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无性繁殖的方法是什么?
2019-06-15 · 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大型综合出版社
(1)扦插法
扦插是割取母株营养器官的一部分,利用其分生机能或再生能力,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使之生根发芽并逐渐长成新的植物体的一种繁殖方法。这一方法简单易行、生根快、成活率高,是菊花主要的繁殖方法。
扦插繁殖主要可分为芽插和枝插两种。
①芽插:秋冬季节用脚芽扦插。此法一般用于引种和大立菊的栽培。此方法亦用于独本菊栽培。
秋菊自现蕾开花时起至次年春天,菊株地下茎陆续萌发出土,初出土时为叶片尚未放开的芽头,称为抱头芽,以后叶片逐渐开展成为大芽。抱头芽扦插后生根快,易于成活。作为插穗的脚芽以选离母株较远的丰满抱头、节间均匀、秋末冬初萌发的第一代脚芽为佳,这样的脚芽生长健壮,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不易退化。而初春萌发的脚芽有可能是秋生新枝地下茎,第二三代脚芽,则长势较弱且易退化,均不宜作插穗。
如果是引种繁殖,最好是在开花季节进行,此时可以观察到品种的形态特征,便于取舍,但这时萌发的脚芽不多,特别是生长势较弱的品种脚芽较少,会给引种带来困难。
挖取脚芽时可用小刀沿脚芽一侧插入土中割断基部,即可取出。挖取的脚芽最好随即扦插,如果转运应注意保湿,防止失水。扦插完毕,对脚芽进行编号、做好标记并按品种登记,做好记录。
②枝插:枝插是在春、夏期间利用菊花的嫩枝进行扦插的一种方法,可大量繁殖,此法是菊花繁殖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插穗可选用越冬母株脚芽拨芽后萌发的嫩枝,以生长旺盛枝条顶部的嫩梢为佳,如扦插材料不足时,也可用中段嫩枝,但生根缓慢,扦插时间4~7月均可进行,通常在5月份为大批扦插适期。由于品种特征不同、各种造型的需要和栽培目的不同,可分期、分批摘取嫩梢扦插育苗。
(2)分株法 利用植物体的根状茎、根蘖和匍匐茎进行人工分割,栽植后成为一株能独立生活的植株,这种方法叫做分株法。菊花宿根越冬后,会萌发许多根状茎,长出脚芽,于3~4月间把这些带根的脚芽分开,移栽后浇透水,适当遮荫,缓苗后使之见光,成活后施薄肥,以后生长成新的植株。分株幼苗带根,很容易成活,生长速度很快,但繁殖数量不多,长期采用分株法繁殖,因植株未能彻底更新,易发生退化。此法多用于引种和培育大立菊。
(3)压条法 将菊株的枝条弯下埋于湿润疏松土壤中,使枝条顶端露于土面或行高压,在枝条壅土的部位适当环状剥皮或割伤促使其生出不定根,生根后将枝条切断,与母株分开成一新植株的繁殖方法叫压条法。此法应用较少,可用于优良变异和矮化植株。
(4)嫁接法 将两个植物的器官进行结合,成为一个植物体的繁殖方法叫嫁接法。嫁接的方法有劈接、靠接、芽接等。菊花嫁接多采用劈接法,此法是采用菊株的嫩梢作接穗,以专门播种繁殖栽培的青蒿作砧木。采用青蒿作砧木主要是利用青蒿的适应性、抗逆性强,根系发达,生长势旺盛的优点,为接穗提供丰富的营养而长成一株枝繁叶茂的菊株。此法多用于培育大立菊、塔菊等。具体的方法是:从菊株上取5厘米的嫩梢作为接穗,用快刀将接穗基部2~3厘米削成楔形;同时将青蒿侧枝截干,截干处粗细要适度,去顶后纵劈,深度2~3厘米,比接穗的削面略长,劈后立即将接穗插入砧木的劈缝中,一直插到接穗裂口的底部并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相互对齐,用塑料薄膜条缠扎接口,然后用塑料口袋将接穗连同接口一并套上,并将袋口扎实,以保持接穗和接口的湿润度,强光高温季节要遮光,防直晒,防止接穗萎蔫,提高成活率。嫁接后10天接穗新叶已展开,即已成活,可除去塑料袋;15天除去绑扎带,并将接口以下砧木上的蒿叶摘除。
(5)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作为一门新学科、新技术,经过8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新型林业、农业、蔬菜、花卉园艺等领域快速获得大批量优质种苗的重要手段。它是应用无菌方法培养植物的某一器官、组织和细胞产生愈伤组织并经诱导、分化、生长和发育形成完整的新植株的一种方法。由于其可以在人为严格控制条件下进行,其快速高效非其他方法所能及。据报道,以菊花成年植株的茎为外植体,组织培养的侧枝增殖率很高,52周内可增加9×10^14倍。目前已有一整套可行的实用操作技术。
①外植体:生长旺盛的幼期组织或分生能力强的组织都可选作外植体。菊花常用茎尖、幼茎段、叶柄、叶片、花序梗、花序轴、幼花、花瓣、形成层等作外植体。然而以快速繁殖为目的的组织培养,则多数采用茎尖作外植体。外植体以幼嫩、清洁、不带病者最好,易建立起无菌的培养体。
②培养基:菊花用MS培养基为基础效果很好。MS培养基的无机盐成分由14种化合物组成。
表1 MS培养基的无机盐成分
表1 MS培养基的无机盐成分(续)-1
另外,菊花组织培养的不同阶段,MS培养基的基本无机盐组成中必须再加添一些成分:
基本培养基(BM):1升MS无机盐成分+肌醇10毫克+盐酸硫氨素0.04毫克+蔗糖3%+琼脂0.5%。
诱导培养基:基本培养基(BM)+激动素0.2毫克+萘乙酸(NAA)0.002毫克。
枝增殖培养基:不加琼脂的基本培养基(BM)+激动素0.02毫克+萘乙酸0.002毫克。
生根培养基:基本培养基(BM)+萘乙酸0~0.002毫克。在丛生枝移入生根培养基内之前,丛生枝应保留在使枝伸长的培养基中,即在基本培养基(BM)中+激动素0.05~0.2毫克+赤霉素1.0毫克配成的培养基中。据报道,赤霉素可促进菊芽的起始分化,离体培养的菊花茎尖的正当发育和继代培养,需要外源激素赤霉素0.1毫克/升浓度。
③脱毒:脱毒与繁殖密切相关,菊花在长期的营养繁殖过程中,很容易染上病毒并代代相传。带病毒的菊花,常表现出生长不良、经济性状差而降低品质与价值。目前尚无防治病毒的药剂,只能使用不带病毒的种苗及生产中防病毒传播的方法对付。对已感染病毒的品种,则可用组织培养方法脱毒复壮。在20世纪60~80年代,已有不少用组织培养技术取得不含多种菊花病毒植株的报道。“茎尖组培”对除去植株中携带的病毒是有效的,这是基于病毒在植物体内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维管束中的输导组织蔓延扩散,其次才是通过细胞间的渗透缓慢扩散的原理。菊花在旺盛生长期中,茎尖的顶端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增殖快,在未分化出输导组织之前,病毒尚未传到茎尖,以它作为外植体培养,便可能去掉母株携带的病毒而获得无毒的原原种。原原种再用组织培养法扩大繁殖,以取得大量无毒生产用苗。但是从已知的报道,单一使用茎尖组培亦不能保证取得不带病毒的植株,必须配合其他措施,经过一定的操作程序,才能取得不含病毒的原原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