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纲要》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由此可见,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这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已经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展开。信息技术的应用,一方面给学校教学带来了希望和曙光,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育观念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不恰当应用,使课堂教学中师生热衷于追求信息技术手段新奇特,而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以及学生动手操作等综合能力的提高。如何有效的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强信息技术的实用性与艺术性,要切提高课堂效率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真正的课程整合,是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超越不同知识体系而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使课堂教学过程充满体验、合作、趣味性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学思想与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整体概念。教师利用电脑等多媒体手段对图形、数字、动画乃至声音、背景等教学需要进行综合处理,使得易于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利用计算机提取资料、交互反馈、进行自学,让数学中的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实验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小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方向。
一、激发兴趣,提高参与度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是有个性的,他们的活动受需要和兴趣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增加学生参与与研究探讨的积极体验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孔子也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民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从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出发,认为“学生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学生之所以对数学感到枯燥、无味、怕学,其根本因之一是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所决定的,再者就是受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局限,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中强调指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亲身的体验,产生积极的情感变化,从而形成比较独特热情以及较强的实践、探索和创新的心理倾向,巩固和持久的探求知识的欲望和研究问题的兴趣及科学研究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极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如在教学小学二年级数额上册《找规律》时,应用如下动画进行导入:绿草如荫的森林里,小动物们正在举行运动会。狮子伯伯当裁判,小猴、公鸡、小狗、小兔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赛跑。要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那么每组就必须都有各个不同的小组成员参加,如何排列?有什么规律?不到2分钟的动画演示,就将孩子们的求知欲完全调动了起来,新知的学习成了孩子们内心的需要。
二、化静为动,动静结合,揭示内在规律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一呈现出来,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极大地支持了学生对逻辑推理、问题解答和数学观念的寻求与研究。尤其是引导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概括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动态演示,形象揭示知识的生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于观察和比较,逐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识的本质。
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点、线的闪烁,依次闪动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来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紧接着把长方体的实物模像去掉,抽象出平面图,完成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再通过面、棱的移动,拼合等一系列的演示,同时配有声音,利用色彩动态来比较,得出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相对棱的长度相等”这一结论,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了这一知识。
又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圆的形成过程:一根绳子两端各系一个小球,把其中一个小球固定不动,甩动另一个小球,使其作圆周运动。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并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这个圆是怎样形成的?请用数学的观点来说说:这个几何图形中,点、线、面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我看到两个点、一条线;一个固定不动,另一个点环绕着固定的点运动……最后形成了一个圆。”有的说:“固定的点与运动的点的距离是不变的。”……这样将演示、观察、操作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对圆有了一个形象的感知,而且渗透了“在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这样一个圆的概念,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圆打下了基础。
这样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不断再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中,掌握思维的一般方法,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联系生活,体验知识生成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不是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每个学习者都是在其现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信息主动进行选择和加工,从而建构起自己的理解。
《新课标》中也指出:我们的数学要尽可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经验是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的基础凭借,是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前提。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运用计算机和多媒体工具将学习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动画等形式和友好互动的界面为学生提供数字化资源、创设虚拟化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数学规律。
“相遇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相当难度的一类应用题,在教材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此类应用题既要学生掌握相遇、同时、相向的特点,又理解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会应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题。在以往的教学中受教学手段的限制和学生年龄特点的制约,学生掌握起来总是有一定困难。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运用多媒体动态演示,为学生创设视听情境,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动态生成”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学开始在屏幕上出现了王华和李诚分别站在两地(指示灯在两地边闪两下,强调这是两地),接着显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强调这是同时相向而行),最后通过每分钟或每小时行程的阶段演示,一直走到两人碰到一起(强调这是相遇)。生活的场景、多媒体的动态演示,使学生正确而科学地理解了“两人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的含义,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了路程与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体验了知识的生成,顺利完成了由自我形成到自我完善的认知过程,大大降低了传统手段靠单一讲解带来的理解上的难度。
四、巧设练习,及时巩固新知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在新大纲中明确规定:应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让学生轻松巩固已学知识,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教师及时提供学生评价和反馈信息的方法与途径。
如“有余数的除法”,在学生掌握本课内容后,教师出示课始的画面,让学生说说小动物们是怎样做出判断的,接着让他们一齐参与小动物们的比赛,同学们在一片“我说,我说”声中,学习兴趣高涨。最后,小花猫也来参加比赛,数到几由同学们自己来当裁判,学生参与的气氛尤为浓烈,达到了本节课的高潮。这样,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并让学生在课后的思考与争论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已经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展开。信息技术的应用,一方面给学校教学带来了希望和曙光,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育观念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不恰当应用,使课堂教学中师生热衷于追求信息技术手段新奇特,而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以及学生动手操作等综合能力的提高。如何有效的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强信息技术的实用性与艺术性,要切提高课堂效率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真正的课程整合,是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超越不同知识体系而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使课堂教学过程充满体验、合作、趣味性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学思想与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整体概念。教师利用电脑等多媒体手段对图形、数字、动画乃至声音、背景等教学需要进行综合处理,使得易于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利用计算机提取资料、交互反馈、进行自学,让数学中的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实验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小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方向。
一、激发兴趣,提高参与度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是有个性的,他们的活动受需要和兴趣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增加学生参与与研究探讨的积极体验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孔子也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民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从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出发,认为“学生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学生之所以对数学感到枯燥、无味、怕学,其根本因之一是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所决定的,再者就是受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局限,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中强调指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亲身的体验,产生积极的情感变化,从而形成比较独特热情以及较强的实践、探索和创新的心理倾向,巩固和持久的探求知识的欲望和研究问题的兴趣及科学研究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极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如在教学小学二年级数额上册《找规律》时,应用如下动画进行导入:绿草如荫的森林里,小动物们正在举行运动会。狮子伯伯当裁判,小猴、公鸡、小狗、小兔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赛跑。要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那么每组就必须都有各个不同的小组成员参加,如何排列?有什么规律?不到2分钟的动画演示,就将孩子们的求知欲完全调动了起来,新知的学习成了孩子们内心的需要。
二、化静为动,动静结合,揭示内在规律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一呈现出来,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极大地支持了学生对逻辑推理、问题解答和数学观念的寻求与研究。尤其是引导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概括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动态演示,形象揭示知识的生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于观察和比较,逐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识的本质。
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点、线的闪烁,依次闪动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来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紧接着把长方体的实物模像去掉,抽象出平面图,完成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再通过面、棱的移动,拼合等一系列的演示,同时配有声音,利用色彩动态来比较,得出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相对棱的长度相等”这一结论,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了这一知识。
又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圆的形成过程:一根绳子两端各系一个小球,把其中一个小球固定不动,甩动另一个小球,使其作圆周运动。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并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这个圆是怎样形成的?请用数学的观点来说说:这个几何图形中,点、线、面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我看到两个点、一条线;一个固定不动,另一个点环绕着固定的点运动……最后形成了一个圆。”有的说:“固定的点与运动的点的距离是不变的。”……这样将演示、观察、操作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对圆有了一个形象的感知,而且渗透了“在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这样一个圆的概念,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圆打下了基础。
这样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不断再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中,掌握思维的一般方法,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联系生活,体验知识生成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不是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每个学习者都是在其现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信息主动进行选择和加工,从而建构起自己的理解。
《新课标》中也指出:我们的数学要尽可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经验是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的基础凭借,是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前提。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运用计算机和多媒体工具将学习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动画等形式和友好互动的界面为学生提供数字化资源、创设虚拟化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数学规律。
“相遇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相当难度的一类应用题,在教材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此类应用题既要学生掌握相遇、同时、相向的特点,又理解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会应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题。在以往的教学中受教学手段的限制和学生年龄特点的制约,学生掌握起来总是有一定困难。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运用多媒体动态演示,为学生创设视听情境,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动态生成”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学开始在屏幕上出现了王华和李诚分别站在两地(指示灯在两地边闪两下,强调这是两地),接着显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强调这是同时相向而行),最后通过每分钟或每小时行程的阶段演示,一直走到两人碰到一起(强调这是相遇)。生活的场景、多媒体的动态演示,使学生正确而科学地理解了“两人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的含义,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了路程与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体验了知识的生成,顺利完成了由自我形成到自我完善的认知过程,大大降低了传统手段靠单一讲解带来的理解上的难度。
四、巧设练习,及时巩固新知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在新大纲中明确规定:应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让学生轻松巩固已学知识,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教师及时提供学生评价和反馈信息的方法与途径。
如“有余数的除法”,在学生掌握本课内容后,教师出示课始的画面,让学生说说小动物们是怎样做出判断的,接着让他们一齐参与小动物们的比赛,同学们在一片“我说,我说”声中,学习兴趣高涨。最后,小花猫也来参加比赛,数到几由同学们自己来当裁判,学生参与的气氛尤为浓烈,达到了本节课的高潮。这样,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并让学生在课后的思考与争论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