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帝" 与"武帝"的区别?
文/武是谥号,谥号在人去世以后议定,有褒有贬。
用文的一般是指该帝王在文化、经济上有建树;
用武的一般是指该帝王在军事、领土、外交等方面上有建树。
至于最后曹丕却称自己为文皇帝,追封曹操为太上武皇帝的原因,曹丕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建安三曹”,他想让自己的诗词流芳千古 。所以在曹操死后,却称自己为文皇帝,追封曹操为太上武皇帝。
参考资料: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县 [1] (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
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
曹丕在位期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 (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
而且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谥号文帝,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葬于首阳陵。
曹丕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建安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曹丕
1、对象不同。"文帝"一般只会用在皇帝身上。而"武帝"不仅仅可以用在帝王身上,功高苦大的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在死后也可以被授予"武帝"的谥号。
2、含义不同。"文帝"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勤学好问曰文;博闻多见曰文;忠信接礼曰文;能定典礼曰文;经邦定誉曰文;敏而好学曰文;施而中礼曰文;修德来远曰文;刚柔相济曰文;修治班制曰文。
"武帝"刚强直理曰武。刚无欲,强不屈。怀忠恕,正曲直。威强敌德曰武。与有德者敌。克定祸乱曰武。以兵征,故能定。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夸志多穷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穷极。
3、在位期间做的事情不同。“文帝”在位期间很少发动战争,以治理国家,关注民生为主;武帝在位期间以开疆扩土,发动战争为主。
扩展资料:
【历史著名文帝、武帝】
1、魏文帝曹丕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
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
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曹丕在位期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 (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
2、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在位期间(前141年-前87年),在政治上,创设中外朝制、刺史制、 [1] 察举制,颁行推恩令,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在经济上,推行平准、均输、算缗、告缗等措施,铸五铢钱,由官府垄断盐、铁、酒的经营,并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设立太学。对外,汉武帝采扩张政策,除与匈奴长年交战外,还破闽越、南越、卫氏朝鲜、大宛,又凿空西域、开丝绸之路,并开辟西南夷。此外,还有创设年号、颁布太初历等举措。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武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文帝
文/武是谥号,谥号在人去世以后议定,有褒有贬。
用文的一般是指该帝王在文化、经济上有建树;用武的一般是指该帝王在军事、领土、外交等方面上有建树。
在比较长的时期内,谥法大体上还公正,甚至连皇帝也左右不了。
比如曹操一心想做“文帝”,以体现自己的文治武功,他梦寐以求的“文”表示具有“经天纬地”的才能或者“道德博后”、“勤学好问”的品德。
但后人偏偏谥之为魏武帝。根据谥法,克定祸乱,刑民克服,夸志多穷为武。曹操这个谥号是在儿子做江山的时候定下来的。儿子即使想给老子涂脂抹粉也做不到。
至于最后曹丕却称自己为文皇帝,追封曹操为太上武皇帝的原因,曹丕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建安三曹”,他想让自己的诗词流芳千古 。
所以在曹操死后,却称自己为文皇帝,追封曹操为太上武皇帝。
扩展资料:
谥号是皇帝死后,新继位的皇帝请大臣们,根据死者生前的品德和行为,按照谥法规定给予的一种称号。
属于表扬的如:“经纬天地日文”。意思是,善于治理天下的可谥为“文”。象汉文帝刘恒,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都是以善于治理天下著称的,所以都被谥为“文”称“文帝”。
再如,“威强睿德曰武”,意思是说,声威强盛而又明智的可谥为“武”。
象周武王姬发,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晋武帝司马炎,都是以声威强盛著称的,所以他们的谥号都是“武”称“武帝”。
谥号并不一定完全说明一个人的才德,只是后世的一种评价。到了宋代以后,每个君主的谥号就只有褒扬而无贬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谥号
1.取得的成就方面的不同。
用文的一般是指该帝王在经济上有建树,而用武的一般是指该帝王在军事、领土、外交等方面上有建树。
2.字面意思不同。
文多指偏向文化艺术领域,武多指偏向武力,战争领域。
3.后人评价不同。
文帝因为擅长于政治经济的治理,后人评价更加随和。武帝多四处征战,后人评价时会带更多的贬抑。
像汉文帝刘恒、隋文帝杨坚,都是以善于治理天下而著称的皇帝,所以被谥为“文”,称为“文帝”。像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南朝宋武帝刘裕等,他们一生南征北战,荡平群雄,武功显赫,所以被谥为“武帝”。
扩展资料
谥号的由来
古代在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评价一个人物的是非功过,往往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叙述清楚,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
总的来说,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参考资料
“文”和“武”都是帝王的谥号,善于治理天下的可谥为“文”,声威强盛而又明智的可谥为“武”,这就是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谥号是皇帝死后,新继位的皇帝请大臣们根据死者生前的品德和行为,按照谥法规定给予的一种称号。
谥号本来是有褒善贬恶的意思。按照谥法规定,谥号可分为表扬、批评和同情三大类。属于表扬的如:“经纬天地日文”。意思是,善于治理天下的可谥为“文”。
像汉文帝刘恒,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都是以善于治理天下著称的,所以都被谥为“文”称“文帝”。
再如,“威强睿德曰武”,意思是说,声威强盛而又明智的可谥为“武”。象周武王姬发,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晋武帝司马炎,都是以声威强盛著称的,所以他们的谥号都是“武”称“武帝”。
谥号并不能真正说明人的才德,它有很大的虚伪性。到了宋代以后,每个君主的谥号就只有褒扬而无贬恶。
扩展资料:
历史上最名副其实的“文”帝:
魏文帝曹丕。(187-226)字子恒,曹操次子。作为魏帝国的开国皇帝,虽说有一半是继承了他父亲的产业,但此人本身,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
曹丕于220年,迫使汉献帝让位,建立魏朝,并迁都洛阳。他坚持大权独揽,设立中书省,其官员改由士人充任,原由尚书郎担任的诏令文书起草之责转由中书省官员担任,机要之权渐移于中书省。定令妇人不得预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
他又建立并推行九品中正制,力图把用人权从大族名士手中收归朝廷。通过这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巩固了魏国统治。
在所有的文帝中,他的文化修养,可以说是最高的。他的文,千古留名。不愧为最名副其实的“文”帝。
他是建安文坛的领袖人物。他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而且艺术上很完整的七言诗,所著《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魏文帝集》。
参考资料:凤凰网-历代为何都有“文帝”“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