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县的文化

 我来答
手机用户53205
2016-05-12
知道答主
回答量:82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11.4万
展开全部


祠山文化
祠山文化,是指西汉末年起,以安徽省广德县横山为中心,遍及江淮和东南沿海广大地区,由缅怀治水英雄张渤关爱民众、弥灾捍患、勇于献身的精神而形成的官民共祷的祭祀文化,因唐玄宗赦封横山为祠山得名。 ”张渤治水的传说“,被列入广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吴文化  
广德早期是一个传统的吴文化地区。据县志记载:建安初,孙策平定宣城以东地区,孙吴分故鄣县地始置广德县。广德虽然地处吴头楚尾,但区治上多隶属江浙。从唐末至宋以来,虽然战乱不断,广德基本上是受以扬州(今江苏扬州)、建康(今江苏南京)为中心的地方势力控制。吴、南唐政权多次曾派使前往广德祠山祖殿祭祀祈祷。
元至正十四年,改广德军为广德路,属江浙行中书省。元至正十六年,朱元璋改广德路为广兴府(不久改称广德府),属江南行中书省。明初,改广兴府为广德直隶州。因此,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考量,早期的广德应是吴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地区。从广德甘溪沟土著人吴侬软语的方言中,也可以窥见广德地区早期吴文化的渊源。另外的因素就是就是祠山文化的兴起与传播。
明朝徐应秋《玉芝堂谈荟》称“雷之布鼓,登之鬼市,河源地丘之神债,广德祠山之埋藏,是谓天下四异,非妄传也。”可见,祠山文化来源于吴越,勃发于广德,又张扬于吴越大地。祠山文化,既具有吴文化的典型特征,又是吴文化发展的一个极至。
徽文化
明清时期,徽文化逐渐成为广德的主流文化:
祠堂,起始于徽州,是徽州人文思想的高度物化,是封建宗法制度的载体,是族权自治的象征,也是徽州人最基本的人居环境。徽州的祠堂文化和牌坊文化、谱牒文化一起,组成了支撑封建宗法自治制度的三根支柱。自宋朝始,徽文化被徽商带进广德。随着徽商在广德的发展,宗法自治制度也带到广德,通过几十代人几百年的努力,徽文化以潜移默化的形式,经过同广德的本土文化的不断撞击、融合,从最初的互相排斥到后来的相互包容。发展到明代后,徽文化在广德地区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从幸存的凤桥大范村的范氏宗祠、誓节芦塘陈氏宗祠中,不仅能窥见徽派建筑艺术的精髓,更能洞见宗法自治的物化形式——祠堂管理模式。
牌坊作为徽派建筑艺术的代表,在广德的留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广德人对徽文化的接纳和归属。
谱牒文化与牌坊相似,广德保留下来的诸多宗姓的族谱,也反映了徽文化的影响作用。
移民文化
现代广德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多元的移民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点。在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的半个多世纪中,广德逐步形成了以河南移民带来的中原文化和湖北移民带来的西楚文化为主的多元文化结构,其中尤以河南省光山县移民为众。
起初,这种移民文化是以较为封闭的形式存在,形成以村、镇为单位的文化割居现象。但是,经过半个世纪的两代人努力,广德的本地人和各地移民通过联姻、商贸、生产和社区活动等形式,加强了不同宗教、习俗、教育、伦理道德之间的各种文化交流。通过交流,各种文化扬长避短,取舍有度,从而形成了相互包容的地区特色移民文化。
四合地蹬子戏,四合地蹬子戏又名“地花鼓戏”,地摊子戏,是盛行在四合乡耿村、焦村、宏霞村的遐嵩片以及梨山一带的一种民间戏曲,是不需舞台的广场表演形式。因具有不受场地、时间限制等优点,所以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2010年4月,四合地花鼓戏被宣城市人民政府、宣城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授予“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桐夭村的旱船,旱船也称龙船、彩船。它是我国民间的一种游艺。广德县最有名气的旱船当数桃州镇白桥村(原属高湖乡)桐夭村的旱船。该地旱船起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至今已有九十余年历史了。
广德四绝,就是在安徽广德县境内的四道特色菜,它们分别是:杨滩镇境内“御桌珍馐桐花鱼”,横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珍禽美味横山雉”,卢村乡的“山珍之珍笄山笋”,誓节镇的“珍稀沙河鳖”。
广德天下第一鲜,广德县的天下第一鲜是只需要闻到它的香味就能让人垂涎欲滴。而天下第一鲜却是无意中得来的美食。是靠嗅觉就能判断是否地道的一道汤菜。是专属于广德的味道。 民众教育馆
广德县民众教育馆始建于民国13年(1924),馆址在文庙西侧(现人民广场西)。25年迁至西大街真武庙(现增谷路北端)。次年,抗日战争爆发,改称流动施教团。32年,复称民众教育馆,馆址在西南乡崇法寺。其主要活动为开展平民教育,设有问字处,阅报处、图书室等。抗战前后,曾组织过球类、棋类、歌咏、婴儿健康、自由车(自行车)比赛和小型业余演出,并举办“抗日建国图画展览”、“国货与敌货展览”等。34年底,民众教育馆停办。
文化馆
县文化馆建于1950年2月,馆址设在北大街。初称为广德县人民教育馆,次年改称县文化馆。1957年迁入南二街(今桃州路)新址。1969年1月,县文化科、文化馆、新华书店等单位合并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社”。一度文化馆又与桃州戏院合并。1978年恢复原建制后干部、职工逐年增多。1987年底,有干部、职工20余人,设行政、宣传、文艺3个组。
区、乡(镇)文化站1953年全县9个区各设有1个文化站。此后,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变更,1956年只设誓节、柏垫、邱村3个文化馆。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除城关外,又改设五个公社文化站,1962年,原公社文化站升格为区级站,改称为中心文化站。1975年,各站都新建了办公用房,增加了人员、设备。1976年5月,开始试办社办公助文化站。1986年全县有乡办公助文化站23个,其中砖桥文化站建有两层楼房1座,设图书、游艺、录像放映等室。1987年底,全县共有乡(镇)文化站28个,人员36人。
图书馆
广德县图书馆的前身是县文化馆图书阅览室,原藏书4500册。1981年与文化馆分开,单独建馆,有馆舍150平方米,管理人员4人。以后,人员、藏书、设备逐年增多。1987年底,有工作人员12人,藏书45300余册,其中善本古籍1852册,期刊报纸330余种。读者人数已由建馆初期的每月几百人次增至2000余人次。
档案馆
1958年11月,中共广德县委和县人民委员会档案室合并成立广德县档案馆,有专职干部2人。1963年11月,广德县档案管理科成立,与县档案馆合署内公,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机构裁撤,人员下放。1973年7月恢复县档案馆。1980年11月成立广德县档案局,仍与县档案馆合署办公。1987年底,有库房296.5平方米,人员8名,收藏档案全宗85个,各类档案、资料计27121卷(册)。其中文书档案12925卷,科技档案135卷,专门档案2676卷,资料11385卷。长期以来,档案只供内部使用。后经全面整理,部份向社会开放。1980~1987年为各界人士提供凭证和数据资料1.7万余卷次。1987年县档案馆被评为全省档案工作先进单位。 大圣宝塔
位于桃州镇迎春街北侧,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始建。初为五层六门砖塔。宋元符二年(1099)十二月二十七日夜“为火焚”。元符三年(1100)至崇宁四年(1105)六月,由宋荣、宋宗弟兄领头重修为七级浮屠。后几经修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遭火灾,飞檐、楼板、塔顶化为灰烬,仅存砖制塔体。1956年11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7月,由国家文物局拨款重修,1986年4月全面修复。现塔高42米,底座周长26.4米,七级六门,六角飞檐。覆铁锅式塔顶,飞檐均铺青灰色简瓦,造型瑰伟。塔侧尚存唐代古井一口和明代植银杏树一株。
崇法寺
位于四合乡洪冲村耿村河北岸。据史志载:该寺始建一说在唐贞观间(627~649),一说在唐天衤右中(904~907),后历代多次修缮。原寺院有三座殿宇,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一进西侧有戏楼,后殿已毁,现存中进大佛殿和前进天王殿,现存建筑经国家文物局和南京工学院专家鉴定,其主体为明代结构。1983年6月,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安寺
又名崇福寺,位于砖桥乡陈家边保安山。唐天宝七年(748)建,后圮,明代重修。清康熙六十年(1721)、乾隆二十五年(1760)重修,咸丰十年(1860)战乱又毁。同治间(1862~1874)重修大殿,光绪十八年(1892)再修。该寺原为三进两院,中进与后进1968年拆毁。仅存前殿,为典型的清代建筑,现作民居。
桥头村戏楼
位于卢村甘溪桥头村,始建年代不详。太平天国革命前尚有祠山庙宇及看楼,与戏台组合成群。现存建筑面积86.4平方米,舞台用木板铺成,台面高出地面2.2米,台口宽2.74米,进深3.43米,面积约20平方米,总体结构为明架抬梁,山墙架穿斗式,现楼面及部分梁架已朽,总体面目犹存。
陈氏宗祠
位于誓节镇芦塘村左,祠内碑文记载系明万历十八年(1590)重修,砖木结构,三进两院,总面积668.5平方米。未曾大修,仍基本完好。范氏宗祠原称范公祠,亦名文正堂,为祀宋名臣范文正公仲淹的祠庙。位于凤桥乡范村村中,砖木结构。原为二进一院,占地512平方米。门外石狮一对。现存后进5间,面积123平方米,基本完好。该祠宋绍兴九年(1139)初建,明景泰三年(1452)重修,主体为明代建筑。《范氏宗谱》称系文正公二子纯仁后裔所建。 省级
广德民歌,皖南根雕,明德折扇。
县级
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渤治水传说,柏垫西坞马灯,东亭狮子舞,柏垫张复菜刀制作技艺,广德绿茶制作技艺,誓节桑园木榨榨油技艺,誓节杨杆传统制陶技艺,邱村芦塘凉席传统编制技艺,广德祠山庙会。
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刘文静与灵山寺传说,桃姑迷宫传说,东亭湖的传说,“三山不见山”传说,高庙米酒,甘溪方言,易棋。
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狮墩(灯)、郎步街(西关街)的传说、建平竹篮编织、大王龙灯、海峰造纸术、横冲旱船(灯)、大费金龙(灯)、邱村民歌(车水号子与薅秧号子)、山北船灯编织扎制、老鸦山闷酱腐乳制作、太极洞的传说、耿村竹编、大板龙、娘娘石的传说、仁和竹编。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