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集中和记录数据,求出其最大值和最小值。数据的数量应在100个以上,在数量不多的情况下,至少也应在50个以上。
2、将数据分成若干组,并做好记号。分组的数量在5-12之间较为适宜。
3、计算组距的宽度。用组数去除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求出组距的宽度。
4、计算各组的界限位。各组的界限位可以从第一组开始依次计算,第一组的下界为最小值减去组距的一半,第一组的上界为其下界值加上组距。第二组的下界限位为第一组的上界限值,第二组的下界限值加上组距,就是第二组的上界限位,依此类推。
5、统计各组数据出现频数,作频数分布表。
6、作直方图。以组距为底长,以频数为高,作各组的矩形图。 根据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值,决定组距的大小,组距和组数的确定没有固定的标准,一般数据越多,分成的组数就越多,当数据不超过50个,可以分5~7组;当数据在50~100之间时,一般分8~12组。
扩展资料:
空间小于空余空间一点/大于满空间一点例如在用U盘存储数据时,使用比剩余磁盘空间大一点(几KB)的文件作为边界条件。
内部边界值分析:在多数情况下,边界值条件是基于应用程序的功能设计而需要考虑的因素,可以从软件的规格说明或常识中得到,也是最终用户可以很容易发现问题的。
然而,在测试用例设计过程中,某些边界值条件是不需要呈现给用户的,或者说用户是很难注意到的,但同时确实属于检验范畴内的边界条件,称为内部边界值条件或子边界值条件。
内部边界值条件主要有下面几种:数值的边界值检验:计算机是基于二进制进行工作的,因此,软件的任何数值运算都有一定的范围限制。
2023-08-15 广告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2290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