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展开全部
徐悲鸿(1895-1953),是兼采中西艺术之长的现代绘画大师,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出身农村,家境清贫。父亲徐达章是个村塾教师,擅长花鸟,人物画。徐悲鸿4岁开始在家塾中读书,耳濡目染,自幼对绘画发生兴趣。9岁随父学画,10岁已能作父亲的助手。农忙时,兼做耕作,贫苦的劳动生活,使他从小养成了勤劳,简朴的作风和诚实正直的性格。 他13岁时遇上大荒之年,随父走江湖,依靠鬻字卖画为生。17岁时,父亲染上重病,家境每况愈下。八口之家的生活重担,从此落到徐悲鸿的肩上。他在小学,中学任图画教师,也到上海等地靠卖画为生。19岁时父亲去世,家境愈加贫困。
1915年徐悲鸿再次赴沪,在友人帮助下,在“暇余总会”(当时的赌场)一隅借住,刻苦创作,同时到夜校学习法文。他画了一匹马,寄给审美书馆馆长高剑父。其弟高奇峰十分赞赏他的画艺。这时,徐悲鸿虽考取了震旦大学,但无钱进学,幸好得到高奇峰的资助。后又结识了康有为,得有机会观摩康所收藏的碑帖。并在艺术观 上也受到康有为的影响。1917年徐悲鸿赴日本东京研究美术,秋返北京,应蔡元培之邀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并结识陈师曾。1919年赴法留学。在著名画家达仰的画室学习素描,1921年去德国,就学于画家康普的画室,次年归巴黎。1925年经新加坡回国。第二年春,他再去巴黎,又赴比利时布鲁塞尔临画,游历瑞士,意大利。
1927年回国后,历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等职。1933年携中国近代绘画作品赴法、德、比利时、意大利及苏联展览。抗战时期,将自己作品带到南洋,印度等东南亚地区展览,并将全部收入捐献给祖国难民。
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派飞机接徐悲鸿和一批著名教授去南京,遭到徐悲鸿拒绝。解放后他被邀请为中国出席世界和平大会的代表,并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并当选为全国文联常务委员,全国政协代表和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1952 年在病中,将自己一生创作和全部珍藏作品捐献国家。1953年病逝,只活了59岁。 国家为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在北京建立了徐悲鸿纪念馆,保存了他的一千余件作品。他一生创作作品达数千件,培养和发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
徐悲鸿擅长中国画,油画,尤精素描。他的画作满含激情,技巧极高。著名油画有《溪我后》,《田横五百士》,国画有《九方皋》,《愚公移山》,《会师东京》等。最能反映徐悲鸿个性,表达他思想感情的莫过於他写马的画卷。他对马的肌肉,骨骼以及神情动态,作过长期的观察研究,画了数以千计的速写。所以他画 的马图笔墨酣畅,奔放处不狂狷,精微处不琐屑,筋强骨壮,气势磅礴,形神俱足。另有一些人物,狮,猫等题材作品,也是质优量大。他的绘画创作坚持“师法造化,寻求真理”的原则。
1915年徐悲鸿再次赴沪,在友人帮助下,在“暇余总会”(当时的赌场)一隅借住,刻苦创作,同时到夜校学习法文。他画了一匹马,寄给审美书馆馆长高剑父。其弟高奇峰十分赞赏他的画艺。这时,徐悲鸿虽考取了震旦大学,但无钱进学,幸好得到高奇峰的资助。后又结识了康有为,得有机会观摩康所收藏的碑帖。并在艺术观 上也受到康有为的影响。1917年徐悲鸿赴日本东京研究美术,秋返北京,应蔡元培之邀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并结识陈师曾。1919年赴法留学。在著名画家达仰的画室学习素描,1921年去德国,就学于画家康普的画室,次年归巴黎。1925年经新加坡回国。第二年春,他再去巴黎,又赴比利时布鲁塞尔临画,游历瑞士,意大利。
1927年回国后,历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等职。1933年携中国近代绘画作品赴法、德、比利时、意大利及苏联展览。抗战时期,将自己作品带到南洋,印度等东南亚地区展览,并将全部收入捐献给祖国难民。
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派飞机接徐悲鸿和一批著名教授去南京,遭到徐悲鸿拒绝。解放后他被邀请为中国出席世界和平大会的代表,并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并当选为全国文联常务委员,全国政协代表和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1952 年在病中,将自己一生创作和全部珍藏作品捐献国家。1953年病逝,只活了59岁。 国家为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在北京建立了徐悲鸿纪念馆,保存了他的一千余件作品。他一生创作作品达数千件,培养和发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
徐悲鸿擅长中国画,油画,尤精素描。他的画作满含激情,技巧极高。著名油画有《溪我后》,《田横五百士》,国画有《九方皋》,《愚公移山》,《会师东京》等。最能反映徐悲鸿个性,表达他思想感情的莫过於他写马的画卷。他对马的肌肉,骨骼以及神情动态,作过长期的观察研究,画了数以千计的速写。所以他画 的马图笔墨酣畅,奔放处不狂狷,精微处不琐屑,筋强骨壮,气势磅礴,形神俱足。另有一些人物,狮,猫等题材作品,也是质优量大。他的绘画创作坚持“师法造化,寻求真理”的原则。
汉开
2024-12-11 广告
2024-12-11 广告
深圳市汉开数理高中,由原深圳中学校长王占宝博士创办,是广东省第一所用“数理”命名的优质、高增值、高进步率的高中,立志建设成民办高中里的“深中”。这里是学术与创新共融的教育殿堂,我们拥有前沿的数理教育理念,卓越的教育管理团队,师资汇聚了众多特...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汉开提供
展开全部
艺术教育家李叔同的小故事
1996年12月在中国文联第六届代表大全期间的一次晚会上,江主席演唱了《祖国歌》(即东关小学校歌)。这首歌是李叔同根据民间音调《老六板》填词而成的。在我国广为流传的《送别》,是李叔同根据一首美国歌曲《梦见故乡和母亲》填词而成的。这些歌是20世纪初在我国形成的“学堂乐歌”的一部分,李叔同是学堂乐歌的主要编写者之一。
李叔同原名文涛,字惜霜,号叔同。1880年10月23日生于天津,去年10月恰值他诞生120周年。他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是一代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他不仅精通诗词、金石、书法,而且在介绍西洋音乐、美术、话剧等方面也是先行者,在诸多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这里要说的是艺术教育家李叔同的几则小故事。
1913年李叔同到浙江省第一师范担任音乐、美术两科的教学工作。他的到来使学校死气沉沉的风气有了很大变化,音美两科迅速成了热门,校园里歌声回荡琴音起伏,校园内外也常见学生们在认真地写生。
他刚到一师时,学生对他尚不了解。预备铃已摇过,学生们才慢慢地走向教室,边说边笑,边打边闹地闯入教室,他们以为老师还没到。谁知这时李老师早已端端正正地坐在讲台前。喧闹声戛然而止,学生们迅即打到自己的位置坐好。李老师的严肃却不失温和。上课铃响过后,李老师站起来深深地向学生们鞠了一躬。从这以后,每到上音、美课时,学生们总是不等打预备铃就早早地在教室里坐好。
一次上钢琴课时,十余名学生围站在钢琴四周,看李老师示范演奏。这时一股恶臭味在空气中散开——不知谁放了一个无声的屁。有人掩鼻,有人轻声说“讨厌”。李老师却不动声色地继续演奏。待到下课时,他照例子深深一躬,学生们正要起身时,他说:“大家等一等,我还有句话要说。”还是那严肃而温和的口气,“以后放屁时,到门外去,不要在教室内。”接着又鞠了一躬。此时学生们早已忍不住哈哈大笔起来,跑出教室已很远仍笑得直不起腰来。
另一次,一个学生在上课时看小说,以为老师不知。其实,李老师早已看到,只是不愿当众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到下课时,老师累累喊住那个学生,等其他学生走完,他才郑重却很和气地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了。”说完他微一鞠躬,意思是“你可以走了。”话不多却使学生深受教育并能认真改正。对于其他一些不守纪律和随地吐痰等现象,他也照此处理。
又一次,一个学生在走图画教室时,大声喊到:“李叔同哪里去了?”他不知李老师就在隔壁。请想,那个时代很讲师道尊严,直呼老师名字,一般老师接受不了甚至会大发雷霆。可李叔同只是和平时一样平静地问:“什么事?”而那个学生早已跑远了。
当时一师有个训育主任对学生态度粗暴,学生们普遍反感。有一次丰子恺因与他发生争执,最后两人动起手来,主任很是不满。他要求校方召开紧急会议处理丰子恺。会上气氛很紧张,主任要求将丰子恺开除。在沉寂中李叔同发言了:“学生打先生,是学生不好,但先生也有责任——没教育好。考虑到丰子恺平日遵守校纪无大错,如开除似太重。而且丰是个人材,将来必大有前途,如开除则毁了他的前途,对国家是一损失。我意此番记一大过,我带他一道向主任赔礼道歉,不知大家是否同意?”此时会场上一片同意声。事后,李叫相子恺等几个人到他的房间,打开《人谱》一书,念了一段,大意是学文艺时更要重视人格、道德修养。
一个大雪纷飞的下午,学生刘质平在写好一支曲子后去向李老师请教。李老师认真地看,然后又长时间注视着刘,一言不发。此时刘心里颇有些忐忑不安。忽然,李老师说:“今晚8点35分,请你到音乐教室,我有话说,现在先回去吧!”刘诺诺而退。晚风越猛雪更大,气温很低。刘照约会时间提前十多分钟来到教室前,发现走廊上竟然有足迹,而教室的门闭着,悄然无声。刘心存疑虑肃立于廊下,静候先生。十多分钟后,教室内的电灯忽然大亮,随后门开了,李老师拿着手表走出来说:“时间无误。你饱尝了风雪之味,可以回去了。”刘先是有些奇怪,随即又朦胧隐约感觉到什么,一切尽在不言中。此后师生表谊日深。每周课外,老师专门辅导刘两次。
李叔同从事教育事业的时间并不长,也未见其写过教育方面的论著,但多这几则小故事中不难看出他教育思想的一面。文中提到的刘质平、丰子恺后来都成了我国著名的音乐家、美术家和艺术家。
1996年12月在中国文联第六届代表大全期间的一次晚会上,江主席演唱了《祖国歌》(即东关小学校歌)。这首歌是李叔同根据民间音调《老六板》填词而成的。在我国广为流传的《送别》,是李叔同根据一首美国歌曲《梦见故乡和母亲》填词而成的。这些歌是20世纪初在我国形成的“学堂乐歌”的一部分,李叔同是学堂乐歌的主要编写者之一。
李叔同原名文涛,字惜霜,号叔同。1880年10月23日生于天津,去年10月恰值他诞生120周年。他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是一代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他不仅精通诗词、金石、书法,而且在介绍西洋音乐、美术、话剧等方面也是先行者,在诸多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这里要说的是艺术教育家李叔同的几则小故事。
1913年李叔同到浙江省第一师范担任音乐、美术两科的教学工作。他的到来使学校死气沉沉的风气有了很大变化,音美两科迅速成了热门,校园里歌声回荡琴音起伏,校园内外也常见学生们在认真地写生。
他刚到一师时,学生对他尚不了解。预备铃已摇过,学生们才慢慢地走向教室,边说边笑,边打边闹地闯入教室,他们以为老师还没到。谁知这时李老师早已端端正正地坐在讲台前。喧闹声戛然而止,学生们迅即打到自己的位置坐好。李老师的严肃却不失温和。上课铃响过后,李老师站起来深深地向学生们鞠了一躬。从这以后,每到上音、美课时,学生们总是不等打预备铃就早早地在教室里坐好。
一次上钢琴课时,十余名学生围站在钢琴四周,看李老师示范演奏。这时一股恶臭味在空气中散开——不知谁放了一个无声的屁。有人掩鼻,有人轻声说“讨厌”。李老师却不动声色地继续演奏。待到下课时,他照例子深深一躬,学生们正要起身时,他说:“大家等一等,我还有句话要说。”还是那严肃而温和的口气,“以后放屁时,到门外去,不要在教室内。”接着又鞠了一躬。此时学生们早已忍不住哈哈大笔起来,跑出教室已很远仍笑得直不起腰来。
另一次,一个学生在上课时看小说,以为老师不知。其实,李老师早已看到,只是不愿当众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到下课时,老师累累喊住那个学生,等其他学生走完,他才郑重却很和气地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了。”说完他微一鞠躬,意思是“你可以走了。”话不多却使学生深受教育并能认真改正。对于其他一些不守纪律和随地吐痰等现象,他也照此处理。
又一次,一个学生在走图画教室时,大声喊到:“李叔同哪里去了?”他不知李老师就在隔壁。请想,那个时代很讲师道尊严,直呼老师名字,一般老师接受不了甚至会大发雷霆。可李叔同只是和平时一样平静地问:“什么事?”而那个学生早已跑远了。
当时一师有个训育主任对学生态度粗暴,学生们普遍反感。有一次丰子恺因与他发生争执,最后两人动起手来,主任很是不满。他要求校方召开紧急会议处理丰子恺。会上气氛很紧张,主任要求将丰子恺开除。在沉寂中李叔同发言了:“学生打先生,是学生不好,但先生也有责任——没教育好。考虑到丰子恺平日遵守校纪无大错,如开除似太重。而且丰是个人材,将来必大有前途,如开除则毁了他的前途,对国家是一损失。我意此番记一大过,我带他一道向主任赔礼道歉,不知大家是否同意?”此时会场上一片同意声。事后,李叫相子恺等几个人到他的房间,打开《人谱》一书,念了一段,大意是学文艺时更要重视人格、道德修养。
一个大雪纷飞的下午,学生刘质平在写好一支曲子后去向李老师请教。李老师认真地看,然后又长时间注视着刘,一言不发。此时刘心里颇有些忐忑不安。忽然,李老师说:“今晚8点35分,请你到音乐教室,我有话说,现在先回去吧!”刘诺诺而退。晚风越猛雪更大,气温很低。刘照约会时间提前十多分钟来到教室前,发现走廊上竟然有足迹,而教室的门闭着,悄然无声。刘心存疑虑肃立于廊下,静候先生。十多分钟后,教室内的电灯忽然大亮,随后门开了,李老师拿着手表走出来说:“时间无误。你饱尝了风雪之味,可以回去了。”刘先是有些奇怪,随即又朦胧隐约感觉到什么,一切尽在不言中。此后师生表谊日深。每周课外,老师专门辅导刘两次。
李叔同从事教育事业的时间并不长,也未见其写过教育方面的论著,但多这几则小故事中不难看出他教育思想的一面。文中提到的刘质平、丰子恺后来都成了我国著名的音乐家、美术家和艺术家。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396103.html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徐悲鸿(1895-1953),是兼采中西艺术之长的现代绘画大师,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出身农村,家境清贫。父亲徐达章是个村塾教师,擅长花鸟,人物画。徐悲鸿4岁开始在家塾中读书,耳濡目染,自幼对绘画发生兴趣。9岁随父学画,10岁已能作父亲的助手。农忙时,兼做耕作,贫苦的劳动生活,使他从小养成了勤劳,简朴的作风和诚实正直的性格。 他13岁时遇上大荒之年,随父走江湖,依靠鬻字卖画为生。17岁时,父亲染上重病,家境每况愈下。八口之家的生活重担,从此落到徐悲鸿的肩上。他在小学,中学任图画教师,也到上海等地靠卖画为生。19岁时父亲去世,家境愈加贫困。
1915年徐悲鸿再次赴沪,在友人帮助下,在“暇余总会”(当时的赌场)一隅借住,刻苦创作,同时到夜校学习法文。他画了一匹马,寄给审美书馆馆长高剑父。其弟高奇峰十分赞赏他的画艺。这时,徐悲鸿虽考取了震旦大学,但无钱进学,幸好得到高奇峰的资助。后又结识了康有为,得有机会观摩康所收藏的碑帖。并在艺术观 上也受到康有为的影响。1917年徐悲鸿赴日本东京研究美术,秋返北京,应蔡元培之邀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并结识陈师曾。1919年赴法留学。在著名画家达仰的画室学习素描,1921年去德国,就学于画家康普的画室,次年归巴黎。1925年经新加坡回国。第二年春,他再去巴黎,又赴比利时布鲁塞尔临画,游历瑞士,意大利。
1927年回国后,历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等职。1933年携中国近代绘画作品赴法、德、比利时、意大利及苏联展览。抗战时期,将自己作品带到南洋,印度等东南亚地区展览,并将全部收入捐献给祖国难民。
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派飞机接徐悲鸿和一批著名教授去南京,遭到徐悲鸿拒绝。解放后他被邀请为中国出席世界和平大会的代表,并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并当选为全国文联常务委员,全国政协代表和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1952 年在病中,将自己一生创作和全部珍藏作品捐献国家。1953年病逝,只活了59岁。 国家为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在北京建立了徐悲鸿纪念馆,保存了他的一千余件作品。他一生创作作品达数千件,培养和发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
徐悲鸿擅长中国画,油画,尤精素描。他的画作满含激情,技巧极高。著名油画有《溪我后》,《田横五百士》,国画有《九方皋》,《愚公移山》,《会师东京》等。最能反映徐悲鸿个性,表达他思想感情的莫过於他写马的画卷。他对马的肌肉,骨骼以及神情动态,作过长期的观察研究,画了数以千计的速写。所以他画 的马图笔墨酣畅,奔放处不狂狷,精微处不琐屑,筋强骨壮,气势磅礴,形神俱足。另有一些人物,狮,猫等题材作品,也是质优量大。他的绘画创作坚持“师法造化,寻求真理”的原则。
1915年徐悲鸿再次赴沪,在友人帮助下,在“暇余总会”(当时的赌场)一隅借住,刻苦创作,同时到夜校学习法文。他画了一匹马,寄给审美书馆馆长高剑父。其弟高奇峰十分赞赏他的画艺。这时,徐悲鸿虽考取了震旦大学,但无钱进学,幸好得到高奇峰的资助。后又结识了康有为,得有机会观摩康所收藏的碑帖。并在艺术观 上也受到康有为的影响。1917年徐悲鸿赴日本东京研究美术,秋返北京,应蔡元培之邀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并结识陈师曾。1919年赴法留学。在著名画家达仰的画室学习素描,1921年去德国,就学于画家康普的画室,次年归巴黎。1925年经新加坡回国。第二年春,他再去巴黎,又赴比利时布鲁塞尔临画,游历瑞士,意大利。
1927年回国后,历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等职。1933年携中国近代绘画作品赴法、德、比利时、意大利及苏联展览。抗战时期,将自己作品带到南洋,印度等东南亚地区展览,并将全部收入捐献给祖国难民。
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派飞机接徐悲鸿和一批著名教授去南京,遭到徐悲鸿拒绝。解放后他被邀请为中国出席世界和平大会的代表,并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并当选为全国文联常务委员,全国政协代表和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1952 年在病中,将自己一生创作和全部珍藏作品捐献国家。1953年病逝,只活了59岁。 国家为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在北京建立了徐悲鸿纪念馆,保存了他的一千余件作品。他一生创作作品达数千件,培养和发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
徐悲鸿擅长中国画,油画,尤精素描。他的画作满含激情,技巧极高。著名油画有《溪我后》,《田横五百士》,国画有《九方皋》,《愚公移山》,《会师东京》等。最能反映徐悲鸿个性,表达他思想感情的莫过於他写马的画卷。他对马的肌肉,骨骼以及神情动态,作过长期的观察研究,画了数以千计的速写。所以他画 的马图笔墨酣畅,奔放处不狂狷,精微处不琐屑,筋强骨壮,气势磅礴,形神俱足。另有一些人物,狮,猫等题材作品,也是质优量大。他的绘画创作坚持“师法造化,寻求真理”的原则。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徐悲鸿(1895-1953),是兼采中西艺术之长的现代绘画大师,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出身农村,家境清贫。父亲徐达章是个村塾教师,擅长花鸟,人物画。徐悲鸿4岁开始在家塾中读书,耳濡目染,自幼对绘画发生兴趣。9岁随父学画,10岁已能作父亲的助手。农忙时,兼做耕作,贫苦的劳动生活,使他从小养成了勤劳,简朴的作风和诚实正直的性格。 他13岁时遇上大荒之年,随父走江湖,依靠鬻字卖画为生。17岁时,父亲染上重病,家境每况愈下。八口之家的生活重担,从此落到徐悲鸿的肩上。他在小学,中学任图画教师,也到上海等地靠卖画为生。19岁时父亲去世,家境愈加贫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