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的时候,为什么要在嘴里含七粒米?
用诸葛亮自己的说法解释,口含七粒米是一种法术,可以把自己的魂魄留住,保证天上代表自己的将星不落,制造自己活着的假象,达到掩护蜀军撤退之目的。相信大家对于诸葛亮这个人一定非常熟悉,诸葛亮是三国时期非常出门的军师,他辅助刘备称帝,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刘备死后,他也一心辅佐刘备的儿子,一直都他要死了,仍然为了汉室王朝着想,诸葛亮死的时候在嘴里含了七粒米,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这有什么含义。
一、古代的民俗习惯,在口中含一些东西可以确保死者死后在民间有一定的财产。古人有“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认为对待死者要如生前一般尊重,死者口中含的东西叫“口含”既可以是珍珠、玉石之类的贵重物品(一般是皇室、贵族或官员),也可以是谷物、钱币、稻米(一般是平民百姓),这样可以保证死者在九泉之下有钱花,有饭吃,诸葛亮生前淡泊名利,死后也不想大张旗鼓的处理丧事,所以就在口中含七粒米。
二、为了迷惑敌军,制造自己还活着的假象。诸葛亮在三国中扮演的是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物,他临死的时候还在与敌国交战,按照风水学的说法,口含七粒米能够暂时留住自己的魂魄,这样天上的将星就不会陨落,这样的话就能骗过敌人,确保自己的军队能够成功败敌人,而且当时他死后也确实没有发丧,他去世的消息也被很好的封锁。
三、这么做也只是为了避免铺张浪费。其实诸葛亮这么做也可能并没有其他深层的含义,因为他这个人生前就非常勤俭,而且淡泊名利,所以他这样做可能只是为了避免铺张浪费。
你对诸葛亮还有哪些了解?欢迎来评论区与我交流。
要说在《三国演义》中,足智多谋的人,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诸葛亮,诸葛亮一生为蜀汉鞠躬尽瘁,在史书中有记载,诸葛亮在临时时,嘴里含有7粒米,这究竟有什么作用呢?一起来看看吧。
诸葛亮是儒家人,对于礼乐是十分遵守的,在春秋战国时期,人死后,都要遵行礼乐,不同阶级的人死后在嘴里都要含有不同的东西,比如说“君用梁,大夫用稷,士用稻 ”,而诸葛亮的职位正是士大夫,因而嘴里要含有米,这也是为了遵守礼乐。
但是遵守礼乐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会比较玄乎。鲁迅先生曾经评价诸葛亮“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乎妖 ”,当然这并不是说诸葛亮像妖怪,而是说诸葛亮的一些做事风格神魔鬼测,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说著名的“赤壁之战”,正是说明诸葛亮的行为如同妖孽。
诸葛亮在禳星续命失败了之后,夜观天象,看见有陨星降落,他便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诸葛亮知道司马懿也是识天象之人,他知道自己死后,司马懿一定会发兵进攻的,于是诸葛亮让士兵将自己的木像放在车里推出门外,以掩护蜀军退兵。司马懿也看到了这个天象,就准备起兵攻打蜀军,谁知当他看到诸葛亮的木像时,吓得魂飞魄散。
所以诸葛亮死前嘴里含有7粒米,主要是暗含道家的学问,主要是为了应对北斗七星,希望能借助北斗之力帮助蜀军逃脱。而司马懿看到诸葛亮的木像之后,以为诸葛亮诈死,吓得连忙退兵。
诸葛亮作为刘备的心腹,他深谋远虑,机智过人,在帮助刘备的这个期间,一路上把处于劣势的刘备拉到了能和曹操、孙权争夺天下的地位,只是令人感到非常可惜的是刘备创业还没完全成功,在路上就去世了,而刘备在临死前把扶不起的阿斗刘禅交给了诸葛亮。而诸葛亮遗憾的是在临死前也没能完成先帝的遗愿,最后来一次北伐时,他也终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令人十分不解的是,在诸葛亮临死的时候嘴里为什么要含着七粒米呢?
众所周知,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刘备还在世的时候,他就尽心辅佐着刘备,也正因有了诸葛亮的出谋划策,刘备才走到了很高的地位,其实这一切也不光是因为诸葛亮的计谋,更多的是这个人很善于分析事物,很多时候他只需要掐指一算,他就知道大概要发生什么了,所以蜀国在作战时就能很好的做到“天时地利人和”!
只是令人遗憾的时候最后他遇到了司马懿。司马懿和诸葛亮应该算是同一类人,这个人也善于神机妙算,所以在司马懿出来以后,蜀国就多次在军事上受挫,也正是因为司马懿的出现,导致诸葛亮北伐七次都没有成功,直到最后第一次的时候,诸葛亮算到这也许是自己最后一次北伐了,这一场很有可能就是有去无回,但是司马懿这个人非常的厉害,如果不除掉他的话,那么以后也很难再有这个机会了。
然而时运不济,诸葛亮在临死前也不能打败司马懿。所以在最后一次北伐时,嘴里含了七粒大米含恨而死,还用脚把天灯点亮,其实就是想让司马懿在看天象观测的时候发现自己去世了,然后向他们大举进攻,而这个办法也的确瞒过了司马懿,最后蜀军才安全的退回到了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