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过年的习俗

 我来答
蒹葭紫色
推荐于2016-05-01 · TA获得超过910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2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70万
展开全部
  古时候,常州从农历12月初便开始张罗着过春节了,备年货、做团子、掸烟尘……在以下这几样常州民间习俗,您未必听说过,不过若想照着做做,体验一下“复古”的感觉,倒也不是难事。
  人口团子  过年吃大团子的习俗保留至今,但是团子的花样不如以前多了。旧时必做的大团子有12条小龙、1条大龙、元宝、松子、秤砣、扁担、猪头、鱼等等。
  还有一种“人口团子”,是常州独有的。据说明朝时候,朱元璋曾派大将汤和镇守常州,汤和酗酒成性,酒后理政,往往错杀无辜,醒来又毫无印象。他的副将便做了一种人头形状的团子,染上点红色,每当汤和烂醉要杀人,便让侩子手将团子冒充人头献上,蒙混过关。
  后来,常州几乎家家户户都备着这种团子,许多百姓因为它而保住了性命,寓意保护人口平安的“人口团子”也因此得名,并演变成一种节日习俗。如今一些乡下人家,仍然保持着过年做人口团子的习惯。
  压岁盘  与现代人习惯年初拜年时才给小辈压岁钱不同,旧时常州人的“压岁”是从大年夜开始的。  大年夜睡前,家里的老人会给小辈一个“压岁盘”,盘子里装着瓜子、长生果、糖和压岁钱。小辈要把压岁盘放在枕边,年初一早上醒来以后抓来吃。 
  抢财神  大年初五,是常州人“抢财神”的日子。谁家鞭炮响得早,这一年就会得到财神眷顾,为了抢这个“早”,有些心急的人家年初四晚上就放上鞭炮了。  以前的南大街上有好几家银楼,据说每家银楼的老板都会提前准备好一只1钱重的足金戒指,初五这天早上一开门,第一位进门的客人只要说声“恭喜发财”,讨个好口彩,再象征性地出上5毛钱,就能得到那枚金戒指。不难想象,赶早在银楼门口争第一的人群会是怎样一幅热闹景象了。
  除夕撞钟  撞钟现在也有,不过旧时候可不光是天宁寺。明清时期,常武地区有86座寺院,“晨钟暮鼓”是当时最贴切的形容词。除夕撞钟最有名的地方,是钟楼寺(现在人民公园内,改建为茶室)。
  传说钟楼寺的钟本是哑的,明清时候有个叫汤雨生的人中了秀才,把这口钟给敲响了。这个汤雨生还留下两句话:“万事有败必有成,钟楼寺钟似有神。”  撞钟的规矩也和现在不一样,由寺院的宗师来撞钟,老百姓要和钟声着唱《击钟偈》:“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 

  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月初八,是传统的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在农耕社会期间。每到腊八这天,人们都要用收获的粮食和五谷杂粮加上蔬菜煮成一锅粥,表示喜庆丰收之意,同时也寄托了对来年五谷丰登的愿望。正巧腊八这天又是佛主释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寺庙在这天煮粥敬佛,并对外施舍。于是中国民间的腊八与佛教的腊八相融和,形成腊八节,留下了吃“腊八粥”的习俗。宋代已有腊八粥的记载,明代,腊八粥成为皇帝赏给朝中大臣的节令佳肴。清代腊八粥在民间已极为流行,连皇宫里的皇帝皇后大臣在这天也吃腊八粥。腊八这天常州的寺庙也煮腊八粥,对外施舍。根据常州地区的习惯,腊八粥也称可为咸粥。腊八粥中除了放粳米、糯米、青菜外,根据各人的口味与喜爱,还可放入适量的赤豆或黄豆、茴芽豆、花生米、白果、油豆腐、百页丝、冻豆腐、芋头等等,再加上几根肉骨头或小排骨一齐熬煮,粥的味道当然就更鲜美。农历腊月已进入农闲时节,农民辛辛苦苦的忙碌了一年,田里的农作物已收获到家,带着丰收的喜悦,家家户户开始忙着置办年货,准备过年了。此时,农村人家开始酿造杜酒,也叫米酒,腊月里酿的酒称为腊酒,腊酒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

  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灶的日子。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人们称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 常州人称为“灶家菩萨”。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人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以前灶头上贴一副对联:“上天宣好事,下界保平安”。传说腊月廿四是“灶家菩萨”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的日子,这天每家每户都要忙着在灶头上供神像,点香烛,摆素食以及用糯米粉加红糖制作的又甜又糯的“送灶团子”,把灶家菩萨的神像放进纸扎的轿子(常州称为灶家轿)烧化,送灶家菩萨“上天宣好事”。这天常州人的晚餐就是用百叶丝、豆腐干丝、油生腐丝、豆斋饼加青菜煮的“咸糊粥”以及糯米粉做的“送灶团子”。为什么灶家菩萨上天要供甜的糯米团子呢?老百姓认为给灶家菩萨吃甜糯的团子,把灶家菩萨的嘴给粘住了,就不会在玉皇大帝面前说人间的坏话了,当然这毕竟是一种一厢情愿的传说罢了。到了年三十晚上,还要摆设供品,再把“灶家菩萨”接回来。不过,现在的家庭已经没有了以前烧柴草的大灶头,绝大多数都使用了液化气,“灶家菩萨”失去了登身之处,送灶的民间习俗也就慢慢地消失了。送过灶家菩萨上天以后,就要开始“掸檐尘”,掸檐尘在民间就表示把一些晦气掸除掉,实际上就是把家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打扫一番,干干净净的准备迎接新的一年来到。接下来家家户户要蒸团子、蒸馒头,做年糕,民间认为团子表示团团圆圆,常州人家把大团子做成元宝、寿桃、扁担等形状,考究的人家还要做堆花团子和土龙,土龙是要放在米缸里的,待到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那天,常州民间习俗要吃“土龙笃面”时,就把这土龙放进面锅里加上青菜等一起煮着吃。还要做各种甜咸不同馅芯的小团子和馒头,小团子馅芯一般有豆沙、芝麻、甜油酥、咸油酥、青菜、萝卜丝和肉馅。馒头常用的馅芯不外乎就是豆沙、青菜、萝卜丝和肉馅等,刚刚蒸出笼热气腾腾的馒头要说“发”,还要说“发则大到则”!预示来年这家人家“大发”、“发财”,常州人说的年糕其实就是长条形的“大团子”,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印花糕或松糕,常州话糕的谐音就是高,象征来年生活和事业步步高、节节高。红色在中国表示喜庆吉利,故而在常州人制作的团子、馒头和糕的上面都要点上红色的印记以示喜庆吉利。以前常州人家还有自己制作炒米糖、芝麻糖、花生糖、炒长生果、炒瓜子等的习惯,作为过年时招待上门的客人和过年时吃的糖果零食。这些天,家家户户忙忙碌碌的置办年货,准备过年丰富的菜肴,要在大年三十,做中国人一年中最丰盛的晚餐——年夜饭。
  过年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习俗活动,那就是:祭祖。
  古代,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就是在我们常州地区祭祖的形式也有些差异,这儿仅是讲讲大体的情况。大年三十(或年前)的晚上祭祖开始,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家中正厅,点上香烛,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还要烧化白钱纸、冥币、纸作的元宝和银锭供祖先在阴间使用,以此种方式来今年悼念已经逝去的亲人。祭祖常州人俗称“炯仰”(音),以前经济条件好的家庭,祭祖的供品比较丰富,如糕团、果品、三牲(猪头、鲤鱼、公鸡)、素菜和酒。如果简单一点的只要有红煨肉、鱼(整条的)、豆制品、青菜、也就可以了,另外常州人家“炯仰”(音)时豆斋饼和用豆芽菜烧的“家祭头”是少不了的。在农村,大年夜时还要用石灰在自家门前的场上画上米囤、画瓶、画鱼、刀戟弓箭,以祈求来年白米满囤、富足有余、禳灾保平安。
  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吃年夜饭是春节中最重要的一项活动,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一次家庭宴会。别的饭可以不吃,但年夜饭是一定要吃的,除夕这一天,人们从一大早开始便忙碌起来,家家户户忙着烹调各种菜肴,厨房里飘出一阵阵诱人的香味。大街小巷传出噼噼啪啪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哩啪啦”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过年的气氛十分浓厚。旧时的商店平时是不关门休息的,只有到了年三十结帐以后,才关门停止营业,过去的商店年头上都放假休息。一年到头也只有到了过年商店才能休息几天。除夕之夜,一家人欢欢喜喜、团团圆圆围坐一桌,品尝美酒佳肴。这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此时,不管路途有多远,人们都希望能够回到自己家中,全家团圆,欢欢喜喜的吃上这一顿团圆的年夜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丰盛的佳肴,更是享受那份合家团聚的快乐的气氛,
  按民间的传统习俗,年夜饭的吃食很有讲究,桌上有冷盆、热炒、大菜、点心等等,但一般少不了鱼。“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但切忌一次吃光,表示“富贵有余(鱼)”。还有菜头,祝愿有好彩头,炒青菜是家家必备的盘中餐,表示“亲亲热热”,而且头一口必定要先吃青菜,表示“青青有头”,“有青头”在常州话里就是“有礼貌,知书达理,”的意思,家家必吃豆芽菜,因黄豆芽形同“如意”,可寄语“如意吉祥”;常州人过年烧的豆芽菜要放豆腐干丝、百叶丝、油生腐丝,笋干丝、以及切碎的雪里蕻腌菜,俗称“家祭头”,这是常州人过年的一道传统素菜。还有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人,也多少喝一点酒,以示庆祝自己和家人进入新年,庆贺每个人又增寿一岁。各地不同的过年风俗习惯,都反映出中华民族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
  这儿要说明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过年的习俗也在发生着变化。现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如今年夜饭早已超出了“吃”的范围,而在于那份人与人之间的温馨和关爱。年夜饭既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的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有希望之意。
  除夕是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除夕夜除了要祭祖、吃年夜饭、还要守岁、贴春联、放炮仗,此外,小孩子们早就把元宵家生磬磬匡匡热热闹闹的敲打起来,更增加了过年热闹个气氛。
  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着灭灾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至于春联这一名称的正式诞生,则在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南京)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春联一副,以缀新年”,钦此。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 
  爆竹。常州地区俗称炮仗,春节燃放爆竹之俗始于汉代。古时放爆竹,是用竹子放进火内燃烧,由于竹内空气受热膨胀,便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以此避邪驱鬼,祈盼来年吉祥幸福。到了唐宋以后,发明了用火药制成的鞭炮。每当过年守岁到12点钟,也就是来年第一天的零时,新旧年的交替之际,此时,家家户户辞旧迎新的爆竹登时响起,不绝于耳。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旧时按照老的风俗年初一是不能扫地的,否则会把财气扫掉,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按照旧的风俗习惯,年头上是不作兴烧饭的,要吃现成饭,好在,过年时所制作的年菜十分丰富,几天也吃不完,年初一早上吃预先准备好的糖园或团子或糖糕,表示新年团团园园、甜甜蜜蜜。年初一这天男女老少穿戴一新,街头巷尾有敲锣打鼓,调龙灯、舞狮子、跳财神等等活动,年初二开始外出拜年,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过年时晚辈要给长辈拜年请安,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过年给孩子压岁钱是中国的传统民俗,压岁钱饱含着长辈对晚辈的祈福求安。如今中国民间,“拜年”已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走访亲戚,拜访朋友,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互致问候。人们见面时满面笑容地抱拳说“恭喜恭喜”、“恭喜发财”、“身体健康”等等的祝贺词。当然出门拜年做客,不能空手,要拎上一点礼物。以前主人年初一待客吃“元宝茶”,(就是橄榄茶),或是甜甜蜜蜜的红枣莲子茶,台上放着桂圆、长生果、红枣、柿饼、大栗、桔子、糖果、瓜子、糕点等等招待客人,意味着“大吉大利”。拜年是人们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民间俗称:拜年拜到正月半。以前的人们,平时都要为着生计而忙碌着,没有空闲时间相互来往,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有了比较宽余的时间,亲戚朋友借着过年的时机相聚。
  按旧时民俗,年初一的晚上是“老鼠嫁女”的时候, 为了不惊扰老鼠,初一晚上人们很早就上床睡觉,俗话说你干扰老鼠一天,它干扰你一年。其实是人们为了过年,已经忙忙碌碌了很多天,非常辛苦,大年夜又为了守岁,几乎一夜没有睡觉,年初一这天也该早一点睡觉休息休息了。
  常州人认为,正月初五是路头菩萨(财神菩萨)的生日,这天一早就炮仗声不断,旧时,各家各户特别是商店都要设祭“烧路头”,也就是“接财神”,接财神要早,俗称“抢路头”,要拿财神菩萨早点抢家来,以求财神菩萨保佑。接回财神,在新的一年中,商店也就开始营业了.
匿名用户
2023-02-03
展开全部
古时候,常州从农历12月初便开始张罗着过春节了,备年货、做团子、掸烟尘……在以下这几样常州民间习俗,您未必听说过,不过若想照着做做,体验一下“复古”的感觉,倒也不是难事。
人口团子  过年吃大团子的习俗保留至今,但是团子的花样不如以前多了。旧时必做的大团子有12条小龙、1条大龙、元宝、松子、秤砣、扁担、猪头、鱼等等。
还有一种“人口团子”,是常州独有的。据说明朝时候,朱元璋曾派大将汤和镇守常州,汤和酗酒成性,酒后理政,往往错杀无辜,醒来又毫无印象。他的副将便做了一种人头形状的团子,染上点红色,每当汤和烂醉要杀人,便让侩子手将团子冒充人头献上,蒙混过关。
后来,常州几乎家家户户都备着这种团子,许多百姓因为它而保住了性命,寓意保护人口平安的“人口团子”也因此得名,并演变成一种节日习俗。如今一些乡下人家,仍然保持着过年做人口团子的习惯。
压岁盘  与现代人习惯年初拜年时才给小辈压岁钱不同,旧时常州人的“压岁”是从大年夜开始的。  大年夜睡前,家里的老人会给小辈一个“压岁盘”,盘子里装着瓜子、长生果、糖和压岁钱。小辈要把压岁盘放在枕边,年初一早上醒来以后抓来吃。
抢财神  大年初五,是常州人“抢财神”的日子。谁家鞭炮响得早,这一年就会得到财神眷顾,为了抢这个“早”,有些心急的人家年初四晚上就放上鞭炮了。  以前的南大街上有好几家银楼,据说每家银楼的老板都会提前准备好一只1钱重的足金戒指,初五这天早上一开门,第一位进门的客人只要说声“恭喜发财”,讨个好口彩,再象征性地出上5毛钱,就能得到那枚金戒指。不难想象,赶早在银楼门口争第一的人群会是怎样一幅热闹景象了。
除夕撞钟  撞钟现在也有,不过旧时候可不光是天宁寺。明清时期,常武地区有86座寺院,“晨钟暮鼓”是当时最贴切的形容词。除夕撞钟最有名的地方,是钟楼寺(现在人民公园内,改建为茶室)。
传说钟楼寺的钟本是哑的,明清时候有个叫汤雨生的人中了秀才,把这口钟给敲响了。这个汤雨生还留下两句话:“万事有败必有成,钟楼寺钟似有神。”  撞钟的规矩也和现在不一样,由寺院的宗师来撞钟,老百姓要和钟声着唱《击钟偈》:“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 

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月初八,是传统的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在农耕社会期间。每到腊八这天,人们都要用收获的粮食和五谷杂粮加上蔬菜煮成一锅粥,表示喜庆丰收之意,同时也寄托了对来年五谷丰登的愿望。正巧腊八这天又是佛主释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寺庙在这天煮粥敬佛,并对外施舍。于是中国民间的腊八与佛教的腊八相融和,形成腊八节,留下了吃“腊八粥”的习俗。宋代已有腊八粥的记载,明代,腊八粥成为皇帝赏给朝中大臣的节令佳肴。清代腊八粥在民间已极为流行,连皇宫里的皇帝皇后大臣在这天也吃腊八粥。腊八这天常州的寺庙也煮腊八粥,对外施舍。根据常州地区的习惯,腊八粥也称可为咸粥。腊八粥中除了放粳米、糯米、青菜外,根据各人的口味与喜爱,还可放入适量的赤豆或黄豆、茴芽豆、花生米、白果、油豆腐、百页丝、冻豆腐、芋头等等,再加上几根肉骨头或小排骨一齐熬煮,粥的味道当然就更鲜美。农历腊月已进入农闲时节,农民辛辛苦苦的忙碌了一年,田里的农作物已收获到家,带着丰收的喜悦,家家户户开始忙着置办年货,准备过年了。此时,农村人家开始酿造杜酒,也叫米酒,腊月里酿的酒称为腊酒,腊酒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

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灶的日子。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人们称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 常州人称为“灶家菩萨”。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人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以前灶头上贴一副对联:“上天宣好事,下界保平安”。传说腊月廿四是“灶家菩萨”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的日子,这天每家每户都要忙着在灶头上供神像,点香烛,摆素食以及用糯米粉加红糖制作的又甜又糯的“送灶团子”,把灶家菩萨的神像放进纸扎的轿子(常州称为灶家轿)烧化,送灶家菩萨“上天宣好事”。这天常州人的晚餐就是用百叶丝、豆腐干丝、油生腐丝、豆斋饼加青菜煮的“咸糊粥”以及糯米粉做的“送灶团子”。为什么灶家菩萨上天要供甜的糯米团子呢?老百姓认为给灶家菩萨吃甜糯的团子,把灶家菩萨的嘴给粘住了,就不会在玉皇大帝面前说人间的坏话了,当然这毕竟是一种一厢情愿的传说罢了。到了年三十晚上,还要摆设供品,再把“灶家菩萨”接回来。不过,现在的家庭已经没有了以前烧柴草的大灶头,绝大多数都使用了液化气,“灶家菩萨”失去了登身之处,送灶的民间习俗也就慢慢地消失了。送过灶家菩萨上天以后,就要开始“掸檐尘”,掸檐尘在民间就表示把一些晦气掸除掉,实际上就是把家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打扫一番,干干净净的准备迎接新的一年来到。接下来家家户户要蒸团子、蒸馒头,做年糕,民间认为团子表示团团圆圆,常州人家把大团子做成元宝、寿桃、扁担等形状,考究的人家还要做堆花团子和土龙,土龙是要放在米缸里的,待到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那天,常州民间习俗要吃“土龙笃面”时,就把这土龙放进面锅里加上青菜等一起煮着吃。还要做各种甜咸不同馅芯的小团子和馒头,小团子馅芯一般有豆沙、芝麻、甜油酥、咸油酥、青菜、萝卜丝和肉馅。馒头常用的馅芯不外乎就是豆沙、青菜、萝卜丝和肉馅等,刚刚蒸出笼热气腾腾的馒头要说“发”,还要说“发则大到则”!预示来年这家人家“大发”、“发财”,常州人说的年糕其实就是长条形的“大团子”,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印花糕或松糕,常州话糕的谐音就是高,象征来年生活和事业步步高、节节高。红色在中国表示喜庆吉利,故而在常州人制作的团子、馒头和糕的上面都要点上红色的印记以示喜庆吉利。以前常州人家还有自己制作炒米糖、芝麻糖、花生糖、炒长生果、炒瓜子等的习惯,作为过年时招待上门的客人和过年时吃的糖果零食。这些天,家家户户忙忙碌碌的置办年货,准备过年丰富的菜肴,要在大年三十,做中国人一年中最丰盛的晚餐——年夜饭。
过年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习俗活动,那就是:祭祖。
古代,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就是在我们常州地区祭祖的形式也有些差异,这儿仅是讲讲大体的情况。大年三十(或年前)的晚上祭祖开始,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家中正厅,点上香烛,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还要烧化白钱纸、冥币、纸作的元宝和银锭供祖先在阴间使用,以此种方式来今年悼念已经逝去的亲人。祭祖常州人俗称“炯仰”(音),以前经济条件好的家庭,祭祖的供品比较丰富,如糕团、果品、三牲(猪头、鲤鱼、公鸡)、素菜和酒。如果简单一点的只要有红煨肉、鱼(整条的)、豆制品、青菜、也就可以了,另外常州人家“炯仰”(音)时豆斋饼和用豆芽菜烧的“家祭头”是少不了的。在农村,大年夜时还要用石灰在自家门前的场上画上米囤、画瓶、画鱼、刀戟弓箭,以祈求来年白米满囤、富足有余、禳灾保平安。
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吃年夜饭是春节中最重要的一项活动,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一次家庭宴会。别的饭可以不吃,但年夜饭是一定要吃的,除夕这一天,人们从一大早开始便忙碌起来,家家户户忙着烹调各种菜肴,厨房里飘出一阵阵诱人的香味。大街小巷传出噼噼啪啪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哩啪啦”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过年的气氛十分浓厚。旧时的商店平时是不关门休息的,只有到了年三十结帐以后,才关门停止营业,过去的商店年头上都放假休息。一年到头也只有到了过年商店才能休息几天。除夕之夜,一家人欢欢喜喜、团团圆圆围坐一桌,品尝美酒佳肴。这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此时,不管路途有多远,人们都希望能够回到自己家中,全家团圆,欢欢喜喜的吃上这一顿团圆的年夜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丰盛的佳肴,更是享受那份合家团聚的快乐的气氛,
按民间的传统习俗,年夜饭的吃食很有讲究,桌上有冷盆、热炒、大菜、点心等等,但一般少不了鱼。“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但切忌一次吃光,表示“富贵有余(鱼)”。还有菜头,祝愿有好彩头,炒青菜是家家必备的盘中餐,表示“亲亲热热”,而且头一口必定要先吃青菜,表示“青青有头”,“有青头”在常州话里就是“有礼貌,知书达理,”的意思,家家必吃豆芽菜,因黄豆芽形同“如意”,可寄语“如意吉祥”;常州人过年烧的豆芽菜要放豆腐干丝、百叶丝、油生腐丝,笋干丝、以及切碎的雪里蕻腌菜,俗称“家祭头”,这是常州人过年的一道传统素菜。还有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人,也多少喝一点酒,以示庆祝自己和家人进入新年,庆贺每个人又增寿一岁。各地不同的过年风俗习惯,都反映出中华民族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
这儿要说明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过年的习俗也在发生着变化。现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如今年夜饭早已超出了“吃”的范围,而在于那份人与人之间的温馨和关爱。年夜饭既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的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有希望之意。
除夕是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除夕夜除了要祭祖、吃年夜饭、还要守岁、贴春联、放炮仗,此外,小孩子们早就把元宵家生磬磬匡匡热热闹闹的敲打起来,更增加了过年热闹个气氛。
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着灭灾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至于春联这一名称的正式诞生,则在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南京)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春联一副,以缀新年”,钦此。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
爆竹。常州地区俗称炮仗,春节燃放爆竹之俗始于汉代。古时放爆竹,是用竹子放进火内燃烧,由于竹内空气受热膨胀,便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以此避邪驱鬼,祈盼来年吉祥幸福。到了唐宋以后,发明了用火药制成的鞭炮。每当过年守岁到12点钟,也就是来年第一天的零时,新旧年的交替之际,此时,家家户户辞旧迎新的爆竹登时响起,不绝于耳。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旧时按照老的风俗年初一是不能扫地的,否则会把财气扫掉,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按照旧的风俗习惯,年头上是不作兴烧饭的,要吃现成饭,好在,过年时所制作的年菜十分丰富,几天也吃不完,年初一早上吃预先准备好的糖园或团子或糖糕,表示新年团团园园、甜甜蜜蜜。年初一这天男女老少穿戴一新,街头巷尾有敲锣打鼓,调龙灯、舞狮子、跳财神等等活动,年初二开始外出拜年,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过年时晚辈要给长辈拜年请安,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过年给孩子压岁钱是中国的传统民俗,压岁钱饱含着长辈对晚辈的祈福求安。如今中国民间,“拜年”已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走访亲戚,拜访朋友,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互致问候。人们见面时满面笑容地抱拳说“恭喜恭喜”、“恭喜发财”、“身体健康”等等的祝贺词。当然出门拜年做客,不能空手,要拎上一点礼物。以前主人年初一待客吃“元宝茶”,(就是橄榄茶),或是甜甜蜜蜜的红枣莲子茶,台上放着桂圆、长生果、红枣、柿饼、大栗、桔子、糖果、瓜子、糕点等等招待客人,意味着“大吉大利”。拜年是人们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民间俗称:拜年拜到正月半。以前的人们,平时都要为着生计而忙碌着,没有空闲时间相互来往,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有了比较宽余的时间,亲戚朋友借着过年的时机相聚。
按旧时民俗,年初一的晚上是“老鼠嫁女”的时候, 为了不惊扰老鼠,初一晚上人们很早就上床睡觉,俗话说你干扰老鼠一天,它干扰你一年。其实是人们为了过年,已经忙忙碌碌了很多天,非常辛苦,大年夜又为了守岁,几乎一夜没有睡觉,年初一这天也该早一点睡觉休息休息了。
常州人认为,正月初五是路头菩萨(财神菩萨)的生日,这天一早就炮仗声不断,旧时,各家各户特别是商店都要设祭“烧路头”,也就是“接财神”,接财神要早,俗称“抢路头”,要拿财神菩萨早点抢家来,以求财神菩萨保佑。接回财神,在新的一年中,商店也就开始营业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常州zqd619
2011-10-16 · TA获得超过2.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4万
采纳率:60%
帮助的人:7919万
展开全部
这个问题有点笼统:一般过年时女婿要在年前送礼给丈母娘,到年初二再提点水果就可以了。过年前想提拔的年轻人就要带些中华、五粮液上领导家孝敬一下。常州的风俗还是蛮多的,有时候不了解还会弄巧成拙。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凭衍益三
2019-11-20 · TA获得超过3876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221
采纳率:33%
帮助的人:227万
展开全部
过年时常州地区家家户户都要做团子、元宵、蒸糕、蒸馒头、吃糖果、吃长生果(花生),团子和元宵预示着团团圆圆,糕与高谐音,表示生活和事业节节高升,馒头表示“发”,糖果表示甜甜蜜蜜,长生果(花生)即长生长寿。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夏日的泪水
2011-10-18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7万
展开全部
果品传统然后结膜炎豆腐干圣诞节有 恢复高热合同工感内容回头人拔火罐然后活动伏特鼓舞提高繁荣 容易提高忽然 活动发 当然宫娥忽然 冤大头忽然后果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