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我现在高一。特别迷茫,总觉得理科难。但是我以前一直都是想报理科的,可是我的文科更好,该怎么办呢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高一学法浅谈
今天下午,我们请了科研处的孙彦勋主任为高一的学生做关于学习方法的报告。从学生的现场及会后反应看,孙主任的这场报告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使得很多初入高中无所适从以至于内心纠结的学生茅塞顿开:原来高中和初中有这么大的不同呀!
孙主任对学生说,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直接影响我们将来的生活品质。我们现在正处于初高中的衔接阶段,有很多学生感到不适应。这很正常,只要我们正视初中与高中的不同,并且坚持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学习,很快就会适应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
关于初中与高中不同,孙主任说,初中考试侧重于知识考查,要求比较低,老师发挥的作用比较大。而高中不仅考查你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考查能力。相对于初中,高中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要求提高了许多,只依靠老师册慎催逼的学生是很难在高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有些同学很迷恋初中的学习方法或初中老师教学方法,一进高中还用初中那一套,还希望老师什么都告诉,什么都要教,还以为背背记记就可以像初中那样考一个不错的分数,那就大错特错了。高中考查的是一个学生综合素质,单纯的背诵肯定不行,必须要去理解,做题时还要规范细心。只有把失误降低到最低限度,才能考出理想的成绩。
孙主任说,高中各科相对于初中,知识量大,系统性强,综合性强,各学科相互贯通性强,这自然就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提高了。而且高中课程时间安排非常紧张,必须克服懒惰与粗心的不良习惯。只有把犄角旮旯的时间都充分合理利用上,才能跟得上高中的节奏。无数事实证明,只有惜墨如金的同学才能在最后的高考中脱颖而出。
关于学习方法,孙主任提出了“四先四后、两小结”的基本模式。“四先四后”就是“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先分析后解题;先理解后记忆”,“两小结”就是“每周利用双休日对一周所学内容进行清理,每学完一个单元对本单元进行总结”。
关于预习,孙主任说要“先粗读,后精读”,粗读基本内容,精读重点难点。他强调,预习要有笔记,用批注法或圈点法标出教材的重点,找出新旧内容的联系之处,要记下预习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
关于听课,孙主任强调,听课要听三基: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思路;要五到: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尤其是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要注意听讲,用孙主任的话说就是“倾听开头详听结尾”。
关于复习,孙主任说,州穗敬复习要查缺补漏,不是简单的补漏洞,而是要补成完整的知识网;一定要注意复习课本,课本是基础,万变不离其宗。关于做题,孙主任强调一定要培养独立解题的习惯,要摆正心态,摆脱依赖,直面困难,莫要等待。须知高考是不允许你商量的。有问题不问不是好事,一有问题就问,更不是好事。
关于作业,孙主任强调“作业考试化,考试作业化”,解题一定要规范,比如理科的计算题要像一首诗一样整齐,一行就是一行,而不能像一篇散文那样凌乱。作业不是简单的做一遍,而是一条过程链,这个过程是:做、批、思、改、提高。认真去做,自己来批,思考错误,改正错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孙主任除了给学生介绍初中与高中的不同侧重以及学习方法外,还特别强调了影响学生成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非智力的因素”。
他说,一个人的智商的确很重要,这是人们赖于成功的基础之一,但是,并不是智商高的人个个都是社会精英;相反一些在别人眼里并不怎么聪明的人却可以做出超出常人的成就,这就充分说明,非智力因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关于非智力因素,孙主任说,一个人要想超出别人,首先要自律,自律者就是智者。自律者一定会有自己的目标,他会把自己大目标分成个时期的小目标,他知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最后成功。有了目标的自律者,当他有惰心的时候,他的目标就像鞭子一族凯样来警醒他,使他从懒惰的边缘及时回身。自律者知道,马虎是高分的大敌,低分的朋友,他会强迫自己认真的。
孙主任说,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除了严格自律外,还要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为什么有些同学成天到晚也是在学习,成天的忙忙碌碌看上去很勤奋却成绩不佳呢?这样的学生不是不聪明,而是自我管理能力低。这些学生做事情缺乏条理,没有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一个人的习惯非常重要,习惯决定你的性格,性格决定你的命运,把小事做好就能成就大事,把平凡做好就能就不凡。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保持两个习惯: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任何时候都要保持积极上进。
孙主任说,有些同学之所以成绩不好,原因在于他思想混乱,他不知道什么事情该想,什么事情不该想;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有一句话说的好:先做应该作的,再作想做的。应该做的还没有做,就去做自己想做的,这就把顺序颠倒了。孙主任特别指出,高中生恋爱就是思想混乱的具体表现,当事学生把人生的顺序给搞乱了。
孙主任最后强调,一个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抗挫折能力,一帆风顺的人往往会一蹶不振,原因就是抗挫折能力太差。对于当前的高一学生而言,暂时的落后和不适应并不可怕,相反我们还应该为之高兴,因为锻炼我们抗挫折能力的机会来了。有句歌词唱得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你们真的应该为自己暂时的挫折而感到高兴。你们一定要摆平心态,正视落差,找准位置,迎难而上,多总结自己,少埋怨环境,尽快适应高中的生活。
短短的一个小时的报告结束了,尽管聆听报告的师生都感觉意犹未尽,但是他的真知灼见已经像春雨一般播撒到了每一位认真听讲的同学的心田。相信这一场精彩报告一定能对学生产生积极能动的影响。
什么才是选择文科理科最重要的因素?
文科理科的选择一直都是让人头痛的问题,很多人在一开始就想错了方向。当想到该读文科还是理科的时候,很多学生和家长,首先想到的就是“文科理科哪个将来的就业前景更好?更有前途?”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的。因为不管文科理科,都对应很多专业,都有好专业,也都有相对不太好找工作的专业,比如文科中的历史哲学、理科中的地质考古等,直接把文理科拿来比较毫无意义。而且,不管什么专业,即使是比较差的专业,如果能够学的很好,照样可以有很好的前途,即使是很好的专业,如果学的一塌糊涂,也不好找工作。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文科或理科哪个更好,而是我更适合学习文科还是理科?在这两个科目上,哪个更能发挥我的优势,哪个我能学习得更好,哪个才是我真正感兴趣的?只有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适合自己,能学好,有兴趣,将来在高考中就能考出好成绩,进入好的学校和好的专业,就会有更远大的前途。这才是问题的关键,离开了这些东西来空谈文理科的优劣,就是纸上谈兵。
我自己在高一面临选择的时候,文科理科的成绩其实都很好。我的班主任老师把我拉到办公室给我做了两个小时的思想工作,坚决建议我读理科,因为她认为理科更有前途,而且最重要的理由是,选择了理科的学习,将来转学文科很容易。如果选择了文科,将来转学理科就几乎不可能了。但是我仍然坚决的选择了文科,因为我认为我的特长和兴趣都在于此,最后我以江津市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现在,我对自己当时的选择仍然十分满意。
客观来说,我的班主任说的文理科的差别大部分都是事实。我研究生学的是经济学,这是一门传统的文科专业,但班上有很多同学高中和本科阶段都是学习理科的,有的学的测绘、有的学的勘探,甚至还有人学的飞机制造。但是他们仍然可以把经济学学的不错。而如果我现在想学习大学物理化学之类的,则几乎完全不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理科确实比文科的选择面更广。
但是不管一个人的选择面怎么广,最后他跟其他人一样,只能选择一条路来发展。我喜欢文科,喜欢经济学,也把它们学的很好,这就足够了,干嘛还要让自己具备学习大学物理的能力呢?我现在从事写作、演讲等等活动,都和我高中、大学的文科功底密不可分,而且这也正是我最感兴趣的东西,我因此感到非常快乐。
如果我当时选择理科,我相信成绩也会不错,但绝对不可能考全市第一。因为文科是我最适合和最喜欢的科目,而理科不是。
理科的优势是选择面广,学习的东西也比较专业,就业的时候方向比较明确,竞争也比较少。如果你学习的是生物工程,那么在这个方向的工作职位上,那些别的专业比如经济学或者桥梁设计、邮电通讯方面的学生根本不可能和你竞争。但如果你学习的是市场营销,那么招聘营销人员的岗位,其实学几乎所有文科专业的人都有和你竞争的潜力――虽然你会比较占有优势,但这种优势不像生物工程对于桥梁设计那么绝对。
但理科的问题也就在这里,你的专业会限制你找工作的方向,学生物工程的在除了生物相关的其它方面几乎毫无竞争力。虽然你可以去选择市场营销或者企业管理之类的工作,但这就意味这你高中两年和大学四年学习的专业知识几乎完全作废,必须重新做起。而文科的专业,在应对这方面就好得多,比如我本科学习法学,研究生学习经济学,但研究经济的过程中有良好的法律知识和法律逻辑显然也是很有帮助的,“法律的经济分析”也是我在本科时候就认真学习过的。
理科的学习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如果你在某个科目上实在学不好,那么这个科目基本上就算完了,会跟优秀学生拉下惊人的差距。我拿大家熟知的数学来说,优秀的学生数学高考在130分以上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有人实在学不好数学,那么30分、40分也是很正常的。而在语文、政治这样的科目上,就不会有如此惊人的差距。高考政治、历史、语文都很难考到130分以上,但也不太容易考到80分以下。
所以,如果你理科的科目都不错,而对政治历史毫无兴趣,那么,显然是选择理科。如果情况相反,显然是选择文科。如果你化学物理中有一门觉得实在没有办法,但政治历史也学不好,那么我觉得最好还是选择文科,因为物理化学上一门不好可能就会被别人拉下好几十分甚至上百分,而政治历史只要花功夫去学,怎么着也不会被别人拉下这么大的差距。
至于数学,对于一个文科生来讲,如果他在这方面有优势,那么他学习文科就可以保障自己在高考中得到一个不错的成绩了。如果一个学生对数学感到完全无能为力,那么最好也还是选择文科。
真正痛苦的是那些成绩平均,好像什么科目都不是特别突出,但什么科目都不是特别好的学生。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看个人兴趣了。如果你立志从事法律这个专业,那么就应该选择文科,虽然理科生也可以读法律没问题,但高中时候良好的政治历史功底对于你将来学习法律显然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如果你实在对政治历史这些东西不感冒,而喜欢一些更客观更单纯的事物,喜欢数字上的计算,那么就不要勉为其难的选择文科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的力量,时间越长越能凸显其威力。违背自己内心的喜好,因为一些别的原因,选择了自己根本没有兴趣的科目,即使一时半刻能够学好,时间长了,总会感到疲倦,感到痛苦,感到摇摆不定。
当你不能确定自己最擅长文科还是理科或者更喜欢文科还是理科的时候,有一个方法,闭上眼睛,想像一下,自己将来最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个科学家,一个经济学家,一个政治家,一个建筑设计师或者别的什么职业。然后问自己,要成为这样的人物,最应该具备的知识是哪些,是偏文还是偏理,这个时候,你就会找到正确的答案。
今天下午,我们请了科研处的孙彦勋主任为高一的学生做关于学习方法的报告。从学生的现场及会后反应看,孙主任的这场报告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使得很多初入高中无所适从以至于内心纠结的学生茅塞顿开:原来高中和初中有这么大的不同呀!
孙主任对学生说,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直接影响我们将来的生活品质。我们现在正处于初高中的衔接阶段,有很多学生感到不适应。这很正常,只要我们正视初中与高中的不同,并且坚持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学习,很快就会适应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
关于初中与高中不同,孙主任说,初中考试侧重于知识考查,要求比较低,老师发挥的作用比较大。而高中不仅考查你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考查能力。相对于初中,高中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要求提高了许多,只依靠老师册慎催逼的学生是很难在高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有些同学很迷恋初中的学习方法或初中老师教学方法,一进高中还用初中那一套,还希望老师什么都告诉,什么都要教,还以为背背记记就可以像初中那样考一个不错的分数,那就大错特错了。高中考查的是一个学生综合素质,单纯的背诵肯定不行,必须要去理解,做题时还要规范细心。只有把失误降低到最低限度,才能考出理想的成绩。
孙主任说,高中各科相对于初中,知识量大,系统性强,综合性强,各学科相互贯通性强,这自然就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提高了。而且高中课程时间安排非常紧张,必须克服懒惰与粗心的不良习惯。只有把犄角旮旯的时间都充分合理利用上,才能跟得上高中的节奏。无数事实证明,只有惜墨如金的同学才能在最后的高考中脱颖而出。
关于学习方法,孙主任提出了“四先四后、两小结”的基本模式。“四先四后”就是“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先分析后解题;先理解后记忆”,“两小结”就是“每周利用双休日对一周所学内容进行清理,每学完一个单元对本单元进行总结”。
关于预习,孙主任说要“先粗读,后精读”,粗读基本内容,精读重点难点。他强调,预习要有笔记,用批注法或圈点法标出教材的重点,找出新旧内容的联系之处,要记下预习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
关于听课,孙主任强调,听课要听三基: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思路;要五到: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尤其是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要注意听讲,用孙主任的话说就是“倾听开头详听结尾”。
关于复习,孙主任说,州穗敬复习要查缺补漏,不是简单的补漏洞,而是要补成完整的知识网;一定要注意复习课本,课本是基础,万变不离其宗。关于做题,孙主任强调一定要培养独立解题的习惯,要摆正心态,摆脱依赖,直面困难,莫要等待。须知高考是不允许你商量的。有问题不问不是好事,一有问题就问,更不是好事。
关于作业,孙主任强调“作业考试化,考试作业化”,解题一定要规范,比如理科的计算题要像一首诗一样整齐,一行就是一行,而不能像一篇散文那样凌乱。作业不是简单的做一遍,而是一条过程链,这个过程是:做、批、思、改、提高。认真去做,自己来批,思考错误,改正错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孙主任除了给学生介绍初中与高中的不同侧重以及学习方法外,还特别强调了影响学生成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非智力的因素”。
他说,一个人的智商的确很重要,这是人们赖于成功的基础之一,但是,并不是智商高的人个个都是社会精英;相反一些在别人眼里并不怎么聪明的人却可以做出超出常人的成就,这就充分说明,非智力因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关于非智力因素,孙主任说,一个人要想超出别人,首先要自律,自律者就是智者。自律者一定会有自己的目标,他会把自己大目标分成个时期的小目标,他知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最后成功。有了目标的自律者,当他有惰心的时候,他的目标就像鞭子一族凯样来警醒他,使他从懒惰的边缘及时回身。自律者知道,马虎是高分的大敌,低分的朋友,他会强迫自己认真的。
孙主任说,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除了严格自律外,还要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为什么有些同学成天到晚也是在学习,成天的忙忙碌碌看上去很勤奋却成绩不佳呢?这样的学生不是不聪明,而是自我管理能力低。这些学生做事情缺乏条理,没有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一个人的习惯非常重要,习惯决定你的性格,性格决定你的命运,把小事做好就能成就大事,把平凡做好就能就不凡。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保持两个习惯: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任何时候都要保持积极上进。
孙主任说,有些同学之所以成绩不好,原因在于他思想混乱,他不知道什么事情该想,什么事情不该想;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有一句话说的好:先做应该作的,再作想做的。应该做的还没有做,就去做自己想做的,这就把顺序颠倒了。孙主任特别指出,高中生恋爱就是思想混乱的具体表现,当事学生把人生的顺序给搞乱了。
孙主任最后强调,一个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抗挫折能力,一帆风顺的人往往会一蹶不振,原因就是抗挫折能力太差。对于当前的高一学生而言,暂时的落后和不适应并不可怕,相反我们还应该为之高兴,因为锻炼我们抗挫折能力的机会来了。有句歌词唱得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你们真的应该为自己暂时的挫折而感到高兴。你们一定要摆平心态,正视落差,找准位置,迎难而上,多总结自己,少埋怨环境,尽快适应高中的生活。
短短的一个小时的报告结束了,尽管聆听报告的师生都感觉意犹未尽,但是他的真知灼见已经像春雨一般播撒到了每一位认真听讲的同学的心田。相信这一场精彩报告一定能对学生产生积极能动的影响。
什么才是选择文科理科最重要的因素?
文科理科的选择一直都是让人头痛的问题,很多人在一开始就想错了方向。当想到该读文科还是理科的时候,很多学生和家长,首先想到的就是“文科理科哪个将来的就业前景更好?更有前途?”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的。因为不管文科理科,都对应很多专业,都有好专业,也都有相对不太好找工作的专业,比如文科中的历史哲学、理科中的地质考古等,直接把文理科拿来比较毫无意义。而且,不管什么专业,即使是比较差的专业,如果能够学的很好,照样可以有很好的前途,即使是很好的专业,如果学的一塌糊涂,也不好找工作。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文科或理科哪个更好,而是我更适合学习文科还是理科?在这两个科目上,哪个更能发挥我的优势,哪个我能学习得更好,哪个才是我真正感兴趣的?只有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适合自己,能学好,有兴趣,将来在高考中就能考出好成绩,进入好的学校和好的专业,就会有更远大的前途。这才是问题的关键,离开了这些东西来空谈文理科的优劣,就是纸上谈兵。
我自己在高一面临选择的时候,文科理科的成绩其实都很好。我的班主任老师把我拉到办公室给我做了两个小时的思想工作,坚决建议我读理科,因为她认为理科更有前途,而且最重要的理由是,选择了理科的学习,将来转学文科很容易。如果选择了文科,将来转学理科就几乎不可能了。但是我仍然坚决的选择了文科,因为我认为我的特长和兴趣都在于此,最后我以江津市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现在,我对自己当时的选择仍然十分满意。
客观来说,我的班主任说的文理科的差别大部分都是事实。我研究生学的是经济学,这是一门传统的文科专业,但班上有很多同学高中和本科阶段都是学习理科的,有的学的测绘、有的学的勘探,甚至还有人学的飞机制造。但是他们仍然可以把经济学学的不错。而如果我现在想学习大学物理化学之类的,则几乎完全不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理科确实比文科的选择面更广。
但是不管一个人的选择面怎么广,最后他跟其他人一样,只能选择一条路来发展。我喜欢文科,喜欢经济学,也把它们学的很好,这就足够了,干嘛还要让自己具备学习大学物理的能力呢?我现在从事写作、演讲等等活动,都和我高中、大学的文科功底密不可分,而且这也正是我最感兴趣的东西,我因此感到非常快乐。
如果我当时选择理科,我相信成绩也会不错,但绝对不可能考全市第一。因为文科是我最适合和最喜欢的科目,而理科不是。
理科的优势是选择面广,学习的东西也比较专业,就业的时候方向比较明确,竞争也比较少。如果你学习的是生物工程,那么在这个方向的工作职位上,那些别的专业比如经济学或者桥梁设计、邮电通讯方面的学生根本不可能和你竞争。但如果你学习的是市场营销,那么招聘营销人员的岗位,其实学几乎所有文科专业的人都有和你竞争的潜力――虽然你会比较占有优势,但这种优势不像生物工程对于桥梁设计那么绝对。
但理科的问题也就在这里,你的专业会限制你找工作的方向,学生物工程的在除了生物相关的其它方面几乎毫无竞争力。虽然你可以去选择市场营销或者企业管理之类的工作,但这就意味这你高中两年和大学四年学习的专业知识几乎完全作废,必须重新做起。而文科的专业,在应对这方面就好得多,比如我本科学习法学,研究生学习经济学,但研究经济的过程中有良好的法律知识和法律逻辑显然也是很有帮助的,“法律的经济分析”也是我在本科时候就认真学习过的。
理科的学习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如果你在某个科目上实在学不好,那么这个科目基本上就算完了,会跟优秀学生拉下惊人的差距。我拿大家熟知的数学来说,优秀的学生数学高考在130分以上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有人实在学不好数学,那么30分、40分也是很正常的。而在语文、政治这样的科目上,就不会有如此惊人的差距。高考政治、历史、语文都很难考到130分以上,但也不太容易考到80分以下。
所以,如果你理科的科目都不错,而对政治历史毫无兴趣,那么,显然是选择理科。如果情况相反,显然是选择文科。如果你化学物理中有一门觉得实在没有办法,但政治历史也学不好,那么我觉得最好还是选择文科,因为物理化学上一门不好可能就会被别人拉下好几十分甚至上百分,而政治历史只要花功夫去学,怎么着也不会被别人拉下这么大的差距。
至于数学,对于一个文科生来讲,如果他在这方面有优势,那么他学习文科就可以保障自己在高考中得到一个不错的成绩了。如果一个学生对数学感到完全无能为力,那么最好也还是选择文科。
真正痛苦的是那些成绩平均,好像什么科目都不是特别突出,但什么科目都不是特别好的学生。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看个人兴趣了。如果你立志从事法律这个专业,那么就应该选择文科,虽然理科生也可以读法律没问题,但高中时候良好的政治历史功底对于你将来学习法律显然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如果你实在对政治历史这些东西不感冒,而喜欢一些更客观更单纯的事物,喜欢数字上的计算,那么就不要勉为其难的选择文科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的力量,时间越长越能凸显其威力。违背自己内心的喜好,因为一些别的原因,选择了自己根本没有兴趣的科目,即使一时半刻能够学好,时间长了,总会感到疲倦,感到痛苦,感到摇摆不定。
当你不能确定自己最擅长文科还是理科或者更喜欢文科还是理科的时候,有一个方法,闭上眼睛,想像一下,自己将来最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个科学家,一个经济学家,一个政治家,一个建筑设计师或者别的什么职业。然后问自己,要成为这样的人物,最应该具备的知识是哪些,是偏文还是偏理,这个时候,你就会找到正确的答案。
追问
说实话,我只想以后让爸妈享福。供妹妹读书。我也不知道以后要从事什么职业。。。而且我喜欢历史,但是我也喜欢化学。我讨厌物理,可我也讨厌地理。。真的很难决策。更何况,我本来一直都对我自己挺自信的,结果高一一开始,各种打击就接踵而至。我现在很担心,莫名地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很怕成绩跟不走。。而且上课总是走神,控制不了。
追答
只有好的成绩 上好的大学 一切目标才能实现。
你遇到的问题是正常 高中与初中不一样 大学也与高中不一样,不要有负担。
《读者》第14期卷首语:奇迹在坚持中 曹卫华
这是发生在我大学期间的一件事,至今犹记在心。公共课“社会学”的老教授给我们出了这样一道题目:如果一件事的成功率是1%,那么反复尝试100次,至少成功1次的概率大约是多少?备选答案有4个:10%、23%、38%、63%。
经过十几分钟的热烈讨论,大部分人都选了10%,少数人选了23%,极个别人选了38%,而最高的概率63%却被冷落,无人问津。
老教授没作任何评价,沉默片刻后,微笑着公布了正确答案:如果成功率是1%,意味着失败率是99%。按照反复尝试100次来计算,那失败率就是99%的100次方,约等于37%,最后我们的成功率应该是100%减去37%,即63%。
全班哗然,几乎震惊。一件事倘若反复尝试,它的成功率竟然由1%奇迹般地上升到不可思议的63%。
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要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就必须坚持到底,剑至死都不能离手。”其实任何人成功之前,都会遇到许多的失意,甚至难以计数的失败。你选择了放弃,无疑就放弃了一个成功的机会,因为轰轰烈烈的成功之前的失败,往往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自古以来,那些所谓的英雄,并不比普通人更有运气,只是比普通人更有锲而不舍、坚持到最后的勇气罢了。
展开全部
那是暂时的,会越来越好的
追问
真的会那样吗?我感觉什么都很吃力呢
追答
刚升到高一,过了这段过渡期会好很多!适应老师和环境!·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那就报文科啊,喜欢就好······我以前和你一样,听别人说理科好,高一时文理科都很好(但更喜欢文科),就报了返锋理科,高二时物理老师教的不好老师,我的物理就忽高忽低,结漏让晌果高考毁在滑瞎物理上了·······
追问
我就是听说理科很多都跟不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不知道你是哪个省的?
追问
重庆市
追答
理科学不懂是很难,但是文科虽然好学一点,同样的高考收分也要高一点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