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贫弱,诸葛亮却为什么一直要北伐呢?

 我来答
布青芮3957
2018-06-08 · 超过68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19万
展开全部

喜好历史、喜欢三国的朋友们一直在探索为什么蜀国贫弱,诸葛亮却不顾国本、劳民伤财、穷兵黩武,一直要北伐中原呢?他做得究竟是对还是错呢?我结合史料说说我的理解。

我认为,如果诸葛亮不一直北伐,蜀国灭亡可能还要提前几十年。理由如下:

1、为了蜀汉政权的立国之本和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藉以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蜀汉政权是以匡复汉室作为立国之本的,如果不北伐讨逆就使自身政权名不正则言不顺,不利于壮大发展。诸葛亮在其著名的前后《出师表》中完完整整的表述了为了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誓死北伐,以完成刘备光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遗愿。

2、蜀汉政权自身环境注定

(1)、当时天下13个州,蜀汉政权只据有益州,虽是天府之国但属边疆之地,总人口不到100万,且人才后备力量薄弱,交通条件极为不便,需要更广阔的空间发展。

(2)、刘备虽自诩皇族,但一直颠沛流离,刚占据益州几个年头,就没有一方诸侯长期割据一方那样拥有民众的高支持率,拥有殷实的执政基础,更何况人才队伍也是东拼西凑、派系林立、内部矛盾重重。北伐将所有人的精神高度集中,转化内部矛盾为一致对外。

(3)、蜀汉政权国小力弱,战略空间不足,人口稀少,占据的汉中也基本上就是一块空地,原住民被曹操迁移的差不多了。不像曹魏政权拥有雄厚的人力基础,广袤的地理版图,等到其休养生息一段时间恢复战争创伤,进攻蜀国就轻而易举。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被动挨打变为主动进攻。

3、诸葛亮北伐的战略目的

诸葛亮作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知道以当前的国力,收复中原是不可能的。所以既定目的只有如下:

(1)、不停地骚扰曹魏政权,不停地消耗曹魏政权的实力,不停地蚕食地盘,边进攻边休养边生产,把从益州运送过来的路途遥远的补给线逐渐转移到新占据而建立的后勤基地来,以战养战。另外策应东吴,缓解东吴方面的军事压力,唇亡齿寒的道理他比谁都懂。还有个好处,让曹军两线作战,疲于奔命。

(2)、增加人口基数,培养后备力量。通过不停的战争锻炼士兵的作战能力和统兵将领的指挥才能。

(3)、通过夺取凉州、雍州获取战马,培养大规模的骑兵部队。益州现有部队基本上只擅长山地作战,冷兵器时代没有精良的骑兵部队是不可能收复中原的。

只有以上的条件达成了,才有进军关中平原的可能。然而,现实很残酷,诸葛亮五次北伐,不是因为这样,就是因为那样的原因功亏一篑,虽然取得大多数战役的胜利,但一直未达到战略目的、以退军失败而告终。

我们再来略将一下,诸葛亮北伐真的是穷兵黩武、劳民伤财、把蜀国拖垮了吗?

据史料记载,诸葛亮治理下的蜀国拥有独立的货币稳定流通,三国时期人均经济情况最高,社会风气清明。虽然其一直坚持北伐,但蜀汉一直国本富裕,民众殷实。《三国志》中记载:“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说明北伐并未劳民伤财。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