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会计论文会计学论文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研究是用科学方法探求会计的本质及其工作规律的一种手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研究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 会计研究的作用和变革
会计研究主要是指会计理论研究,它是对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发展规律进行系统的、综合的探讨,揭示会计工作在一定条件下的发展规律,其目的在于对客观会计现象作出合乎逻辑的解释和预测。会计理论是在会计领域内形成的,它的建立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对各种会计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过程。列宁指下:"没有革命的理论,也就不可能有革命的动动"。①同样的道理,没有正确的会计理论指导,也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会计实务。会计理论研究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对过去会计工作进行总结评价
理论联系实际是一切科学研究的普遍原则。会计理论研究,当然也必须遵循这个原则。也就是说在会计理论研究工作中,要与会计实务相结合,否则这种理论就失去意义而变得没有生命力。怎样进行正确地结合呢?一般地说,主要是对会计实务总结和对会计实务进行评价。
对会计实务的总结,可以从过去合理的会计实务中提炼出理论成份,完善整个会计理论体系;同时可以加深对过去不合理的会计实务的认识,帮助会计人员尽量避免再犯过去的错误,提高会计实务的总体水平。
对会计实务的评价,即是按照评价机制、评价依据评价标准,对过去的会计实务进行评价。例如,依据现有的会计理论体系,来判断过去某项会计实务是否符合逻辑,在理论上是否合理,从而作出相应的评价。对于符合逻辑的和合理的,就是合法的,否则就是不合法。通过会计理论研究的总结评价,不仅有利于提高会计工作水平,而且也有利于会计理论体系的内在合理性不断提高。
(二) 为当前会计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日常经济活动越来越趋于复杂化,企业会计面临的新问题也越来越多。许多会计事项是企业会计人员未曾遇到的,而在现有的会计中又找不到相应的规范做法。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强有力的理论支持。通过会计理论研究,可为规范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可以向会计人员解释法规、准则为什么要这么规定,使其真正领会法规的精神实质,深入贯彻执行。会计理论研究与法规建设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我国目前已颁布的几项具体会计准则,无一不是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实务相结合的成果。在国外也是如此,美国会计学会发表的《论基本会计理论》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表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都是高水平的理论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 为未来会计工作指明发展方向
会计理论研究不只局限于当前,更重要的是着眼于事物的未来发展。通过会计理论研究,可以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会计事项及其所带来的会计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处理方案。为此,在很多情况下,理论转化为实践是需要一个过程。提前做好理论上的准备,实际应用时才可做到胸有成竹,例如,20世纪60年代,就有人提出建立"事项会计信息系统",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所谓"事项"是指可能对使用者造成经济影响的事件、现象、交易等,它具有可为人们直接观察的多重属性,对这些属性,会计都要反映,而不应将反映范围局限于事项的价值量。由于受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这种理论没有得到普遍重视。但在今天,随着人们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日益加大,事项会计信息系统理论开始体现出其价值。这说明,会计理论的超前性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的要求,会计理论的超前性研究,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自人类文明史以来,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经济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在各个阶段中理论研究也不断变革:
1.劳力经济阶段。即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劳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的阶段。这个阶段生产的分配主要是按劳力资源占有或通过土地占有的劳动力资源来进行的。这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经济业务简单,会计研究主要是如何反映劳力经济活动的信息:最早的会计记录方法是简单刻记和绘图记数,以后出现了结绳记事和刻契记数等方法。进入奴隶社会,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政收支规模的日益扩大,单式薄记法便应运而生,并在管理和控制劳力经济活动中不断发展完善。
2.资源经济阶段。即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占有和配置。这个阶段生产的分配主要按自然资源(包括通过劳动形成的生产资料)的占有来进行。这时由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和经济复杂,迫使会计研究着重于新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19世纪中叶爆发的工业革命带来了工厂制度的建立,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有利于加强工厂管理的成本管理会计方法。随后以股份公司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创立使得会计对"受托责任"的处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从而促进了专司对外报告的财务会计与专司对内报告的管理成本会计的分野。
在旧中国时代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工商业甚为萧条,经济发展落后,因此,作为工商业语言的会计也就远不如西方国家发达。其会计理论和实务的研究,完全是模仿和抄袭资本主义国家会计。不过,这与当时社会资源的市场配置方式是相适应的,所以说,这种模仿和抄袭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十分必要且有效的。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经济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改革,资本主义私有制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取代,社会资源的市场配置方式被计划方式所取代,因此,这种改变不仅影响到会计所提供的信息的种类和数量方面,而且也影响到具体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研究如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会计体系。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投资者开始关注中国,大量的中外合资企业和私营,个体企业得以兴建,纯粹以计划手段来配置资源的方式开始受到挑战。因此,学习和引进适应于社会资源市场配置方式的西方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受到人们重视。而20世纪90年代后所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使得以市场机制来配置社会资源的方式得到进一步肯定。这就为研究如何引进和改造西方会计学科体系奠定了基础。
3.智力(知识)经济阶段。即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也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世界经济将在下世纪进入智力经济阶段。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有什么特点,它对会计有什么影响及其对策,将在本书以后各章中较为详细地论述。
综上所述,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会计要研究适应该阶段经济特点的会计,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过去会计研究所取犁成果在今天都完全失去了其价值和现实意义。历史是无法全然割裂开的,理论有否现实意义和价值,一方面取决于理论本身的真理性;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他们对其理性的认识和接受程度,过去会计学科体系虽然不同于遭受的学科体系,但作为会计本身,它们之间应当是可以相互沟通的,科学的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只要它们在研究对象方面具有本质上的共同点和内在的一致性,那么,它们最终就必然会融到一起。这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所决定的,能否融合,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
二、知识经济对会计研究的影响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社会经济形态制约着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决定着整个社会面貌。那么,知识经济形态,不可避免地要制约会计研究,也就是说会计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都要适应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知识经济全面地制约着会计研究活动,影响着会计研究的各个方面,其中订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会计研究对象的影响
在工业经济时代会计的研究对象,是以物资运动为基础的物质资本运动,共内容主要包括物质资本的筹集、投入、收回与分配的反映和核算工作。而在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资源运动,其内容主要包括知识的生产、流通与传播以及知识应用的反映和核算工作。
知识的生产是指研究和创造新的科学知识。科学知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属性,尤其是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是人类最重要的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并迅速伸展到人类所及的各个尖端领域。科学知识创造所需要的资源最主要的形式是科学经费,它是国家和社会对科学进行调控的最高要杠杆之一,对科学知识生产方同、速度、数量和质量都有直接的制约作用。知识的生产方式主要来源于基础研究,在基础研究方面,政府应给予政策鼓励和大力支持,同时依靠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鼓励和吸引企业进行部分的基础研究,促进科学知识的生科。与知识生产相对应的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有关知识创新系统的建立。知识创新系统是由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移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机构的网络系统。知识创新是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和过程。
知识的流通与传播是指知识生产到知识运用的中间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教育和培训机构使受教育者获得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知识具有与其资源不同的特征,它具有耐用性,可重复使用而不消耗知识本身,而且还具有不完全排它性,你拥有了一种知识,不排除他人同样拥有和享用。因而在流通与传播过程中,存在着公有性和私有性的问题,存在着科学社会学上的科学发展"优先权"问题以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按照科学的精神气质要求,科学知识的生产家只对他所发现的规律、定理等享有优先权,而不享有占有权,也即不排除他人获得这种知识的权利。而无私利性却给予放弃首创权的举动以肯定和表彰,是一种更高的境界,是科学上一种崇高的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知识的应用,即是将知识应用于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对于企业来说,进行知识开发和利用这类知识显得尤为重要。科技知识通过物化为产品并打入市场,为生产和经济不断注入活力,也使知识本身商品化了。商品化的知识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便于市场交易。而产品产业结构的智能化、高级化是知识应用于经济的表现,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在生产经营中,研究开发、战备分析、决策与管理等软组织功能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劳动生产率的竞争已变成了"知识生产率"的竞争,即把知识转化为技术以及把技术转化为产品的效率的竞争。
综上所述,知识是一种广义的概念,既包括科学知识也包括技术知识,既包括理论知识也包括经验知识。一般地说,科学的、理论的知识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可以在社会传播与使用;技术的、经验的知识具有更多公共物品的专用性质,这类知识的创造者拥有知识的某些专有权益。然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科学与技术的界限日益模糊。理论与经验也难以区别,特别是当知识可以带来超额回报的生产要素后,如何处理知识的公有性与专利性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一方面,知识创造者的权益必须保护;别一方面,这种保护又必须适度,否则会影响知识的流通与传播,无法最大地发挥知识的功能。
(二) 对会计研究范围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大地冲破会计研究的范围,要求会计学的研究要"四个面向"(面向信息技术革命大潮,面向世界经济一体化,面向创造经济的发展,面向产业发展的变化),紧跟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从会计系统的整体出发,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对会计领域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以便全面发展会计科学。
从研究的范围来看,在企业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础上,扩大到社会会计,如宏观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社会保障会计、无形资产会计、环境会计等;从研究一个国家的会计来看,如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扩大到研究世界的会计,如国际会计准则、跨国公司会计、股份公司等;从内容上来看,从研究会计客体(会计对象)的会计,如财务会计、责任会计、税务会计等,扩大到研究会计人员,如人力资本会计,会计哲学、会计行为学,会计伦理学和会计心理学等;从研究会计工作来看,如实证会计、质量会计等,扩大到研究会计工作手段,如会计方法学、计算机会计学等。总之,知识经济时代到来要求会计研究扩大会计科学的知识范围,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以计算机为中心,建立会计信息网络和经济信息网络,与国际联网,以达达到"数出多门,信息共享"的目的。
(三)对会计研究内容的影响
从前述知识经济的特征,可以看出它对会计研究内容--会计性质、会计职能、会计要素、会计模式和财务报告等各个方面都发生深刻的影响;
1.会计性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一体化过程的推进,高新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不同科技领域的相互交叉和融合越来越紧密。会计的内涵和外延都正发生着巨大变化。对会计性质的看法,基本趋于一致,会计是具有两重性的经济管理科学,即有技术性的一面,又有社会性的一面。从技术性方面来看,会计作为一种通用的提供信息的方式,其信息的指示、传递、流通理应不受国别和地区的限制,要求它所提供的信息,尽量满足各方面使用者的需求,为整个经济往来服务;从社会性方面来看,由于不同利益主权国家,对实物资源的分配、占有,从而形成了在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方面的影响,又表现出各种限制。因此,必然形成会计国家化与会计国际化的一对矛盾,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必然使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加快。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来缩短这一距离。
2.会计职能: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都会发生重大的变化,首先要抓住这个契机和积极研究会计职能的转变,方能充分发挥会计工作的作用。
传统会计单纯依靠事后记账、算账、报账、着重提供过去信息的作法,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会计所提供的经济信息,从重在对外的信息逐步演变为重在对内的信息,从重在过去的信息演变为重在未来的信息,从单纯提供信息逐步演变为能动地运用信息并参与决策。这样使会计在过去、现在、未来三种时态上均能发挥作用。
其次,会计核算和管理的重点在逐步由实物资产向无形资、虚物资产转变;由为社会提供产品和劳务,逐步向提供精神产品和智力劳务转变。强化咨询能力,虚实资源结合,使知识转化技术,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此外,随着会计电算化发展,会计的核算、控制职能会被电子计算机替代,使会计跳出了几百年手工记账、算账、报账的程序,对会计人员是一种解放,会计工作者可在市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供预测、决策、管理等方面真实可靠的信息,进行专业技能咨询服务,发挥内外部之间资金运动纽带作用,服务范围更加广泛。
3.会计要素: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会计要素是以大量资源、原材料、设备、资金等有形资产为主。而知识经济则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为主,这些资产所占的比重将大大量高。据统计中国第一品牌--红塔山的品牌价值已达到353亿元人民币。②这表明,无形资产在企业中将日益成为决定企业未来收益及市场价值的主要资产。会计基本要素的概念将赋予新的内容:
(1)无形资产在企业中的作用日益强化,客观上要求企业对无形资产的投入应视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会计中得到反映,从而使会计上"资产"的概念更为宽广。与此相联系,"权益"概念也发生了变化,劳动者权益与出资人(包括债权人)权益一样需要在会计"权益"概念中得到体现。
(2)成本要素也赋予新涵义,成本表示企业为获取一定收益所付出的代价,它的概念要求包括获取非人力资本所付出的代价和为获得人力资本所付出的代价,这两类成本都要在会计核算中得到充分的反映。
(3)利润要素发生变化。当我们将获得各种资本所付出的代价定义为成本后,利润要素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个利润已不是出资者投入资本的回报,而是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共同投入后所产生的风险回报。
此外,随着会计理论体系的变化,会计的核算体系也要进行更新,包括资产的核算要反映人力资本投入的信息,成本的核算要反映企业使用出资者投入资本所花的代价:利润的核算要反映风险收益的特征;财务报表的编制要体现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投入、运用和权益分享的全貌。
4.会计模式:随着人类社会逐步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对传统会计模式提出挑战:
(1)建立在借贷记账法、历史成本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的传统会计,对企业有形资产的确认、记录、计量、报告,可以说是周密细致,但对于如何衡量知识资本,如何计量技术、如何列示知识产权,如何确定人才资源价值等无形资产却没有任何表示。
(2)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企业产品价值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那么,知识耗费就应该计入产品成本或者予以资本化,正确计算人价值中包含的知识含量,同时要求损益表的内容和结构作相应的变更。
(3)如何采用适当方法,对"无实体公司"进行会计处理,以便能够精确、公允地计量收入、现金流量和实收资本,真实准确地反映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并对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最有意义的会计信息。
(4)对传统会计平衡公式,"资产=负债+业主权益"提出挑战。这个平衡公式是体现务资产中心观,以财务资本密集为特征的工业经济时代是有效,但在知识经济时代,已把企业的战略转移到知识、信息和创新能力上,知识资源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首位资源,这个公式显然是不适应的。而且在公司右边所体现的只是企业财务资本所有者的权益。它所含的理论前提是财务资本至上资本雇佣劳动的假设,而这个理论假设正日益受到知识经济扩展了资本范围,改变了资本的结构。在新资本结构中,财务资本的相对产值日趋下降,而知识资本的相对产值正趋于上升。这一环境的变化,日益改变着企业财务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相对关系及产权特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许多新的企业产权归属性理论,其中利益人口相关者合作产权论的影响最大,该理论认为企业本质上是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组合约,其中每个利益相关者都向企业投入专业性资本,都对企业剩余作出贡献,也都有权参与剩余分配。这些新的产权归属理论,是对传统的资本雇佣劳动与业主产权论的否定,自然也会冲击传统产权理论的会计平衡公式。由于传统会计平衡公式,存在上述的问题,因此,对它要按照两个原则进行改革:一是全面反映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及其结构的新变化;二是恰当地反映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产权制度的新特征,充分吸收现代产权经济的最新研究成果,考虑如下新的会计平衡公式:右边产权代表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产权或共同的所有权,包括股东产权、债权人产权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产权;剩余代表尚未明确主体的产权,包括资本剩余和盈利剩余。
5.财务报告:知识经济对财务报告的有用性、时效性、预测性等方面提出了挑战:
传统财务报告将重点放在硬性资产上,对知识资本、知识产权、人才资源等软件资产未能予以揭示。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些软性资产才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动力所在,其重要性日益突出,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只有对企业硬性资产和软性资进行充分揭示,才能体现企业的整体价值,使财务报告客观、公正、公允、有用,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求。
传统财务报告主要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反映过去的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历史的会计信息,其时效性和预测性相当薄弱,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经济瞬息万变,如何及时捕捉真正有用的信息是关系到企业成败的关键。因此,在给企业管理者及投资者提供信息时,一定要及时,要带有预测性,而预测性信息的价值则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重要,它有助于评估企业未来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以决策企业的经营行为。
会计研究是用科学方法探求会计的本质及其工作规律的一种手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研究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 会计研究的作用和变革
会计研究主要是指会计理论研究,它是对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发展规律进行系统的、综合的探讨,揭示会计工作在一定条件下的发展规律,其目的在于对客观会计现象作出合乎逻辑的解释和预测。会计理论是在会计领域内形成的,它的建立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对各种会计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过程。列宁指下:"没有革命的理论,也就不可能有革命的动动"。①同样的道理,没有正确的会计理论指导,也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会计实务。会计理论研究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对过去会计工作进行总结评价
理论联系实际是一切科学研究的普遍原则。会计理论研究,当然也必须遵循这个原则。也就是说在会计理论研究工作中,要与会计实务相结合,否则这种理论就失去意义而变得没有生命力。怎样进行正确地结合呢?一般地说,主要是对会计实务总结和对会计实务进行评价。
对会计实务的总结,可以从过去合理的会计实务中提炼出理论成份,完善整个会计理论体系;同时可以加深对过去不合理的会计实务的认识,帮助会计人员尽量避免再犯过去的错误,提高会计实务的总体水平。
对会计实务的评价,即是按照评价机制、评价依据评价标准,对过去的会计实务进行评价。例如,依据现有的会计理论体系,来判断过去某项会计实务是否符合逻辑,在理论上是否合理,从而作出相应的评价。对于符合逻辑的和合理的,就是合法的,否则就是不合法。通过会计理论研究的总结评价,不仅有利于提高会计工作水平,而且也有利于会计理论体系的内在合理性不断提高。
(二) 为当前会计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日常经济活动越来越趋于复杂化,企业会计面临的新问题也越来越多。许多会计事项是企业会计人员未曾遇到的,而在现有的会计中又找不到相应的规范做法。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强有力的理论支持。通过会计理论研究,可为规范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可以向会计人员解释法规、准则为什么要这么规定,使其真正领会法规的精神实质,深入贯彻执行。会计理论研究与法规建设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我国目前已颁布的几项具体会计准则,无一不是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实务相结合的成果。在国外也是如此,美国会计学会发表的《论基本会计理论》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表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都是高水平的理论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 为未来会计工作指明发展方向
会计理论研究不只局限于当前,更重要的是着眼于事物的未来发展。通过会计理论研究,可以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会计事项及其所带来的会计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处理方案。为此,在很多情况下,理论转化为实践是需要一个过程。提前做好理论上的准备,实际应用时才可做到胸有成竹,例如,20世纪60年代,就有人提出建立"事项会计信息系统",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所谓"事项"是指可能对使用者造成经济影响的事件、现象、交易等,它具有可为人们直接观察的多重属性,对这些属性,会计都要反映,而不应将反映范围局限于事项的价值量。由于受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这种理论没有得到普遍重视。但在今天,随着人们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日益加大,事项会计信息系统理论开始体现出其价值。这说明,会计理论的超前性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的要求,会计理论的超前性研究,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自人类文明史以来,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经济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在各个阶段中理论研究也不断变革:
1.劳力经济阶段。即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劳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的阶段。这个阶段生产的分配主要是按劳力资源占有或通过土地占有的劳动力资源来进行的。这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经济业务简单,会计研究主要是如何反映劳力经济活动的信息:最早的会计记录方法是简单刻记和绘图记数,以后出现了结绳记事和刻契记数等方法。进入奴隶社会,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政收支规模的日益扩大,单式薄记法便应运而生,并在管理和控制劳力经济活动中不断发展完善。
2.资源经济阶段。即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占有和配置。这个阶段生产的分配主要按自然资源(包括通过劳动形成的生产资料)的占有来进行。这时由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和经济复杂,迫使会计研究着重于新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19世纪中叶爆发的工业革命带来了工厂制度的建立,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有利于加强工厂管理的成本管理会计方法。随后以股份公司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创立使得会计对"受托责任"的处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从而促进了专司对外报告的财务会计与专司对内报告的管理成本会计的分野。
在旧中国时代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工商业甚为萧条,经济发展落后,因此,作为工商业语言的会计也就远不如西方国家发达。其会计理论和实务的研究,完全是模仿和抄袭资本主义国家会计。不过,这与当时社会资源的市场配置方式是相适应的,所以说,这种模仿和抄袭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十分必要且有效的。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经济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改革,资本主义私有制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取代,社会资源的市场配置方式被计划方式所取代,因此,这种改变不仅影响到会计所提供的信息的种类和数量方面,而且也影响到具体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研究如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会计体系。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投资者开始关注中国,大量的中外合资企业和私营,个体企业得以兴建,纯粹以计划手段来配置资源的方式开始受到挑战。因此,学习和引进适应于社会资源市场配置方式的西方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受到人们重视。而20世纪90年代后所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使得以市场机制来配置社会资源的方式得到进一步肯定。这就为研究如何引进和改造西方会计学科体系奠定了基础。
3.智力(知识)经济阶段。即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也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世界经济将在下世纪进入智力经济阶段。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有什么特点,它对会计有什么影响及其对策,将在本书以后各章中较为详细地论述。
综上所述,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会计要研究适应该阶段经济特点的会计,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过去会计研究所取犁成果在今天都完全失去了其价值和现实意义。历史是无法全然割裂开的,理论有否现实意义和价值,一方面取决于理论本身的真理性;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他们对其理性的认识和接受程度,过去会计学科体系虽然不同于遭受的学科体系,但作为会计本身,它们之间应当是可以相互沟通的,科学的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只要它们在研究对象方面具有本质上的共同点和内在的一致性,那么,它们最终就必然会融到一起。这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所决定的,能否融合,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
二、知识经济对会计研究的影响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社会经济形态制约着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决定着整个社会面貌。那么,知识经济形态,不可避免地要制约会计研究,也就是说会计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都要适应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知识经济全面地制约着会计研究活动,影响着会计研究的各个方面,其中订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会计研究对象的影响
在工业经济时代会计的研究对象,是以物资运动为基础的物质资本运动,共内容主要包括物质资本的筹集、投入、收回与分配的反映和核算工作。而在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资源运动,其内容主要包括知识的生产、流通与传播以及知识应用的反映和核算工作。
知识的生产是指研究和创造新的科学知识。科学知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属性,尤其是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是人类最重要的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并迅速伸展到人类所及的各个尖端领域。科学知识创造所需要的资源最主要的形式是科学经费,它是国家和社会对科学进行调控的最高要杠杆之一,对科学知识生产方同、速度、数量和质量都有直接的制约作用。知识的生产方式主要来源于基础研究,在基础研究方面,政府应给予政策鼓励和大力支持,同时依靠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鼓励和吸引企业进行部分的基础研究,促进科学知识的生科。与知识生产相对应的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有关知识创新系统的建立。知识创新系统是由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移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机构的网络系统。知识创新是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和过程。
知识的流通与传播是指知识生产到知识运用的中间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教育和培训机构使受教育者获得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知识具有与其资源不同的特征,它具有耐用性,可重复使用而不消耗知识本身,而且还具有不完全排它性,你拥有了一种知识,不排除他人同样拥有和享用。因而在流通与传播过程中,存在着公有性和私有性的问题,存在着科学社会学上的科学发展"优先权"问题以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按照科学的精神气质要求,科学知识的生产家只对他所发现的规律、定理等享有优先权,而不享有占有权,也即不排除他人获得这种知识的权利。而无私利性却给予放弃首创权的举动以肯定和表彰,是一种更高的境界,是科学上一种崇高的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知识的应用,即是将知识应用于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对于企业来说,进行知识开发和利用这类知识显得尤为重要。科技知识通过物化为产品并打入市场,为生产和经济不断注入活力,也使知识本身商品化了。商品化的知识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便于市场交易。而产品产业结构的智能化、高级化是知识应用于经济的表现,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在生产经营中,研究开发、战备分析、决策与管理等软组织功能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劳动生产率的竞争已变成了"知识生产率"的竞争,即把知识转化为技术以及把技术转化为产品的效率的竞争。
综上所述,知识是一种广义的概念,既包括科学知识也包括技术知识,既包括理论知识也包括经验知识。一般地说,科学的、理论的知识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可以在社会传播与使用;技术的、经验的知识具有更多公共物品的专用性质,这类知识的创造者拥有知识的某些专有权益。然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科学与技术的界限日益模糊。理论与经验也难以区别,特别是当知识可以带来超额回报的生产要素后,如何处理知识的公有性与专利性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一方面,知识创造者的权益必须保护;别一方面,这种保护又必须适度,否则会影响知识的流通与传播,无法最大地发挥知识的功能。
(二) 对会计研究范围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大地冲破会计研究的范围,要求会计学的研究要"四个面向"(面向信息技术革命大潮,面向世界经济一体化,面向创造经济的发展,面向产业发展的变化),紧跟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从会计系统的整体出发,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对会计领域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以便全面发展会计科学。
从研究的范围来看,在企业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础上,扩大到社会会计,如宏观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社会保障会计、无形资产会计、环境会计等;从研究一个国家的会计来看,如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扩大到研究世界的会计,如国际会计准则、跨国公司会计、股份公司等;从内容上来看,从研究会计客体(会计对象)的会计,如财务会计、责任会计、税务会计等,扩大到研究会计人员,如人力资本会计,会计哲学、会计行为学,会计伦理学和会计心理学等;从研究会计工作来看,如实证会计、质量会计等,扩大到研究会计工作手段,如会计方法学、计算机会计学等。总之,知识经济时代到来要求会计研究扩大会计科学的知识范围,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以计算机为中心,建立会计信息网络和经济信息网络,与国际联网,以达达到"数出多门,信息共享"的目的。
(三)对会计研究内容的影响
从前述知识经济的特征,可以看出它对会计研究内容--会计性质、会计职能、会计要素、会计模式和财务报告等各个方面都发生深刻的影响;
1.会计性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一体化过程的推进,高新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不同科技领域的相互交叉和融合越来越紧密。会计的内涵和外延都正发生着巨大变化。对会计性质的看法,基本趋于一致,会计是具有两重性的经济管理科学,即有技术性的一面,又有社会性的一面。从技术性方面来看,会计作为一种通用的提供信息的方式,其信息的指示、传递、流通理应不受国别和地区的限制,要求它所提供的信息,尽量满足各方面使用者的需求,为整个经济往来服务;从社会性方面来看,由于不同利益主权国家,对实物资源的分配、占有,从而形成了在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方面的影响,又表现出各种限制。因此,必然形成会计国家化与会计国际化的一对矛盾,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必然使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加快。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来缩短这一距离。
2.会计职能: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都会发生重大的变化,首先要抓住这个契机和积极研究会计职能的转变,方能充分发挥会计工作的作用。
传统会计单纯依靠事后记账、算账、报账、着重提供过去信息的作法,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会计所提供的经济信息,从重在对外的信息逐步演变为重在对内的信息,从重在过去的信息演变为重在未来的信息,从单纯提供信息逐步演变为能动地运用信息并参与决策。这样使会计在过去、现在、未来三种时态上均能发挥作用。
其次,会计核算和管理的重点在逐步由实物资产向无形资、虚物资产转变;由为社会提供产品和劳务,逐步向提供精神产品和智力劳务转变。强化咨询能力,虚实资源结合,使知识转化技术,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此外,随着会计电算化发展,会计的核算、控制职能会被电子计算机替代,使会计跳出了几百年手工记账、算账、报账的程序,对会计人员是一种解放,会计工作者可在市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供预测、决策、管理等方面真实可靠的信息,进行专业技能咨询服务,发挥内外部之间资金运动纽带作用,服务范围更加广泛。
3.会计要素: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会计要素是以大量资源、原材料、设备、资金等有形资产为主。而知识经济则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为主,这些资产所占的比重将大大量高。据统计中国第一品牌--红塔山的品牌价值已达到353亿元人民币。②这表明,无形资产在企业中将日益成为决定企业未来收益及市场价值的主要资产。会计基本要素的概念将赋予新的内容:
(1)无形资产在企业中的作用日益强化,客观上要求企业对无形资产的投入应视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会计中得到反映,从而使会计上"资产"的概念更为宽广。与此相联系,"权益"概念也发生了变化,劳动者权益与出资人(包括债权人)权益一样需要在会计"权益"概念中得到体现。
(2)成本要素也赋予新涵义,成本表示企业为获取一定收益所付出的代价,它的概念要求包括获取非人力资本所付出的代价和为获得人力资本所付出的代价,这两类成本都要在会计核算中得到充分的反映。
(3)利润要素发生变化。当我们将获得各种资本所付出的代价定义为成本后,利润要素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个利润已不是出资者投入资本的回报,而是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共同投入后所产生的风险回报。
此外,随着会计理论体系的变化,会计的核算体系也要进行更新,包括资产的核算要反映人力资本投入的信息,成本的核算要反映企业使用出资者投入资本所花的代价:利润的核算要反映风险收益的特征;财务报表的编制要体现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投入、运用和权益分享的全貌。
4.会计模式:随着人类社会逐步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对传统会计模式提出挑战:
(1)建立在借贷记账法、历史成本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的传统会计,对企业有形资产的确认、记录、计量、报告,可以说是周密细致,但对于如何衡量知识资本,如何计量技术、如何列示知识产权,如何确定人才资源价值等无形资产却没有任何表示。
(2)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企业产品价值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那么,知识耗费就应该计入产品成本或者予以资本化,正确计算人价值中包含的知识含量,同时要求损益表的内容和结构作相应的变更。
(3)如何采用适当方法,对"无实体公司"进行会计处理,以便能够精确、公允地计量收入、现金流量和实收资本,真实准确地反映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并对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最有意义的会计信息。
(4)对传统会计平衡公式,"资产=负债+业主权益"提出挑战。这个平衡公式是体现务资产中心观,以财务资本密集为特征的工业经济时代是有效,但在知识经济时代,已把企业的战略转移到知识、信息和创新能力上,知识资源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首位资源,这个公式显然是不适应的。而且在公司右边所体现的只是企业财务资本所有者的权益。它所含的理论前提是财务资本至上资本雇佣劳动的假设,而这个理论假设正日益受到知识经济扩展了资本范围,改变了资本的结构。在新资本结构中,财务资本的相对产值日趋下降,而知识资本的相对产值正趋于上升。这一环境的变化,日益改变着企业财务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相对关系及产权特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许多新的企业产权归属性理论,其中利益人口相关者合作产权论的影响最大,该理论认为企业本质上是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组合约,其中每个利益相关者都向企业投入专业性资本,都对企业剩余作出贡献,也都有权参与剩余分配。这些新的产权归属理论,是对传统的资本雇佣劳动与业主产权论的否定,自然也会冲击传统产权理论的会计平衡公式。由于传统会计平衡公式,存在上述的问题,因此,对它要按照两个原则进行改革:一是全面反映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及其结构的新变化;二是恰当地反映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产权制度的新特征,充分吸收现代产权经济的最新研究成果,考虑如下新的会计平衡公式:右边产权代表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产权或共同的所有权,包括股东产权、债权人产权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产权;剩余代表尚未明确主体的产权,包括资本剩余和盈利剩余。
5.财务报告:知识经济对财务报告的有用性、时效性、预测性等方面提出了挑战:
传统财务报告将重点放在硬性资产上,对知识资本、知识产权、人才资源等软件资产未能予以揭示。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些软性资产才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动力所在,其重要性日益突出,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只有对企业硬性资产和软性资进行充分揭示,才能体现企业的整体价值,使财务报告客观、公正、公允、有用,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求。
传统财务报告主要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反映过去的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历史的会计信息,其时效性和预测性相当薄弱,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经济瞬息万变,如何及时捕捉真正有用的信息是关系到企业成败的关键。因此,在给企业管理者及投资者提供信息时,一定要及时,要带有预测性,而预测性信息的价值则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重要,它有助于评估企业未来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以决策企业的经营行为。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