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本文是张志俊先生在“中国珠海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名家讲座中的演讲整理稿(该讲座已由俏佳人公司出版光盘),整个过程,掌声不断,引起轰动,因演讲非常成功,语言幽默,妙趣横生,所以在整理过程中基本未作删改。有些语言可能过于口语化,或不太贴切,但读者若能置身大会演讲过程中去体验,可能会有所收获。
演讲包括四方面内容:
1 节节分家与节节贯穿
2 公转与自转
3 相吸相系
4 发劲
昨天,我讲了太极拳的沉肩坠肘,今天我想讲一下节节分家、公转和自转的问题。我昨天已经声明了前辈的先生比我们早了几百年,把宏观的问题讲完了,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空间。
所以我们在位的,不管你是大师也好,特级大师也好,你怎么样的去努力,你在宏观上的问题,都不大可能超过前人。但是,前人由于他当时科学发展等等方面的原因,在微观上他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空间。我们的后人就希望在微观上,能够去把这些东西解决了,去把前人提出的宏观问题,一些论点,我们找出论证、论据,证实的更合理,比如:前人所说:“左重则左轻、右重则右杳”,发展的第一步呢!是武禹襄,武禹襄就把这个理论向前跨了一大步,叫:“左重则左虚、左已去矣”,“右重则右杳、右已去矣”。在我们听起来,好象是文言文,左已去矣,右已去矣是什么意思呢?人们不明白,所以这也是我们当今所要研究的课题。后来,我就在这个方面下了点功夫,比如:在2001年1月份,写了一篇文章叫《轻重虚实解》,试想给它下一个定论,不知道这个定论对不对,希望大家给予指正。我说话的意思就是说:前人仍然给我们留下很大的空间。
今天,我要谈节节分家。大家知道,古典拳论上说的,很多很多都是节节贯穿,没有人讲过节节分家。那么,我为何提出节节分家呢?因为前人希望你把拳练的如行云流水,节节贯穿,一气呵成,连绵不断,动如长江大海,对不对?他的意思就是这样,不要断劲,但是怎样才可以达到这样呢?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望。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拳打的非常飘逸,非常潇洒。无论是在攻防当中,无论是在健身当中,都起到一种很好的作用,然而,真正达成这样的条件,达成这样的目的,就需要这样一个手段,这种手段就是要节节分家。
昨天,我已经概括的讲了一下,比如:一串珍珠,只有散落了,你才可以把它重新的串起来,它如果根本就没有散,你怎么串?也许,它本来可能就是原始的。开了个水晶没有截开,没有打眼,没有截开,它不可能是珍珠。人的原始挖掘,我们的自然风格在实践当中,为了适应生活,如自然劳动,自然运动,这种骨骼并不具备符合太极拳的要求。所以我们首先要把它拉长,只有把它拉长了,这些关节分家了,你才能够达到节节贯串。下面我举起一些例子:就是我的学生练拳当中,出现了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凡是存在问题的,都不是指大家,都是指我的学生在练拳当中出现的问题。下面我讲节节分家的第一个小问题,就是你在练拳的过程中,要把你的关节拉开,我们说的关节是指骨缝。其实,是我们通常说的韧带和副韧带,不是你练长拳拉大筋、压腿、劈叉。压腿、劈叉是拉韧带,这个我承认,这种韧带对太极拳而言,有没有作用呢?有!但是不是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要拉的韧带,是你关节腔周围的副韧带,这种韧带如果拉长了,昨天我已经讲过了,你就可能产生弹性,可以产生韧性,你的韧带产生弹性和韧性拉开以后,你的肌肉都会产生弹性和韧性,产生弹性以后,那就是说你的爆发力自然增强了。产生韧性以后,你转动的半径自然就大了!试想,如果你的爆发力很大,在攻防当中,你一定会占一定的优势。试想,如果在攻防当中,你转动的半径大,那么,你引发别人的角度、广度乃至深度都会比别人要好。所以第一步呢!就是要拉长你的韧带,拉长韧带的办法,我在昨天已经浅浅的讲过了,要稍节领劲、两头卷曲,要以手领劲、肘定位、拉开肩。昨天在我们讲沉肩坠肘的时候,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讲过了,第一个就是要以手领劲,在以手领劲的原则下,上肢运动的要求是:一动先走手,走手必乍肘,前乍加棚劲,后乍腋下空。这是对上肢训练的基本要求,如果你做到了,你在练功的时候,行动的时候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你没有做到,那么你还要继续把你的关节和韧带拉长。
一动先走手,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你凡是要运动先从手上走。先从手上走,走手的过程一定要做到肘定位,比方说:(示范)我这个要拿到这个部位,走,我不能这样拿,大臂的夹角改变了,就意味着你的肩关节的缝隙合死了,合死了就会产生堵,气遍周身不稍滞,对疏导的问题,疏导、疏通的问题,昨天,我大概讲了,连大禹治水都是疏而不堵,所以,我们不可以违背这个规矩,一定要努力过去,你在过去当中,能不能过去,这关节它怎么也强不过你,但是你这样练起来,对你劲路的通达,意气通达,乃至于你关节转动的灵活性,都会产生一种影响,使你的功夫上升的周期就会长。第二呢,当你的手在运动的时候,肘不能跟着运动,现在开始学习,练习大概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以肩关节为园心,大臂整个大臂为半径的旋转,这种情况是占很多很多,在太极拳界的比例,可能会占到80——90%左右;第二是以肘为园心,小臂为半径的旋转,这种情况占的比较少,这种运动在昨天我举过例子,以肘为园心,小臂为半径。例如:打乒乓球用的是肘定位,小臂的旋转,包括反臂推挡,下面攻击,打篮球是以肘定位,手指领劲,使球走抛物线进入篮框。打排球在扣球的时候,尽管大臂扣的很长,在拦网的时候,只有稍节定位的小臂领劲,才可以把球拦的非常灵活,很快转向进入场地。所以这都是以肘为园心,包括我在昨天讲的,我们的跳舞专家杨丽萍她也是一节一节地动,不可以大臂带,以大臂带就不好看了。我们可以想一想:动物界猫科动物为什么能称霸世界(动物界),为什么呢?其中有一条,它就是节节贯穿。大家可以想一想,豹子跑的时候,它是这样跑的,它是一节一节的转动去跑。在澳大利亚有一种动物叫懒猴,也叫树猿,它在爬的时候,动的时候都是以大臂为中心的旋转,凡是以大臂为中心的旋转,给你的感觉它显得有些笨,你看见它就不灵活。为什么猫科动物动作非常好呢?它是节节贯穿、节节分家,只有节节贯穿、节节分家,那么你的动作就会灵活,速度和质量都会有。所以猫科动物为了登上动物世界的顶端,进行了多少万年的进化,它就会达到节节贯穿,当然也有其它的原因,例如:猫科动物为什么那么利害呀!(其中含有它的骨骼,体形等方面原因)因为猫科动物的膝盖,它在后边,人的膝盖是在前边,所以,人是两条腿直立行走。在搏击当中,你的特性就要膝盖在旋转,这种运动你不可能学猫科动物膝盖在后边运动,这是它的特性。把猫从二楼摔下,猫它不会摔死,把人从二楼摔下来,就保证会坏,为什么呢?因为猫是在中间腰翻转落地的,落地的时候它节节分家,它腰收缩,它一收缩会减轻这种震地,所以它的骨骼不会摔伤。人从二楼摔下来,脚一登地,骨折了、筋骨坏了、膝盖坏了、腰坏了等等毛病出来了,这些都是动物的特性。所以,节节分家一定要做到位肘定位肩部要放松,这样你才能够把你的劲从前运动到腰上。我们的下肢呢?上肢运动到腰上,下肢怎么办呢?下肢要五指抓地,涌泉穴(脚心的这个穴叫涌泉穴)要空,(示范)如果这个脚这样放下去呀,涌泉穴不空,这个脚就不会灵,脚要用脚趾去抓地,涌泉穴空。在练习过程中,很多人练拳脚不舒服,他磨脚跟或者脚尖,为什么会磨,那是因为它不舒服。它的髁关节的韧带不够长,严格地说是他的根腱韧带不够长,根腱不够长,他的转动就不灵了,他不舒服,这都是根腱韧带不够长。所以在脚的运动中,要先把根腱韧带拉长。这种髁关节是人身体中最难练的一个关节,希望大家在练拳时注意这个关节。当你的根腱韧带拉长后,那么第二就是膝要定位,你的膝盖要定位,膝盖不能乱摆,不可以乱飘,跟浮云一样的飘,这个拳就形成了一个很散乱的。所有的拳如果你没根了,那么都是很危险的。因此你的膝一定要定位,膝定位以后,你才能真真正正地做到松胯。胯,这个词是中国人特有的名词,每个人到美国去,跟他们讲松胯,美国不知道胯是怎样翻译,胯在什么地方,在什么部位,我们通常说胯是一个部位,是大腿根这个地方,这个股骨与髋关节相接的部位,它并不是个具体的地位,就是指这个关节能够转动的就叫胯。所以这个胯呢,其实 包括股骨和髋关节接合的部位,这个部位呢?它要从外面向里包,里边是园,我们通常说的叫园裆,裆部容易犯的错误有几种:一是夹裆、一种是尖裆、一种是偏裆、一种是散裆、一种是荡裆。大概是这五大类毛病。偏裆一定是你的两个脚平行线(有问题)。今天下午我在讲课时间已经讲过,两个脚在站立,练拳当中要尽量做到平行线,平行线的意思就是两个脚趾要平行,不可以丁、不可以八、内扣,如果把它画为一条线,它的交叉点就会出现一个棱角,如果你的裆交叉线成锐角状,这种我们都把它叫尖裆,如果成钝角状,我们把它叫偏裆,有一个膝过于向里扣的,我们把它叫夹裆,两膝中间扣的,又形成角,若不形成角,没错误,不管形成是钝角,不是锐角,或者是直角,我们所这种裆都叫做架裆。膝盖不能扣好,前后飘浮,臀部在左右摇摆,我们把这个裆叫散裆。象打球千一样的飘浮,这在练拳中是不行的,在搏击当中,也是不行的,你的脚抓地、膝定位、胯放松、裆部园润。运行到一个中间部位叫腰,因此王宗岳在拳论上说的腰为主宰,以腰为轴,轴和轮子转动的速度是一样快的,但是运转的幅度没有轮子大,试想汽车的轴和轮子是转一样的圈。但是轮子转的幅度、距离就要比轴大。我们现在很多练拳的,其中包括我的学生练拳,我认为,轴转的有时比轮还大,所以说大家应该注意轴的事。在王宗岳整个十三式里面,只有140个字,它多次提到腰,第一句话是:十三总式莫轻视,命运源头在腰隙,第一次提到腰隙;第二个是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一百多个字里多次提到腰。说明腰部非常的重要,那么,我这个要讲的,上肢而言,手领劲、肘定位、肩放松,通过脊椎运到腰上,下肢抓地,膝定位、胯放松,运劲在腰上,那么这个时候要起到主宰作用,你可以腰摧肩,以肩领肘,以肘领手。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可能会不同意这个观点,因为每个书上说的都是以腰摧肩,以肩摧肘,以肘领手举起,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街上,你碰到一个赖皮孩子,就说人家抢你东西,你要他拿出来,他劈面地就给你一拳,由于你的太极拳功夫,非常注重于腰,以腰摧肩,以肩摧肘,以肘领手,再去接着手。坏了,鼻子开花了,人也爬下了,小偷也跑远了,找不到了,怎么回事?所以,当对方碰面一拳时(说明你已经非常注重原则,但原则有待进一步去推敲),你出手接,用一个懒扎衣,人打倒了,对不对?你没跑,他走了,为什么,因为你用稍节领劲,只有你稍节领劲才可以。世界上有一个运动叫拳击,拳击为何一秒钟可以打六拳,你太极拳可以吗?你太极大师可以吗?打六拳给我看看?对不对,你打三拳,二拳怎么样?你打一个掩手捶试试。合,好半天劲才出来,我想,你如果跟拳手打,恐怕拳还没出来,早已爬下了。目前,我们中国在湖南由中央电视台办的散打王擂台,搞散打的人从来不给练太极拳的我们留面子,根本看不上太极拳,以他们的说法,太极拳是欠揍,他说我们不能打,是不是?可我们练太极拳的每个人都非常的高傲呀!我们的太极拳高尚呀!它可以四两拔千斤,后发制人,以弱制强等。可这个四两拔千斤是我们的前辈,杨吴太极无敌,当年陈发科老师在北京,几十年没逢对手,孙禄堂多次打败日本人。是不是,可那是前辈,而不是我们,是不是,平常总以老师是谁谁的,你老师不等于你,毛泽东的儿子都不能等于毛泽东。那么我们可以说明,太极拳在技法上有一定问题,我们应该去纠正这个问题,为什么呢?你老是以腰摧肩,以肩摧肘,以肘领手,你时候慢多少呀!本来练太极拳的不着急,因为太极拳胸怀博大,慢慢吞吞的等你以腰摧肩、以肩摧肘,等到手时,慢慢吞吞的可能已经过了好几秒钟,这一秒钟可以打六拳,你几秒钟干啥去了,对不对?所以说明,你在技搏击当中,你在练拳当中,以静制动,以腰摧肩、以肩摧肘,以肘领手这种方法是取不得,正因为你的方法不对,定位不对地,所以练了几十年很难上功夫。我们练太极拳,大家都会有同感,我的一些朋友,我的一些师兄弟,包括我的学生都已练了几十年,你说没功夫吧?我也搞了几十年呀?我不能说我没功夫,要说功夫吧?哪式是功夫呀?可你哪招管用,用哪招可以把人家摔倒,你怎么可以赢人家,是不是,有些人,我的一些朋友,甚至我的一些师兄弟,在和别人推手的时候,偶然摔别人个跟头(你必须明白这些偶然性变成必然性),他过来跟我吹牛“我把谁谁摔了一个跟头,他不行”,我想,你能再摔他一个吗?乞丐在街上有时候还检到一个皮包呢?不要把偶然性变成必须性,必须性就是你功夫上升。你要有100%或者80%——90%的把握。因此,在练拳当中,就需要我刚才提的稍节领劲,两头卷曲,重新来认识这个方法,那么到腰上后,腰干什么呢?腰是一个最大的中转站,最大的分配站,腰的作用就是:承前启后,跟上下接通,那么手则通过刚才的方法把力量运到腰上,脚同样通过刚才的方法把力量运到腰上,腰再向四边发出来。我说一个例子:在我们练拳中要求,身备五张弓,现在给的一个条件是:一根绳子、一根竹子,一根竹子不能够射箭,为什么呢?因为它没有两头卷曲,没有受力,它两头没有受力,只有两头卷曲,拉成弓的时候,它才可以射箭,才能够受力,你若是把绳子绑在中间线,绑在中间线不行,不能射箭,你必须绑在两头,两头才可以形成弓。那么腰则是最大的弓,这四条小弓都需要靠腰来支持它,力量运到腰间,腰再把力量分出去,分配的方法是,标准是上六下四,也就是说,腰有一百个力量,可以把其中六十的力量分配到你的手上,分到你要打击的目的(部位)去,用肘也分到肘上,用肩分到肩上,那么再分四十力量还原于腿上,以稳定平衡,别人若一打你,你来个一百个分配,你肯定摔倒了,为什么呢?比方说:喝醉酒,我在市场上碰到一个醉汉,我上车时,他就是不让我上来,就说:“我还没上车,你先上车?”结果我一看他喝我了些酒,我说:“你利害,你先上”,坏了,上车时惹的麻烦来了,上车你呀,来了打你一拳,我轻轻的往后一退,他自己起不来了,倒了。说明他的腰就没有分配好,他是把100%的力量用到了拳上,形成了头重脚轻,他自己爬不起来了,就是说腰一定须要四、六分配,上六下四,分配多了,上肢分配多了,那就前倾,上肢分配少了,力道不够,打击力弱,有人说:张老师,你腰的分配,稍节领劲,对不对呀?我们作一个简单的数据训练,比方说:我们古典拳论上说起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那就是说,以脚蹬出的力量,打到手上,整个路线,我们假定这个路线是一米的话,或者十米的话,我们讲十米,那么当一个力量都运行到对方身上,不要返回来运行,再返回到脚上的路线又是十米,那么最简单的一个数据出来了,10M+10M等于20M,那么,如果当我们打对方的时候,我的力量从两手向中间枢返,两头同时运行着,只有5M,中间的向四边射出也是5M,这样算起来,时间整整快了一半,大家想5M+5M等于10M,10M+10M等于20M,时间整整快了一半,所以呢?稍节领劲,两头卷曲是有道理可言的,如果走刚才的这种路线,它路线非常长,另外,第一种路线容易形成,就象你在打仗时候,拿一个长枪推一颗子弹,推一下来打一下,腰如果向中间分配,两头卷曲,就可以象机关枪一样,随便打。不需重蓄,发便是蓄,蓄便是发,蓄发变换的非常快捷,所以在上面我讲过,如果作到这些,你才可以基本上达到节节贯穿,先拉开后贯穿。有十五个字告诉大家:两稍节领劲、两中间定位、两根节放松,两稍节就是指两手之间和两个脚,两个手与两个脚分别都为稍节,肘和膝为中节、肩和胯为根节。如果你做到这些,你在练拳的时候,你在搏击的时候,你在健身的时候,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可以说:张老师你说半天了,怎么说的都是打,你怎么没说到健身。其实,我告诉你,这才是健身最好的方法,我们可以想一想,人老了什么地方先老,脚先老、手先老,他只要一用力,手就开始在抖嗦,他身在动,其它在动,腰在运动,他的手先是不会动,脚也先是不会动,那为什么呢?是因为他的末稍神经出了问题,如果你以大臂为中心,或者以胯为中心,那么这时我想提出一个上肢以肘为园心的小臂运动,下肢以膝为园心的小腿运动,这样你的末稍神经就会达到一种很多的锻炼,劲、意、气、力都会很好的达到末稍,你的末稍神经灵活了,不断的运转,实际上对你的健康是一种最好的效果。我的有些学生在练拳时,他不知道操心,他拉手的时候,他的这些节不会动,手也不动地,到最后想起来了,哦!我错了,我没有放松好,赶快放松,松了,如果此时照个像也不错。你看:里臂外圆,坠肘沉肩,可是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定式是可以的,但是在运动中是不行的。那么在实战搏击中,你就运行不过来了,平常两个人在搏击中之所以产生顶劲,有五个毛病出现:就是凹凸、平面、直线、断劲、菱角五大毛病。五大毛病只要出现,你就会顶上,顶上时你才转动不灵。一个人的功力叫作弹性、韧性、加上协调等于内功。在太极拳中的搏击的技术,就是其功力需要增大,增大功力有什么方法呢?它有四个条件:第一个条件,你利用杠杆原理;第二个条件,你利用切线原理;第三个条件,你利用缠丝原理;最后一个条件是必须协调。有杠杆、有螺旋、有切线,但不协调没用,必须是协调。为了达到协调,那么下面我们谈谈第二个问题,就是公转和自转。
什么叫公转,什么叫自转。大家知道,公转和自转在太阳系、宇宙,大家都明白的规律。如果没有公转,假设地球绕太阳转,地球如果没有自转,有的地方热的热死,有的地方冷的冷死,有的地方白天永远见不到黑夜,有的地方黑夜永远见不到白天。那么,地球如果没有自转,就不会有24小时,如果只有公转,就没有四季,所以说:公转和自转才产生地球,非常美妙的。那么,太极拳也仍然一样,只有把公转、自转非常好的结合、非常美妙的时候,它才可以产生无限的妙机。这么美、这么好、这么轻盈、这么圆和、这么潇洒、这么自如,如果你真正的找到公转、自转的这种方法了,练到身上了,当你和人推手的时候,那才是浓妆淡抹总相宜,非常潇洒。练太极拳的核心是搏击,我提倡你要有大武将的风度,纸上谈兵,不要噔着眼睛、横着脖子,我打你、你打谁呀,你谁也打不了,对不对。因此,来去要自然,挥洒自如,待会我举个例子给大家说,下面我们先说公转、自转的基本原理:前关节对后关节而言,前关节是公转,后关节是自转,比方说:手指对手掌而言,手指运动是公转,手腕的运动是自转,手腕对肘而言,手腕的运动是公转,肘的运动是自转,肘对肩而言,肘在运动中是公转,肩在运动中是自转,肩对腰而言,肩是公转,腰是自转,到腰再也没有了,是最后一道防线,下肢以此类推。前关节对后关节,上关节对下关节,在前面我们叫做前关节,在面,我们叫做后关节,在上边我们叫做上关节,在下边我们叫做下关节,下关节对上关节而言,下关节为公转,上关节为自转,这是第一个自转和公转;第二个原则是自转不可以大于公转;第三个原则是在自转解决不了的时候,才能够用公转完成。在太极拳搏击当中,有一个原则,能动手时不动肘,能动肘时不动肩,能动肩时不动腰,能动腰时不动步,意思就是你不可以浪费。比如用一个班可以解决的,我不会去用一个排,一个排可以解决的,我不会用一个连,所以在搏击当中,一定不可以自转大于公转。第三个则是在自转解决不了的时候,才可以用公转。手可以解决的不用腕子,腕子解决不了的用肘,肘解决不了的用肩,肩解决不了的用腰,腰解决不了的时候用步。这样你才会一个步伐解决不了时用第二个步伐,二个步伐解决不了时用三个步伐。周而复始,总能解决,所以呢?希望大家认真的去体会,下面我跟大家讲一讲什么叫公转和自转(示范),开懒扎衣,这个时候要拿到这个部位,大概有几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平时最常见的一种,大家看大臂夹角缩小,向内合、运动、上升,最后大臂的夹角缩的很小,这种在我的学生中,在大家练习的时候,是不允许的。第二种方法是:开,以小臂为圆心,开、合、转、放、腋下空、走手、小臂为圆心,这种呢?我们把它(叫做)视为正确,待会儿大家可以试试。在你和别人,当你抓住对方的时候,你要先走手,要通过这个路线走(示范),你大臂夹角没有缩小,对方就顶住了,你自己可以达到100%。下面我们结合实践当中举个例子,讲一个懒扎衣,一开、一合,我们在推手当中,懒扎衣的一开一合,你在推手转动的时候,我们的人那儿去了,你在转到这个方向时,手翻手举起,上、没有效果啊,为什么?因为我的夹角变了,因为违背了原则,那么,如果夹角不变,我的夹角恢复正常,大家看,行不行,人受不了啦!如果在对方没有顶我,对方现在如果顶我,你都顶不动,你夹角一变,你出去,你举的时候,你一定要一合,他下去了,他下去你也不可以变形,这是第一。第二是当对方推你时注意看,整个夹角收缩,圆心运动,以大臂为圆心,你必须遭到对方的打击,你出去了,所以当对方推过来时,要翻小臂,翻小臂的时候,你才能够完成。当对方正面攻击你时,推你的时候,大家看,以大臂为圆心,无论你怎样你都变为了。因此,在你,对方推你的时候,你只要稍节领劲,就可以,否则不行,若对方也是稍节领劲,只有稍节领劲的时候,你才可以体现出这种风格,体现这种你碰、碰不得,挨,挨不得的非常奇妙的效果,你不是稍节领劲,你要有这种奇妙的效果,原则上是不可以的,所以呢?我在训练学生当中,这些年搞实验的时候,就时刻实验稍节领劲,后来通过论证、实验,感到这种稍节领劲还真灵。用了一段时候,好使,无论在散手、搏击、推手的练习,都会起到一种你意想不到的效果。公转和自转才能达到两手相吸、相系,下面的问题,在公转和自转的过程中,两手相吸相系的关系,我们现在很多,我的学生当中很多练拳的,他两手象箭一样,车走车路,马走马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他两手不结合好象和箭一样,一手运动、一手不动,他一手动一手不动那不行,整个太极拳美就美在两手协调,美就美在两手相吸相系,美就美在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所以呢,你在练拳当中,两只手一定要相吸相系。昨天,我们给大家夸张的练了一段太极拳,我把它叫做节节分家、节节贯穿、两手相吸相系。下面,我简单的练给大家看看,正常的练习,提、迈、棚、撩、接、上、捣坠这是正常练习,这个练习没(结果)错误,但是,这种练习你看不出节节分家,你也看不出节节贯穿,现在我可以把它夸张一点,当它转动的时候,它是节节分家、节节贯穿节节的在运动。例如:你的很多地方都没有在动,没有分家,没有贯穿,即是你大体在转动的时候,你局部也没有转,比方说:金钢捣坠变懒扎衣,把它夸张一下,大家看(示范),插、上、开、合,大家看节节、上下、左右、前后的九大关节,就象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一样,每个人都走在自己的轨道路线,不可以碰撞。你肩关节跑到你腰椎关节上,不行,你肘关节跑到你肩关节的轨道上,也不行,你手关节跑到肘关节上,那也不行。对不对,试想,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它不可以跑到人家的轨道上,跑到人家的轨道上,撞了,那不行啊!对不对。所以你在练习中,你的运行路线就是这样的运动,而且你要体现出我今天说的三个问题:节节分家、节节贯穿、公转、自转、以腰为轴,否则这个拳就会出现毛病,无论你是健身,无论你是搏击,这个起到的效果,都没有通过正确的方法练习达到的效果好,只有你用正确的方法去练习,你在健身上,你在搏击上,甚至在美感上都会有好的作用。有人说:谁谁练拳不好看,怎么样才知道不好看呢?因为他说的好看不好看,是自己心目中的标准。中国人看欧洲人,可能会觉得欧洲不好看,不知道欧洲人看中国是什么概念,是不是?所以说,那是你的习惯,亚洲 人看非洲人也觉得不好看,他美,就是以一个综合的标准,不可以以你的眼光,首先,美就是要协调、要对称、要顺畅、要顺达、要自然,如果这些条件你没有,那么,就不行。你说的美和丑都不对,因此第二个问题就是太极拳的美和丑,应该建立在技击的基础上,有了技击这个基础,这个原则,才可以去谈其美和丑。因我昨天讲了太极拳的发明者,现在有人说是张三丰,有人说是陈王庭,是谁我不知道,我没有考察过,我不是历史学家,不管是谁发明的这套拳,原本的意思就是搏击,就是打人,就是保护自己,没有想到健康,也没有想到修身养性,也没有想到开发你的智力,他的目的就是为了打人,打人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自己。那么它的招招式式都是为了搏击而来,因此,过去拳的美和丑它有一个标准,我和你伸手,你趴下了,我站起来了,那么我肯定比你美;无论你长的多漂亮,你只要趴下了,你就没有我站起来好看;无论你多少高大,你只要趴下了,你一定没我高大,那怕我只有1.6M,你身高2M,你趴下了,那么你就没我高,趴下才能会有多高?肯定没有我高。所以过去的目标就是趴下和站起来,失败和胜利。今天,太
演讲包括四方面内容:
1 节节分家与节节贯穿
2 公转与自转
3 相吸相系
4 发劲
昨天,我讲了太极拳的沉肩坠肘,今天我想讲一下节节分家、公转和自转的问题。我昨天已经声明了前辈的先生比我们早了几百年,把宏观的问题讲完了,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空间。
所以我们在位的,不管你是大师也好,特级大师也好,你怎么样的去努力,你在宏观上的问题,都不大可能超过前人。但是,前人由于他当时科学发展等等方面的原因,在微观上他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空间。我们的后人就希望在微观上,能够去把这些东西解决了,去把前人提出的宏观问题,一些论点,我们找出论证、论据,证实的更合理,比如:前人所说:“左重则左轻、右重则右杳”,发展的第一步呢!是武禹襄,武禹襄就把这个理论向前跨了一大步,叫:“左重则左虚、左已去矣”,“右重则右杳、右已去矣”。在我们听起来,好象是文言文,左已去矣,右已去矣是什么意思呢?人们不明白,所以这也是我们当今所要研究的课题。后来,我就在这个方面下了点功夫,比如:在2001年1月份,写了一篇文章叫《轻重虚实解》,试想给它下一个定论,不知道这个定论对不对,希望大家给予指正。我说话的意思就是说:前人仍然给我们留下很大的空间。
今天,我要谈节节分家。大家知道,古典拳论上说的,很多很多都是节节贯穿,没有人讲过节节分家。那么,我为何提出节节分家呢?因为前人希望你把拳练的如行云流水,节节贯穿,一气呵成,连绵不断,动如长江大海,对不对?他的意思就是这样,不要断劲,但是怎样才可以达到这样呢?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望。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拳打的非常飘逸,非常潇洒。无论是在攻防当中,无论是在健身当中,都起到一种很好的作用,然而,真正达成这样的条件,达成这样的目的,就需要这样一个手段,这种手段就是要节节分家。
昨天,我已经概括的讲了一下,比如:一串珍珠,只有散落了,你才可以把它重新的串起来,它如果根本就没有散,你怎么串?也许,它本来可能就是原始的。开了个水晶没有截开,没有打眼,没有截开,它不可能是珍珠。人的原始挖掘,我们的自然风格在实践当中,为了适应生活,如自然劳动,自然运动,这种骨骼并不具备符合太极拳的要求。所以我们首先要把它拉长,只有把它拉长了,这些关节分家了,你才能够达到节节贯串。下面我举起一些例子:就是我的学生练拳当中,出现了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凡是存在问题的,都不是指大家,都是指我的学生在练拳当中出现的问题。下面我讲节节分家的第一个小问题,就是你在练拳的过程中,要把你的关节拉开,我们说的关节是指骨缝。其实,是我们通常说的韧带和副韧带,不是你练长拳拉大筋、压腿、劈叉。压腿、劈叉是拉韧带,这个我承认,这种韧带对太极拳而言,有没有作用呢?有!但是不是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要拉的韧带,是你关节腔周围的副韧带,这种韧带如果拉长了,昨天我已经讲过了,你就可能产生弹性,可以产生韧性,你的韧带产生弹性和韧性拉开以后,你的肌肉都会产生弹性和韧性,产生弹性以后,那就是说你的爆发力自然增强了。产生韧性以后,你转动的半径自然就大了!试想,如果你的爆发力很大,在攻防当中,你一定会占一定的优势。试想,如果在攻防当中,你转动的半径大,那么,你引发别人的角度、广度乃至深度都会比别人要好。所以第一步呢!就是要拉长你的韧带,拉长韧带的办法,我在昨天已经浅浅的讲过了,要稍节领劲、两头卷曲,要以手领劲、肘定位、拉开肩。昨天在我们讲沉肩坠肘的时候,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讲过了,第一个就是要以手领劲,在以手领劲的原则下,上肢运动的要求是:一动先走手,走手必乍肘,前乍加棚劲,后乍腋下空。这是对上肢训练的基本要求,如果你做到了,你在练功的时候,行动的时候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你没有做到,那么你还要继续把你的关节和韧带拉长。
一动先走手,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你凡是要运动先从手上走。先从手上走,走手的过程一定要做到肘定位,比方说:(示范)我这个要拿到这个部位,走,我不能这样拿,大臂的夹角改变了,就意味着你的肩关节的缝隙合死了,合死了就会产生堵,气遍周身不稍滞,对疏导的问题,疏导、疏通的问题,昨天,我大概讲了,连大禹治水都是疏而不堵,所以,我们不可以违背这个规矩,一定要努力过去,你在过去当中,能不能过去,这关节它怎么也强不过你,但是你这样练起来,对你劲路的通达,意气通达,乃至于你关节转动的灵活性,都会产生一种影响,使你的功夫上升的周期就会长。第二呢,当你的手在运动的时候,肘不能跟着运动,现在开始学习,练习大概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以肩关节为园心,大臂整个大臂为半径的旋转,这种情况是占很多很多,在太极拳界的比例,可能会占到80——90%左右;第二是以肘为园心,小臂为半径的旋转,这种情况占的比较少,这种运动在昨天我举过例子,以肘为园心,小臂为半径。例如:打乒乓球用的是肘定位,小臂的旋转,包括反臂推挡,下面攻击,打篮球是以肘定位,手指领劲,使球走抛物线进入篮框。打排球在扣球的时候,尽管大臂扣的很长,在拦网的时候,只有稍节定位的小臂领劲,才可以把球拦的非常灵活,很快转向进入场地。所以这都是以肘为园心,包括我在昨天讲的,我们的跳舞专家杨丽萍她也是一节一节地动,不可以大臂带,以大臂带就不好看了。我们可以想一想:动物界猫科动物为什么能称霸世界(动物界),为什么呢?其中有一条,它就是节节贯穿。大家可以想一想,豹子跑的时候,它是这样跑的,它是一节一节的转动去跑。在澳大利亚有一种动物叫懒猴,也叫树猿,它在爬的时候,动的时候都是以大臂为中心的旋转,凡是以大臂为中心的旋转,给你的感觉它显得有些笨,你看见它就不灵活。为什么猫科动物动作非常好呢?它是节节贯穿、节节分家,只有节节贯穿、节节分家,那么你的动作就会灵活,速度和质量都会有。所以猫科动物为了登上动物世界的顶端,进行了多少万年的进化,它就会达到节节贯穿,当然也有其它的原因,例如:猫科动物为什么那么利害呀!(其中含有它的骨骼,体形等方面原因)因为猫科动物的膝盖,它在后边,人的膝盖是在前边,所以,人是两条腿直立行走。在搏击当中,你的特性就要膝盖在旋转,这种运动你不可能学猫科动物膝盖在后边运动,这是它的特性。把猫从二楼摔下,猫它不会摔死,把人从二楼摔下来,就保证会坏,为什么呢?因为猫是在中间腰翻转落地的,落地的时候它节节分家,它腰收缩,它一收缩会减轻这种震地,所以它的骨骼不会摔伤。人从二楼摔下来,脚一登地,骨折了、筋骨坏了、膝盖坏了、腰坏了等等毛病出来了,这些都是动物的特性。所以,节节分家一定要做到位肘定位肩部要放松,这样你才能够把你的劲从前运动到腰上。我们的下肢呢?上肢运动到腰上,下肢怎么办呢?下肢要五指抓地,涌泉穴(脚心的这个穴叫涌泉穴)要空,(示范)如果这个脚这样放下去呀,涌泉穴不空,这个脚就不会灵,脚要用脚趾去抓地,涌泉穴空。在练习过程中,很多人练拳脚不舒服,他磨脚跟或者脚尖,为什么会磨,那是因为它不舒服。它的髁关节的韧带不够长,严格地说是他的根腱韧带不够长,根腱不够长,他的转动就不灵了,他不舒服,这都是根腱韧带不够长。所以在脚的运动中,要先把根腱韧带拉长。这种髁关节是人身体中最难练的一个关节,希望大家在练拳时注意这个关节。当你的根腱韧带拉长后,那么第二就是膝要定位,你的膝盖要定位,膝盖不能乱摆,不可以乱飘,跟浮云一样的飘,这个拳就形成了一个很散乱的。所有的拳如果你没根了,那么都是很危险的。因此你的膝一定要定位,膝定位以后,你才能真真正正地做到松胯。胯,这个词是中国人特有的名词,每个人到美国去,跟他们讲松胯,美国不知道胯是怎样翻译,胯在什么地方,在什么部位,我们通常说胯是一个部位,是大腿根这个地方,这个股骨与髋关节相接的部位,它并不是个具体的地位,就是指这个关节能够转动的就叫胯。所以这个胯呢,其实 包括股骨和髋关节接合的部位,这个部位呢?它要从外面向里包,里边是园,我们通常说的叫园裆,裆部容易犯的错误有几种:一是夹裆、一种是尖裆、一种是偏裆、一种是散裆、一种是荡裆。大概是这五大类毛病。偏裆一定是你的两个脚平行线(有问题)。今天下午我在讲课时间已经讲过,两个脚在站立,练拳当中要尽量做到平行线,平行线的意思就是两个脚趾要平行,不可以丁、不可以八、内扣,如果把它画为一条线,它的交叉点就会出现一个棱角,如果你的裆交叉线成锐角状,这种我们都把它叫尖裆,如果成钝角状,我们把它叫偏裆,有一个膝过于向里扣的,我们把它叫夹裆,两膝中间扣的,又形成角,若不形成角,没错误,不管形成是钝角,不是锐角,或者是直角,我们所这种裆都叫做架裆。膝盖不能扣好,前后飘浮,臀部在左右摇摆,我们把这个裆叫散裆。象打球千一样的飘浮,这在练拳中是不行的,在搏击当中,也是不行的,你的脚抓地、膝定位、胯放松、裆部园润。运行到一个中间部位叫腰,因此王宗岳在拳论上说的腰为主宰,以腰为轴,轴和轮子转动的速度是一样快的,但是运转的幅度没有轮子大,试想汽车的轴和轮子是转一样的圈。但是轮子转的幅度、距离就要比轴大。我们现在很多练拳的,其中包括我的学生练拳,我认为,轴转的有时比轮还大,所以说大家应该注意轴的事。在王宗岳整个十三式里面,只有140个字,它多次提到腰,第一句话是:十三总式莫轻视,命运源头在腰隙,第一次提到腰隙;第二个是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一百多个字里多次提到腰。说明腰部非常的重要,那么,我这个要讲的,上肢而言,手领劲、肘定位、肩放松,通过脊椎运到腰上,下肢抓地,膝定位、胯放松,运劲在腰上,那么这个时候要起到主宰作用,你可以腰摧肩,以肩领肘,以肘领手。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可能会不同意这个观点,因为每个书上说的都是以腰摧肩,以肩摧肘,以肘领手举起,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街上,你碰到一个赖皮孩子,就说人家抢你东西,你要他拿出来,他劈面地就给你一拳,由于你的太极拳功夫,非常注重于腰,以腰摧肩,以肩摧肘,以肘领手,再去接着手。坏了,鼻子开花了,人也爬下了,小偷也跑远了,找不到了,怎么回事?所以,当对方碰面一拳时(说明你已经非常注重原则,但原则有待进一步去推敲),你出手接,用一个懒扎衣,人打倒了,对不对?你没跑,他走了,为什么,因为你用稍节领劲,只有你稍节领劲才可以。世界上有一个运动叫拳击,拳击为何一秒钟可以打六拳,你太极拳可以吗?你太极大师可以吗?打六拳给我看看?对不对,你打三拳,二拳怎么样?你打一个掩手捶试试。合,好半天劲才出来,我想,你如果跟拳手打,恐怕拳还没出来,早已爬下了。目前,我们中国在湖南由中央电视台办的散打王擂台,搞散打的人从来不给练太极拳的我们留面子,根本看不上太极拳,以他们的说法,太极拳是欠揍,他说我们不能打,是不是?可我们练太极拳的每个人都非常的高傲呀!我们的太极拳高尚呀!它可以四两拔千斤,后发制人,以弱制强等。可这个四两拔千斤是我们的前辈,杨吴太极无敌,当年陈发科老师在北京,几十年没逢对手,孙禄堂多次打败日本人。是不是,可那是前辈,而不是我们,是不是,平常总以老师是谁谁的,你老师不等于你,毛泽东的儿子都不能等于毛泽东。那么我们可以说明,太极拳在技法上有一定问题,我们应该去纠正这个问题,为什么呢?你老是以腰摧肩,以肩摧肘,以肘领手,你时候慢多少呀!本来练太极拳的不着急,因为太极拳胸怀博大,慢慢吞吞的等你以腰摧肩、以肩摧肘,等到手时,慢慢吞吞的可能已经过了好几秒钟,这一秒钟可以打六拳,你几秒钟干啥去了,对不对?所以说明,你在技搏击当中,你在练拳当中,以静制动,以腰摧肩、以肩摧肘,以肘领手这种方法是取不得,正因为你的方法不对,定位不对地,所以练了几十年很难上功夫。我们练太极拳,大家都会有同感,我的一些朋友,我的一些师兄弟,包括我的学生都已练了几十年,你说没功夫吧?我也搞了几十年呀?我不能说我没功夫,要说功夫吧?哪式是功夫呀?可你哪招管用,用哪招可以把人家摔倒,你怎么可以赢人家,是不是,有些人,我的一些朋友,甚至我的一些师兄弟,在和别人推手的时候,偶然摔别人个跟头(你必须明白这些偶然性变成必然性),他过来跟我吹牛“我把谁谁摔了一个跟头,他不行”,我想,你能再摔他一个吗?乞丐在街上有时候还检到一个皮包呢?不要把偶然性变成必须性,必须性就是你功夫上升。你要有100%或者80%——90%的把握。因此,在练拳当中,就需要我刚才提的稍节领劲,两头卷曲,重新来认识这个方法,那么到腰上后,腰干什么呢?腰是一个最大的中转站,最大的分配站,腰的作用就是:承前启后,跟上下接通,那么手则通过刚才的方法把力量运到腰上,脚同样通过刚才的方法把力量运到腰上,腰再向四边发出来。我说一个例子:在我们练拳中要求,身备五张弓,现在给的一个条件是:一根绳子、一根竹子,一根竹子不能够射箭,为什么呢?因为它没有两头卷曲,没有受力,它两头没有受力,只有两头卷曲,拉成弓的时候,它才可以射箭,才能够受力,你若是把绳子绑在中间线,绑在中间线不行,不能射箭,你必须绑在两头,两头才可以形成弓。那么腰则是最大的弓,这四条小弓都需要靠腰来支持它,力量运到腰间,腰再把力量分出去,分配的方法是,标准是上六下四,也就是说,腰有一百个力量,可以把其中六十的力量分配到你的手上,分到你要打击的目的(部位)去,用肘也分到肘上,用肩分到肩上,那么再分四十力量还原于腿上,以稳定平衡,别人若一打你,你来个一百个分配,你肯定摔倒了,为什么呢?比方说:喝醉酒,我在市场上碰到一个醉汉,我上车时,他就是不让我上来,就说:“我还没上车,你先上车?”结果我一看他喝我了些酒,我说:“你利害,你先上”,坏了,上车时惹的麻烦来了,上车你呀,来了打你一拳,我轻轻的往后一退,他自己起不来了,倒了。说明他的腰就没有分配好,他是把100%的力量用到了拳上,形成了头重脚轻,他自己爬不起来了,就是说腰一定须要四、六分配,上六下四,分配多了,上肢分配多了,那就前倾,上肢分配少了,力道不够,打击力弱,有人说:张老师,你腰的分配,稍节领劲,对不对呀?我们作一个简单的数据训练,比方说:我们古典拳论上说起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那就是说,以脚蹬出的力量,打到手上,整个路线,我们假定这个路线是一米的话,或者十米的话,我们讲十米,那么当一个力量都运行到对方身上,不要返回来运行,再返回到脚上的路线又是十米,那么最简单的一个数据出来了,10M+10M等于20M,那么,如果当我们打对方的时候,我的力量从两手向中间枢返,两头同时运行着,只有5M,中间的向四边射出也是5M,这样算起来,时间整整快了一半,大家想5M+5M等于10M,10M+10M等于20M,时间整整快了一半,所以呢?稍节领劲,两头卷曲是有道理可言的,如果走刚才的这种路线,它路线非常长,另外,第一种路线容易形成,就象你在打仗时候,拿一个长枪推一颗子弹,推一下来打一下,腰如果向中间分配,两头卷曲,就可以象机关枪一样,随便打。不需重蓄,发便是蓄,蓄便是发,蓄发变换的非常快捷,所以在上面我讲过,如果作到这些,你才可以基本上达到节节贯穿,先拉开后贯穿。有十五个字告诉大家:两稍节领劲、两中间定位、两根节放松,两稍节就是指两手之间和两个脚,两个手与两个脚分别都为稍节,肘和膝为中节、肩和胯为根节。如果你做到这些,你在练拳的时候,你在搏击的时候,你在健身的时候,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可以说:张老师你说半天了,怎么说的都是打,你怎么没说到健身。其实,我告诉你,这才是健身最好的方法,我们可以想一想,人老了什么地方先老,脚先老、手先老,他只要一用力,手就开始在抖嗦,他身在动,其它在动,腰在运动,他的手先是不会动,脚也先是不会动,那为什么呢?是因为他的末稍神经出了问题,如果你以大臂为中心,或者以胯为中心,那么这时我想提出一个上肢以肘为园心的小臂运动,下肢以膝为园心的小腿运动,这样你的末稍神经就会达到一种很多的锻炼,劲、意、气、力都会很好的达到末稍,你的末稍神经灵活了,不断的运转,实际上对你的健康是一种最好的效果。我的有些学生在练拳时,他不知道操心,他拉手的时候,他的这些节不会动,手也不动地,到最后想起来了,哦!我错了,我没有放松好,赶快放松,松了,如果此时照个像也不错。你看:里臂外圆,坠肘沉肩,可是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定式是可以的,但是在运动中是不行的。那么在实战搏击中,你就运行不过来了,平常两个人在搏击中之所以产生顶劲,有五个毛病出现:就是凹凸、平面、直线、断劲、菱角五大毛病。五大毛病只要出现,你就会顶上,顶上时你才转动不灵。一个人的功力叫作弹性、韧性、加上协调等于内功。在太极拳中的搏击的技术,就是其功力需要增大,增大功力有什么方法呢?它有四个条件:第一个条件,你利用杠杆原理;第二个条件,你利用切线原理;第三个条件,你利用缠丝原理;最后一个条件是必须协调。有杠杆、有螺旋、有切线,但不协调没用,必须是协调。为了达到协调,那么下面我们谈谈第二个问题,就是公转和自转。
什么叫公转,什么叫自转。大家知道,公转和自转在太阳系、宇宙,大家都明白的规律。如果没有公转,假设地球绕太阳转,地球如果没有自转,有的地方热的热死,有的地方冷的冷死,有的地方白天永远见不到黑夜,有的地方黑夜永远见不到白天。那么,地球如果没有自转,就不会有24小时,如果只有公转,就没有四季,所以说:公转和自转才产生地球,非常美妙的。那么,太极拳也仍然一样,只有把公转、自转非常好的结合、非常美妙的时候,它才可以产生无限的妙机。这么美、这么好、这么轻盈、这么圆和、这么潇洒、这么自如,如果你真正的找到公转、自转的这种方法了,练到身上了,当你和人推手的时候,那才是浓妆淡抹总相宜,非常潇洒。练太极拳的核心是搏击,我提倡你要有大武将的风度,纸上谈兵,不要噔着眼睛、横着脖子,我打你、你打谁呀,你谁也打不了,对不对。因此,来去要自然,挥洒自如,待会我举个例子给大家说,下面我们先说公转、自转的基本原理:前关节对后关节而言,前关节是公转,后关节是自转,比方说:手指对手掌而言,手指运动是公转,手腕的运动是自转,手腕对肘而言,手腕的运动是公转,肘的运动是自转,肘对肩而言,肘在运动中是公转,肩在运动中是自转,肩对腰而言,肩是公转,腰是自转,到腰再也没有了,是最后一道防线,下肢以此类推。前关节对后关节,上关节对下关节,在前面我们叫做前关节,在面,我们叫做后关节,在上边我们叫做上关节,在下边我们叫做下关节,下关节对上关节而言,下关节为公转,上关节为自转,这是第一个自转和公转;第二个原则是自转不可以大于公转;第三个原则是在自转解决不了的时候,才能够用公转完成。在太极拳搏击当中,有一个原则,能动手时不动肘,能动肘时不动肩,能动肩时不动腰,能动腰时不动步,意思就是你不可以浪费。比如用一个班可以解决的,我不会去用一个排,一个排可以解决的,我不会用一个连,所以在搏击当中,一定不可以自转大于公转。第三个则是在自转解决不了的时候,才可以用公转。手可以解决的不用腕子,腕子解决不了的用肘,肘解决不了的用肩,肩解决不了的用腰,腰解决不了的时候用步。这样你才会一个步伐解决不了时用第二个步伐,二个步伐解决不了时用三个步伐。周而复始,总能解决,所以呢?希望大家认真的去体会,下面我跟大家讲一讲什么叫公转和自转(示范),开懒扎衣,这个时候要拿到这个部位,大概有几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平时最常见的一种,大家看大臂夹角缩小,向内合、运动、上升,最后大臂的夹角缩的很小,这种在我的学生中,在大家练习的时候,是不允许的。第二种方法是:开,以小臂为圆心,开、合、转、放、腋下空、走手、小臂为圆心,这种呢?我们把它(叫做)视为正确,待会儿大家可以试试。在你和别人,当你抓住对方的时候,你要先走手,要通过这个路线走(示范),你大臂夹角没有缩小,对方就顶住了,你自己可以达到100%。下面我们结合实践当中举个例子,讲一个懒扎衣,一开、一合,我们在推手当中,懒扎衣的一开一合,你在推手转动的时候,我们的人那儿去了,你在转到这个方向时,手翻手举起,上、没有效果啊,为什么?因为我的夹角变了,因为违背了原则,那么,如果夹角不变,我的夹角恢复正常,大家看,行不行,人受不了啦!如果在对方没有顶我,对方现在如果顶我,你都顶不动,你夹角一变,你出去,你举的时候,你一定要一合,他下去了,他下去你也不可以变形,这是第一。第二是当对方推你时注意看,整个夹角收缩,圆心运动,以大臂为圆心,你必须遭到对方的打击,你出去了,所以当对方推过来时,要翻小臂,翻小臂的时候,你才能够完成。当对方正面攻击你时,推你的时候,大家看,以大臂为圆心,无论你怎样你都变为了。因此,在你,对方推你的时候,你只要稍节领劲,就可以,否则不行,若对方也是稍节领劲,只有稍节领劲的时候,你才可以体现出这种风格,体现这种你碰、碰不得,挨,挨不得的非常奇妙的效果,你不是稍节领劲,你要有这种奇妙的效果,原则上是不可以的,所以呢?我在训练学生当中,这些年搞实验的时候,就时刻实验稍节领劲,后来通过论证、实验,感到这种稍节领劲还真灵。用了一段时候,好使,无论在散手、搏击、推手的练习,都会起到一种你意想不到的效果。公转和自转才能达到两手相吸、相系,下面的问题,在公转和自转的过程中,两手相吸相系的关系,我们现在很多,我的学生当中很多练拳的,他两手象箭一样,车走车路,马走马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他两手不结合好象和箭一样,一手运动、一手不动,他一手动一手不动那不行,整个太极拳美就美在两手协调,美就美在两手相吸相系,美就美在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所以呢,你在练拳当中,两只手一定要相吸相系。昨天,我们给大家夸张的练了一段太极拳,我把它叫做节节分家、节节贯穿、两手相吸相系。下面,我简单的练给大家看看,正常的练习,提、迈、棚、撩、接、上、捣坠这是正常练习,这个练习没(结果)错误,但是,这种练习你看不出节节分家,你也看不出节节贯穿,现在我可以把它夸张一点,当它转动的时候,它是节节分家、节节贯穿节节的在运动。例如:你的很多地方都没有在动,没有分家,没有贯穿,即是你大体在转动的时候,你局部也没有转,比方说:金钢捣坠变懒扎衣,把它夸张一下,大家看(示范),插、上、开、合,大家看节节、上下、左右、前后的九大关节,就象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一样,每个人都走在自己的轨道路线,不可以碰撞。你肩关节跑到你腰椎关节上,不行,你肘关节跑到你肩关节的轨道上,也不行,你手关节跑到肘关节上,那也不行。对不对,试想,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它不可以跑到人家的轨道上,跑到人家的轨道上,撞了,那不行啊!对不对。所以你在练习中,你的运行路线就是这样的运动,而且你要体现出我今天说的三个问题:节节分家、节节贯穿、公转、自转、以腰为轴,否则这个拳就会出现毛病,无论你是健身,无论你是搏击,这个起到的效果,都没有通过正确的方法练习达到的效果好,只有你用正确的方法去练习,你在健身上,你在搏击上,甚至在美感上都会有好的作用。有人说:谁谁练拳不好看,怎么样才知道不好看呢?因为他说的好看不好看,是自己心目中的标准。中国人看欧洲人,可能会觉得欧洲不好看,不知道欧洲人看中国是什么概念,是不是?所以说,那是你的习惯,亚洲 人看非洲人也觉得不好看,他美,就是以一个综合的标准,不可以以你的眼光,首先,美就是要协调、要对称、要顺畅、要顺达、要自然,如果这些条件你没有,那么,就不行。你说的美和丑都不对,因此第二个问题就是太极拳的美和丑,应该建立在技击的基础上,有了技击这个基础,这个原则,才可以去谈其美和丑。因我昨天讲了太极拳的发明者,现在有人说是张三丰,有人说是陈王庭,是谁我不知道,我没有考察过,我不是历史学家,不管是谁发明的这套拳,原本的意思就是搏击,就是打人,就是保护自己,没有想到健康,也没有想到修身养性,也没有想到开发你的智力,他的目的就是为了打人,打人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自己。那么它的招招式式都是为了搏击而来,因此,过去拳的美和丑它有一个标准,我和你伸手,你趴下了,我站起来了,那么我肯定比你美;无论你长的多漂亮,你只要趴下了,你就没有我站起来好看;无论你多少高大,你只要趴下了,你一定没我高大,那怕我只有1.6M,你身高2M,你趴下了,那么你就没我高,趴下才能会有多高?肯定没有我高。所以过去的目标就是趴下和站起来,失败和胜利。今天,太
参考资料: http://www.taiji.net.cn/Article/Class50/Class76/Class77/200508/2246.html
展开全部
其实太极拳是一种很厉害的武技,一般的套路都是健身用的,打得多可以体会到太极的柔力。
实际上传统太极拳,也就是实战太极,还有许多练功的方法,如抖大杆子、柔太极球等等,都是训练太极“力”的手段,目前很少有这样的太极高人,即便有,他们也只是在没有人的地方练功,而在公园里只是练普通的套路。
以前认识一个太极拳师,的确有真功夫。交上手先你会觉得你这一拳力道被卸了,然后拳头被粘走,然后手臂突然被抖了一下,就此败北。如果他有心跟你耗,你不巧又是个练外家拳或是搏击的,你们打了10多分钟,你就累得吁吁喘气,而太极拳师仍泰然自若和平是大拳的神情没什么两样,汗都不出。
太极之玄妙,中华之瑰宝。的确可以防身,却少其人。
实际上传统太极拳,也就是实战太极,还有许多练功的方法,如抖大杆子、柔太极球等等,都是训练太极“力”的手段,目前很少有这样的太极高人,即便有,他们也只是在没有人的地方练功,而在公园里只是练普通的套路。
以前认识一个太极拳师,的确有真功夫。交上手先你会觉得你这一拳力道被卸了,然后拳头被粘走,然后手臂突然被抖了一下,就此败北。如果他有心跟你耗,你不巧又是个练外家拳或是搏击的,你们打了10多分钟,你就累得吁吁喘气,而太极拳师仍泰然自若和平是大拳的神情没什么两样,汗都不出。
太极之玄妙,中华之瑰宝。的确可以防身,却少其人。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楼上的楼上,不懂别乱说,惹人发笑!
太极拳的实战是非常厉害的!就犹如之前的各位所说(不包括我楼上的楼上),太极是以慢治动的。它所推崇的是“四两拨千金”。
打太极的人根底都非常扎实,如果你去和一个打太极的人切磋,你会发现他们通常会站得很稳,几乎拌不倒。它不同于唐拳之类的拳法,看起来和敌人对着打,攻击力非常强。如果你去和一个太极高手对役,你就会发现无论你的拳头出得多么快,多么重,无论从哪里打出拳,他们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化解,用手臂将你粘住,再推开,一旦被他们推开,你的重心就可能不稳,而向后倒去,这时他再以慢向你制动,缠住你,将你像一条绳子一样甩开,因为他们内力很强,所以当你已经打得满头大汗的时候,他们不但没有出汗迹象,并且连气都喘得依然平稳。
不能说太极没有实战作用,只不过它的实战作用太过另类,很多人都以为慢就一定会在实战中输,而太极就正是否认了这种想法。
太极拳,可以说是武术中最博大精深,实战力非常强的一种拳法。
太极拳的实战是非常厉害的!就犹如之前的各位所说(不包括我楼上的楼上),太极是以慢治动的。它所推崇的是“四两拨千金”。
打太极的人根底都非常扎实,如果你去和一个打太极的人切磋,你会发现他们通常会站得很稳,几乎拌不倒。它不同于唐拳之类的拳法,看起来和敌人对着打,攻击力非常强。如果你去和一个太极高手对役,你就会发现无论你的拳头出得多么快,多么重,无论从哪里打出拳,他们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化解,用手臂将你粘住,再推开,一旦被他们推开,你的重心就可能不稳,而向后倒去,这时他再以慢向你制动,缠住你,将你像一条绳子一样甩开,因为他们内力很强,所以当你已经打得满头大汗的时候,他们不但没有出汗迹象,并且连气都喘得依然平稳。
不能说太极没有实战作用,只不过它的实战作用太过另类,很多人都以为慢就一定会在实战中输,而太极就正是否认了这种想法。
太极拳,可以说是武术中最博大精深,实战力非常强的一种拳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它强任它强,明月照大江;它横任它横,清风拂山岗。太极拳的精奥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楼上的楼上的楼上你说太极拳慢,其实也正说出了太极拳的心法,正是以柔克刚,以慢打快。普通拳法都是靠速度产生力量以达到伤人的目的,而太极拳却是利用敌人之力反伤敌人,自身消耗很少,要是一个真正的太极高手和人对决,他可以将人活活累死,打到力尽为止,甚至虚脱而死。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希望我们中国人不要妄自菲薄。而且我们中国乃是礼仪之邦,并不像一些蛮夷那样好战,我们讲究风度和气魄,用礼教感化万邦,并不用武力强迫他人,这也是太极拳的高明之处。若是敌人不重伤于己,则反伤的力道也小,反之,则重。孙子云:“不战则屈人之兵。”不伤敌而制敌才是最高境界。希望年轻的同胞们,永远记住我们是礼仪之邦,不要好战斗勇,学武是好事,但是一定要讲究武德,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任何武术,如果当成强身健体的,那就坚持在公园里晨练,它作用就是强身健体的。如果当成实战的,那就经常用于实战,打的多了,也就贯通了,自然就能实战了。我爷爷小时候练过很多武术,也包括太极。听说他年轻的时候经常打架,所以当时练的太极就是实战太极,后来年纪大了,就每天再公园里打拳,自然就是强身健体了。同样的武术,作用却不同。如果仅是为了用于格斗,个人理解,军体拳应该是最好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