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三农场的经济与发展
八五三农场是垦区有名注重科技攻关与投入的大场,“九五”期间承担国家“三江平原大豆高产攻关配套项目”、“高效机械化整治新技术”、“寒地水稻工厂化育秧设备研制”等多项课题,分别获国家级及省级科技奖项,仅“九五”期间就有8项获国家级奖励,17项目获省科委奖。在此期间的科技投入与推广,仅粮豆增产就达98.6万吨,经济效益累计增加5.01亿元。如今,再次承担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三江平原规模化现代化农业模式与技术研究》等课题已全面起动。搞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八五三农场近年来在管理上的一个突破,其种植业结构调整已逐步向效益农业、特色农业、精深农业转化,已发展无污染、无公害高产优质水稻42万亩,其大豆、啤酒大麦、红小豆、白瓜籽等35个农、副产品,经济作物产品都注册了雁窝岛牌商标,绿色农业占农产品的70 %,年产水稻20万吨,粮豆总产达30余万吨。
非国有经济发展迅猛,全场个体工商户已发展 1916户,从业人员2826人,私营企业32家,从事农业自营经济人数达7630人。年 牛、羊、猪、等大牲畜业养殖39000余头;奶、肉蛋总产量达8260余吨,非国有经济总产值达2.1亿元,年实现利润3000余万元。 酿酒业是八五三农场一大优势,著名的“雁窝岛”白酒是以特产 红高梁、红小豆等为原料,用小清河山泉水精心酿制而成,产品多次在省及国家获奖, 1999年以来,连续三年获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2000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并被中国质量学会、中国工业食品协会评为中国系列白酒“十佳品牌”。
八 五三农场的小城镇建设是以生态为主题、以农场部为核心,由东向北、西、南三个方向的六个分场级小镇辐射,共分核心区、丰收区、雁窝岛、天鹅岛、前进、林源、滨桥七个区,核心区占地面积410公顷,人口1.5万人,住房砖瓦率100%,楼房集中供热率100%,自来水入户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90%,程控电话入户率80%,绿化覆盖率15 % ,城区50%的主干、线路实现水泥硬面化。区与区之间有长达56公里的,以展示高科技示范园区相连的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的科技示范长廊,不仅充分展示了现代化大农业的气势,更为生态城镇的发展,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中国知识青年指从1950年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区域的年轻人。
上海去黑龙江知青共165186人,兵团、国营农场、林场138140人,插队27046人。其中5516名上海知青曾在原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包括现在的塔河、漠河县)插队、20000余名上海知青曾在原黑河地区(爱辉、德都、逊克、孙吴、嘉荫等县)、原嫩江地区(克山、克东、依安、甘南、泰来等县)、原合江地区等处插队。
上海知青在黑龙江分布广泛,其中知青分布情况为:三师十九团(五九七农场)、二十团(八五二农场)、二十一团(八五三农场)。他们当时是注入北大荒农垦兵团的新鲜血液,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基础建设、精神风貌有着积极的影响。 八五三农场位于黑龙江省完达山北麓的三江平原腹地,著名的国家级雁窝岛湿地自然保护区就在境内。清河中学就坐落在美丽富饶的场区东部小清河畔。
清河中学成立于1959年3月,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书法家郭沫若,著名的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曾分别亲笔为学校题写过校名。经过几代教师的无私奉献,清河中学为农场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建设者,为国家输送了4000余名大中专学生。
2006年6月,由于办学体制的需要,清河高中撤并到红兴隆分局后,由原清河一中、二中合并成八五三农场唯一的一所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98000平方米,校园建筑面积近20000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1500余名,38个教学班。教职员工175名,其中专任教师107名,高级教师11名,中级教师61名。总局骨干教师6名,分局骨干教师12名,省级优秀教师1名,分局级劳动模范2名。良好的师资,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多年来,农场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工作,采取多元投资方式,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实验楼、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电教室、微机室、理化生实验室、图书资料室、阅览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综合实践活动室等教学设备齐全。2002年投资650余万元新建6900平方米教学楼一幢。2004年投资500余万元新建5500平方米学生宿舍楼一幢。2005年建设1300平方米学生食堂一幢。2008年投资200余万元新建660平方米阶梯教室一幢,160平方米的厕所2栋,翻建1500平方米学生食堂一幢,维修实验楼1670平方米。如今的清河中学,校园环境幽雅,校园文化气氛浓厚,为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024-04-11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