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历史的无序与偶然
——读张鸣的《辛亥:摇晃的中国》
对于历史,我似乎越来越不知道说些什么。印象里,关于过往的事件和人物,几乎都是学校课本里的定义,那种带有社论立场、演讲腔调的盖棺论定,那种带着道德审判、阶级划分的不容置疑。然而,当我们从课堂里解放出来,重新睁开属于自己的眼睛,重新打量那些已经蒙上灰尘的往事,却发现,原来许多事情并非想像的那样简单明了,并非印象中的那样字正腔圆。剥开时代严肃得让人心惊的标签,还原的历史,竟是那样的荒诞与不堪,那样的乖谬与无序。我们不得不重新辨认历史的是是非非,不得不重新梳理曾经让我们愤慨、让我们热血喷张的风口浪尖,并进一步确立更为客观的往事钩沉与当下判断。比如法国的大革命,比如俄国的十月革命,比如我们的义和团、太平天国运动,比如张鸣的新作《辛亥:摇晃的中国》里谈到的辛亥革命。
是的,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我们在用许多形式纪念这场被誉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运动。在林林总总的叙述中,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它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这是对辛亥革命的权威定义,它既揭示了革命发生的背景,也表现了它的性质和意义。然而,当我们打开张鸣这本书,看到那些被有意无意遮蔽的真实史料,却发现最初的那种时代洪流,竟然夹杂着太多的无常与偶然,让人怅然若失,让人触目惊心,让人尴尬难堪,让人如鲠在喉。面对那些一直以正确的面孔出现的权威版本,我们不得不想,在那些铿锵有力的叙述之下,还有多少真相被掩埋?
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在教科书上,是摧枯拉朽、浩浩荡荡的时代洪流,是不可抗拒的历史变革。在这场革命中,那些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的是民族救亡,为的是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他们理应是那个时代的旗手和主力军。这几乎已经成为思维定势,成为试卷里的标准答案。然而,张鸣却用事实告诉我们,这仅仅是历史的一部分,甚至是微乎其微的一部分,历史上的辛亥,其实更多的是混乱,是形形色色的人们的权力PK,是各路人马的利益纷争,是各种欲望的旗幡招展,是真革命与假革命的盛衰浮沉。可以这样说,在这场革命中,我们想像中的孙中山一呼百应、地方势力的箪食壶浆的场面几乎是没有的,更多的是各种角色轮番的粉墨登场,各种声音彼此的碰撞消长。
在革命的声浪中,腐朽的清政府自然是风雨飘摇、大厦已倾,但各种野心与反动的势力却也应运而生,纷纷从暗处走到前台,摇身一变,堂而皇之地成为瓜分果实的胜利者。正如作者所言“在他们的头上,有一顶革命的帽子,他们做的每件事,都有这个帽子罩着。被帽子罩着的人和事,不知不觉,都变了形,变得让人看不明白了。”所谓的辛亥革命,并没有统一的领导,统一的思想,统一的组织,统一的行动,而是各自为政、缺少章法的跟风和盲动。在这样的背景下,绍兴出现了山大王一样的都督王金发,扬州出现了混混都督孙天生,湖南出现了白条封官的焦达峰和陈作新,甚至“三不知”的狗肉将军张宗昌、土匪出身的张作霖也都可以一举成名,觊觎天下。毫不夸张地说,因为没有深入而彻底的宣传和动员,因为没有严格的组织和程序,那些乱世枭雄都成了时代的弄潮儿,那些青皮无赖也成了革命的先行军(哪怕像孙天生一样只过了几天皇帝瘾,也觉得此生值得)。而山东更是出现唱戏的刘艺舟率领戏班子打下登州、陕西一省六都督的传奇,江西也出现了革命党人李烈钧凭借三挺破机枪(其中有一挺根本打不响)便稳坐都督位子的咄咄怪事,等等等等,让人既忍俊不禁,又悲从中来。可笑的是那种近乎小儿游戏的荒唐,可悲的是多年来我们被愚弄的情感与判断。
我们相信历史的方向,相信历史的步伐,相信历史的规律,然而,当我们剥开辛亥革命的面纱,却发现,原来所谓的方向只是一种假设,所谓的步伐只是一种附会,所谓的规律不过是一次次的偶然。我们可以假设,如果汪精卫刺杀摄政王成功,如果士官三杰的吴禄贞行动谨慎反水,如果革命党人给张作霖安排一个合适位子,如果清朝的海军统帅萨镇冰在攻打武汉时没有左顾右盼,如果北洋军一直由冯国璋指挥而不是中途易帅,那么,历史可能会改写,起码会是另一种速度和可能。然而,历史不能假设,它就是那样偶然地错过一个机会,转过一个拐点,像一匹野马一样走向了它的未知和可能,并最终定格。而这种偶然连着偶然的事件及其方向,却成就了历史的必然。这似乎是历史的另一面,它有天方夜谭一样的怪异,却没有天方夜谭一样的因果。
张鸣的这部书不是历史史料的堆砌,也不是那种大话版的历史演义,它是翔实的历史事实基础上的合理想像和推理。它涉及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以及在革命大潮中的各种势力构成的分析,理念的碰撞,以及新旧两种力量的政治、文化的对比和较量。读这本书,我不时想到鲁迅的小说《药》和《阿Q正传》,想起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想起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想起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甚至是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等等等等,因为它的敏感,因为它的深刻,也因为它的才情和趣味。所以,诸如易中天、李零、秦晖、丁冬、陈丹青、梁文道等学者才那样不吝笔墨口舌,为其摇旗助阵。
作者对待历史是严肃的,但他没有一本正经的教条,而是轻松自在,但由于其犀利毒辣的眼光,剑锋所指,还是一剑封喉。可以说,这本书有足够的阅读快感,因为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历史论文,而是具有文学的想像和修辞。然而,它的文学性并没有削弱它的真实性,因为,作者没有随意到杜撰历史,没有调侃到大话历史。这是一是综合了历史、文论与文学等诸多因素的跨文体写作,它严谨,但不失诙谐,轻松但不减深刻。它消解的是辛亥革命的符号化,还原的是具有戏剧效果的革命现场,让正面的、反面的历史人物放下后人描摹的脸谱,回到有血有肉的生命本原。张鸣做到了,而且做得相当出色,他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近代中国近代史的常识普及,让那些边缘的秘密重新回到历史的舞台,让后人重新认识那段峥嵘岁月下掩盖的荒诞与理性,混乱与构建,偶然与天道,并借此恢复我们对历史真相的尊重,对历史篡改的警惕,进而懂得,捍卫知识分子可贵的怀疑精神,和普通民众理性的尊严。
参考: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books/1/148177.shtml
——读张鸣的《辛亥:摇晃的中国》
对于历史,我似乎越来越不知道说些什么。印象里,关于过往的事件和人物,几乎都是学校课本里的定义,那种带有社论立场、演讲腔调的盖棺论定,那种带着道德审判、阶级划分的不容置疑。然而,当我们从课堂里解放出来,重新睁开属于自己的眼睛,重新打量那些已经蒙上灰尘的往事,却发现,原来许多事情并非想像的那样简单明了,并非印象中的那样字正腔圆。剥开时代严肃得让人心惊的标签,还原的历史,竟是那样的荒诞与不堪,那样的乖谬与无序。我们不得不重新辨认历史的是是非非,不得不重新梳理曾经让我们愤慨、让我们热血喷张的风口浪尖,并进一步确立更为客观的往事钩沉与当下判断。比如法国的大革命,比如俄国的十月革命,比如我们的义和团、太平天国运动,比如张鸣的新作《辛亥:摇晃的中国》里谈到的辛亥革命。
是的,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我们在用许多形式纪念这场被誉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运动。在林林总总的叙述中,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它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这是对辛亥革命的权威定义,它既揭示了革命发生的背景,也表现了它的性质和意义。然而,当我们打开张鸣这本书,看到那些被有意无意遮蔽的真实史料,却发现最初的那种时代洪流,竟然夹杂着太多的无常与偶然,让人怅然若失,让人触目惊心,让人尴尬难堪,让人如鲠在喉。面对那些一直以正确的面孔出现的权威版本,我们不得不想,在那些铿锵有力的叙述之下,还有多少真相被掩埋?
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在教科书上,是摧枯拉朽、浩浩荡荡的时代洪流,是不可抗拒的历史变革。在这场革命中,那些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的是民族救亡,为的是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他们理应是那个时代的旗手和主力军。这几乎已经成为思维定势,成为试卷里的标准答案。然而,张鸣却用事实告诉我们,这仅仅是历史的一部分,甚至是微乎其微的一部分,历史上的辛亥,其实更多的是混乱,是形形色色的人们的权力PK,是各路人马的利益纷争,是各种欲望的旗幡招展,是真革命与假革命的盛衰浮沉。可以这样说,在这场革命中,我们想像中的孙中山一呼百应、地方势力的箪食壶浆的场面几乎是没有的,更多的是各种角色轮番的粉墨登场,各种声音彼此的碰撞消长。
在革命的声浪中,腐朽的清政府自然是风雨飘摇、大厦已倾,但各种野心与反动的势力却也应运而生,纷纷从暗处走到前台,摇身一变,堂而皇之地成为瓜分果实的胜利者。正如作者所言“在他们的头上,有一顶革命的帽子,他们做的每件事,都有这个帽子罩着。被帽子罩着的人和事,不知不觉,都变了形,变得让人看不明白了。”所谓的辛亥革命,并没有统一的领导,统一的思想,统一的组织,统一的行动,而是各自为政、缺少章法的跟风和盲动。在这样的背景下,绍兴出现了山大王一样的都督王金发,扬州出现了混混都督孙天生,湖南出现了白条封官的焦达峰和陈作新,甚至“三不知”的狗肉将军张宗昌、土匪出身的张作霖也都可以一举成名,觊觎天下。毫不夸张地说,因为没有深入而彻底的宣传和动员,因为没有严格的组织和程序,那些乱世枭雄都成了时代的弄潮儿,那些青皮无赖也成了革命的先行军(哪怕像孙天生一样只过了几天皇帝瘾,也觉得此生值得)。而山东更是出现唱戏的刘艺舟率领戏班子打下登州、陕西一省六都督的传奇,江西也出现了革命党人李烈钧凭借三挺破机枪(其中有一挺根本打不响)便稳坐都督位子的咄咄怪事,等等等等,让人既忍俊不禁,又悲从中来。可笑的是那种近乎小儿游戏的荒唐,可悲的是多年来我们被愚弄的情感与判断。
我们相信历史的方向,相信历史的步伐,相信历史的规律,然而,当我们剥开辛亥革命的面纱,却发现,原来所谓的方向只是一种假设,所谓的步伐只是一种附会,所谓的规律不过是一次次的偶然。我们可以假设,如果汪精卫刺杀摄政王成功,如果士官三杰的吴禄贞行动谨慎反水,如果革命党人给张作霖安排一个合适位子,如果清朝的海军统帅萨镇冰在攻打武汉时没有左顾右盼,如果北洋军一直由冯国璋指挥而不是中途易帅,那么,历史可能会改写,起码会是另一种速度和可能。然而,历史不能假设,它就是那样偶然地错过一个机会,转过一个拐点,像一匹野马一样走向了它的未知和可能,并最终定格。而这种偶然连着偶然的事件及其方向,却成就了历史的必然。这似乎是历史的另一面,它有天方夜谭一样的怪异,却没有天方夜谭一样的因果。
张鸣的这部书不是历史史料的堆砌,也不是那种大话版的历史演义,它是翔实的历史事实基础上的合理想像和推理。它涉及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以及在革命大潮中的各种势力构成的分析,理念的碰撞,以及新旧两种力量的政治、文化的对比和较量。读这本书,我不时想到鲁迅的小说《药》和《阿Q正传》,想起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想起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想起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甚至是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等等等等,因为它的敏感,因为它的深刻,也因为它的才情和趣味。所以,诸如易中天、李零、秦晖、丁冬、陈丹青、梁文道等学者才那样不吝笔墨口舌,为其摇旗助阵。
作者对待历史是严肃的,但他没有一本正经的教条,而是轻松自在,但由于其犀利毒辣的眼光,剑锋所指,还是一剑封喉。可以说,这本书有足够的阅读快感,因为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历史论文,而是具有文学的想像和修辞。然而,它的文学性并没有削弱它的真实性,因为,作者没有随意到杜撰历史,没有调侃到大话历史。这是一是综合了历史、文论与文学等诸多因素的跨文体写作,它严谨,但不失诙谐,轻松但不减深刻。它消解的是辛亥革命的符号化,还原的是具有戏剧效果的革命现场,让正面的、反面的历史人物放下后人描摹的脸谱,回到有血有肉的生命本原。张鸣做到了,而且做得相当出色,他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近代中国近代史的常识普及,让那些边缘的秘密重新回到历史的舞台,让后人重新认识那段峥嵘岁月下掩盖的荒诞与理性,混乱与构建,偶然与天道,并借此恢复我们对历史真相的尊重,对历史篡改的警惕,进而懂得,捍卫知识分子可贵的怀疑精神,和普通民众理性的尊严。
参考: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books/1/148177.shtml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