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运动减肥最快最有效还不反弹
2018-07-21
减脂是爱美的宝宝一生不变的话题,要科学健康的快速减肥而且不反弹,首先要找到自己肥胖的原因。饮食规律吗?暴饮暴食吗?吃宵夜吗等都是造成身体肥胖的原因。
一.HICIBI体重管理法适用人群:
首先,如果你是管不住嘴、迈不开腿的美食达人。HICIBI体重管理法支持运动,但不强迫运动。针对美食采取热量主动切断的方式来阻断脂肪堆积的源头,所以并不影响日常美食的享受。
其次,适合孕产妇控制体重使用,孕产期间,孕激素和雌激素都会导致人体堆积脂肪,HICIBI体重管理法采取的是国际安全食品标准,通过对孕产妇体内消化酶的调节,控制体重既安全又有效。
最后,适合长期控制体重使用,减肥是女性宝宝一生的话题,减肥容易保持难,所以随身携带HICIBI,大餐聚会时使用, HICIBI主要成分都是人体必需营养,国际安全食品级。作为长期的体重管理方案,更多的用户是名媛和职业模特。
二.HICIBI体重管理法操作前说明:
1、减重目标20-30斤的,一个减脂过程45天,超过减重目标60斤的,这种方法是需要医生指导下进行的,本方法不适用于所有肥胖朋友。
2、饮食方面不需人为控制,保持原有的饮食节奏和饮食习惯,保持原有的饮食爱好。
3、运动有益于健康,支持但不强迫、并不依赖于这种方式减重,可以保持原有的运动节奏,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做调整。(特别说明,增加有氧运动、负重运动可以对减脂后的松弛部位,起到收紧塑形的作用,可以推进减脂速度30%)
三.HICIBI体重管理法公式:
1、不运动+不控制饮食=100%的发胖 (85%的体重超标者,都在这里面)
2、运动+不控制饮食=50%的发胖 (我们见过的热爱运动者,胖子占一半)
3、不运动+控制饮食=100%可以瘦 (我们见过的所有瘦子,不运动的占绝大多数)
4、运动+控制饮食=100%的有型 (你见过的身材超辣的魔女、性感肌肉男神都是练出来的)
以上公式告诉你,想要减肥,需要百分之百的饮食控制,想要拥有良好的身材,三分的饮食,七分运动。
四.HICIBI体重管理法:调节消化酶 打造易瘦体质
1、肪分解酶:也称脂肪酶,科学研究证实,人体的肥胖跟体内脂肪代谢酶含量的多少、活性大小有直接关系。脂肪不能自身转化为能量,只有通过脂肪代谢酶的帮助,才能使脂肪酸进入线粒体进行β-氧化,转化为能量而消耗掉。
2、MGAT2酶:科学家还发现了人体内的脂肪控制器- MGAT2酶,它能决定我们所摄入的脂肪被燃烧还是存储在体内。MGAT2酶活性越强,越容易囤积脂肪。
3、NAMPT酶:究证明,NAMPT的存在导致身体变得超重或肥胖,该酶有效地促进脂肪的储存。“诺和诺德基金会中心副教授Zachary Gerhart-Hines说。研究人员认为通过减少NAMPT酶可以阻止肥胖。
4、NMU:日本久留米大学新发现的一种大脑中的“NMU”的物质也有抑制食欲的作用,它负责调节摄取食物、运动和能量消耗等。
5、瘦素:瘦素沿着血液循环抵达下丘脑,抑制促进食欲的一种蛋白质神经肽Y的合成,也就抑制了食欲。相反地,如果人开始节食,下丘脑中神经肽增多,也就刺激了胃口,瘦素、神经肽Y和其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大致决定了一个人是胖是瘦,是胃口不佳还是食欲旺盛。
6、甘丙肽:大脑中分泌的一种叫甘丙肽的物质能让人胃口大开,洛克斐勒大学的研究发现,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摄入增多,刺激“甘丙肽”更多的分泌。北卡罗莱纳州大学一位酒精研究专家说:“摄入的脂肪越多,喝酒的欲望越强烈。
多数人的体内酶是正常,除了个别先天遗传因素外,后天因素还是因为采取过度节食、长期饮食无规律、反复腹泻等一些极端减重手段,使体内多项酶代谢失衡,后天变成易胖体质。这类人群对食物热量的抓取对糖分的摄取和对油脂的储存功能都特别强大,通常表现:平时约束进食吃的像猫,偶尔放开吃一点很快就会变成猪头。
五.HICIBI【脂盾】对胰腺调养维护(有专利临床认证),促使体内酶到正常平衡水平,当我们的消化系统各项消化酶指标回归到正常状态时,我们的身体也就成为了易瘦体质。你需要的是一个可持续的、可以坚持的、有科学依据的方案。HICIBI体重管理三步法就是一个综合减脂攻略,历经上万次的临床验证,囊括各国的技术专利100多项,在不影响我们原有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的情况下,可以顺利达成理想体重,同时预防反弹的360度解决方案。平时有没有胖到自己都不敢照镜子呢?
天生喝凉水就肥胖?这就是常见的遗传性肥胖,看着别人大吃大喝还有超棒的身材实在气到吐血。
肥胖的宝宝又喜欢吃油腻和甜类的食物,一场火锅的聚餐让你身体的多巴安蠢蠢欲动,欲罢不能!
你愿意做漂亮的天使?还是做永远的胖子?
修长的大腿,漂亮的腰线
轻盈的翅膀,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穿S码的衣服才会有S型身材
吃零食从来不怕长肉
聚会时总有一群人在身边围绕
瘦的时候,幸福感满满
无论需要什么,只要抬头望着上帝两眼
它就会仁慈的赋予
2020-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