兴未艾。

  著名的新浪网友韩寒是位值得尊敬的八零后,他曾经比较辛辣地指出过这种现象:“大部分的现代诗其实就是把一篇三流散文拆成一句一行写,而所谓比较大师的或者先锋的就是把一篇三流散文每句句子的顺序捣乱了再拆成一句一行写。”还有更狠的。韩寒很多典型语录中,许多话看似暴露了许多不成熟,其实在下窃以为,里面也隐藏着年轻人的智慧和朝气。不管他说这段话的出发点如何,这种现象却是明摆在那里。
  当然,韩寒和很多人一样,误解了散文诗。很多散文诗并不是诗,用诗的标准来要求散文诗,自然会生出很多意见。

  我相信,绝大部分网友来这里,并不是要找这种诗。我也试着写过,始终写不好,起码自己就很难满意。在这里,我有时的确不知道网友们的要求和品位,很难达到他们的满意。但我会珍惜这个平台,在尽力而为的同时,努力去提高自己的水平。

  另外,意在字先。任何形式的诗歌,创作时必须倶备一定的诗兴。藏头诗也一样。没有诗兴作为动力,调动不起情绪,很难在作品中注入自己的情感。可惜的是,联友们往往不愿给别人添麻烦,提的要求太少了。其实适得其反。在下这样的作者水平本来就很有限,加上劲头不足,作品自然欠佳。

  百度词条关于近体诗的介绍如下:

  【近体诗】亦称“今体诗”。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诗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排律则是律诗的延长)。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用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
  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
  2、除首尾二联外,必须要对仗;
  3、一韵到底的平声韵。
  可以看到,除了第三点,藏头诗要想满足前两点要求,并非易事。还是应该把意境放在前面。

  以上几点是近体诗最基本的要求。至于平仄、对仗、孤平、三连平那些技术要求较高的地方,由于嵌字组词的难度更大,为免破坏意境,也不必过于苛求。能满足诗律要求当然最好。如果感到难以做到时,还是应该以不破坏意境为先。
  只要诗意诗情都好,不必过于拘泥于这些框框。
  在古代名家名作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有时也可能是刻意为之。比如杜甫的《白帝城最高楼》,四联中的前三联,都是三连平。不能算是近体格律诗,算作七言古风也是蛮好的。诗圣尚且如此通达,我们作为现代的普通爱好者,更没有必要过于计较一些复杂的“技术问题”。
  在下性情顽劣,历来不愿受各种约束。但是,以“诗圣也经常不尊诗律”来打趣,看似为了鼓励青年朋友写作诗歌的信心和创新的勇气,的确有些过分了。因为很多年轻的朋友并不了解一些文学体裁产生的背景,容易受到误导。
  李白杜甫时代,格律诗并不像后来搞的这么精细。他们的很多作品,体裁都接近古风而不是律诗,是后人把一些“律”“绝”之类的名堂加在他们作品前面的。正是由于诗仙诗圣和唐代文字高手的共同努力和不断创新,才奠定了近体诗后来的地位。
  至于有人为了各种目的泼在杜甫先生身上的污水,不听也罢。在下也是穷人,很能够体会穷人在无奈中的无奈。杜老爷子当年的处境,比我惨了何止百倍。那时能靠文才活着,并且始终保留着创作激情和想着为人们鼓呼,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了。
  现在有高手靠写藏头诗一个月能挣近万。如果由杜甫来写,一首就得一万。但是,那时候不行。写诗毕竟不如谄媚能够得到实惠。杜甫不会谄媚,只好用自己的方法活着和创作。当您学习诗词联包括藏头诗感到费劲时,多想想前人们遇到的艰难困苦,自己也许会快乐起来。
  令人意外的事情在这里也可能发生。杜甫先生在这里写不了几首藏头诗就气跑了。因为绝大部分来求藏头诗的网友根本不懂什么是诗。所以,您也不必太费那个洋劲,学会顺口溜就行。不是我空口乱讲,相信您也看到了这种现状。
  说到创新,唐诗宋词都是。但前人们的创新都是为了通过努力把事情办得更美,而不是像今人这样,通过省事把事情变得更丑。古代这样做的不乏其人,但不是落下笑柄,就是被淘汰进历史长河中了。白话文、普通话、简化字、散文诗都是创新,使我们的语言简洁明快了许多。语言文字的统一不仅仅是为了交流方便,也是国家统一的需要。这些创新,对国家和百姓都有好处。我们创好创坏的能力都没有,只是通过学习从中收获快乐而已,如果能够顺便为一些朋友贡献一点薄力,当然会更快乐。
  现代早就没有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历史环境,我们多数人都没有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机会,所以经常不得开心颜。如果您不是专门搞文字的哪怕将来准备搞文字的,能在文字的学习中获得快乐也行,否则,还是劝您省省,保持体力养家糊口为要。你非这样做,我也只好鼓励你,咱只会说好听的。
  在下鼓励你不要受条框约束,只是由于您的提问实在过于简单,在下并不能完全明了您的心态,有些话不光是对您说的,也是对我自己说的。也有一些,是对一些真正爱好传统文化和诗词联的朋友说的。幸亏您这么有耐心。如果嫌我过于啰嗦或充能,那是看对了眼。
  起步有两种方式。一是从山上往下跳,峰顶上风光无限,一览众山小。一种是从山下往上爬,旅途中千辛万苦,别有一番情趣。都能到达山中间的观宇。我喜欢的是前者,所以对您介绍了这种学写藏头诗的方法。但当登堂入室之前,还是应该复习一下基本知识,以免让里面有相应知识的人笑话。如果我们不知道一些基本知识,有人提出质询时,我们会感到茫然失措。知道了就不一样了,可以用“我在试探着创新”这样的话来搪塞一下。如果您理直气壮地说自己就是刻意要打破陈规陋俗,估计也没人愿意惹你。但要遇到个热爱传统文化并且性格刚烈耿直的大师或者方丈什么的,或许会耐着性子为您讲上一些道理,您如果做出一副老虎屁股摸不得的样子,可能会惹人家不高兴。
  人人都应该有脾气。您千万不要受我这种爱啰嗦的笨人影响。

  藏头联的要求要更高一些。

  由中国楹联学会制定的基本规则来看,尽管有些不能尽如人意之处,但基本上还是把对联的特殊要求传承了下来。根据这些基本规则作为依据来判断出对句的优劣,应该没有多大问题。我们说的都不一定准确,但规则,却是在那里明摆着。和任何需要评比的项目一样,如果没有一个相对合理的规则作为参照物,不引起混乱才是怪事。
  常看到一些对联,评价人家的意境,在下既没有相应的基本素质,更没有那种为联栏兴盛贡献一切力量的勇气。但是,如果连基本平仄尤其是联脚的平仄都不讲究,对于传承对联这个文学瑰宝来说,肯定没有什么好处。(忘了这是在哪里吹的,一遭吹给你吧。)

  关于藏头联,有时做到词性相同、义类相对、平仄相对可能不太容易。但是联脚的上仄下平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同平或者同仄,其实就成了普通的两句诗,根本不能叫做真正意义上的对联的。

  有心于诗词联的朋友,首先可以反复学习一下不是很多的基本规则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获得更大的进步。

  以上是个人关于如何写藏头诗的一点肤浅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朋友们指正。

  顺便提醒楼主,由于大多数朋友文字水平有限,只知道诗词联的模样,并不十分了解诗词联的写作规则。所以就把重点放在了意境方面。比如藏头诗,大家的视点主要放在“藏头”上,而不去细品那个“诗”字的要求,连是否是整诗都不在乎,更别说诗律要求的那些乱七八糟了。当您写的越像诗词联,反而越让人感到意境方面不如意。与其费心去做“诗”,不如做顺口溜能让朋友快乐,自己也可以把“意境”发挥的充分一些。

  顺口溜要点:
  押韵。这是首要的,不然就不顺口了。不光诗词,各种戏剧曲艺流行歌曲大都采用了这种修辞方法。由于在下一直认为现代散文诗通过创新,已经超越了诗的束缚,所以不在必须押韵的行列里,写的时候可以尽情发挥。
  字数。每句五字或七字,这样的顺口溜排列整齐,更像古诗。
  句数。每首四句或八句,十句及以上的双数也行。除了象古诗,也能号称整“诗”。含有祝福寄望的诗句,再顺口也尽量不给人家用单数。
  这些是在下平常一点体会,并不正确,只是供您参考。如果您想创新,当然可以抛开所有的条框束缚。说心里话,如果不是为了不辜负联友提供的机会和信任,为了尽量要求自己做的更好,我也没有这种耐心。
  其实,只要把握以上三点,再加上自己美好的释义和祝福,一定会得到朋友们的喜欢。
  只要用心,藏头“诗”真的不很难。

  下面转摘自百度百科关于藏头诗的介绍。

  藏头诗

  全诗的每句中的头一个字又组成一个完整的人名、地名、企业名或一句祝福、一个事件。藏头诗涵义深、品位高、价值重,可谓一字千金。

  藏头诗,又名“藏头格”,是杂体诗中的一种,有三种形式:一种是首联与中二联六句皆言所寓之景,而不点破题意,直到结联才点出主题;二是将诗头句一字暗藏于末一字中;三是将所说之事分藏于诗句之首。现在常见的是第三种种,每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可以传达作者的某种特有的思想。所以,藏头诗从诞生之日起,便打上了游戏和实用双重印迹。
  由于藏头诗“俗文化”的特性,注定其难登大雅之堂,不为正史和正集收录,从古至今,藏头诗多在民间流传,或散见于古典戏曲、小说。

  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人心浮燥、急功近利,也将目光投向了这一传统诗种,幻想靠走偏门或得名、或得利。于是出现以藏头诗为商品货利、号称“摆摊卖诗第一人”的余乐平先生。他用名字给人作诗,在旅游旺季十分红火,最多时月收入达到近万元。31岁的海口青年王奋以藏头诗为突破口创“世界纪录”,用一千余首藏头诗评点了一千余名古今中外名人,企图据此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近年,教育界也开始注意到此类怪异诗体,认为藏头诗对加快青少年大脑运作效率、丰富词汇、提高语文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月30日,来自北京文联、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等组织的相关人士在北京市崇文门回民小学宣布“学写藏头诗,打造民间文学传承基地”正式启动。这种让儿童尝试怪异诗创作的做法一经传出,便在学界引起争论。中国民协副主席,北京民协主席赵书认为:“藏头诗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作为一种民间文化遗产,应该渗透在对小学生的教育中,这样才能得以传承。”

  藏头诗也并不是只以第一个字相连作为含义,有时也会用每句中间的自来传情达意。有时在同学之间也存在用藏头诗互相调侃。其实,如果在送去祝福时也以藏头诗为载体,也是十分有趣的。

  注:
  说实在的,这些藏头诗名手的大作,技术含量都很一般,但人家主要是把握了“以民为本”这个道理。所以,不要把藏头“诗”看得太难。
  只要把握住我说的顺口溜三要点,再加上用心和各种心,相信您一定能成为一位藏头诗好手。
  如果您连这三点都没有耐烦去把握,祝贺你,您一定会成为一个现代散文诗的顶尖高手。如果您已经具有了向一切陈规陋俗挑战的勇气,也就具有了现代大师的风范。甚至,您现在就是大师级的高手或现代派的先锋人物了。
  古诗词,是古文人有意用条条框框来展示自己的文才和限制别的普通人尽情发挥,可能也有科考的要求。很多规则并不一定是文章大家的本意,只是人们根据效果模仿的结果。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而已。很多时候已经不能适合现代人的节奏和情绪。
  现代诗歌,则为我们开辟了尽情发挥情志的战场。只要愿意,感到情感受约束时,建议您采用现代散文诗试一下。能按《中华新韵(十四韵)》入韵最好。诗,押韵是最重要的标志。没有韵的“诗”,其实不是诗。不然古人也不会费力搞那么多韵部。
  另外,散文诗不论平仄,中间也可以换韵,真的很方便。

  但很盼望您在创新时,不要随意在文章前面使用诗词联这类美好的字样。既然是创新,前面就加上“创新”二字好了。如创新七律、创新对联、创新清平乐等。
  个人愚见,历代文人的智慧加起来,要比咱俩的聪明大得多。
  诗词联搞了这么多清规戒律,不知道会给后人添麻烦么?他们自己累不累?
  原来,历代高人们萃取了这么多精练的定格戒律,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汉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好地展示汉语言独有的韵律美,而不是为了限制人们的意境发挥。一些诗词联所以有名,正是由于它们完美地实现了意境和格律的有机结合。如果单纯把几句意境美好字数相等的口号标语罗在一起,很难说构成了好的诗词联。但您偏要这样做,我也不会极力反对,那就这样好了。在下没有“偶是老道”老师那样的本事和气概,没有能力惹任何人。
  唐诗是创新,宋词是创新,现代诗也是创新。但这些创新都是为了使文学作品更快更高更强,而不是为了图省事。
  好像跑题了,不吹了。上了年纪的人最爱充能,还请爱问谅解。

  做诗同样是一门技术。学习时应该刻意用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溜”,讲的是自然积累,熟能生巧的道理。现代节奏这么快,青年人这么聪明,完全不必用这种笨办法。掌握要点就足够了。字词和技巧的积累却需要有个过程。在下有时也拿出儿子小时候的《字词句篇》学习,而不去一天看上几十首唐宋诗词。如果不用心,看三千首也没用,过眼烟云而已。如果不能用心去体会到其中哪怕是一点点道道,只不过是一次感官享受而已。写的东西,如果为了自娱自乐,当然没有任何问题。写给朋友和网友看,则必须尽心尽力。水平高低,完全不必在意,尽力完成就是。不光是对别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诗谚讲的是熟读,而不是生读。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爱好者来说,只要用心而不是用别的去获得真正的快乐,就够了。

  现代“创新七绝”一首,与您共勉。

  即便读书破万卷,
  未必下笔能有神。
  勤学好问是道理,
  快乐自在平常心。

  炫字是在下写诗联经常采用的字,如不断章取义,放在一句寓意美好的句子中,不知人们以为在下用了那种基本字义和形、动词。
  以下是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的“炫”字:
  基本字义
  1. 光明照耀:光彩~目。
  2. 夸耀:~耀。~鬻(夸耀卖弄)。~弄。
  详细字义
  〈动〉
  1. (形声。从火,玄声。本义:晃眼)
  2. 同本义 [dazzle]
  炫,烂耀也。——《说文》
  炫光貌。——《埤仓》
  炫熿干道。——《战国策·秦策》
  大盆盛水,置剑其上,视之者精芒炫目。——《晋书》
  3. 又如:炫视(目光炫乱);炫目(光彩夺目);炫色(闪烁光芒);炫炫(光耀明亮的样子)
  4. 迷惑;惑乱 [puzzle]。如:炫罔(迷乱欺骗);炫名(惑于声名);炫视(目光迷乱)
  5. 显示;夸耀 [show off;flaunt]
  生已沽名炫气豪,死犹虚伪惑儿曹。——《警世通言》
  6. 又如:炫的那家世(夸什么家阀世系
  回
芝阳耕夫
2011-10-09
知道答主
回答量:6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5.4万
展开全部
1.明确表达的意思,选取要表达的诗的句数,(绝句或律)
2.确定诗的平仄对仗和韵脚。
3.根据藏头诗藏的字的意思引经据典。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04242058
2011-10-09 · TA获得超过11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9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9.1万
展开全部
为啥一定要藏头露尾?想表达什么就表达呗,有此心态才能写出天成之笔。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ZHANGHUOHOU
2011-10-09 · TA获得超过5936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439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1659万
展开全部
不知道你要什么藏头诗呢?我可以帮你写啊,如果要写。HI我哦。。呵呵祝福你快乐

蜗牛小公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手机用户63257
2011-10-09
知道答主
回答量:1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2万
展开全部
符合藏字背景,不生搬硬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