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皇城四门
天安门:明清时代皇城正门,位于皇城南垣正中。
·城楼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始称“承天门”,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
·明正统六年(1441)建成金水桥。
·明天顺元年(1457)七月被火焚毁,至成化三年(1465)三月重建,并将位置略向南移,奠定现在天安门的位置。
·清顺治八年(1651)改建。
·康熙二十七年(1688)再次重修,后经多次修葺。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天安门遭炮轰。
·1952年修缮天安门城楼。
·1958年进行第一次大扩建,建成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等。
·1976年第二次大扩建,在天安门广场上建设毛主席纪念堂。
·1984年再次对天安门城楼大修,恢复其原规制和原装饰。
地安门:皇城的北门。
·明永乐十八年(1420),始建“北安门”,俗称“后门”。
·明弘治十六年(1503),北安门经历了有史记载的第一次大修。
·明隆庆五年(1571),北安门第二次修葺。
·清顺治九年(1652),北安门重建,并就此更名为“地安门”。此次的规制一直延续到其被拆除。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从地安门离开皇城,出德胜门离京远逃西安。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地安门经历1900年八国联军的破坏后,清廷对其进行了修缮。
·1924年,清逊帝溥仪在中外保皇派的鼓动支持下,演出了复辟的闹剧并失败,是年被冯玉祥驱逐出皇宫,从地安门离开皇城。
·1954—1955年,地安门被拆除。
东安门:
·明永乐十五年(1417)始建。
·明宣德七年(1432)迁址,原址上新建东安里门[后于民国十四年(1925)拆除]
·明天顺五年(1461)因太监曹吉祥谋反被纵火焚烧。
·明天顺六年(1462)重建。
·清代屡有修缮。
·民国元年(1912)二月二十七日袁世凯策动兵变时被焚毁。
西安门:
·明永乐十五年(1417)始建。
·明万历十四年(1586)七月修葺。
·1950年12月1日,西安门失火,被焚毁后又遭拆除。
内城九门
正阳门:俗称前门,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标志是瓮城里的金身关帝庙。元世祖忽必烈在金中都城东北三里处营建大都城,即今日北京城前身。丽正门(从离卦中“日月丽乎天”中取名)为其南正中之门。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不准从箭楼下边的正门出入,而只能走东西两边的旁门。因此它平时总是紧紧关闭。
·明灭元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于永乐十七年(1419)将元大都南城垣向南移建0.8公里,丽正门迁建到今正阳门的位置,时仍称丽正门。
·正统元年(1436),改名正阳门。
·正统四年(1439),京师各城门外添建箭楼,正阳门箭楼就是此时建成。
·1900年,义和团火烧正阳门外老德记洋药房,火延正阳门外大片商铺。同年,八国联军在天坛架起大炮,轰倒前门箭楼和城楼。三年后,袁世凯奉旨重修。
·1915年,为改善内外城间的交通状况,民国政府拆除瓮城,将箭楼外观改建成今天我们所见的模样。
·1949年2月3日,解放军在此举行盛大的入城仪式。
·20世纪60年代,为修建地铁,填平护城河,除箭楼外,其余建筑全部拆除。
正阳门城楼
崇文门:古称文明门,俗称哈达门,又有讹称哈德门或海岱门。标志是镇海的崇文铁龟,多走酒车。崇文门是“景门”,有光明、昌盛之门的含义。同时它大概是北京城各门中人流货流最繁忙的城门。在每天关门的时候,会敲钟来提醒要出入城门的人。而其他城门则敲击一种形状扁平的打击乐器,这种乐器发声如“嘡”。因此老北京有“九门八嘡一口钟”的说法。当年北京南郊大兴县一带有很多酿酒的作坊,酒车常从崇文门进城,所以有“崇文门进酒车,宣武门出囚车”的说法。
·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时称文明门。
·正统元年(1436)重建城楼,增建瓮城、箭楼、闸楼,正统四年(1439)竣工,改称“崇文门”。成化七年(1471)五月,京城疾疫流行,死者众多,崇文门外设漏泽园收葬尸骨。
·清顺治十八年(1661),清军在崇文门外设正蓝旗校场和大营房。康熙十八年(1679)七月二十八日发生大地震,崇文等城门楼俱倒,城墙多处震毁。乾隆二十五年(1760)曾大修城楼,光绪二十年(1894)十一月修葺城楼,光绪二十六年(1900),崇文门箭楼被八国联军烧毁,仅存城台。光绪二十八年(1902),为修京奉铁路,在崇文门瓮城东、西各开一个洞口。
·中华民国十年(1921),对城楼进行修饰。民国年间,有轨电车5号在崇文门内设站。
·1950年拆除崇文门瓮城东、西两侧之铁路洞子们及残存瓮城,并在城楼西侧城垣开洞口。
·城门楼于1966年被拆除。
崇文门城楼
朝阳门:元至元四年到明正统四年称“齐化门”,也常被称为“杜门”,意为“休憩之门”。改称朝阳之后有两重意思:朝阳门在东方,由城内望去,是朝着太阳的方向;从城外来城内的人,则是朝着皇帝的方向走去,皇帝为天之子,朝拜皇帝也叫做“朝阳”。标志是瓮城门洞上刻有一枝谷穗。它是北京的粮门,通过京杭大运河运来的漕粮,都由此门入城,存放在朝阳门内的几座大仓库内,因此它多走粮车。
·元至元四年(1267),营建大都城,设十一门,齐化门始建。
·明洪武元年(1368),明朝建立,齐化门仍沿袭旧名,并于这年进行修缮。洪武四年(1371),再次修缮;明永乐十七年(1419),又修葺。
·明正统年间,重建了城楼、瓮城、箭楼、闸楼,并改名为“朝阳门”。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朝阳门遭炮轰。
·1902年,清政府修葺朝阳门。
·1915年,明国政府建环城铁路,朝阳门瓮城被拆除。
·1956年,朝阳门城楼被拆除。
·1958年,朝阳门箭楼被拆除。
·1978年,朝阳门旧址上建了立交桥。
朝阳门箭楼、城楼
东直门:位于内城东垣北侧,该门为元大都东垣正中的“崇仁门”,即今东直门立交桥西侧位置。明朝时因废东垣北端之光熙门,而成为东垣北侧之门。多走运木料的车。
·明洪武元年(1368)、洪武四年(1371)均修补沿用。
·永乐十七年(1419)修葺后改名为“东直门”。
·正统元年(1436)重建城楼、瓮城、箭楼、闸楼,正统四年(1439)竣工,成化二十年(1484)城楼曾被火焚,后重修。
·清嘉庆三年(1798)曾重修城楼,光绪二十年(1894)十一月修葺城楼。明、清两代历朝都修葺,城楼形制与西直门略同。
·1915年修环城铁路时,将瓮城及闸楼拆除。
·1927年拆去箭楼,仅余箭楼城台。
·1958年又将其城台拆除。
清末的东直门
安定门:军队出发从此门出城,镇门之宝是真武大帝,多走粪车。安定门也叫“生门”,有“丰裕”之意,所以皇帝要从此门出去到地坛祈祷丰年。其他八座城门的瓮城内都建有关帝庙,惟独安定门瓮城内修建的是真武大帝庙,真武大帝于是成为镇门的宝物。安定门外的粪场比较多,所以粪车多从安定门出入。
·明洪武元年(1368),“大都”改名“北平”,原城墙北垣东侧的“安贞门”正式更名“安定门”(今安定门外小关),并于原北城墙往南5里左右修筑新城墙,作为北平北端的第二道防御工事。
·明洪武四年(1371),原旧北城墙及城墙北垣的安定门、德胜门、光熙门、肃清门废止,北平北城墙缩至第二道城墙,新城墙经加高加宽,其东侧门依然沿用“安定门”之名。
·明永乐七年(1409),重修安定门城墙及城垣。
·明正统元年至四年(1436—1439),重修安定门城楼,增建瓮城、箭楼、闸楼。
·1915年,当时的北洋政府为了修建环城铁路,拆除了安定门的瓮城、闸楼。
·1952年,当时为方便交通,安定门东侧的城墙被开辟出一个豁口。
·1953年,原瓮城内、箭楼下尊奉“北方之神”——“真武大帝”的真武庙被拆除。
·1969年,因修建地铁二号线,城墙、箭楼被一并拆除。
1860年的安定门外景
德胜门:位于内城北垣西侧,今德胜门立交桥南端,箭楼目前仍存在,即今位置。军队凯旋时从此门入城,多走兵车。德胜门也叫“修门”,有品德高尚之意,仁义之师要从此门出入,因此此门多出入兵车。
·明洪武元年(1368),明军攻入元大都后将北垣西侧门“健德门”(原址在今德胜门外小关)改名“德胜门”,意为明军“以德取胜”。
·明洪武四年(1371),北京改建城垣,将北面城墙往南缩5里,德胜门也随城墙搬到了现在的积水潭北。
·明正统年间(1436—1439),修德胜门城楼、瓮城、箭楼、闸楼。
·明正统十四年(1449),明英宗从德胜门出,亲征瓦剌,被俘;同年,于谦在德胜门指挥“北京保卫战”。
·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克京师,从德胜门走西四、西长安街,进紫禁城。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康熙亲率大军镇压葛尔丹,出入皆从德胜门。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和光绪由德胜门出逃逃往山西。
·1915年,德胜门瓮城因修环城铁路而被拆除。
·1921年,德胜门城楼因梁架朽坏被拆毁,木材被北洋政府拍卖,以充军饷。
·1980年,德胜门箭楼得到修复。
·1993年,真武庙恢复后被辟为古代钱币博物馆。
清末德胜门城楼西南侧
西直门:位于内城西垣北侧,今西直门立交桥东,原为元大都西垣之中门“和义门”。古以西方属“义”(古代荀子将东、西、南、北、中五方比对五常之仁、义、礼、智、信,故“和义”为西方),并与东方之“崇仁”对仗,故名。明朝沿用“和义门”之名,洪武四年(1371)废元大都西垣北侧之“肃清门”后,和义门即为西垣北侧门。标志是瓮城上有一块刻着水纹的石头,多走水车。北京城内的水质不好,皇宫用水都取自玉泉山,每天清晨,水车皆从西直门入城。
·洪武十四年(1381)重修。
·明永乐十七年(1419)修缮后改名“西直门”,直,有理,理直即为“义”(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师直为壮,壮则胜”)。
·明正统元年至四年(1436—1439),重修北京各城门,增建瓮城、箭楼、闸楼,将和义门瓮城城台包填于箭楼城台下。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有大风吹坏西直门城楼的记载。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大修西直门城楼、箭楼。
·清光绪二十年(1894),修西直门至颐和园之石路,同时修饰西直门城楼。
·1951年,西直门城楼、箭楼、闸楼曾做过保护排险处理。
·1953年,为缓解交通,在城门两侧城垣各开洞子门。
·1955年后,瓮城内做有轨电车调车场。
·1969年夏,为筑环城铁路,将城楼、瓮城、箭楼、闸楼拆除,拆除过程中发现元朝和义门。
西直门城楼、箭楼、瓮城
阜成门:位于内城西垣南侧,今阜成门内大街西口,原为元大都城西垣南侧门“平则门”。《周礼》曰“均宁平则,以安邦国”,元代取“则”为量器砝码的标准器,是为准则,故“平则”即法度,有准则之意。标志是瓮城墙壁上刻着一朵梅花,多走煤车。西山门头沟出产的煤是北京城里必不可少的燃料,此门距西山最近,因此煤车都从此门进城。标志“梅”与“煤”同音,老年间有“阜成梅花报春暖”的说法。
·明代沿用,洪武四年(1371)曾修缮,洪武十四年(1381)重修,永乐十七年(1419)修缮,至正统元年(1436)重建城门,增筑瓮城、箭楼、闸楼,正统四年(1439)竣工,取《尚书·周官》中“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阜成兆民”之典,改名“阜成门”。
·明、清两朝都曾对阜成门加以修缮。
·1935年拆除箭楼与闸楼。
·1953年拆除瓮城和箭楼台基。
·1954年城楼南北两侧城墙开豁口。
·1965年拆除城楼。
20世纪20年代阜成门外景
宣武门:元大都时期在其城南垣西侧建顺承门。明永乐十七年(1419),于明内城南垣重建城门,仍名“顺承门”。标志是报时的宣武午炮,多走囚车。宣武门是“死门”,当时北京的墓地多在北京的陶然亭一带,所以送葬的人多出宣武门,清代的刑场在菜市口,押送死囚的车也出宣武门。
·正统元年(1436),重新修建城楼、瓮城、箭楼、城壕及桥闸。正统四年(1439),工程竣工,改名“宣武门”。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宣武门内建天主教经堂。
·清顺治元年(1644),清政府规定北京兵民分城居住,八旗住内城,镶蓝旗在宣武门内。
·中华民国十年(1921),维修城楼。民国年间,宣武门城楼上设午时鸣炮点。
·1927年,拆除城楼门东侧关帝庙及宣武门箭楼。
·1930年拆除箭楼城台及瓮城,1933年拆除宣武门南之瓮城。
·1965年,为修建北京地铁将城楼拆除。1966年,拆除城墙,并将护城河填平。
20世纪50年代宣武门城楼南侧
外城七门
东便门:位于外城北垣东段偏西,明清北京城“凸”字形平面的左肩部,即今东便门桥北处。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始建外城城墙、城门,东便门还没有名字。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添建瓮城,东便门正式命名。
·清乾隆十五年(1750),修箭楼。
·光绪二十六年(1900),德军由此攻入北京外城。
·1952年,拆除箭楼。
·1958年,建北京火车站,拆除城楼。
东便门外护城河及石桥
广渠门:为外城东墙上唯一城门,俗称“沙窝门”,位于外城东墙正中偏北处,即今广渠门内大街东口,广渠门立交桥西侧处。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始建得名。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添建瓮城。
·明崇祯二年(1629),袁崇焕在此指挥战斗,击退后金军队。
·清乾隆十五年(1750),修箭楼。
·1930—1940年,拆除箭楼、城楼。
广渠门的城楼、瓮城和箭楼
广安门: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闰三月始建,同年十月竣工,命名“广宁门”。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增建瓮城。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城楼改为重檐三滴水楼阁式建筑。
·清道光三年(1823),为避道光皇帝“旻宁”之讳,改名为“广安门”。
·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6月8日,国民政府军从广安门进驻北京城,20天后北京改名北平。
·1953年,在城门南侧城垣开豁口。
·1955—1956年,箭楼、瓮城、城楼被拆除。
广安门的城楼、瓮城和箭楼
西便门: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城门始建。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增建瓮城。
·清乾隆十五年(1750)重建瓮城,并增建箭楼。
·乾隆三十一年(1766)重修箭楼。
·1952年瓮城、城楼、箭楼一同被拆除。
西便门箭楼
左安门:位于外城南垣东侧,即今左安门内大街南口正中处,该门与右安门左右相对称,俗称“江擦门”。
·城楼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万历三十三年(1605)重修,崇祯七年(1634)修缮。
·清沿明旧制,乾隆十五年(1750)、乾隆三十一年(1766)均修葺。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增建瓮城,乾隆十五年(1750)重建瓮城,增建箭楼。
·20世纪20年代,城楼、箭楼已十分破败,30年代拆除箭楼。
·1953年,拆除瓮城、城楼和箭楼城台。
左安门及护城河
永定门:为外城南垣正中门,即外城正门。位于北京南中轴线起点,是外城最大最重要的门。
·永定门城楼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闰三月,同年十月竣工。
·明嘉靖四十三年(1750)增建瓮城。
·清乾隆十五年(1750)后增建箭楼,并重修瓮城。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改建永定门城楼,提高其规制,但箭楼未变。
·1950年11月至次年1月,拆除永定门外城。
·1953年春,在城楼东西两侧城墙上开出两豁口。
·1958年,城楼、箭楼彻底拆除。
·1965年,改永定门外护城河道。
·2004年3月12日,永定门复建工程开工,至8月18日完成合龙。
永定门城楼、箭楼、瓮城
右安门:位于明清北京外城南垣西侧,今右安门内大街南口正中处。该门与左安门东西相对,俗称“南西门”,又称“丰宜门”。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始建。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增建瓮城。
·清乾隆十五年(1750)重修瓮城,增建箭楼。
·1956年,拆除瓮城、箭楼。
·1958年,拆除城楼。
右安门箭楼
其他
水关门: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将正阳门东水关盖板后扩建成门。
·20世纪30年代后将此门封闭。
·1958年随南城墙拆除。
和平门:
·中华民国十五年(1926)开辟。
·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竣工。
·1955年右门东侧开豁口。
·1958年随城墙拆除。
建国门:
·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日伪政府开辟此门。
·中华民国三十年(1941)6月定名为“启明门”。
·1945年日本投降后,改称“建国门”。
·1947年曾被封堵。
·1949年5月拆通通行。
·1957年随城墙一起拆除。
复兴门:
·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日伪政府开辟此门。
·中华民国三十年(1941)6月定名为“长安门”。
·1945年日本投降后,改称“复兴门”。
·1956年将城台及券门拆除。
天安门:明清时代皇城正门,位于皇城南垣正中。
·城楼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始称“承天门”,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
·明正统六年(1441)建成金水桥。
·明天顺元年(1457)七月被火焚毁,至成化三年(1465)三月重建,并将位置略向南移,奠定现在天安门的位置。
·清顺治八年(1651)改建。
·康熙二十七年(1688)再次重修,后经多次修葺。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天安门遭炮轰。
·1952年修缮天安门城楼。
·1958年进行第一次大扩建,建成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等。
·1976年第二次大扩建,在天安门广场上建设毛主席纪念堂。
·1984年再次对天安门城楼大修,恢复其原规制和原装饰。
地安门:皇城的北门。
·明永乐十八年(1420),始建“北安门”,俗称“后门”。
·明弘治十六年(1503),北安门经历了有史记载的第一次大修。
·明隆庆五年(1571),北安门第二次修葺。
·清顺治九年(1652),北安门重建,并就此更名为“地安门”。此次的规制一直延续到其被拆除。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从地安门离开皇城,出德胜门离京远逃西安。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地安门经历1900年八国联军的破坏后,清廷对其进行了修缮。
·1924年,清逊帝溥仪在中外保皇派的鼓动支持下,演出了复辟的闹剧并失败,是年被冯玉祥驱逐出皇宫,从地安门离开皇城。
·1954—1955年,地安门被拆除。
东安门:
·明永乐十五年(1417)始建。
·明宣德七年(1432)迁址,原址上新建东安里门[后于民国十四年(1925)拆除]
·明天顺五年(1461)因太监曹吉祥谋反被纵火焚烧。
·明天顺六年(1462)重建。
·清代屡有修缮。
·民国元年(1912)二月二十七日袁世凯策动兵变时被焚毁。
西安门:
·明永乐十五年(1417)始建。
·明万历十四年(1586)七月修葺。
·1950年12月1日,西安门失火,被焚毁后又遭拆除。
内城九门
正阳门:俗称前门,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标志是瓮城里的金身关帝庙。元世祖忽必烈在金中都城东北三里处营建大都城,即今日北京城前身。丽正门(从离卦中“日月丽乎天”中取名)为其南正中之门。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不准从箭楼下边的正门出入,而只能走东西两边的旁门。因此它平时总是紧紧关闭。
·明灭元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于永乐十七年(1419)将元大都南城垣向南移建0.8公里,丽正门迁建到今正阳门的位置,时仍称丽正门。
·正统元年(1436),改名正阳门。
·正统四年(1439),京师各城门外添建箭楼,正阳门箭楼就是此时建成。
·1900年,义和团火烧正阳门外老德记洋药房,火延正阳门外大片商铺。同年,八国联军在天坛架起大炮,轰倒前门箭楼和城楼。三年后,袁世凯奉旨重修。
·1915年,为改善内外城间的交通状况,民国政府拆除瓮城,将箭楼外观改建成今天我们所见的模样。
·1949年2月3日,解放军在此举行盛大的入城仪式。
·20世纪60年代,为修建地铁,填平护城河,除箭楼外,其余建筑全部拆除。
正阳门城楼
崇文门:古称文明门,俗称哈达门,又有讹称哈德门或海岱门。标志是镇海的崇文铁龟,多走酒车。崇文门是“景门”,有光明、昌盛之门的含义。同时它大概是北京城各门中人流货流最繁忙的城门。在每天关门的时候,会敲钟来提醒要出入城门的人。而其他城门则敲击一种形状扁平的打击乐器,这种乐器发声如“嘡”。因此老北京有“九门八嘡一口钟”的说法。当年北京南郊大兴县一带有很多酿酒的作坊,酒车常从崇文门进城,所以有“崇文门进酒车,宣武门出囚车”的说法。
·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时称文明门。
·正统元年(1436)重建城楼,增建瓮城、箭楼、闸楼,正统四年(1439)竣工,改称“崇文门”。成化七年(1471)五月,京城疾疫流行,死者众多,崇文门外设漏泽园收葬尸骨。
·清顺治十八年(1661),清军在崇文门外设正蓝旗校场和大营房。康熙十八年(1679)七月二十八日发生大地震,崇文等城门楼俱倒,城墙多处震毁。乾隆二十五年(1760)曾大修城楼,光绪二十年(1894)十一月修葺城楼,光绪二十六年(1900),崇文门箭楼被八国联军烧毁,仅存城台。光绪二十八年(1902),为修京奉铁路,在崇文门瓮城东、西各开一个洞口。
·中华民国十年(1921),对城楼进行修饰。民国年间,有轨电车5号在崇文门内设站。
·1950年拆除崇文门瓮城东、西两侧之铁路洞子们及残存瓮城,并在城楼西侧城垣开洞口。
·城门楼于1966年被拆除。
崇文门城楼
朝阳门:元至元四年到明正统四年称“齐化门”,也常被称为“杜门”,意为“休憩之门”。改称朝阳之后有两重意思:朝阳门在东方,由城内望去,是朝着太阳的方向;从城外来城内的人,则是朝着皇帝的方向走去,皇帝为天之子,朝拜皇帝也叫做“朝阳”。标志是瓮城门洞上刻有一枝谷穗。它是北京的粮门,通过京杭大运河运来的漕粮,都由此门入城,存放在朝阳门内的几座大仓库内,因此它多走粮车。
·元至元四年(1267),营建大都城,设十一门,齐化门始建。
·明洪武元年(1368),明朝建立,齐化门仍沿袭旧名,并于这年进行修缮。洪武四年(1371),再次修缮;明永乐十七年(1419),又修葺。
·明正统年间,重建了城楼、瓮城、箭楼、闸楼,并改名为“朝阳门”。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朝阳门遭炮轰。
·1902年,清政府修葺朝阳门。
·1915年,明国政府建环城铁路,朝阳门瓮城被拆除。
·1956年,朝阳门城楼被拆除。
·1958年,朝阳门箭楼被拆除。
·1978年,朝阳门旧址上建了立交桥。
朝阳门箭楼、城楼
东直门:位于内城东垣北侧,该门为元大都东垣正中的“崇仁门”,即今东直门立交桥西侧位置。明朝时因废东垣北端之光熙门,而成为东垣北侧之门。多走运木料的车。
·明洪武元年(1368)、洪武四年(1371)均修补沿用。
·永乐十七年(1419)修葺后改名为“东直门”。
·正统元年(1436)重建城楼、瓮城、箭楼、闸楼,正统四年(1439)竣工,成化二十年(1484)城楼曾被火焚,后重修。
·清嘉庆三年(1798)曾重修城楼,光绪二十年(1894)十一月修葺城楼。明、清两代历朝都修葺,城楼形制与西直门略同。
·1915年修环城铁路时,将瓮城及闸楼拆除。
·1927年拆去箭楼,仅余箭楼城台。
·1958年又将其城台拆除。
清末的东直门
安定门:军队出发从此门出城,镇门之宝是真武大帝,多走粪车。安定门也叫“生门”,有“丰裕”之意,所以皇帝要从此门出去到地坛祈祷丰年。其他八座城门的瓮城内都建有关帝庙,惟独安定门瓮城内修建的是真武大帝庙,真武大帝于是成为镇门的宝物。安定门外的粪场比较多,所以粪车多从安定门出入。
·明洪武元年(1368),“大都”改名“北平”,原城墙北垣东侧的“安贞门”正式更名“安定门”(今安定门外小关),并于原北城墙往南5里左右修筑新城墙,作为北平北端的第二道防御工事。
·明洪武四年(1371),原旧北城墙及城墙北垣的安定门、德胜门、光熙门、肃清门废止,北平北城墙缩至第二道城墙,新城墙经加高加宽,其东侧门依然沿用“安定门”之名。
·明永乐七年(1409),重修安定门城墙及城垣。
·明正统元年至四年(1436—1439),重修安定门城楼,增建瓮城、箭楼、闸楼。
·1915年,当时的北洋政府为了修建环城铁路,拆除了安定门的瓮城、闸楼。
·1952年,当时为方便交通,安定门东侧的城墙被开辟出一个豁口。
·1953年,原瓮城内、箭楼下尊奉“北方之神”——“真武大帝”的真武庙被拆除。
·1969年,因修建地铁二号线,城墙、箭楼被一并拆除。
1860年的安定门外景
德胜门:位于内城北垣西侧,今德胜门立交桥南端,箭楼目前仍存在,即今位置。军队凯旋时从此门入城,多走兵车。德胜门也叫“修门”,有品德高尚之意,仁义之师要从此门出入,因此此门多出入兵车。
·明洪武元年(1368),明军攻入元大都后将北垣西侧门“健德门”(原址在今德胜门外小关)改名“德胜门”,意为明军“以德取胜”。
·明洪武四年(1371),北京改建城垣,将北面城墙往南缩5里,德胜门也随城墙搬到了现在的积水潭北。
·明正统年间(1436—1439),修德胜门城楼、瓮城、箭楼、闸楼。
·明正统十四年(1449),明英宗从德胜门出,亲征瓦剌,被俘;同年,于谦在德胜门指挥“北京保卫战”。
·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克京师,从德胜门走西四、西长安街,进紫禁城。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康熙亲率大军镇压葛尔丹,出入皆从德胜门。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和光绪由德胜门出逃逃往山西。
·1915年,德胜门瓮城因修环城铁路而被拆除。
·1921年,德胜门城楼因梁架朽坏被拆毁,木材被北洋政府拍卖,以充军饷。
·1980年,德胜门箭楼得到修复。
·1993年,真武庙恢复后被辟为古代钱币博物馆。
清末德胜门城楼西南侧
西直门:位于内城西垣北侧,今西直门立交桥东,原为元大都西垣之中门“和义门”。古以西方属“义”(古代荀子将东、西、南、北、中五方比对五常之仁、义、礼、智、信,故“和义”为西方),并与东方之“崇仁”对仗,故名。明朝沿用“和义门”之名,洪武四年(1371)废元大都西垣北侧之“肃清门”后,和义门即为西垣北侧门。标志是瓮城上有一块刻着水纹的石头,多走水车。北京城内的水质不好,皇宫用水都取自玉泉山,每天清晨,水车皆从西直门入城。
·洪武十四年(1381)重修。
·明永乐十七年(1419)修缮后改名“西直门”,直,有理,理直即为“义”(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师直为壮,壮则胜”)。
·明正统元年至四年(1436—1439),重修北京各城门,增建瓮城、箭楼、闸楼,将和义门瓮城城台包填于箭楼城台下。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有大风吹坏西直门城楼的记载。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大修西直门城楼、箭楼。
·清光绪二十年(1894),修西直门至颐和园之石路,同时修饰西直门城楼。
·1951年,西直门城楼、箭楼、闸楼曾做过保护排险处理。
·1953年,为缓解交通,在城门两侧城垣各开洞子门。
·1955年后,瓮城内做有轨电车调车场。
·1969年夏,为筑环城铁路,将城楼、瓮城、箭楼、闸楼拆除,拆除过程中发现元朝和义门。
西直门城楼、箭楼、瓮城
阜成门:位于内城西垣南侧,今阜成门内大街西口,原为元大都城西垣南侧门“平则门”。《周礼》曰“均宁平则,以安邦国”,元代取“则”为量器砝码的标准器,是为准则,故“平则”即法度,有准则之意。标志是瓮城墙壁上刻着一朵梅花,多走煤车。西山门头沟出产的煤是北京城里必不可少的燃料,此门距西山最近,因此煤车都从此门进城。标志“梅”与“煤”同音,老年间有“阜成梅花报春暖”的说法。
·明代沿用,洪武四年(1371)曾修缮,洪武十四年(1381)重修,永乐十七年(1419)修缮,至正统元年(1436)重建城门,增筑瓮城、箭楼、闸楼,正统四年(1439)竣工,取《尚书·周官》中“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阜成兆民”之典,改名“阜成门”。
·明、清两朝都曾对阜成门加以修缮。
·1935年拆除箭楼与闸楼。
·1953年拆除瓮城和箭楼台基。
·1954年城楼南北两侧城墙开豁口。
·1965年拆除城楼。
20世纪20年代阜成门外景
宣武门:元大都时期在其城南垣西侧建顺承门。明永乐十七年(1419),于明内城南垣重建城门,仍名“顺承门”。标志是报时的宣武午炮,多走囚车。宣武门是“死门”,当时北京的墓地多在北京的陶然亭一带,所以送葬的人多出宣武门,清代的刑场在菜市口,押送死囚的车也出宣武门。
·正统元年(1436),重新修建城楼、瓮城、箭楼、城壕及桥闸。正统四年(1439),工程竣工,改名“宣武门”。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宣武门内建天主教经堂。
·清顺治元年(1644),清政府规定北京兵民分城居住,八旗住内城,镶蓝旗在宣武门内。
·中华民国十年(1921),维修城楼。民国年间,宣武门城楼上设午时鸣炮点。
·1927年,拆除城楼门东侧关帝庙及宣武门箭楼。
·1930年拆除箭楼城台及瓮城,1933年拆除宣武门南之瓮城。
·1965年,为修建北京地铁将城楼拆除。1966年,拆除城墙,并将护城河填平。
20世纪50年代宣武门城楼南侧
外城七门
东便门:位于外城北垣东段偏西,明清北京城“凸”字形平面的左肩部,即今东便门桥北处。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始建外城城墙、城门,东便门还没有名字。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添建瓮城,东便门正式命名。
·清乾隆十五年(1750),修箭楼。
·光绪二十六年(1900),德军由此攻入北京外城。
·1952年,拆除箭楼。
·1958年,建北京火车站,拆除城楼。
东便门外护城河及石桥
广渠门:为外城东墙上唯一城门,俗称“沙窝门”,位于外城东墙正中偏北处,即今广渠门内大街东口,广渠门立交桥西侧处。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始建得名。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添建瓮城。
·明崇祯二年(1629),袁崇焕在此指挥战斗,击退后金军队。
·清乾隆十五年(1750),修箭楼。
·1930—1940年,拆除箭楼、城楼。
广渠门的城楼、瓮城和箭楼
广安门: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闰三月始建,同年十月竣工,命名“广宁门”。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增建瓮城。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城楼改为重檐三滴水楼阁式建筑。
·清道光三年(1823),为避道光皇帝“旻宁”之讳,改名为“广安门”。
·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6月8日,国民政府军从广安门进驻北京城,20天后北京改名北平。
·1953年,在城门南侧城垣开豁口。
·1955—1956年,箭楼、瓮城、城楼被拆除。
广安门的城楼、瓮城和箭楼
西便门: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城门始建。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增建瓮城。
·清乾隆十五年(1750)重建瓮城,并增建箭楼。
·乾隆三十一年(1766)重修箭楼。
·1952年瓮城、城楼、箭楼一同被拆除。
西便门箭楼
左安门:位于外城南垣东侧,即今左安门内大街南口正中处,该门与右安门左右相对称,俗称“江擦门”。
·城楼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万历三十三年(1605)重修,崇祯七年(1634)修缮。
·清沿明旧制,乾隆十五年(1750)、乾隆三十一年(1766)均修葺。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增建瓮城,乾隆十五年(1750)重建瓮城,增建箭楼。
·20世纪20年代,城楼、箭楼已十分破败,30年代拆除箭楼。
·1953年,拆除瓮城、城楼和箭楼城台。
左安门及护城河
永定门:为外城南垣正中门,即外城正门。位于北京南中轴线起点,是外城最大最重要的门。
·永定门城楼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闰三月,同年十月竣工。
·明嘉靖四十三年(1750)增建瓮城。
·清乾隆十五年(1750)后增建箭楼,并重修瓮城。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改建永定门城楼,提高其规制,但箭楼未变。
·1950年11月至次年1月,拆除永定门外城。
·1953年春,在城楼东西两侧城墙上开出两豁口。
·1958年,城楼、箭楼彻底拆除。
·1965年,改永定门外护城河道。
·2004年3月12日,永定门复建工程开工,至8月18日完成合龙。
永定门城楼、箭楼、瓮城
右安门:位于明清北京外城南垣西侧,今右安门内大街南口正中处。该门与左安门东西相对,俗称“南西门”,又称“丰宜门”。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始建。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增建瓮城。
·清乾隆十五年(1750)重修瓮城,增建箭楼。
·1956年,拆除瓮城、箭楼。
·1958年,拆除城楼。
右安门箭楼
其他
水关门: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将正阳门东水关盖板后扩建成门。
·20世纪30年代后将此门封闭。
·1958年随南城墙拆除。
和平门:
·中华民国十五年(1926)开辟。
·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竣工。
·1955年右门东侧开豁口。
·1958年随城墙拆除。
建国门:
·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日伪政府开辟此门。
·中华民国三十年(1941)6月定名为“启明门”。
·1945年日本投降后,改称“建国门”。
·1947年曾被封堵。
·1949年5月拆通通行。
·1957年随城墙一起拆除。
复兴门:
·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日伪政府开辟此门。
·中华民国三十年(1941)6月定名为“长安门”。
·1945年日本投降后,改称“复兴门”。
·1956年将城台及券门拆除。
展开全部
京城的城门,亦是相当“对称”的。京城南面的正门,于永乐十七年(1419年)与皇宫紫禁城及皇城同时营建,并将当时位于今东西长安街一线的元大都城南面的城墙往南移至今日城的“南三门”一线。京城南面的正门,则仍然沿袭元大都“丽正门”的旧名。到了明正统元年(1436年),英宗皇帝下谕旨修京师九门,并加建营建瓮城箭楼,于正统四年建成后,才将“丽正门”改名为“正阳门”。
“正阳门”东西两侧的两座城门,亦是相当“对称”的这两座城门,距离正门“正阳门”均为三里,遥遥相对、相望。元大都城时,其东侧的名曰“文明门”,西侧的名曰“顺承门”。这两座城门,亦是明英宗皇帝下谕旨修京师九门,并加修营建城门楼和瓮城于正统四年建成后,才将“文明门”改名为“崇文门”,将“顺承门”改名为“宣武门”。京城东西两侧的城门,亦相当“对称”。东有“东直门”,西有“西直门”;东有“朝阳门”,西有“阜成门”。元大都城时,其东西两侧,皆为三座城门,即“正东曰崇仁,东之南曰齐化,东之北曰光熙,正西曰和义,西之南曰平则,西之北曰肃清,北之西曰健德,北之东曰安贞。”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改元大都路置北平府。毁大都皇宫,并将元大都成北面的城墙南移至今“德胜门”、“安定门”一线,与旧城址大约有五华里左右,同时废弃元大都城东西两侧的四座城门——光熙门、肃清门、健德门、安贞门。新营建的北京城,亦称“京城”,其北面仍然开辟了两座城门,其东侧的名曰“安定门”,西侧的名曰“德胜门”。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年)改“崇仁门”为“东直门”,改“和义门”为“西直门”,其余各门仍旧。京城东西两侧的“齐化门”和“平则门”,在永乐年间大规模修建北京城时,则仍沿袭元大都城时的旧名,一直到明代第六位皇帝朱祁镇下谕旨营建京城九大城门楼,于正统四年(1439年)落成时,才将 “齐化门”改名为“朝阳门”,将“平则门”改名为“阜成门”。
“正阳门”东西两侧的两座城门,亦是相当“对称”的这两座城门,距离正门“正阳门”均为三里,遥遥相对、相望。元大都城时,其东侧的名曰“文明门”,西侧的名曰“顺承门”。这两座城门,亦是明英宗皇帝下谕旨修京师九门,并加修营建城门楼和瓮城于正统四年建成后,才将“文明门”改名为“崇文门”,将“顺承门”改名为“宣武门”。京城东西两侧的城门,亦相当“对称”。东有“东直门”,西有“西直门”;东有“朝阳门”,西有“阜成门”。元大都城时,其东西两侧,皆为三座城门,即“正东曰崇仁,东之南曰齐化,东之北曰光熙,正西曰和义,西之南曰平则,西之北曰肃清,北之西曰健德,北之东曰安贞。”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改元大都路置北平府。毁大都皇宫,并将元大都成北面的城墙南移至今“德胜门”、“安定门”一线,与旧城址大约有五华里左右,同时废弃元大都城东西两侧的四座城门——光熙门、肃清门、健德门、安贞门。新营建的北京城,亦称“京城”,其北面仍然开辟了两座城门,其东侧的名曰“安定门”,西侧的名曰“德胜门”。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年)改“崇仁门”为“东直门”,改“和义门”为“西直门”,其余各门仍旧。京城东西两侧的“齐化门”和“平则门”,在永乐年间大规模修建北京城时,则仍沿袭元大都城时的旧名,一直到明代第六位皇帝朱祁镇下谕旨营建京城九大城门楼,于正统四年(1439年)落成时,才将 “齐化门”改名为“朝阳门”,将“平则门”改名为“阜成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元代无内外城之别,十一门:
南垣正中为丽正门;东为文明门;西为顺承门。
东垣正中为崇仁门;南为齐化门;北为光熙门。
西垣正中为和义门;南为平则门:北为肃清门。
北垣东为安贞门;西为健德门。
明制内城九门(取消了光熙门和肃清门):
1正阳门:俗称前门,元称丽正门,明正统四年称正阳门。
2崇文门:元称文明门,俗称“哈德门”,“海岱门”。明永乐十七年改名崇文门。
3宣武门:元称顺承门,明初称顺城门,正统四年改称宣武门。
4朝阳门:元称齐化门,明正统四年改称朝阳门。
5阜成门:元称平则门,明正统四年改称阜城门。
6东直门:元称崇仁门,明永乐十七年改称东直门
7西直门:元称和义门,明永乐十七年改称西直门。
8安定门:元称安贞门,明永乐十七年改称安定门。
9德胜门:元称健德门,明正统二年改称德胜门。
元大都无外城。明朝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为了防御蒙古骑兵的骚扰,增强北京城的防卫,保障北京城的安全,修筑了包围南郊一面的外城。
外城七门:
1永定门:1957年被拆除。2004年重建。
2左安门:
3右安门:又名“南西门”。
4广渠门:曾称大通桥门,又称沙窝门。
5广安门:明代称广宁门,又名彰义门。
6东便门:
7西便门:
元代皇城:
正门称棂星门,皇城以太液池为中心,四周布置三座宫殿——大内、隆福宫和兴圣宫。
大内正门为崇天门,北面为厚载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
明清皇城四门:
1天安门: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称“承天门”,清顺治八年改名为“天安门”。
2地安门:明称北安门,俗称厚载门,亦称后门,清顺治九年易名为地安门。
3东安门:
4西安门:
清沿明制,城门除以上注明者外,名称无变化。
希望对您有帮助。
南垣正中为丽正门;东为文明门;西为顺承门。
东垣正中为崇仁门;南为齐化门;北为光熙门。
西垣正中为和义门;南为平则门:北为肃清门。
北垣东为安贞门;西为健德门。
明制内城九门(取消了光熙门和肃清门):
1正阳门:俗称前门,元称丽正门,明正统四年称正阳门。
2崇文门:元称文明门,俗称“哈德门”,“海岱门”。明永乐十七年改名崇文门。
3宣武门:元称顺承门,明初称顺城门,正统四年改称宣武门。
4朝阳门:元称齐化门,明正统四年改称朝阳门。
5阜成门:元称平则门,明正统四年改称阜城门。
6东直门:元称崇仁门,明永乐十七年改称东直门
7西直门:元称和义门,明永乐十七年改称西直门。
8安定门:元称安贞门,明永乐十七年改称安定门。
9德胜门:元称健德门,明正统二年改称德胜门。
元大都无外城。明朝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为了防御蒙古骑兵的骚扰,增强北京城的防卫,保障北京城的安全,修筑了包围南郊一面的外城。
外城七门:
1永定门:1957年被拆除。2004年重建。
2左安门:
3右安门:又名“南西门”。
4广渠门:曾称大通桥门,又称沙窝门。
5广安门:明代称广宁门,又名彰义门。
6东便门:
7西便门:
元代皇城:
正门称棂星门,皇城以太液池为中心,四周布置三座宫殿——大内、隆福宫和兴圣宫。
大内正门为崇天门,北面为厚载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
明清皇城四门:
1天安门: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称“承天门”,清顺治八年改名为“天安门”。
2地安门:明称北安门,俗称厚载门,亦称后门,清顺治九年易名为地安门。
3东安门:
4西安门:
清沿明制,城门除以上注明者外,名称无变化。
希望对您有帮助。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