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呢? 10

 我来答
00语文00
2011-10-14 · TA获得超过20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2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8.1万
展开全部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听老师的话。认真做笔记。
给你拷点阅读和作文的方法,可以借鉴一下:
记叙文阅读部分示例
示例:句子在文中的作用(题干中出现欣赏、赏析、品味、鉴赏、句子好否、好在哪里等词)
解题方法:
方法一从修辞角度:判断修辞类型+修辞作用+被修饰事物特点+中心或层意(修辞对它的作用)
方法二从字词角度:选择句中的动、形或副词+解释字词在文中的含义+扣在中心或层意上(字词对它的作用)
方法三从结构角度来分析:
1.若句子在开头:总括全文,引起下文,设置悬念,引起兴趣,交代背景等。
2.若句子在文中:承上启下,照应上下文等。
3.若句子在结尾: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引起思考等。

作文详略方法示例
一、开篇点题,引出事件(第一自然段)
★运用仿写开头,仿写后注意过渡。
★第一段必须出现一次话题或者主题。
★第一段的最后一句或者两句话中最好出现事件的关键
词;或者第一段的最后一句或者两句话中出现第二段
第一句话中的中心词。
二、交待故事背景和起因(第二自然段)
★承接第一段,点入环境描写,打下感情基调。不宜
太多,3—5句左右即可。
★结合环境描写,交待事件起因,点到为止,不能拓
展。
三、详细记叙事件
1.详写故事经过前半部分(第三自然段)
★记叙为辅,描写为主。记叙仅仅起到连接作用,描
写浓墨重彩尽量扩展。
★选择一两个动作点,从不同角度,结合修辞、优美
四字短语、学过的古诗词进行细节描写。
★本段必须出现一次话题或者主题。
2.加入插叙(第四自然段,如果细节描写十分优美,可以考虑删
去本段)
★故事出现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加入插叙单独成段。
★所插事件必须和本故事有相关性。
★插叙不宜太长。
3.续写故事经过后半部分(第五自然段)
★过渡到事件经过的后半部分,选择一个动作点进行细节描写。
★结合第二段环境描写,出现一句或者两句环境描写照应句。
★本段必须出现一次话题或者主题。
四、回到话题或者主题,进行结尾
★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点评事件引出道理,抒发情感,深化主题。
★本段必须出现一次话题或者主题。
★可以考虑用“名言”结尾,留给读者深思。
w1813108
2011-10-14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434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1879万
展开全部
语文课本里教的东西,有学者认为,学生看得懂,为什么还要教呢?如果说作者的某一个词、某一个句子用得、写得很好,来分析一下,也许,分析者分析出来的结果,作者可能根本没有这种意思在里面。这种分析方法,有点像人们先射箭,再把箭落地的地方画上一个靶子。
中国语文教学走入了一个死胡同或者说,中国的教育走入了一个死胡同。我也是一名老师,理科的。看到学生每天痛苦地学,心里也不是滋味。没办法,教材是这个样子。

如果单单想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可能要多看多写。看要多看古代名著、诗词、多背多记,现代散文。多写就是经常写点习作,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如果真想在文科方面发展,可能这些平时的积累是关键。这些作法,与学好语文无关。但可以对学好语文有帮助。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Roselineeeee
2011-10-14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4万
展开全部
我个人认为学好语文主要分两个大范畴, 一是输入, 另一个是输出.
输入:
1. 听说读写
2. 涉及古今
3.深入理解作者的想法
4. 背诵优秀作品(如唐请宋词)
输出:
1. 再创造
2. 用词准确
3. 修词恰当
4. 内容发人深省(如写作文章)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765473487
2011-10-14
知道答主
回答量:4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7.8万
展开全部
兴趣最重要,语文分值最大的就是作文跟阅读,想提升这两大块,就要多看看名家的书,看多了积累的优秀词句就多了,语感就很强了。提升基础那块的话就没有办法 只能买本语文基础知识,努力的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我LV涛
2011-10-14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5万
展开全部
学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