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有哪些大的战役 50

要有时间、交战国、规模、结果等具体数字... 要有时间、交战国、规模、结果等具体数字 展开
靳雨寒
2011-10-21
知道答主
回答量:2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7万
展开全部
郑庄公图霸中原之战
在春秋初期,郑庄公为夺取对中原地区的控制权而进行的战争。周平王东迁后,王室衰微,诸侯失控。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强者力图向外扩张,出现了大国争夺对小国控制权的争霸战争。首先在中原图霸的是郑庄公。郑国于周平王二年(前769年)、四年,先后击灭郐和东虢,由于郑地处中原腹地,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国力日渐强盛;加以郑君担任辅佐王室之卿士,政治地位优越,使郑成为春秋初期的主要强国之一。郑庄公继位后,首先肃清国内分裂势力,乎定了共叔段之乱(鄢之战),尔后采取远交近攻方略,联合距离较远、对其威胁不大的齐、鲁,共同对付邻近的宋、卫。郑国从平定共叔段叛乱之时至庄公去世的二十一年(前 722—前701年)间,对外作战10余次,多获胜。较大的作战共6次:周桓王二年(前718年),在北制大败卫之与国南燕军(北制之战);六年,大败来犯之北戎军并歼其前军(郑抗北戎之战);七年,在戴全歼宋、卫、蔡联军(戴之战);八年,与齐、鲁联合攻占许国并大败宋军;十三年,在葛击败周桓王所率周、蔡、陈、卫联军并射伤桓王(繻葛之战),使周天子威信扫地,为大国争霸打开局面;十四年,郑又出兵援齐,重创北戎军。至此,郑庄公的图霸事业达到顶峰。
伊阙之战
周赧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93年),名将白起率领秦军在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大败韩、魏联军的重要歼灭战。

秦国经商鞅变法后,日益强盛。到秦昭王时,加快了兼并六国战争的步伐,乘齐、魏相持之际,首先加兵地处中原要冲的韩、魏之地。二十一年,秦左庶长白起统率秦军进攻韩国,一举攻占新城(今河南伊川西南),白起因功被封为左更。二十二年,韩、魏以公孙喜为主帅,率联军24万进据伊阙迎击秦军。伊阙为韩、魏门户,两山对峙,伊水流经其间,望之若阙,地势险要。联军据险扼守,和秦军呈对峙态势。秦军在数量上只有韩、魏联军的一半。联军各自保守实力,互相推诿,不肯先战。白起针对这种情况,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先设疑兵牵制联军主力韩军,然后集中兵力出其不意地猛攻魏军,一举将其歼灭,杀其主将犀武。随后立即转用兵力攻打韩军。韩军翼侧暴露,遭秦军夹击,溃败而逃。白起乘胜追击,又全歼韩军,俘韩将公孙喜。

点评:此战,白起抓住联军自保守实力,互相推诿,不肯先战这一战机,共歼灭韩、魏联军24万,攻占伊阙等5城,是先秦战史中一次较大规模的,且是以少胜多的歼灭战。战后韩、魏两国精锐丧失殆尽,被迫献地求和。白起因战功卓著擢升国尉,开始了其辉煌的军事历程。秦国也因此战的胜利以不可抗御之势向中原扩展。
燕攻齐之战
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燕亚卿乐毅率燕、赵、韩、魏、楚五国联军进攻齐国(今山东境)的大规模作战。

元年(前314年),力图向外扩张的齐国,乘燕国内乱,出兵占领燕都。四年(前311年),燕昭王即位,广招贤才,励精图治,欲报破国之恨。但燕为辽东偏僻之国,无力单独向强齐进攻。亚卿乐毅及谋士苏秦建议,利用齐、秦、赵三强争夺宋国富庶土地的矛盾,诱齐灭宋,以此争取其他国,孤立齐国,“举天下而图之” (《战国策·燕策二》)。燕昭王采纳乐毅关于卑事齐而骄之的谋略,表面上臣服于齐,派苏秦假意事齐,取得齐之信任,并乘隙离间,收买齐王宠臣淳于髡,使齐放松对燕的戒备,而西向谋图中原。齐南败宋、楚,西击三晋,与各国的矛盾加深。同时,燕国在乐毅主持下,改革政治,整训军队,出现国家殷富、士卒乐战的新形势。燕昭王加快联合各国、合纵攻齐的步伐。他命乐毅出使赵国,促成三十一年燕、赵两国国君,定下攻齐之盟。乐毅又通过赵国联络秦国;燕使剧辛又去楚、魏进行联络。燕昭王还亲自入赵与赵惠文王相会。这样,燕很快与各国结成攻齐联盟,组成了合纵攻齐的联军。

于是,乐毅以上将军职,佩赵国相印,乘齐军连年征战、疲惫不堪之机,率燕、秦、赵、魏、韩五国联军攻齐。联军迅速渡过黄河,继向济水挺进。齐闵王急派触子为将,达子为副将,率齐军主力出动,欲拒联军于济水之西。双方相持期间,齐闵王因触子畏惧不前,派人斥责触子;又以不战即斩首并掘其祖坟相逼,致使齐军将士离心,军中恐惧。乐毅指挥联军猛攻,齐军一触即溃。触子逃亡,齐残兵被迫退守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临淄北)近处的秦周(今山东淄博雍门西)。

济水之战后,乐毅主动遣还远道参战的秦、韩两军,派魏军前去攻取宋国故地,使赵军夺取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自率燕军主力长驱直入,企图直捣临淄,一举灭齐。谋士剧辛认为燕军战败齐国,主要靠其他四国援助,担心燕不能独立灭齐,反对深入齐地,主张攻取齐国边城而还。乐毅则认为齐军主力已失,齐闵王不得民心,国内纷乱,齐强燕弱的状况已发生根本变化,决心不失时机,向齐发起追击。齐将达子请闵王犒赏将士,以励死战,反遭申斥,齐军士气更加低落。秦周一战,齐军再败,达子战死,燕军攻入临淄,“齐人果大乱失度”(《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年》)。闵王逃至莒(今山东莒县),后被以救齐为名的楚将淖齿杀掉。

乐毅入临淄后,将齐国的珠玉财宝和贵重祭器全部运回。燕昭王闻齐都已破,亲到济水慰劳军士,封乐毅为昌国君。为减少齐人敌对情绪,以利夺取全部齐地,乐毅在攻占临淄后,申明军纪,禁止虏掠,采取兵抚交用的策略。减轻齐民赋税,用官爵和封地笼络齐吏,以争取人心。然后,兵分五路攻取齐地。左军渡过胶水(今胶莱河)攻取乐莱(今山东黄县、牟平至荣城一带);前军沿泰山东麓至黄海边,攻取琅琊 (今山东沂南至日照一带);右军沿黄河、济水进占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山东鄄城北),与魏地相接应;后军沿北海(今山东淄博东北沿海一带)攻干乘 (今山东高青东北),乐毅亲率中军镇守齐都指挥。燕军仅用6个月,就攻下齐国70余城,并按燕制设置郡县。只有莒和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3年未被攻下,反给齐以行间之机。燕昭王死后,其子惠王即位,听信谗言,中齐将田单反问计,派骑劫代替乐毅为将。田单用火牛阵击破围攻即墨的燕军主力,随即将燕军逐出齐境,70余城复归于齐。点评:此战乐毅利用齐灭宋后与各诸侯国的矛盾,促成各国合纵攻齐局面,尔后实行连续进攻,给齐以沉重打击。齐国因内外矛盾交加,过早集中主力与强大联军决战,几致亡国,为后世用兵留下宝贵的经验教训。
即墨之战
周赧王三十一年至三十六年(公元前284--·前279年),在燕攻齐之战中,齐将田单率领齐军凭借孤城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进行坚守防御并反击燕军围攻的重要作战。

三十一年,燕将乐毅率五国联军破齐,连克70余城,随即集中兵力围攻仅存的莒(今山东莒县)和即墨,齐国危在旦夕。这时,齐滑王被以救齐为名的楚将淖齿杀掉,其子法章被立为王,占莒。即墨军民在即墨大夫战死后,共推临淄市掾田单为将,坚守抗燕。乐毅围即墨城一年不克,遂令燕军后撤9里设营筑垒,欲攻心取胜,致使齐国获得喘息机会。即墨,地处富庶的胶东,是齐国较大城邑。靠山近海,有充裕的人力、物力用于防守。田单遂集结所带族兵及残兵7000余人,加以整顿、扩充。连其妻妾也编入军营参加守城,和士卒伺甘共苦,“坐则织蒉(草器),立则仗锸(锹)”(《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六年》)。并增修城垒,加强防务,从而提高了即墨的防守能力,使燕军屯兵城下,为组织反攻赢得了时间。又利用新立的燕惠王与乐毅不和这一矛盾,派人入燕行反间计。诈称昌国君乐毅与燕惠王有仇怨,害怕被杀而不敢归国,故意缓攻即墨,实际想在齐国称王;如果另派主将,即墨指日可下。燕惠王信以为真,派骑劫取代乐毅为将。乐毅投奔赵国。燕军人心涣散,内部不和。骑劫到齐后,一反乐毅战法,改用强攻,仍不能克。又改用恐怖手段威慑齐军。田单将计就计,诱使燕军行暴,声称齐军最怕燕军割掉降卒的鼻子,如果看见,即墨就会不攻自破。骑劫果然中计而行。即墨军民见状,更决心守城,唯恐落到燕军手中。田单又声称守军害怕城外祖坟被掘,那样魂灵无依,做子孙的就会屈膝投降。骑劫立即挖坟、焚尸,即墨人无不痛心疾首,誓与燕军决一死战。为隐蔽齐军反攻意图,使燕军丧失警惕,田单命精壮甲士隐伏城内,令老弱、妇女登城守望。又让即墨富豪持重金贿赂燕将,假称即墨将要降燕,请求燕将保全妻小。燕军围城已愈三载,急欲停战回乡,见大功即将告成,一心坐待受降,守备更加松懈麻痹。三十六年,田单见反击时机成熟,便集中干余头牛,绘五彩龙纹,束兵刃于其角,尾扎浸油芦苇。夜间点燃牛尾芦苇,牛负痛从预凿城墙的通道冲出,狂奔燕营,5000名精壮勇士随后砍杀,城内军民锣鼓声动,呐喊助威。一时火光冲天,杀声震耳。燕军将士从梦中惊醒,仓皇失措,四散溃逃,死伤无数,骑劫在混乱中被杀。齐军乘胜大举反攻,很快将燕军逐出齐境,收复被燕军占领的70余城。随后迎法章回临淄,为齐襄王。田单为相国,受封安平君。
若水阳光b
2011-10-09 · 超过1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4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7.8万
展开全部
1.长勺之战(春秋时期):发生于周庄王十三年,齐桓公二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齐鲁两个诸侯国交战于长勺,最后以齐国的失败、鲁国的胜利而告终。《曹刿论战》说的就是这件事。
2.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是战国中期齐、魏两大国之间的两场著名战争。战国中期,齐、魏、燕、赵、韩、楚、秦七雄并立,征战频繁,公元前354年,魏国派大将庞涓率8万精兵进攻赵国,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赵国苦战了一年,眼看就要撑不住了,急忙向盟国齐国求救,这就是围魏救赵。以魏国的战败而告终。田忌和孙膑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3.长平之战:发生在战国末期,公元前262-260年,赵国长平,历时3年,秦国与赵国交战,最终以秦国获胜结束,活埋赵军40万。赵括纸上谈兵是导致赵国大败的主要原因。
4.秦统一六国之战:战国末期最后一场诸侯兼并战争,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场封建统一战争。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用了10年的时间,相继灭掉了北方的燕、赵,中原的韩、魏,东方的齐和南方的楚六个国家,结束了春秋以来长达500余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战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统一国家。
主要的基本上就这些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fcliwm
2011-10-10 · TA获得超过2.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6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816万
展开全部
春秋时期,有四个大国,分别是齐、晋、秦、楚四个国家。
齐国没打过什么特别漂亮的仗,长勺之战虽然名气很大,规模和实际作用都不太大。齐国助燕打山戎的一仗倒是非常漂亮。
楚晋之间连年战争,最著名的就是城濮大战。先轸率领的晋军退避三舍,打败了成得臣领导的楚军,成得臣自杀。
晋楚也是战争不断,最著名的就是崤之战。西乞术、白乙丙、孟明视率领的秦军千里袭国,被晋军偷袭。也是我认为春秋第一明君秦穆公的唯一一大败笔。
秦楚虽然战国时候颇有几次摩擦,但是春秋时候还是比较合写的。秦国还帮助楚国抵抗过吴国。
春秋剩下的就是春秋首霸郑国,打过两场比较漂亮的仗。宋襄公仁义无敌,败在楚国手里。还有就是吴越交战。
战国时期,主要的强国就是战国七雄,实际上,战国前中期,还有郑、宋、卫、晋、中山、巴、蜀等国家。
齐国主要就是苏秦反间,乐毅破齐。田单火牛阵打退燕军。
楚国到了战国时期逐渐衰弱,不仅是秦国,连三晋也经常性的骚扰楚国。
燕国就是灭齐未遂的经典战例。
三晋韩国最弱,基本上没什么抵抗能力,不过长平之战,是上党从韩入赵引起的。三家灭知氏,也是春秋战国时候的经典战例,常常被后人提起。
魏国,就是桂陵之战,庞涓身死,代表着魏国由胜转衰,李悝变法是战国时期最早的变法,使得魏国成为战国时期第一个强大的国家。
第二次就是信陵君窃符救赵。
赵国是除了秦国以外,名将最多的一个国家,有廉颇、李牧、赵奢,以及赵括等等。最著名的就是长平之战,武安君白起坑杀了40万赵军。不过,由于白起被杀,和信陵君帅五国联军救赵,秦国并没有灭掉赵国。次年郑安国打赵国,还被李牧打败。只是后来李牧被杀,才导致赵国无将可用,最终灭亡。赵国在抵抗秦国的同时,还曾击败过燕国和齐国的东方骚扰,并灭掉了中山国。
秦国有了远交近攻的战术,战役能不能胜利,倒是次要的。长平之战,是武安君的代表作。王翦灭楚的战法,也颇可以令后人学习。司马错伐巴蜀,也可以称为经典战例。
由于年代久远,史料不足,即使有数字,也基本上是推测出来的,不准确,不说也罢。
具体的战争,百度百科都写得清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youhoowon
2011-10-09 · TA获得超过17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8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7.4万
展开全部
春秋时期没有什么太大的战役。
那时比较尊崇王道,十万大军出动都算多的了。
到了战国就不一样了,常常是数十万大军的战斗。
长平之战 秦赵 秦60W 赵45W 秦胜
邯郸之战 秦赵(六国也参与其中) 战力不详 秦损失近30W 六国胜
马陵之战与桂陵之战 秦魏 战力不详
这两场战役虽然兵力不多,但是却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将当时身为霸主地位的魏国打的一蹶不振——从此退出了强国的舞台。
破齐之战
燕将乐毅带领五国联军,秋风扫落叶一般五年内连下齐国七十余城,让当时为天下霸主的齐国退出了争雄天下的舞台。

六国联军攻秦之战
此战虽然不是很精彩,但是声势浩大,苏秦首倡合纵,身配六国相印,对秦国发动灭国大战。而秦国则是由张仪以连横之法,与六国庙堂斡旋,使联军内讧,导致惨败,失去了这个破秦的天赐良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huchao200606
2011-10-10
知道答主
回答量:1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5万
展开全部
先轸 晋国 城璞之战 战胜楚国 奠定了晋国几百年春秋第一强国的地位
肴之战 全歼秦军 扼制了秦国往东发展的企图
箕之战 击败白狄 解决了晋国北方的威胁
以上大战是晋国崛起的开始 主帅都是先轸 可惜 箕之战阵亡

楚国斗氏是楚国的战神 斗廉 斗谷於菟等没有指挥过大战役 不过灭了很过小国 对楚国的发展功不可没

百里视(也就是百里奚或孟明视)--最新历史研究 百里视和百里奚是一个人:虽然率领秦军在肴全军覆没 但本人活下来了 并帮助秦穆公称霸西戎。

楚庄王和蒍敖(孙叔敖) 淧之战 击败晋国 确立楚庄王的霸主地位

伍员和孙武 柏举之战 攻入楚国都城 吴国由此强大起来

勾践 不说了吧 还有范蠡什么的 不过 《左传》没有记录他 倒是《国语》说他很厉害

春秋大战不多 还有晋齐鞍之战 晋楚鄢陵之战 加上上边的城璞之战 淧之战 柏举之战 是春秋5大战 不过比不上战国的战争 将帅也有比如
晋国 先且居(先轸之子)
赵盾
郤缺 (相近如宾这个成语说的就是他和他老婆)
荀林父(淧之战的指挥)
郤克(郤缺之子 鞍之战的指挥)
栾书(鄢陵之战的指挥 赵氏孤儿惨剧的制造者)
荀罃(荀林父的侄儿)
荀偃(荀林父的孙子 马首是瞻成语的创造者)
荀吴(荀偃之子 打击狄人的专家 民族英雄)
赵鞅(赵盾的后代 赵氏孤儿赵武的孙子 曾经想谋杀孔子)

楚国 成得臣(城璞之战的指挥 兵败自杀)
斗班(斗谷於菟的儿子 班超他们的祖先)
成大心(成得臣的儿子)
楚灵王 (楚庄王的孙子)
沈尹戌(好像是孙叔敖的后代 柏举之战中牺牲 如果此战由他作主帅 吴人就没那么嚣张)
沈诸梁(沈尹戌的儿子 著名的叶公好龙中的叶公 和孔子聊过天 所以被孔子的学生诋毁 平定白公之乱---据说这个白公就是白起的先人)
还有很多呢比如 郑庄公 晋献公 楚武王以及他们的下属
不过 还是不及战国时代的人那么强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