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5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关于品行教育的思想
1.立志有恒
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应该以个人现在物质生活为 满足,还应有将来精神上的更高要求,这就是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他在教育学生如何对待现在和将来的关 系时,总是5;导学生立足于现在而面向将来,确定志向,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方向。
孔子常和学生们“言志”,一天,他对学生颜渊、子路说:“你们何不谈谈各人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拿出车马、衣服、皮袍与朋友们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洲说:“我的志向是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我们愿听听您老人家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通过与学生无拘束的谈话,示意学生朝着“仁”道的方向去修养去提高,这是他指导学生立志的一种方式。
孔子认为"立志"是重要的起点,但要坚持和实现其志向,并不是容易的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少年有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立,可见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确立志向后,又经过长期不懈地学习、修养,使之思想、感情和行为,达到道德的高度自觉与"不逾矩"的境界,表明了道德教育的终身性、长期性和阶段性。
孔子教育学生"志于仁"。"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与理想,他要求学生以"仁"指导日常的道德行为,坚持道德信仰而不动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要求君子在吃一顿饭的瞬间也不要离开仁德,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不要离开仁德,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中也不要离开仁德。他要求学生"骂信好学,守无善道",对仁德和理想要鸳信,要好学,要坚守,并用生命去捍卫。"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即要求君子仁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要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他认为志向和理想甚至比个人生命都还重要 。
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精神生活,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而在物质享受方面,则不宜要求太高太多,物质享受方面要求多了,相反地会妨碍精神境界的提高。
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末足与议也",他认为一个学生总以吃穿不好为耻,心思都放在追求物质享受方面,那就很难谈得上树立远大的理想了。他赞扬学生颜渊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在孔子看来,颜渊是个有志向的学生,他的心思都集中在学道与守道上面,而不去计较个人生活的困难。他还说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吃粗粮饮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在其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一般。他还教导学生“谋道不谋食"、"忧遭不优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他认为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不应迷恋和陶醉于眼前的物质享受,更不能为了追求一时享乐而去贪图不义之财,从而葬送了自己终生的前途。
只有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练,志向方能坚守。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志向的确立与坚守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重视持之以恒与百折不挠的意志锻炼。这也可以说是立志过程的最后与最高的阶段。他认为一个人没有恒心,甚至不能做巫医。他举例说,好比用土推出,只差一筐土就成了,如果停下来,那就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好比在平地上堆土成山,即使刚刚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啊,他教育学生应象松柏一样经得起严寒,"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他还教育学生应当把自己的意志锻炼得坚贞不移,"磨而不磷”"涅而不缁",意思是说,最坚固的东西,是磨也磨不薄的,最白的东西,是染也染不黑的。
总之,志向的确立和坚守,决定于个人信仰和主观努力,是精神性的、内在的,不是依靠外力强制可以改变的。我们今天不能以孔子的志向为志向,但是他这种强调立志的思想,他主张道德教育要解决确立志向的经验,却值得我们吸取。
2.克已内省
在人与人交往的关系中,有一个如何对待自己和如何对待别人的问题,这两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孔子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主张重在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他把这称之为"克已"。
孔子所说的"道",指的是道使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具有某种客观的性质和内容;孔子所说的"德",指的是内心的情感和信念,属于主观方面的东西。孔子在处理客观的"道"与主观的"德"的关系时,重视积极开展主观的思想分析活动,强调自觉地进行思想监督,便遵循客观的"道"成为内在的自觉要求,而不受外来强加的限制,他把这种主观的思想活动,称之为内省。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克己是复礼的基本条件,不能克制自己,也就不能使自己的言论行为符合客观的"道";只有克制自己,才能使自己的言行回复到"礼"的道德规范上来。"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所谓"求诸已",也就是遇事反躬自问,严格要求自己,随时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礼义。"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即对自身厚责,严以责己,宽以待人,对别人薄责,这种做法,不仅不会增加矛盾,且会缓和和消除矛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制自己包括同情之心待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自己不想得到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自己不要痛苦和麻烦,也不要把这种痛苦和麻烦加到别人身上。"攻其恶,无攻人之恶",即对自身的缺点错误要勇于批评,对别人的缺点错误要宽容谅解;能自我批评,承担责任,与别人的关系也就容易相处。
孔子主张把克己、求诸已的原则,贯彻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他说:"不怨天,不尤人",不怨恨天,也不责备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抱怨,不也是有修养的君子么?"不思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要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应该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不患人之已知,患其不能也",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自己没有才能,"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君子担心自己没有才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不愁没有职位,愁没有能够站稳脚跟的本领;不愁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有值得别人知道的事情。所有这些,都着重在要求自己,不要求别人。当自己没有能够取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时,要多检查自己的道德精神和学问水平,而不要责怪别人;如果自己的道德精神、学问能力的条件不够,就应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创造必须的条件,进而达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境界。
内省是靠自觉性来监督的,不自觉就难于真正进行内在的自我反省。孔子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俱"?自己的行为都合乎道德规范,自我反省,问心无愧,那就会心安理得,还会有什么忧俱呢?"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别人好的道德品质,虚心学习,向他看齐;见别人不好的品德表现,就要联系自己,反省检查,引以为戒。"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是说要开展主观的思想分析,见善则学,不善则改。
孔子认为内省是日常必用的修养方法,在学生中间积极提倡,他的学生曾参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思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办事没有尽心竭力吗?与朋友交往不讲信用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认真复习吗?学生以社会规范为准,对行为进行自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不符合规范的情况,避免继续在行为方面犯错误,这样就经常起一种监督作用,使之不敢放任,或纯用感情来支配行为,这种经验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3,改过迁善
孔子在处理过失和改过的关系方面,强调改过,他把道德修养过程也看作是改过迁善的过程。孔子说:"丘有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他承认自己犯有过错,并认为过错被别人所了解,是自己的有幸。他反对有人对过错采取不承认的态度,"小人之过也必文",文过饰非,把过错掩盖起来,这是不对的。他还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他认为君子的过错,好比日蚀和月蚀;他有过错,人人都看得见,他改正了,人人都仰望他尊敬他。孔子提出"过则勿惮改"的要求,还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要正确对待自己的过错,也要正确对待别人的过错,要容许别人犯错误,对别人过去的错误采取谅解的态度。孔子提出:"既往不咎",己经过去的事不要责备了,着重看现在的表现。
孔子要人知过、改过的思想,涉及人犯错误的必然性以及人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和改正错误的问题,还涉及如何对待别人的批评和如何对待别人的错误的问题,这些思想与经验,对我们今天仍有启发意义。
4、身体力行
道德教育有知的问题,也有行的问题,这也就是道德的认识与道德的践履问题,这两方面是紧密联系的。孔子对于这两方面的关系,着重强调的是道德的践履,他提倡身体力行,要求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他认为道德认识的真假与深浅,依靠道德践履的检验证实。
孔子认为言而不行的人,不是道德高尚的人,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伪装和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对一般人来说,应当是"言必言,行必果"。有人说得多做得少,"言过其行",孔子说应引以为耻。为了防止言行脱节,孔子主张"慎言"。他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仁者,其言也",意思说,说话谨慎,怕说了之后做不到。为了防止说空话、说大话,可以"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不妨先脚踏实地去做,做了以后再讲也不迟。"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说话迟钝一点不要紧,而行动必须敏捷。
孔子是在教育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提出身体力行的要求的,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起初,他过分相信学生表态性的话,以为学生说的话都会实际去做的,发现学生言行脱节以后,才对学生提出了言行一致的要求。他还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意思是:我对于别人,诋毁过谁?赞美过谁?如果有所赞美,那也是经过了实际考验的。这就是说,他对学生的表扬,不是凭印象听言论而想当然,是以实际行动的考察为依据的。总之,孔子要求言行一致而着重于行的思想,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孔子既重视立志,又强调持之以恒,既提倡克己内省,又主张迁善改过、身体力行。这些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含有某些合理性,符合道德教育的一般规律,不能因为它是封建道德教育和唯心主义思想体系而加以全盘否定和抛弃。我们要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以科学的态度与方法批判地继承这些古代遗产、古为今用。
二、关于知识教育的思想
1、勤于学习,广于见闻
孔子提倡“学而知之”,主张学无“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子入太庙,每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 问”。
孔子认为学习靠多闻多见,去伪存真。他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意思是:大概有一种自己不懂却凭空创造的人,我没有这个毛病。多多地听,选择其中的合理部分加以接受;多多地看,全记在心里。孔子认为知识教育靠多闻多见去获得。他说:“多闻阙疑,慎 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多听多看,广于见闻,即认真学习,对于不明白和靠不住的事情要存疑,不盲目去做,只是谨慎地说已经明白的道理,做已经明白的事情,就可以减少怨尤和造成遗憾。
2、学而时习,温故知新
《论语》第一句话是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意思是说,学习了,然后再经常温习、练习、实习,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获得了成果,内心感到快乐与满足,不也令人喜悦么?
孔子还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说,温习旧的知识而能从中获得新的体会、新的见解,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从旧的知识中得到启发,悟出新的道理来,这涉及到新旧知识关系的看法,是符合教学规律的,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注日,"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朱熹的注释很有道理,包括这样的意思:"故"是 "新"的基础,"新"是"故"的发展;"时司"集中体现了二者相互间的联系性,并含有转化的意思。
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要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牢固地把握所学的知识。对所学的知识熟练了,融会贯通了,便可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自已知探未知。
3、学思并重,以羊为重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而
不思考,就容易上当受骗;只思考而不读书,问题仍疑惑不解。这说明学习不能脱离思考,不思考就不能将学来的知识消化吸收,那样学了也无用处。如果只思考而不学马,会流于空想,那也有害的。这是孔子的学思并重的思想。但孔子也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学与思比较,学仍占首位。离开学习而去思考是空无所得,必须脚踏实地去学习才成,说明思考要以学习为基础。
4、学以致用 言行相符
孔子说:"诵 《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熟读了《诗经》三百篇,叫他去处理政务,却行不通;派他去出使外国,却不能独立应对;读得虽多,又有什么用呢?能把《诗》三百篇背诵下来。而在政 治措施和外交活动上却不能用,那就算自学了。
孔子教授学生学以致用,使其各有专长,能从事政治活动。据 《雍也》载,季康子间:“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又问:"赐也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再间,"求也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意思是说他的学生有的果断,有的通送人情事理,有的多才多艺,这对于治理政事会有什么困难呢?他培养学生是为了推行其政治抱负,即所谓"学而优则仕",训练学生能够出仕为宦,所以他十分注意学用结合、言行相符。
5、虚心求学 奋发不息
孔子认为知识问题来不得虚伪和骄傲,他有一一句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承认知道,不知道的就承认不知道,不强不知以为知,这是求学做学问的起码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他说,"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认为在路上听到传
言就到处传播,这是对道德的背弃。"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做学问好象追逐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还生怕丢掉了。他还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认为整天吃饱了饭,不用一点心思,这种人很难有什么出息的!他说自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杜绝了四种毛病,"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不凭空猜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他还反对"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的求学态度,本来没有,却装着有,本来空虚,本来空虚,却装着充实,这是不好的。
6、启发思维,举一反三
孔子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他认定掌握知识、形成道德观念,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索领会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他特别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他有一句名言:“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发”一词即从此而来。“举一反三”成语亦从此而来。朱熹注曰:“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徘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这即是说,当
学生对某个问题积极地进行思考,还没有完全想通的时候给予启发;当学生对某个问题思考已有所得,但还不十分明确,还表达
不出来的时候给予开导。比如一个四方的东西,已经对他讲明了一个角,如果他不能据此推知其余三个角,那就不必再讲了。因
为这说明他没有主动积极的思考,仅靠教师讲授是没有意义的。
孔子还认为思考的主动性具体表现在碰到问题就问“怎么办”,这意味着学生在动脑筋思考问题。他曾说过:“不日‘如之
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对于一个遇事不问怎么办的人,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有一次,孔子说,我给颜回整
天讲学,颜回从来没提出过不同意见,好象很愚笨;可是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行时,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也能够发挥,他并
不愚笨啊!可见孔子是重视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
孔子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教育学生,例如当于夏读到“巧笑情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几句诗(巧妙的笑容真好看啊,
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啊!),问孔子是什么意思,孔子就启发子夏说:“绘事后素”(先有白底然后画花,作画须先有素洁的底子。)于夏领会到孔子是说“礼”须建立在“仁”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但于夏对这个想法还不能十分肯定,于是进一步问孔子:“礼后乎”(是说礼在后吧)?孔子听了很高兴,称赞说:“能够阐发我的意思的是于夏呀!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这首诗的原意如何,且不去究论,只是从教学法的角度分析,显然,孔子在这里运用的是启发式而不是注入式。他避免了用简单的道德说教,利用形象思维的作用,由生动具体的画面,引向抽象的道德观念,以便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主动 地去认识 "仁"的意义,从而自觉地接受 “礼”的约束。
孔子善于运用问答法,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有时学生间一个问题他只简单回答,引起学生追问,这也是一种启发式;如《子路》载,孔子到卫国去,冉有替他驾车,冉有接连发问,孔子先答"庶",再答"富",后答"教",一步步引起冉有的追间与思考。又如《宪问》载,子路间君子,孔子简单回答道,"修己以敬”,子路不满足追问孔子:"象这样就够了吗?"孔子第二次才回答:"修已以安人,又引起子路的追问,孔子才第三次回答,"修已以安百姓,孔子这样连续回答三次,既有针对性又有启发性。再如《颜渊》载,子贡问政,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意思是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人民信任政府,做
到这三点才算是治理好政事,从而引起子贡思考,子贡追问道:"如果追不得已一定要去掉一项,先去掉什么?"孔子回答,"先
去掉军备。"子贡又进一步追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再去掉什么?"孔子答:"去掉粮食"。接着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意思是说,唯有"民信"不能去掉,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国家就立不起来了。可见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是灵活而生动的。
7、因材施教,实际出发
孔子通过长期私人讲学的实践创造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他把因材施教与启发诱导结合起来,即从学生个别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孔子在教学中,随时注意了解学生。有时他能从学生优点方面分析。如他曾指出子路果敢决断,子贡通情达理,冉求多才多艺。有时他能从学生缺点方面分析,如他曾指出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子张偏激,子路鲁莽。有时他能对不同学生作比较分析,比如子贡问孔子,"子张与子夏哪个好些"?孔子说,"子张偏激一些,办事易过头,子夏迟缓一些,办事跟不上,子贡又问:“那么是不是子张好一些呢?”孔子回答道:“过了头与跟不上一样不好”。还有一次,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相比,谁更强一些?”子贡答:“我怎敢同颜目相比呢?颜回听到一个道理可以推知十个道理,而我听到一个道理仅只能推知两个道理。”孔子说:“是比不上他呀,我和你都比不上他呀”孔子还能从学生的才能专长上分析,指出有的学生德行突出,有的学生长于辞令,有的学生擅长政事,有的学生熟悉古代文献。宋德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就是针对这说。
由于孔子注意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所以他不用千篇一律的说教,往往学生问同一样的问题,而孔子回答却不一样。如子路问孔子:“听到一个道理就马上去实行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够听到了就去实行呢?”冉求也问同一问题,孔子却说:“对,马上去实行。”别的学生不理解孔子对同一问题而却有两种回答,孔子解释说:“冉求一向行动迟缓,所
以我鼓励他大胆干;子路一向胆大好胜,所以我要他请示父兄,有意压压他”。
同样问孝,孔子的回答也不尽相同。如盂懿问孔子:“怎么才算孝?”孔子答:“无违。”意思是说,无论在父母生前死后,都要依照周礼的规定,不能僭越,这才算是孝。盂武伯问怎么才算孝。孔子答:“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说,要关心父母的健康情况,这是针对这位阔少爷不关心父母的冷暖疾病而说的。子游问孝,孔子认为子游对父母的生活还注意照顾,于是,就提出要加强对父母的恭敬,所以说:“大马皆能有养,有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孔子回答曰:“色难”。意思是说,仅知道代替父母做事,有酒食供给父母吃,还算不得孝,重要的是对父母的态度要和悦亲切。
同样问仁,孔子也没有统一的固定的答案。如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其方也訒”。因为司马牛“多言而躁”,所以孔子告诉他,做一个仁人,说话要谨慎,不要轻易发言表态。孔子就是这样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善于对同一问题作出不同的回答,这些回答往往针对学生的个别实际情况说的,针对性是很强的。这些都体现了孔子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的因材施教的方法。
孔子还针对受教育者的智能的高低进行不同的教诲。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意思是说,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
孔子也很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年少的血气未定,便要警戒,莫把精力放纵在女色上;等到壮大了,血气旺盛,便要警戒,莫容易动怒,避免斗殴;老年时血气衰弱,便要警戒,莫贪得无厌。
总之,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对我们仍有启示作用。第一,要了解教育对象,要深人学生,细心观察,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教学,使教育和教学尽可能地符合学生实际,避免盲目性。第二,对学生既要有基本的共同的要求,又要善于发现和注意培养学生的某些特长,适应个别差异去进行教育,使各尽其才,发挥开发人才的作用
1.立志有恒
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应该以个人现在物质生活为 满足,还应有将来精神上的更高要求,这就是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他在教育学生如何对待现在和将来的关 系时,总是5;导学生立足于现在而面向将来,确定志向,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方向。
孔子常和学生们“言志”,一天,他对学生颜渊、子路说:“你们何不谈谈各人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拿出车马、衣服、皮袍与朋友们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洲说:“我的志向是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我们愿听听您老人家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通过与学生无拘束的谈话,示意学生朝着“仁”道的方向去修养去提高,这是他指导学生立志的一种方式。
孔子认为"立志"是重要的起点,但要坚持和实现其志向,并不是容易的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少年有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立,可见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确立志向后,又经过长期不懈地学习、修养,使之思想、感情和行为,达到道德的高度自觉与"不逾矩"的境界,表明了道德教育的终身性、长期性和阶段性。
孔子教育学生"志于仁"。"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与理想,他要求学生以"仁"指导日常的道德行为,坚持道德信仰而不动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要求君子在吃一顿饭的瞬间也不要离开仁德,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不要离开仁德,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中也不要离开仁德。他要求学生"骂信好学,守无善道",对仁德和理想要鸳信,要好学,要坚守,并用生命去捍卫。"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即要求君子仁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要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他认为志向和理想甚至比个人生命都还重要 。
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精神生活,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而在物质享受方面,则不宜要求太高太多,物质享受方面要求多了,相反地会妨碍精神境界的提高。
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末足与议也",他认为一个学生总以吃穿不好为耻,心思都放在追求物质享受方面,那就很难谈得上树立远大的理想了。他赞扬学生颜渊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在孔子看来,颜渊是个有志向的学生,他的心思都集中在学道与守道上面,而不去计较个人生活的困难。他还说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吃粗粮饮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在其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一般。他还教导学生“谋道不谋食"、"忧遭不优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他认为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不应迷恋和陶醉于眼前的物质享受,更不能为了追求一时享乐而去贪图不义之财,从而葬送了自己终生的前途。
只有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练,志向方能坚守。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志向的确立与坚守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重视持之以恒与百折不挠的意志锻炼。这也可以说是立志过程的最后与最高的阶段。他认为一个人没有恒心,甚至不能做巫医。他举例说,好比用土推出,只差一筐土就成了,如果停下来,那就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好比在平地上堆土成山,即使刚刚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啊,他教育学生应象松柏一样经得起严寒,"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他还教育学生应当把自己的意志锻炼得坚贞不移,"磨而不磷”"涅而不缁",意思是说,最坚固的东西,是磨也磨不薄的,最白的东西,是染也染不黑的。
总之,志向的确立和坚守,决定于个人信仰和主观努力,是精神性的、内在的,不是依靠外力强制可以改变的。我们今天不能以孔子的志向为志向,但是他这种强调立志的思想,他主张道德教育要解决确立志向的经验,却值得我们吸取。
2.克已内省
在人与人交往的关系中,有一个如何对待自己和如何对待别人的问题,这两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孔子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主张重在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他把这称之为"克已"。
孔子所说的"道",指的是道使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具有某种客观的性质和内容;孔子所说的"德",指的是内心的情感和信念,属于主观方面的东西。孔子在处理客观的"道"与主观的"德"的关系时,重视积极开展主观的思想分析活动,强调自觉地进行思想监督,便遵循客观的"道"成为内在的自觉要求,而不受外来强加的限制,他把这种主观的思想活动,称之为内省。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克己是复礼的基本条件,不能克制自己,也就不能使自己的言论行为符合客观的"道";只有克制自己,才能使自己的言行回复到"礼"的道德规范上来。"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所谓"求诸已",也就是遇事反躬自问,严格要求自己,随时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礼义。"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即对自身厚责,严以责己,宽以待人,对别人薄责,这种做法,不仅不会增加矛盾,且会缓和和消除矛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制自己包括同情之心待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自己不想得到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自己不要痛苦和麻烦,也不要把这种痛苦和麻烦加到别人身上。"攻其恶,无攻人之恶",即对自身的缺点错误要勇于批评,对别人的缺点错误要宽容谅解;能自我批评,承担责任,与别人的关系也就容易相处。
孔子主张把克己、求诸已的原则,贯彻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他说:"不怨天,不尤人",不怨恨天,也不责备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抱怨,不也是有修养的君子么?"不思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要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应该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不患人之已知,患其不能也",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自己没有才能,"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君子担心自己没有才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不愁没有职位,愁没有能够站稳脚跟的本领;不愁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有值得别人知道的事情。所有这些,都着重在要求自己,不要求别人。当自己没有能够取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时,要多检查自己的道德精神和学问水平,而不要责怪别人;如果自己的道德精神、学问能力的条件不够,就应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创造必须的条件,进而达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境界。
内省是靠自觉性来监督的,不自觉就难于真正进行内在的自我反省。孔子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俱"?自己的行为都合乎道德规范,自我反省,问心无愧,那就会心安理得,还会有什么忧俱呢?"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别人好的道德品质,虚心学习,向他看齐;见别人不好的品德表现,就要联系自己,反省检查,引以为戒。"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是说要开展主观的思想分析,见善则学,不善则改。
孔子认为内省是日常必用的修养方法,在学生中间积极提倡,他的学生曾参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思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办事没有尽心竭力吗?与朋友交往不讲信用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认真复习吗?学生以社会规范为准,对行为进行自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不符合规范的情况,避免继续在行为方面犯错误,这样就经常起一种监督作用,使之不敢放任,或纯用感情来支配行为,这种经验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3,改过迁善
孔子在处理过失和改过的关系方面,强调改过,他把道德修养过程也看作是改过迁善的过程。孔子说:"丘有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他承认自己犯有过错,并认为过错被别人所了解,是自己的有幸。他反对有人对过错采取不承认的态度,"小人之过也必文",文过饰非,把过错掩盖起来,这是不对的。他还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他认为君子的过错,好比日蚀和月蚀;他有过错,人人都看得见,他改正了,人人都仰望他尊敬他。孔子提出"过则勿惮改"的要求,还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要正确对待自己的过错,也要正确对待别人的过错,要容许别人犯错误,对别人过去的错误采取谅解的态度。孔子提出:"既往不咎",己经过去的事不要责备了,着重看现在的表现。
孔子要人知过、改过的思想,涉及人犯错误的必然性以及人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和改正错误的问题,还涉及如何对待别人的批评和如何对待别人的错误的问题,这些思想与经验,对我们今天仍有启发意义。
4、身体力行
道德教育有知的问题,也有行的问题,这也就是道德的认识与道德的践履问题,这两方面是紧密联系的。孔子对于这两方面的关系,着重强调的是道德的践履,他提倡身体力行,要求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他认为道德认识的真假与深浅,依靠道德践履的检验证实。
孔子认为言而不行的人,不是道德高尚的人,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伪装和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对一般人来说,应当是"言必言,行必果"。有人说得多做得少,"言过其行",孔子说应引以为耻。为了防止言行脱节,孔子主张"慎言"。他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仁者,其言也",意思说,说话谨慎,怕说了之后做不到。为了防止说空话、说大话,可以"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不妨先脚踏实地去做,做了以后再讲也不迟。"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说话迟钝一点不要紧,而行动必须敏捷。
孔子是在教育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提出身体力行的要求的,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起初,他过分相信学生表态性的话,以为学生说的话都会实际去做的,发现学生言行脱节以后,才对学生提出了言行一致的要求。他还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意思是:我对于别人,诋毁过谁?赞美过谁?如果有所赞美,那也是经过了实际考验的。这就是说,他对学生的表扬,不是凭印象听言论而想当然,是以实际行动的考察为依据的。总之,孔子要求言行一致而着重于行的思想,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孔子既重视立志,又强调持之以恒,既提倡克己内省,又主张迁善改过、身体力行。这些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含有某些合理性,符合道德教育的一般规律,不能因为它是封建道德教育和唯心主义思想体系而加以全盘否定和抛弃。我们要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以科学的态度与方法批判地继承这些古代遗产、古为今用。
二、关于知识教育的思想
1、勤于学习,广于见闻
孔子提倡“学而知之”,主张学无“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子入太庙,每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 问”。
孔子认为学习靠多闻多见,去伪存真。他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意思是:大概有一种自己不懂却凭空创造的人,我没有这个毛病。多多地听,选择其中的合理部分加以接受;多多地看,全记在心里。孔子认为知识教育靠多闻多见去获得。他说:“多闻阙疑,慎 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多听多看,广于见闻,即认真学习,对于不明白和靠不住的事情要存疑,不盲目去做,只是谨慎地说已经明白的道理,做已经明白的事情,就可以减少怨尤和造成遗憾。
2、学而时习,温故知新
《论语》第一句话是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意思是说,学习了,然后再经常温习、练习、实习,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获得了成果,内心感到快乐与满足,不也令人喜悦么?
孔子还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说,温习旧的知识而能从中获得新的体会、新的见解,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从旧的知识中得到启发,悟出新的道理来,这涉及到新旧知识关系的看法,是符合教学规律的,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注日,"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朱熹的注释很有道理,包括这样的意思:"故"是 "新"的基础,"新"是"故"的发展;"时司"集中体现了二者相互间的联系性,并含有转化的意思。
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要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牢固地把握所学的知识。对所学的知识熟练了,融会贯通了,便可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自已知探未知。
3、学思并重,以羊为重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而
不思考,就容易上当受骗;只思考而不读书,问题仍疑惑不解。这说明学习不能脱离思考,不思考就不能将学来的知识消化吸收,那样学了也无用处。如果只思考而不学马,会流于空想,那也有害的。这是孔子的学思并重的思想。但孔子也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学与思比较,学仍占首位。离开学习而去思考是空无所得,必须脚踏实地去学习才成,说明思考要以学习为基础。
4、学以致用 言行相符
孔子说:"诵 《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熟读了《诗经》三百篇,叫他去处理政务,却行不通;派他去出使外国,却不能独立应对;读得虽多,又有什么用呢?能把《诗》三百篇背诵下来。而在政 治措施和外交活动上却不能用,那就算自学了。
孔子教授学生学以致用,使其各有专长,能从事政治活动。据 《雍也》载,季康子间:“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又问:"赐也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再间,"求也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意思是说他的学生有的果断,有的通送人情事理,有的多才多艺,这对于治理政事会有什么困难呢?他培养学生是为了推行其政治抱负,即所谓"学而优则仕",训练学生能够出仕为宦,所以他十分注意学用结合、言行相符。
5、虚心求学 奋发不息
孔子认为知识问题来不得虚伪和骄傲,他有一一句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承认知道,不知道的就承认不知道,不强不知以为知,这是求学做学问的起码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他说,"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认为在路上听到传
言就到处传播,这是对道德的背弃。"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做学问好象追逐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还生怕丢掉了。他还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认为整天吃饱了饭,不用一点心思,这种人很难有什么出息的!他说自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杜绝了四种毛病,"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不凭空猜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他还反对"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的求学态度,本来没有,却装着有,本来空虚,本来空虚,却装着充实,这是不好的。
6、启发思维,举一反三
孔子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他认定掌握知识、形成道德观念,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索领会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他特别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他有一句名言:“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发”一词即从此而来。“举一反三”成语亦从此而来。朱熹注曰:“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徘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这即是说,当
学生对某个问题积极地进行思考,还没有完全想通的时候给予启发;当学生对某个问题思考已有所得,但还不十分明确,还表达
不出来的时候给予开导。比如一个四方的东西,已经对他讲明了一个角,如果他不能据此推知其余三个角,那就不必再讲了。因
为这说明他没有主动积极的思考,仅靠教师讲授是没有意义的。
孔子还认为思考的主动性具体表现在碰到问题就问“怎么办”,这意味着学生在动脑筋思考问题。他曾说过:“不日‘如之
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对于一个遇事不问怎么办的人,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有一次,孔子说,我给颜回整
天讲学,颜回从来没提出过不同意见,好象很愚笨;可是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行时,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也能够发挥,他并
不愚笨啊!可见孔子是重视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
孔子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教育学生,例如当于夏读到“巧笑情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几句诗(巧妙的笑容真好看啊,
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啊!),问孔子是什么意思,孔子就启发子夏说:“绘事后素”(先有白底然后画花,作画须先有素洁的底子。)于夏领会到孔子是说“礼”须建立在“仁”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但于夏对这个想法还不能十分肯定,于是进一步问孔子:“礼后乎”(是说礼在后吧)?孔子听了很高兴,称赞说:“能够阐发我的意思的是于夏呀!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这首诗的原意如何,且不去究论,只是从教学法的角度分析,显然,孔子在这里运用的是启发式而不是注入式。他避免了用简单的道德说教,利用形象思维的作用,由生动具体的画面,引向抽象的道德观念,以便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主动 地去认识 "仁"的意义,从而自觉地接受 “礼”的约束。
孔子善于运用问答法,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有时学生间一个问题他只简单回答,引起学生追问,这也是一种启发式;如《子路》载,孔子到卫国去,冉有替他驾车,冉有接连发问,孔子先答"庶",再答"富",后答"教",一步步引起冉有的追间与思考。又如《宪问》载,子路间君子,孔子简单回答道,"修己以敬”,子路不满足追问孔子:"象这样就够了吗?"孔子第二次才回答:"修已以安人,又引起子路的追问,孔子才第三次回答,"修已以安百姓,孔子这样连续回答三次,既有针对性又有启发性。再如《颜渊》载,子贡问政,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意思是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人民信任政府,做
到这三点才算是治理好政事,从而引起子贡思考,子贡追问道:"如果追不得已一定要去掉一项,先去掉什么?"孔子回答,"先
去掉军备。"子贡又进一步追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再去掉什么?"孔子答:"去掉粮食"。接着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意思是说,唯有"民信"不能去掉,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国家就立不起来了。可见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是灵活而生动的。
7、因材施教,实际出发
孔子通过长期私人讲学的实践创造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他把因材施教与启发诱导结合起来,即从学生个别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孔子在教学中,随时注意了解学生。有时他能从学生优点方面分析。如他曾指出子路果敢决断,子贡通情达理,冉求多才多艺。有时他能从学生缺点方面分析,如他曾指出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子张偏激,子路鲁莽。有时他能对不同学生作比较分析,比如子贡问孔子,"子张与子夏哪个好些"?孔子说,"子张偏激一些,办事易过头,子夏迟缓一些,办事跟不上,子贡又问:“那么是不是子张好一些呢?”孔子回答道:“过了头与跟不上一样不好”。还有一次,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相比,谁更强一些?”子贡答:“我怎敢同颜目相比呢?颜回听到一个道理可以推知十个道理,而我听到一个道理仅只能推知两个道理。”孔子说:“是比不上他呀,我和你都比不上他呀”孔子还能从学生的才能专长上分析,指出有的学生德行突出,有的学生长于辞令,有的学生擅长政事,有的学生熟悉古代文献。宋德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就是针对这说。
由于孔子注意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所以他不用千篇一律的说教,往往学生问同一样的问题,而孔子回答却不一样。如子路问孔子:“听到一个道理就马上去实行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够听到了就去实行呢?”冉求也问同一问题,孔子却说:“对,马上去实行。”别的学生不理解孔子对同一问题而却有两种回答,孔子解释说:“冉求一向行动迟缓,所
以我鼓励他大胆干;子路一向胆大好胜,所以我要他请示父兄,有意压压他”。
同样问孝,孔子的回答也不尽相同。如盂懿问孔子:“怎么才算孝?”孔子答:“无违。”意思是说,无论在父母生前死后,都要依照周礼的规定,不能僭越,这才算是孝。盂武伯问怎么才算孝。孔子答:“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说,要关心父母的健康情况,这是针对这位阔少爷不关心父母的冷暖疾病而说的。子游问孝,孔子认为子游对父母的生活还注意照顾,于是,就提出要加强对父母的恭敬,所以说:“大马皆能有养,有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孔子回答曰:“色难”。意思是说,仅知道代替父母做事,有酒食供给父母吃,还算不得孝,重要的是对父母的态度要和悦亲切。
同样问仁,孔子也没有统一的固定的答案。如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其方也訒”。因为司马牛“多言而躁”,所以孔子告诉他,做一个仁人,说话要谨慎,不要轻易发言表态。孔子就是这样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善于对同一问题作出不同的回答,这些回答往往针对学生的个别实际情况说的,针对性是很强的。这些都体现了孔子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的因材施教的方法。
孔子还针对受教育者的智能的高低进行不同的教诲。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意思是说,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
孔子也很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年少的血气未定,便要警戒,莫把精力放纵在女色上;等到壮大了,血气旺盛,便要警戒,莫容易动怒,避免斗殴;老年时血气衰弱,便要警戒,莫贪得无厌。
总之,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对我们仍有启示作用。第一,要了解教育对象,要深人学生,细心观察,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教学,使教育和教学尽可能地符合学生实际,避免盲目性。第二,对学生既要有基本的共同的要求,又要善于发现和注意培养学生的某些特长,适应个别差异去进行教育,使各尽其才,发挥开发人才的作用
展开全部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的思想,就是“有教无类”。这短短四个字,把历史分成了两截。
在孔子之前,夏、商、西周的学校教育、学术文化知识都掌握在官府之中,所说的“学在官府”就是这个意思。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把人分为两类:一类有权受教育,一类无权受教育。有权受教育的也是有权办教育的,无权受教育的也就无权办教育。办教育与受教育都是一种特权。孔子的贡献就在于他不仅首创了私学这种新的教育形式,而且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这一思想。
在孔子之前,夏、商、西周的学校教育、学术文化知识都掌握在官府之中,所说的“学在官府”就是这个意思。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把人分为两类:一类有权受教育,一类无权受教育。有权受教育的也是有权办教育的,无权受教育的也就无权办教育。办教育与受教育都是一种特权。孔子的贡献就在于他不仅首创了私学这种新的教育形式,而且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这一思想。
参考资料: 摘抄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仁义宽容礼让谦虚守信勤学明智....的儒家思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