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之礼是什么意思?

 我来答
小赵谈教育
2019-07-28 · TA获得超过890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万
展开全部

“周公之礼”是指夫妻同房,做爱,发生性关系。“周公之礼”是汉语中关于性关系的一种委婉说法。《淮南子.本经训》:男女群居杂处无二别。《列子.汤问》:男女杂游,不聘不媒。《管子.君巨篇》:古者未有夫妻匹配之道。

中国古代最早是时候,是没有婚姻嫁娶的,传说中女娲建立的婚姻制度,但是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关于男女双方如何进行婚姻嫁娶,还是比较混乱的。西周初年,周公辅佐周天子执掌朝政。

当时的社会风气混乱,于是周公从婚礼入手,对当时男女婚姻混乱的状况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使之形成统一规范,并且推行天下。周公把男女从说亲到嫁娶成婚,分为了七个环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敦伦七个环节,并且对每个环节都进行了细化,作了具体细致的规定。

扩展资料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中国西周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在周文王时,他就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武王,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周公之礼

杨老师秒懂课堂
高能答主

2020-11-03 · 分享生活酸甜苦辣咸,喜怒哀乐。
杨老师秒懂课堂
采纳数:875 获赞数:11079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周公之礼”通俗指夫妻同房,做爱,发生性关系。“周公之礼”是汉语中关于性关系的一种委婉说法,有点戏谑的意味。 

相传西周初年男女滥情,但是周公发现这样不行,于是规定:男女在结婚前不能随便发生性关系,除非到了结婚当天才行。后来人们管这个叫“周公之礼”。

扩展资料

相传西周初年,世风浇薄,婚俗混乱。辅佐天子执政的周公为整饬民风,亲自制礼教民。周公格外重视婚礼,从男女说亲到嫁娶成婚,共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敦伦七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细致的规定,合称“婚义七礼”、“士婚义七礼”,为让“士”人理解如何执行“七礼”,周公遂与妻子一起演礼,现身说法。

可演试到“敦伦”一节时,周公之妻拒绝了。敦伦,即敦睦夫妇之伦,含有指导新婚夫妇依礼行事的用意。但妻子不同意演试“敦伦”。踌躇间,周公见到儿子伯禽摆弄的几个葫芦瓢,试合两爿能重新合为一个葫芦,他灵感顿生。

次日,周公把“士”人子弟召到辟雍(学校),讲解“婚义七礼”,说到“敦伦”时,他拿出一对原配的葫芦瓢来,以此为喻:未分之前如混沌一体,剖开之后如男女有别,敦夫妇之伦,就如同把葫芦瓢重新合为一体,其仪男俯女仰,以合天覆地载的万物推原之理,于是阴阳合谐,乾坤有序,维纲常而多子孙。

从此新婚夫妇均据“七礼”行事,原本的教具葫芦瓢也在婚礼上被奉为礼器:用根绳子拴住两个瓢柄,表示夫妇二体合一;又得一仰一合地摆在新房内,象征男俯女仰及子孙繁衍。到了“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周公制定的婚仪亦渐废弛,孔子遂重修礼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公之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小葵花点穴手
高粉答主

2019-11-13 · 还没有任何签名哦
小葵花点穴手
采纳数:143 获赞数:11267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周公之礼是指夫妻同房。相传西周初年男女滥情,但是周公发现这样不行,于是规定:男女在结婚前不能随便发生性关系,除非到了结婚当天才行。后来人们管这个叫“周公之礼”。周公之礼是物质力量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进行统治的工具。作为阶级的意志,它超越于平民百姓之上,服务于姬周宗法统治,具有强烈的强制力。他把姬周集团的意志和利益全部融合Ꭼ/p>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加菲喵喵肉嘟嘟
推荐于2019-09-11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4万
展开全部

周公之礼就是行房事,也就是夫妻同房。

周公,本名为姬旦,既为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是一个很有才华的政治家。

被尊为“元圣”,曾经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还制定了礼乐,实现了天下大治。因为其采邑在周,诗为上公,所以人们都叫他周公。

周公是后世为政者的典范。儒家学派把周公的人格典范作为最高典范,最高政治理想是周初的仁政,孔子终生倡导的是周公的礼乐制度。

周公的言论见于《尚书》的各个篇章,周公也因此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孔子在《论语》中说道:“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周公辅助周成王治理天下时,出师东征,平定战乱,制定礼仪,使周朝大治。

史称“礼仪之邦”。由于周公的治理,周成王、周康王两代、前后50余年为周朝强盛时期,历史上叫做“成康之治”。

周王朝在分封诸侯时将周公旦封在鲁国(即山东曲阜)。因他在朝聂政,由他儿子伯禽去鲁国做国君。

临行时他对伯禽说:“当我洗头时遇有急事,就停止洗头,手握头发去办事;有人求见我,我就把正在咀嚼的饭菜吐出来去见来人;所以天下人才信服我。你到鲁国做国君,可不能骄傲啊!”伯禽谨遵父命继承周礼,使鲁国大治。

后世有“读孔孟之书,达周公之礼”之说。

隆尧县北楼乡有一个古老的村庄尚礼村,即源于“周公之礼”这一典故。

相传,该村原名“人伙屯”。西周时,周成王封周公旦第四子苴为邢侯。苴年迈,欲让位于其弟,其弟怕违背周公之礼,遂远而避之于此地建村立业,将此地命名为人伙屯。

后世为纪念其崇尚礼仪的品德,将村名改为尚礼村。周公为姬姓,现在尚礼村仍住有姬姓村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倾拉跳l
高粉答主

2021-01-11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答主
回答量:7万
采纳率:1%
帮助的人:4473万
展开全部

周公之礼的典故是什么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