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艺术发展史的开端到现在的历程是什么?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西方艺术发展史
在西方漫长的古代史中,因为宗教占据了社会整体的核心地位,是这个整体的基本凝聚力,艺术不仅因为依靠宗教而得到了纵贯历史的辉煌发展,而且艺术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内容)也是统一于宗教的——它是宗教活动的一种基本工具和方式。在西方艺术发展史的研究中,不深入理解西方宗教精神,不把这种精神作为艺术的内在动机,是不能真正把握自古希腊以至于前浪漫主义时代的西方艺术实质的。比如,人体艺术的发达,是西方艺术的一个基本传统。这个传统的确立,是以西方世界根深蒂固的宗教情怀为基础的。传统艺术家是把为人塑像作为为神造像的神圣事业来进行的。在此,我们看到艺术与宗教的内在统一性,也因此艺术是传统西方社会所绝对必须的。
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拉开了西方近代美术史的开端,它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整个艺术史的步伐,影响之深,涉及之远,范围之广在艺术发展的长河中都是高高卷起的浪花,闪耀夺目。任何事物的发生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既不会突然出现,也不会瞬间消失。在整个文艺复兴背后的推手是欧洲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城市工商业的繁荣及其政治上的相对独立或自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在满足了物质需求后必然会追求更高层次——精神需求。文艺复兴期间涌出了众多著名的艺术家,代表人物有.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安吉利特、尼德兰等,他们的艺术手法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艺术爱好者们。
二十世纪虽然不及文艺复兴来的精绝,可在整个艺术史中也是一个活跃的年代,短短百年间,涌现出众多的艺术流派,从野兽派开始,经历了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抽象主义、达达主义、风格派、形而上画派、包豪斯、超现实主义、巴黎画派、抽象表现主义、新现实主义、波普艺术、欧普艺术、地境艺术、观念艺术、行为表演艺术、照相写实、激浪派、极少主义、女性主义、涂鸦主义、装置艺术、影像艺术、新媒介艺术、全球化时期、象征主义、俄国前卫艺术、构成艺术、八人画派、现代雕塑、后现代名词解释,直至世界现代设计。
从最初的野兽派到最后的世界现代设计,我们大可以将其看作是一个社会发展史,只不过形式上用了另一种语言。
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定会有质的改变,野兽派的产生是对学院派的背叛,他们对感动力稀薄,表现不够深入的印象派画风持一种反抗的态度,继续着后印象主义凡高、高更、塞尚等人的探索,追求更为强烈的艺术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后,社会动荡不安,一群受着康德哲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强调反传统,不满于社会现状,要求改革,要求“革命”的艺术家形成了表现主义,他们在艺术中强调表现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导致对客观形态的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的一种思潮,用以发泄内心的苦闷,认为主观是唯一真实,否定现实世界的客观性,反对艺术的目的性,它是20世纪初期绘画领域中特别流行于北欧诸国的艺术潮流,是社会文化危机和精神混乱的反映,在社会动荡的时代表现尤为突出和强烈。
20世纪初工业文明、机器时代的到来,年轻的艺术家们普遍关注的是如何革新形式,来表现在迅猛变革的工业社会里人们的内在情绪和心理。立体主义的产生时期和表现主义差不多,不同的是表现主义宣泄的是艺术家们对战争、社会现实的不满,而立体主义起源于塞尚的理论和创作实践,艺术家们把塞尚的“要用圆柱体、圆球体、圆椎体来表现自然”这句话当着自己艺术追求的理想。立体主义更多是在折射工业文明、机器时代的社会现实。代表人物就是全民偶像的毕加索,他热衷于前卫艺术创新,也不放弃对现实的表现。《亚维农的少女》这幅不可思议的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
有人反对战争就必定有人支持,未来主义者们就是一群支持战争的艺术家们,他们对现代战争大加颂扬,认为战争是艺术最终极的形式。一些未来主义者们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幸存者,怀有深刻的民族主义思想,这些经历使得他们未来主义者公然支持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正好迎合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政策的需要,使意大利的未来主义成为官方的艺术,也成了我前面所说的所谓的“御用画家”。而抽象主义则是属于第三种,他们提倡“抽离”,在艺术创造中,除了情移的冲动以外,还有一种与之相反的冲动支配着,这便是“抽离的趋势”。产生抽离的原因是因为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冲突,人们感受到空间的广大与现象的紊乱,在心理上对空间怀有恐惧,并感到难以安身立命。人们的心灵既然不能在变化无常的外界现象中求得宁静,祗有到艺术的形式里寻找慰藉。当然抽象主义的产生除了有逃避现实的因素外,还有受到工业、科学技术推动的原因。
达达主义在我看来是艺术史的一次小意外,却也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变革。达达主义最初的含义是为了反对艺术,其中最著名的人物就是杜尚,他从不把艺术当回事,以滑稽幽默的方式给严肃的艺术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而正是这种态度打破了一直以来艺术的遮羞布,艺术总被人们当做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物,而杜尚用自己的行动作品告诉我们,Art isnothing! 他颠覆了人们的惯性思考,随手拿起的一个小便池放在了不同的环境就变成了一件艺术品!达达主义有其特殊的政治意识形态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周边环境遭到严重摧毁,导致精神上的崩溃,以往安闲平稳的绘画面貌已经不再能够打动人,达达主义用一种幻想和离奇的视觉形象来表达对世界的反映。
随着社会的逐渐稳定,社会环境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一期间出现的画派大都没有太多革新,受着前面一些流派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包豪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虽然只经历了短短的十四年,但在艺术史上却有着重要的地位,包豪斯优越严谨的教学体系更是沿用至今。它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无论是外在还是内涵,都值得人们学习欣赏。一直被称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也最具有争议的艺术院校,在当时它是乌托邦思想和精神的中心。它创建了现代设计的教育理念,取得了在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无可辩驳的卓越成就。包豪斯的历程就是现代设计诞生的历程,也是在艺术和机械技术这两个相去甚远的门类见搭建桥梁的历程。设计在艺术史上始终不能像绘画那么受人关注,而正是包豪斯,引发了人们对设计的重视,这也顺应了工业高度发展的社会需求。
在此之后的艺术流派中不得不提的是抽象表现主义,在艺术内容上它没有什么巨大的创举,但却是第一个由美国兴起的艺术运动。美国兴起此艺术运动跟当时纽约想要取代巴黎成为世界艺术中心是有影响的。也是二战之后西方艺术的第一个重要的运动,享有的地位无与伦比。它是战后漫长风格实验的开端,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自此之后的一段时期里,西方现代艺术的中心从巴黎转移到了纽约。研究中国美术史也会发现,艺术中心往往代表着经济中心,这也从侧面的反映,随着艺术中心的转移,世界的经济中心也发生了变化。
正像波普艺术,虽然起源于英国,真正发展至鼎盛却是在美国,文化的传承抛开不说,经济在无形中犹如一张大手暗自操控着。美国波普艺术家声称他们所从事的大众化艺术与美洲的原始艺术和印第安人的艺术类似,是美国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波普艺术也是一个探讨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关连的艺术运动。它试图推翻抽象艺术并转向符号,商标等具象的大众文化主题。简单来说,波普艺术是当今较底层艺术市场的前身。60年代,波普艺术的影响力量开始在英国和美国流传,造就了许多当代的艺术家。后期的波普艺术几乎都在探讨美国的大众文化。波普艺术特殊的地方在于它对于流行时尚有相当特别而且长久的影响力,不少服装设计,平面设计师都直接或间接的从波普艺术中取得或剽窃灵感。 可以这样说,在艺术精神上波普虽没有深造,却发展了艺术的其他道路。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安迪.沃霍尔,他成了恶搞、前卫、疯狂、流行、经典的代名词。
伴随着社会稳定,高科技的诞生也对艺术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其中照相写实就是一个最好的体现,而社会涌现的各种思潮也影响了艺术的发展。女性主义、激浪派、极少主义、地境艺术、涂鸦主义正是由各种社会思潮带来的结果。
影响艺术的到来意味着人类已经迈入了科技时代,人类在科学技术领域里最伟大的进步,不是原子弹的爆炸和航天飞机的上天,而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在艺术领域中最重在的突破,不是电影和电视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而是数码影象技术的诞生。数字影象是真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完美。接踵而来就是新媒介艺术,它将艺术变换了一种手段不再是单纯的平面空间,而用动态改变了艺术一直以来的静止。
艺术随着历史长河的流动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不管什么时期的艺术,都是艺术家们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信息,可以是个人的,可以是社会的。艺术的发展也在经历着大大小小的分裂合并,趋同创新。艺术史是人类历史的另一种语言,它用美的形式撰写了整个历史的变迁,绘出了人类一个个前进的脚步!
在西方漫长的古代史中,因为宗教占据了社会整体的核心地位,是这个整体的基本凝聚力,艺术不仅因为依靠宗教而得到了纵贯历史的辉煌发展,而且艺术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内容)也是统一于宗教的——它是宗教活动的一种基本工具和方式。在西方艺术发展史的研究中,不深入理解西方宗教精神,不把这种精神作为艺术的内在动机,是不能真正把握自古希腊以至于前浪漫主义时代的西方艺术实质的。比如,人体艺术的发达,是西方艺术的一个基本传统。这个传统的确立,是以西方世界根深蒂固的宗教情怀为基础的。传统艺术家是把为人塑像作为为神造像的神圣事业来进行的。在此,我们看到艺术与宗教的内在统一性,也因此艺术是传统西方社会所绝对必须的。
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拉开了西方近代美术史的开端,它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整个艺术史的步伐,影响之深,涉及之远,范围之广在艺术发展的长河中都是高高卷起的浪花,闪耀夺目。任何事物的发生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既不会突然出现,也不会瞬间消失。在整个文艺复兴背后的推手是欧洲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城市工商业的繁荣及其政治上的相对独立或自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在满足了物质需求后必然会追求更高层次——精神需求。文艺复兴期间涌出了众多著名的艺术家,代表人物有.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安吉利特、尼德兰等,他们的艺术手法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艺术爱好者们。
二十世纪虽然不及文艺复兴来的精绝,可在整个艺术史中也是一个活跃的年代,短短百年间,涌现出众多的艺术流派,从野兽派开始,经历了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抽象主义、达达主义、风格派、形而上画派、包豪斯、超现实主义、巴黎画派、抽象表现主义、新现实主义、波普艺术、欧普艺术、地境艺术、观念艺术、行为表演艺术、照相写实、激浪派、极少主义、女性主义、涂鸦主义、装置艺术、影像艺术、新媒介艺术、全球化时期、象征主义、俄国前卫艺术、构成艺术、八人画派、现代雕塑、后现代名词解释,直至世界现代设计。
从最初的野兽派到最后的世界现代设计,我们大可以将其看作是一个社会发展史,只不过形式上用了另一种语言。
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定会有质的改变,野兽派的产生是对学院派的背叛,他们对感动力稀薄,表现不够深入的印象派画风持一种反抗的态度,继续着后印象主义凡高、高更、塞尚等人的探索,追求更为强烈的艺术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后,社会动荡不安,一群受着康德哲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强调反传统,不满于社会现状,要求改革,要求“革命”的艺术家形成了表现主义,他们在艺术中强调表现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导致对客观形态的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的一种思潮,用以发泄内心的苦闷,认为主观是唯一真实,否定现实世界的客观性,反对艺术的目的性,它是20世纪初期绘画领域中特别流行于北欧诸国的艺术潮流,是社会文化危机和精神混乱的反映,在社会动荡的时代表现尤为突出和强烈。
20世纪初工业文明、机器时代的到来,年轻的艺术家们普遍关注的是如何革新形式,来表现在迅猛变革的工业社会里人们的内在情绪和心理。立体主义的产生时期和表现主义差不多,不同的是表现主义宣泄的是艺术家们对战争、社会现实的不满,而立体主义起源于塞尚的理论和创作实践,艺术家们把塞尚的“要用圆柱体、圆球体、圆椎体来表现自然”这句话当着自己艺术追求的理想。立体主义更多是在折射工业文明、机器时代的社会现实。代表人物就是全民偶像的毕加索,他热衷于前卫艺术创新,也不放弃对现实的表现。《亚维农的少女》这幅不可思议的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
有人反对战争就必定有人支持,未来主义者们就是一群支持战争的艺术家们,他们对现代战争大加颂扬,认为战争是艺术最终极的形式。一些未来主义者们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幸存者,怀有深刻的民族主义思想,这些经历使得他们未来主义者公然支持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正好迎合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政策的需要,使意大利的未来主义成为官方的艺术,也成了我前面所说的所谓的“御用画家”。而抽象主义则是属于第三种,他们提倡“抽离”,在艺术创造中,除了情移的冲动以外,还有一种与之相反的冲动支配着,这便是“抽离的趋势”。产生抽离的原因是因为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冲突,人们感受到空间的广大与现象的紊乱,在心理上对空间怀有恐惧,并感到难以安身立命。人们的心灵既然不能在变化无常的外界现象中求得宁静,祗有到艺术的形式里寻找慰藉。当然抽象主义的产生除了有逃避现实的因素外,还有受到工业、科学技术推动的原因。
达达主义在我看来是艺术史的一次小意外,却也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变革。达达主义最初的含义是为了反对艺术,其中最著名的人物就是杜尚,他从不把艺术当回事,以滑稽幽默的方式给严肃的艺术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而正是这种态度打破了一直以来艺术的遮羞布,艺术总被人们当做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物,而杜尚用自己的行动作品告诉我们,Art isnothing! 他颠覆了人们的惯性思考,随手拿起的一个小便池放在了不同的环境就变成了一件艺术品!达达主义有其特殊的政治意识形态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周边环境遭到严重摧毁,导致精神上的崩溃,以往安闲平稳的绘画面貌已经不再能够打动人,达达主义用一种幻想和离奇的视觉形象来表达对世界的反映。
随着社会的逐渐稳定,社会环境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一期间出现的画派大都没有太多革新,受着前面一些流派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包豪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虽然只经历了短短的十四年,但在艺术史上却有着重要的地位,包豪斯优越严谨的教学体系更是沿用至今。它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无论是外在还是内涵,都值得人们学习欣赏。一直被称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也最具有争议的艺术院校,在当时它是乌托邦思想和精神的中心。它创建了现代设计的教育理念,取得了在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无可辩驳的卓越成就。包豪斯的历程就是现代设计诞生的历程,也是在艺术和机械技术这两个相去甚远的门类见搭建桥梁的历程。设计在艺术史上始终不能像绘画那么受人关注,而正是包豪斯,引发了人们对设计的重视,这也顺应了工业高度发展的社会需求。
在此之后的艺术流派中不得不提的是抽象表现主义,在艺术内容上它没有什么巨大的创举,但却是第一个由美国兴起的艺术运动。美国兴起此艺术运动跟当时纽约想要取代巴黎成为世界艺术中心是有影响的。也是二战之后西方艺术的第一个重要的运动,享有的地位无与伦比。它是战后漫长风格实验的开端,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自此之后的一段时期里,西方现代艺术的中心从巴黎转移到了纽约。研究中国美术史也会发现,艺术中心往往代表着经济中心,这也从侧面的反映,随着艺术中心的转移,世界的经济中心也发生了变化。
正像波普艺术,虽然起源于英国,真正发展至鼎盛却是在美国,文化的传承抛开不说,经济在无形中犹如一张大手暗自操控着。美国波普艺术家声称他们所从事的大众化艺术与美洲的原始艺术和印第安人的艺术类似,是美国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波普艺术也是一个探讨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关连的艺术运动。它试图推翻抽象艺术并转向符号,商标等具象的大众文化主题。简单来说,波普艺术是当今较底层艺术市场的前身。60年代,波普艺术的影响力量开始在英国和美国流传,造就了许多当代的艺术家。后期的波普艺术几乎都在探讨美国的大众文化。波普艺术特殊的地方在于它对于流行时尚有相当特别而且长久的影响力,不少服装设计,平面设计师都直接或间接的从波普艺术中取得或剽窃灵感。 可以这样说,在艺术精神上波普虽没有深造,却发展了艺术的其他道路。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安迪.沃霍尔,他成了恶搞、前卫、疯狂、流行、经典的代名词。
伴随着社会稳定,高科技的诞生也对艺术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其中照相写实就是一个最好的体现,而社会涌现的各种思潮也影响了艺术的发展。女性主义、激浪派、极少主义、地境艺术、涂鸦主义正是由各种社会思潮带来的结果。
影响艺术的到来意味着人类已经迈入了科技时代,人类在科学技术领域里最伟大的进步,不是原子弹的爆炸和航天飞机的上天,而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在艺术领域中最重在的突破,不是电影和电视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而是数码影象技术的诞生。数字影象是真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完美。接踵而来就是新媒介艺术,它将艺术变换了一种手段不再是单纯的平面空间,而用动态改变了艺术一直以来的静止。
艺术随着历史长河的流动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不管什么时期的艺术,都是艺术家们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信息,可以是个人的,可以是社会的。艺术的发展也在经历着大大小小的分裂合并,趋同创新。艺术史是人类历史的另一种语言,它用美的形式撰写了整个历史的变迁,绘出了人类一个个前进的脚步!
展开全部
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拉开了西方近代美术史的开端。任何事物的发生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既不会突然出现,也不会瞬间消失。在整个文艺复兴背后的推手是欧洲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城市工商业的繁荣及其政治上的相对独立或自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在满足了物质需求后必然会追求更高层次——精神需求。
文艺复兴期间涌出了众多著名的艺术家,代表人物有.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安吉利特、尼德兰等,他们的艺术手法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艺术爱好者们。
二十世纪虽然不及文艺复兴来的精绝,可在整个艺术史中也是一个活跃的年代,短短百年间,涌现出众多的艺术流派,从野兽派开始,经历了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抽象主义、达达主义、风格派、形而上画派、包豪斯、超现实主义、巴黎画派、抽象表现主义、新现实主义、波普艺术、欧普艺术、地境艺术、观念艺术、行为表演艺术、照相写实、激浪派、极少主义、女性主义、涂鸦主义、装置艺术、影像艺术、新媒介艺术、全球化时期、象征主义、俄国前卫艺术、构成艺术、八人画派、现代雕塑、后现代名词解释,直至世界现代设计。
20世纪初工业文明、机器时代的到来,年轻的艺术家们普遍关注的是如何革新形式,来表现在迅猛变革的工业社会里人们的内在情绪和心理。立体主义的产生时期和表现主义差不多,不同的是表现主义宣泄的是艺术家们对战争、社会现实的不满,而立体主义起源于塞尚的理论和创作实践,艺术家们把塞尚的“要用圆柱体、圆球体、圆椎体来表现自然”这句话当着自己艺术追求的理想。立体主义更多是在折射工业文明、机器时代的社会现实。代表人物就是全民偶像的毕加索,他热衷于前卫艺术创新,也不放弃对现实的表现。《亚维农的少女》这幅不可思议的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
随着社会的逐渐稳定,社会环境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一期间出现的画派大都没有太多革新,受着前面一些流派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包豪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虽然只经历了短短的十四年,但在艺术史上却有着重要的地位,包豪斯优越严谨的教学体系更是沿用至今。它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无论是外在还是内涵,都值得人们学习欣赏。一直被称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也最具有争议的艺术院校,在当时它是乌托邦思想和精神的中心。它创建了现代设计的教育理念,取得了在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无可辩驳的卓越成就。包豪斯的历程就是现代设计诞生的历程,也是在艺术和机械技术这两个相去甚远的门类见搭建桥梁的历程。设计在艺术史上始终不能像绘画那么受人关注,而正是包豪斯,引发了人们对设计的重视,这也顺应了工业高度发展的社会需求。
在此之后的艺术流派中不得不提的是抽象表现主义,在艺术内容上它没有什么巨大的创举,但却是第一个由美国兴起的艺术运动。美国兴起此艺术运动跟当时纽约想要取代巴黎成为世界艺术中心是有影响的。也是二战之后西方艺术的第一个重要的运动,享有的地位无与伦比。它是战后漫长风格实验的开端,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自此之后的一段时期里,西方现代艺术的中心从巴黎转移到了纽约。研究中国美术史也会发现,艺术中心往往代表着经济中心,这也从侧面的反映,随着艺术中心的转移,世界的经济中心也发生了变化。
正像波普艺术,虽然起源于英国,真正发展至鼎盛却是在美国,文化的传承抛开不说,经济在无形中犹如一张大手暗自操控着。美国波普艺术家声称他们所从事的大众化艺术与美洲的原始艺术和印第安人的艺术类似,是美国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波普艺术也是一个探讨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关连的艺术运动。它试图推翻抽象艺术并转向符号,商标等具象的大众文化主题。简单来说,波普艺术是当今较底层艺术市场的前身。60年代,波普艺术的影响力量开始在英国和美国流传,造就了许多当代的艺术家。后期的波普艺术几乎都在探讨美国的大众文化。波普艺术特殊的地方在于它对于流行时尚有相当特别而且长久的影响力,不少服装设计,平面设计师都直接或间接的从波普艺术中取得或剽窃灵感。 可以这样说,在艺术精神上波普虽没有深造,却发展了艺术的其他道路。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安迪.沃霍尔,他成了恶搞、前卫、疯狂、流行、经典的代名词。
17世纪:巴罗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手法主义是16世纪晚期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其主要特点是追求怪异和不寻常的效果,如以变形和不协调的方式表现空间,以夸张的细长比例表现人物等。建筑史中则用以指1530~1600年间意大利某些建筑师的作品中体现前期巴洛克风格的倾向。
从17世纪30年代起,意大利教会财富日益增加,各个教区先后建造自己的巴洛克风格的教堂。由于规模小,不宜采用拉丁十字形平面,因此多改为圆形、椭圆形、梅花形、圆瓣十字形等单一空间的殿堂,在造型上大量使用曲面。
18世纪上半叶,德国巴洛克建筑艺术成为欧洲建筑史上一朵奇花。
巴洛克艺术在各方面的表现:
建筑方面:柱子特别粗大,屋顶布满雕刻。满足霸者心态,如路 易十四时期所建筑凡尔赛宫雕刻方面:皱折阴影夸大浓烈,使得姿态夸张。 绘画方面:然虽同为中世纪之宗教画,但由于立足于自由主义之 上,因此也在技术上充份的发挥洗练的功夫。构图雄 伟豪迈、色彩豪壮华丽富变化、明暗的阴暗对比深刻 、线条极尽曲折,使人有极度夸张之感。其它方面:画人物丰满健壮,且视女性化的柔弱艺术为禁物。西班牙十字军东征的失败和好望角、新大陆的相继发现促使西、葡两国取代了意大利的地位,使得到了十七世纪,西班牙由文艺复兴运动转变成巴洛克艺术。 西班牙深受信奉「旧教」的影响,使得王室、教会仍持强大的势力,此异于意大利和法兰德斯,而在此对宗教的神秘感情与专制 . 君主的强大势力之下,所诞生的庄严的艺术便为「巴洛克艺术].
18世纪:洛可可艺术
洛可可艺术,发端于路易十四时代晚期的法国,盛行于路易十五时代。其风格是精致纤巧、色彩柔和艳丽。洛可可艺术的兴起与法国贵族阶层的衰落和资产阶级的兴盛有关。18世纪的法国,封建制度的危机越来越明显,封建统治阶级已经感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于是及时行乐之风盛行。在封建统治阶级没落的同时,资产阶级正在兴起,洛可可艺术风格正好也适应他们的审美需求。
洛可可艺术(Rococo art)发端于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1715~1774)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又称「路易十五式」,十八世纪被看成是「理性的时代」或「启蒙运动」的时代,哲学家从过去假设上帝存在进而推论所有事物的工作,转换为依据实验和观察的理性方法去推论世间的万象,几乎将神学从哲学中剔除,选择倾向世俗的路线,趣味从注重高尚的教化转向寻求轻浮的快感。艺术的风格,在音乐家莫札特、海顿,文学家蒲伯、艾狄生、福尔泰,画家华铎、康斯博罗中,贯穿著一种共同主题,它把理性与优美趣味同轻松、明晰、秩序井然的材料相互配合起来。路易十四常在凡尔赛宫开各种舞会,藉著繁琐的礼仪与无意义的职务折腾贵族们,再以富丽堂皇的宫廷装饰营造悠闲的环境,有利搞风流韵事,以便消耗贵族们的精力,使他们无暇去策划造反。因此艺术家授命编造一种理想生活的极乐世界情景,其唯一的目的是塑造出一个悠闲的、实际上是懒惰的社会快乐洛可可是相对于路易十四时代那种盛大、庄严的古典主义艺术的,这种变化和法国贵族阶层的衰落,与启蒙运动的自由探索精神(几乎取代宗教信仰),及中产阶级的日渐兴盛有关 洛可可在形成过程中还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特别是在庭园设计、室内设计、丝织品、瓷器、漆器等方面(如《中国人物小陶瓷》,麦尔,德国,1768)。由于当时法国艺术取得欧洲的中心地位,所以洛可可艺术的影响也遍及欧洲各国。
18世纪末期: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英语∶Neoclassicism),兴起于18世纪的罗马,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艺术运动。新古典主义,一方面起于对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艺术的反动,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刻意从风格与题材模仿古代艺术,并且知晓所模仿的内容为何。新古典主义在雕刻艺术上以浅浮雕(bas relief)图式表现,因此截然不同于巴洛克风格的深度雕刻。
以复兴古希腊罗马艺术为旗号的古典主义艺术,早在17世纪的法国就已出现。在法国大革命及其政治和社会改革之前,有一场纯粹的艺术革命,这就是新古典主义美术运动。这一时期的法国美术既不是古希腊和罗马美术的再现,也非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的重复。它是适应资产阶级革命形势需要在美术上一场借古开今的潮流。 所谓新古典主义也就是相对于17世纪的古典主义而言的。同时,因为这场新古典主 义美术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紧密相关,所以也有人称之为"革命的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征是: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的重大事件),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在造型上 重视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对色彩不够重视。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从维安、达维德到安格尔,取得了最优秀的成就,并达到高峰。
浪漫主义
19世纪浪漫主义的诞生是对当时新古典主义、学院派美术的一次革命。浪漫主义以追求自由、平等、博爱和个性解放为思想基础。追求幻想的美、注重感情的传达,喜欢热情奔放的性情抒发。浪漫主义艺术以动态对抗静止,以强烈的主观性对抗过分的客观性。浪漫主义在题材上,多描写独特的性格,异国的情调,生活的悲剧,异常的事件,还往往从一些文学作品中寻找创作的题材。
这一画派摆脱了当时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的羁绊,偏重于发挥艺术家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创作题材取自现实生活,中世纪传说和文学名著(如莎士比亚、但丁、歌德、拜伦的作品)等,有一定的进步性。代表作品有*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人民》。画面色彩热烈,笔触奔放,富有运动感。
浪漫主义画派以肯定、颂扬人的精神价值,争取个性解放和人权为思想原则。在绘画上主张有个性、有特征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构图变化丰富,色彩对比强烈,笔触奔放流畅,使画面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19世纪: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是 19 世纪在西欧出现的与浪漫主义相对立的一种艺术思潮。由于现实主义艺术家的作品大多对所处的社会的阴暗面进行揭露和批判,所以又被称为批判的现实主义.
印象派绘画:又称印象主义画派。是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流行于欧洲的艺术创作思潮。印象派绘画出现于1874年,这一年一群无名的年轻画家举办艺术展览会,其中有莫奈的《日出·印象》,被一保守派记者用来在文章中借以讽刺此画派,称之为“印象主义画家的展览会”,画派因此而得名。印象主义以创新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反对古典主义、反对浪漫主义。主张画家到室外,根据眼睛在阳光下直接观察事物的感受来作画,表现物体在阳光的照耀下色彩的微妙变化,开辟了绘画的新领域。印象派画家从各个方面以新的视角真实地、科学地描绘客观世界,描绘画家身边的现实,表达自己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但是却舍弃了通过艺术来表达崇高理想的艺术家的社会职责,表现出颓废的一面。在世界绘画发展史上,印象主义具有革新意义,开辟了绘画语言的新天地,为展示客观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提供了新的技巧,为艺术家发挥自己的艺术个性提供了新的可能,也拓展了艺术审美的新领域。为20世纪现代主义艺术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0世纪:
1.超现实派 首次超现实主义画展于1925年在巴黎举办,翌年举办了第二次。此后,在巴黎、哥本哈根和特纳里夫、伦敦、纽约等地有过多次重要展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断了该运动的蓬勃状态,不过由于其成员分散到了世界各地,战争倒也间接地扩大了它的国际影响。战后,在巴黎、纽约等地先后举办了国际性展览会。除了组织各种活动外,超现实主义团体还充分运用杂志、报刊等媒体及传单、小册子等手法来传播其观念。1966年9月28日,超现实主义运动的核心人物布雷东去世,这使团体失去了极其重要的凝聚力量。1969年10月4日,许斯特在《世界报》发表最后一个超现实主义宣言《第四章》,指出“超现实主义运动已经没有任何内部的一致,我的一些朋友和我本人于二月份决定将它放弃,它和我们再也没有关系。”曾经轰轰烈烈的一场运动至此结束。不过,其影响力绝不会因此而烟消云散。事实上,超现实主义运动对20世纪美学观念有着重要影响
2.荷兰风格派 一战期间,荷兰作为中立国而与卷入战争的其他国家在政治上和文化上相互隔离。在极少外来影响的情况下,一些接受了野兽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现代观念启迪的艺术家们开始在荷兰本土努力探索前卫艺术的发展之路,且取得了卓尔不凡的独特成就,形成著名的风格派(DeStijl,荷兰文,即风格之意)。风格派正式成立于1917年,其核心人物是蒙德里安和凡杜斯堡,其他合作者包括画家列克(BartvanderLeck)、胡札(VilmosHuszar)、雕塑家万东格洛(CeorgesVantongerllo)、建筑师欧德(J.J.P.Oud)、里特维尔德(GerritRietveld)等人。显然,风格派作为一个运动,广泛涉及到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诸多领域,其影响是全方位的。
3.抽象表现主义画派 汉斯霍夫曼(HansHofmann,1883—1966)是抽象表现主义艺术的先驱
4.波普及其之后的画派 20世纪产生于美国画坛上的抽象表现主义,标志着西方现代艺术中心从巴黎转移到了纽约。如果说,这个画派其实是欧洲现代派绘画在美国的延续,那么此后在美国所产生的种种绘画流派,则全然是美国人自己的创造。波普艺术,便是最早的一个具有美国特点的画派。
5.至上派 走向纯抽象——俄国前卫艺术
6.未来派 未来主义(Futurism)首先是一场文学运动,它最初由意大利诗人马里内蒂(FilippoTommasoMarinetti,1878—1944)一手炮制。在1909年2月20日的《费加罗日报》上,马里内蒂以浮夸煽情的文辞推出了“未来主义宣言”,号召扫荡一切传统艺术、创建能与机器时代的生活节奏相合拍的全新艺术形式。未来主义自此诞生,并迅速由文学界蔓延渗透至美术、音乐、戏剧、电影、摄影等各个领域。
7.表现派 表现主义(Exprisseonism)一词,是德国艺术评论家威廉沃林格(WillemWorringer)在其发表于1911年8月号《狂飚》杂志的一篇文章中首次采用的;他把这个词,与塞尚、凡高和马蒂斯等人的艺术联系在一起。1912年在狂飚美术馆举行的“青骑士”画展,再次被冠以这个名词。从此,该词便成为德国艺术中诸多偏于情感抒发的倾向的名称。从广义上说,表现主义可用于所有强调以色彩及形式要素进行“自我表现”的画家,但其特指的含义,则是基于二十世纪初叶德国的三大艺术运动,即“桥社”(DieBrucke)、“青骑士派”(DerBlaueReiter)和“新客观派”(DieNeueSachlichkeit)。
8.野兽派 野兽主义(Fauvism)是自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它虽然没有明确的理论和纲领,但却是一定数量的画家在一段时期里聚合起来积极活动的结果,因而也可以被视为一个画派。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
9.立体派 分解与重构——立体主义画派 1908年,在巴黎秋季沙龙的展览上,当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看到毕加索和布拉克的那些风格新奇独特的作品时,不由得惊叹道:“这不过是一些立方体呀!”同年,评论家沃塞尔在《吉尔布拉斯》杂志上,借马蒂斯的这一说法,对布拉克展于卡思维勒画廊的作品评论说:“布拉克将一切都缩减在立方体之中。”他首先采用了“立体主义”这个字眼。后来,作为对毕加索和布拉克所创的画风及画派的指称,“立体主义”(Cubism)的名字便约定俗成了。
10.后印象派 “后印象主义”(Post—Impresionsm)一词,是由英国美术批评家罗杰弗莱(RogerFry)发明的。据说,1910年在伦敦准备举办一个“现代”法国画展,但是临近开幕,画展的名称还没有确定下来。作为展览组织者的罗杰弗莱事急无奈,便不耐烦地说:“权且把它称作后印象主义吧”。这一偶然而得的名称,毕竟还切合实际,因为参展者都是印象派之后的画家。以后,“后印象主义”便被用来泛指那些曾经追随印象主义,后来又极力反对印象主义的束缚,从而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画家,其中杰出者有塞尚、凡高、高更和劳特累克等。实际上,后印象主义并不是一个社团或派别,也没有共同的美学纲领和宣言,而且画家们的艺术风格也是千差万别。之所以称之为“后印象主义”,主要是美术史论家为了从风格上将其与印象主义明确区别开来。
文艺复兴期间涌出了众多著名的艺术家,代表人物有.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安吉利特、尼德兰等,他们的艺术手法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艺术爱好者们。
二十世纪虽然不及文艺复兴来的精绝,可在整个艺术史中也是一个活跃的年代,短短百年间,涌现出众多的艺术流派,从野兽派开始,经历了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抽象主义、达达主义、风格派、形而上画派、包豪斯、超现实主义、巴黎画派、抽象表现主义、新现实主义、波普艺术、欧普艺术、地境艺术、观念艺术、行为表演艺术、照相写实、激浪派、极少主义、女性主义、涂鸦主义、装置艺术、影像艺术、新媒介艺术、全球化时期、象征主义、俄国前卫艺术、构成艺术、八人画派、现代雕塑、后现代名词解释,直至世界现代设计。
20世纪初工业文明、机器时代的到来,年轻的艺术家们普遍关注的是如何革新形式,来表现在迅猛变革的工业社会里人们的内在情绪和心理。立体主义的产生时期和表现主义差不多,不同的是表现主义宣泄的是艺术家们对战争、社会现实的不满,而立体主义起源于塞尚的理论和创作实践,艺术家们把塞尚的“要用圆柱体、圆球体、圆椎体来表现自然”这句话当着自己艺术追求的理想。立体主义更多是在折射工业文明、机器时代的社会现实。代表人物就是全民偶像的毕加索,他热衷于前卫艺术创新,也不放弃对现实的表现。《亚维农的少女》这幅不可思议的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
随着社会的逐渐稳定,社会环境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一期间出现的画派大都没有太多革新,受着前面一些流派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包豪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虽然只经历了短短的十四年,但在艺术史上却有着重要的地位,包豪斯优越严谨的教学体系更是沿用至今。它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无论是外在还是内涵,都值得人们学习欣赏。一直被称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也最具有争议的艺术院校,在当时它是乌托邦思想和精神的中心。它创建了现代设计的教育理念,取得了在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无可辩驳的卓越成就。包豪斯的历程就是现代设计诞生的历程,也是在艺术和机械技术这两个相去甚远的门类见搭建桥梁的历程。设计在艺术史上始终不能像绘画那么受人关注,而正是包豪斯,引发了人们对设计的重视,这也顺应了工业高度发展的社会需求。
在此之后的艺术流派中不得不提的是抽象表现主义,在艺术内容上它没有什么巨大的创举,但却是第一个由美国兴起的艺术运动。美国兴起此艺术运动跟当时纽约想要取代巴黎成为世界艺术中心是有影响的。也是二战之后西方艺术的第一个重要的运动,享有的地位无与伦比。它是战后漫长风格实验的开端,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自此之后的一段时期里,西方现代艺术的中心从巴黎转移到了纽约。研究中国美术史也会发现,艺术中心往往代表着经济中心,这也从侧面的反映,随着艺术中心的转移,世界的经济中心也发生了变化。
正像波普艺术,虽然起源于英国,真正发展至鼎盛却是在美国,文化的传承抛开不说,经济在无形中犹如一张大手暗自操控着。美国波普艺术家声称他们所从事的大众化艺术与美洲的原始艺术和印第安人的艺术类似,是美国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波普艺术也是一个探讨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关连的艺术运动。它试图推翻抽象艺术并转向符号,商标等具象的大众文化主题。简单来说,波普艺术是当今较底层艺术市场的前身。60年代,波普艺术的影响力量开始在英国和美国流传,造就了许多当代的艺术家。后期的波普艺术几乎都在探讨美国的大众文化。波普艺术特殊的地方在于它对于流行时尚有相当特别而且长久的影响力,不少服装设计,平面设计师都直接或间接的从波普艺术中取得或剽窃灵感。 可以这样说,在艺术精神上波普虽没有深造,却发展了艺术的其他道路。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安迪.沃霍尔,他成了恶搞、前卫、疯狂、流行、经典的代名词。
17世纪:巴罗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手法主义是16世纪晚期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其主要特点是追求怪异和不寻常的效果,如以变形和不协调的方式表现空间,以夸张的细长比例表现人物等。建筑史中则用以指1530~1600年间意大利某些建筑师的作品中体现前期巴洛克风格的倾向。
从17世纪30年代起,意大利教会财富日益增加,各个教区先后建造自己的巴洛克风格的教堂。由于规模小,不宜采用拉丁十字形平面,因此多改为圆形、椭圆形、梅花形、圆瓣十字形等单一空间的殿堂,在造型上大量使用曲面。
18世纪上半叶,德国巴洛克建筑艺术成为欧洲建筑史上一朵奇花。
巴洛克艺术在各方面的表现:
建筑方面:柱子特别粗大,屋顶布满雕刻。满足霸者心态,如路 易十四时期所建筑凡尔赛宫雕刻方面:皱折阴影夸大浓烈,使得姿态夸张。 绘画方面:然虽同为中世纪之宗教画,但由于立足于自由主义之 上,因此也在技术上充份的发挥洗练的功夫。构图雄 伟豪迈、色彩豪壮华丽富变化、明暗的阴暗对比深刻 、线条极尽曲折,使人有极度夸张之感。其它方面:画人物丰满健壮,且视女性化的柔弱艺术为禁物。西班牙十字军东征的失败和好望角、新大陆的相继发现促使西、葡两国取代了意大利的地位,使得到了十七世纪,西班牙由文艺复兴运动转变成巴洛克艺术。 西班牙深受信奉「旧教」的影响,使得王室、教会仍持强大的势力,此异于意大利和法兰德斯,而在此对宗教的神秘感情与专制 . 君主的强大势力之下,所诞生的庄严的艺术便为「巴洛克艺术].
18世纪:洛可可艺术
洛可可艺术,发端于路易十四时代晚期的法国,盛行于路易十五时代。其风格是精致纤巧、色彩柔和艳丽。洛可可艺术的兴起与法国贵族阶层的衰落和资产阶级的兴盛有关。18世纪的法国,封建制度的危机越来越明显,封建统治阶级已经感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于是及时行乐之风盛行。在封建统治阶级没落的同时,资产阶级正在兴起,洛可可艺术风格正好也适应他们的审美需求。
洛可可艺术(Rococo art)发端于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1715~1774)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又称「路易十五式」,十八世纪被看成是「理性的时代」或「启蒙运动」的时代,哲学家从过去假设上帝存在进而推论所有事物的工作,转换为依据实验和观察的理性方法去推论世间的万象,几乎将神学从哲学中剔除,选择倾向世俗的路线,趣味从注重高尚的教化转向寻求轻浮的快感。艺术的风格,在音乐家莫札特、海顿,文学家蒲伯、艾狄生、福尔泰,画家华铎、康斯博罗中,贯穿著一种共同主题,它把理性与优美趣味同轻松、明晰、秩序井然的材料相互配合起来。路易十四常在凡尔赛宫开各种舞会,藉著繁琐的礼仪与无意义的职务折腾贵族们,再以富丽堂皇的宫廷装饰营造悠闲的环境,有利搞风流韵事,以便消耗贵族们的精力,使他们无暇去策划造反。因此艺术家授命编造一种理想生活的极乐世界情景,其唯一的目的是塑造出一个悠闲的、实际上是懒惰的社会快乐洛可可是相对于路易十四时代那种盛大、庄严的古典主义艺术的,这种变化和法国贵族阶层的衰落,与启蒙运动的自由探索精神(几乎取代宗教信仰),及中产阶级的日渐兴盛有关 洛可可在形成过程中还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特别是在庭园设计、室内设计、丝织品、瓷器、漆器等方面(如《中国人物小陶瓷》,麦尔,德国,1768)。由于当时法国艺术取得欧洲的中心地位,所以洛可可艺术的影响也遍及欧洲各国。
18世纪末期: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英语∶Neoclassicism),兴起于18世纪的罗马,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艺术运动。新古典主义,一方面起于对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艺术的反动,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刻意从风格与题材模仿古代艺术,并且知晓所模仿的内容为何。新古典主义在雕刻艺术上以浅浮雕(bas relief)图式表现,因此截然不同于巴洛克风格的深度雕刻。
以复兴古希腊罗马艺术为旗号的古典主义艺术,早在17世纪的法国就已出现。在法国大革命及其政治和社会改革之前,有一场纯粹的艺术革命,这就是新古典主义美术运动。这一时期的法国美术既不是古希腊和罗马美术的再现,也非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的重复。它是适应资产阶级革命形势需要在美术上一场借古开今的潮流。 所谓新古典主义也就是相对于17世纪的古典主义而言的。同时,因为这场新古典主 义美术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紧密相关,所以也有人称之为"革命的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征是: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的重大事件),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在造型上 重视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对色彩不够重视。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从维安、达维德到安格尔,取得了最优秀的成就,并达到高峰。
浪漫主义
19世纪浪漫主义的诞生是对当时新古典主义、学院派美术的一次革命。浪漫主义以追求自由、平等、博爱和个性解放为思想基础。追求幻想的美、注重感情的传达,喜欢热情奔放的性情抒发。浪漫主义艺术以动态对抗静止,以强烈的主观性对抗过分的客观性。浪漫主义在题材上,多描写独特的性格,异国的情调,生活的悲剧,异常的事件,还往往从一些文学作品中寻找创作的题材。
这一画派摆脱了当时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的羁绊,偏重于发挥艺术家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创作题材取自现实生活,中世纪传说和文学名著(如莎士比亚、但丁、歌德、拜伦的作品)等,有一定的进步性。代表作品有*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人民》。画面色彩热烈,笔触奔放,富有运动感。
浪漫主义画派以肯定、颂扬人的精神价值,争取个性解放和人权为思想原则。在绘画上主张有个性、有特征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构图变化丰富,色彩对比强烈,笔触奔放流畅,使画面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19世纪: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是 19 世纪在西欧出现的与浪漫主义相对立的一种艺术思潮。由于现实主义艺术家的作品大多对所处的社会的阴暗面进行揭露和批判,所以又被称为批判的现实主义.
印象派绘画:又称印象主义画派。是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流行于欧洲的艺术创作思潮。印象派绘画出现于1874年,这一年一群无名的年轻画家举办艺术展览会,其中有莫奈的《日出·印象》,被一保守派记者用来在文章中借以讽刺此画派,称之为“印象主义画家的展览会”,画派因此而得名。印象主义以创新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反对古典主义、反对浪漫主义。主张画家到室外,根据眼睛在阳光下直接观察事物的感受来作画,表现物体在阳光的照耀下色彩的微妙变化,开辟了绘画的新领域。印象派画家从各个方面以新的视角真实地、科学地描绘客观世界,描绘画家身边的现实,表达自己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但是却舍弃了通过艺术来表达崇高理想的艺术家的社会职责,表现出颓废的一面。在世界绘画发展史上,印象主义具有革新意义,开辟了绘画语言的新天地,为展示客观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提供了新的技巧,为艺术家发挥自己的艺术个性提供了新的可能,也拓展了艺术审美的新领域。为20世纪现代主义艺术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0世纪:
1.超现实派 首次超现实主义画展于1925年在巴黎举办,翌年举办了第二次。此后,在巴黎、哥本哈根和特纳里夫、伦敦、纽约等地有过多次重要展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断了该运动的蓬勃状态,不过由于其成员分散到了世界各地,战争倒也间接地扩大了它的国际影响。战后,在巴黎、纽约等地先后举办了国际性展览会。除了组织各种活动外,超现实主义团体还充分运用杂志、报刊等媒体及传单、小册子等手法来传播其观念。1966年9月28日,超现实主义运动的核心人物布雷东去世,这使团体失去了极其重要的凝聚力量。1969年10月4日,许斯特在《世界报》发表最后一个超现实主义宣言《第四章》,指出“超现实主义运动已经没有任何内部的一致,我的一些朋友和我本人于二月份决定将它放弃,它和我们再也没有关系。”曾经轰轰烈烈的一场运动至此结束。不过,其影响力绝不会因此而烟消云散。事实上,超现实主义运动对20世纪美学观念有着重要影响
2.荷兰风格派 一战期间,荷兰作为中立国而与卷入战争的其他国家在政治上和文化上相互隔离。在极少外来影响的情况下,一些接受了野兽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现代观念启迪的艺术家们开始在荷兰本土努力探索前卫艺术的发展之路,且取得了卓尔不凡的独特成就,形成著名的风格派(DeStijl,荷兰文,即风格之意)。风格派正式成立于1917年,其核心人物是蒙德里安和凡杜斯堡,其他合作者包括画家列克(BartvanderLeck)、胡札(VilmosHuszar)、雕塑家万东格洛(CeorgesVantongerllo)、建筑师欧德(J.J.P.Oud)、里特维尔德(GerritRietveld)等人。显然,风格派作为一个运动,广泛涉及到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诸多领域,其影响是全方位的。
3.抽象表现主义画派 汉斯霍夫曼(HansHofmann,1883—1966)是抽象表现主义艺术的先驱
4.波普及其之后的画派 20世纪产生于美国画坛上的抽象表现主义,标志着西方现代艺术中心从巴黎转移到了纽约。如果说,这个画派其实是欧洲现代派绘画在美国的延续,那么此后在美国所产生的种种绘画流派,则全然是美国人自己的创造。波普艺术,便是最早的一个具有美国特点的画派。
5.至上派 走向纯抽象——俄国前卫艺术
6.未来派 未来主义(Futurism)首先是一场文学运动,它最初由意大利诗人马里内蒂(FilippoTommasoMarinetti,1878—1944)一手炮制。在1909年2月20日的《费加罗日报》上,马里内蒂以浮夸煽情的文辞推出了“未来主义宣言”,号召扫荡一切传统艺术、创建能与机器时代的生活节奏相合拍的全新艺术形式。未来主义自此诞生,并迅速由文学界蔓延渗透至美术、音乐、戏剧、电影、摄影等各个领域。
7.表现派 表现主义(Exprisseonism)一词,是德国艺术评论家威廉沃林格(WillemWorringer)在其发表于1911年8月号《狂飚》杂志的一篇文章中首次采用的;他把这个词,与塞尚、凡高和马蒂斯等人的艺术联系在一起。1912年在狂飚美术馆举行的“青骑士”画展,再次被冠以这个名词。从此,该词便成为德国艺术中诸多偏于情感抒发的倾向的名称。从广义上说,表现主义可用于所有强调以色彩及形式要素进行“自我表现”的画家,但其特指的含义,则是基于二十世纪初叶德国的三大艺术运动,即“桥社”(DieBrucke)、“青骑士派”(DerBlaueReiter)和“新客观派”(DieNeueSachlichkeit)。
8.野兽派 野兽主义(Fauvism)是自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它虽然没有明确的理论和纲领,但却是一定数量的画家在一段时期里聚合起来积极活动的结果,因而也可以被视为一个画派。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
9.立体派 分解与重构——立体主义画派 1908年,在巴黎秋季沙龙的展览上,当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看到毕加索和布拉克的那些风格新奇独特的作品时,不由得惊叹道:“这不过是一些立方体呀!”同年,评论家沃塞尔在《吉尔布拉斯》杂志上,借马蒂斯的这一说法,对布拉克展于卡思维勒画廊的作品评论说:“布拉克将一切都缩减在立方体之中。”他首先采用了“立体主义”这个字眼。后来,作为对毕加索和布拉克所创的画风及画派的指称,“立体主义”(Cubism)的名字便约定俗成了。
10.后印象派 “后印象主义”(Post—Impresionsm)一词,是由英国美术批评家罗杰弗莱(RogerFry)发明的。据说,1910年在伦敦准备举办一个“现代”法国画展,但是临近开幕,画展的名称还没有确定下来。作为展览组织者的罗杰弗莱事急无奈,便不耐烦地说:“权且把它称作后印象主义吧”。这一偶然而得的名称,毕竟还切合实际,因为参展者都是印象派之后的画家。以后,“后印象主义”便被用来泛指那些曾经追随印象主义,后来又极力反对印象主义的束缚,从而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画家,其中杰出者有塞尚、凡高、高更和劳特累克等。实际上,后印象主义并不是一个社团或派别,也没有共同的美学纲领和宣言,而且画家们的艺术风格也是千差万别。之所以称之为“后印象主义”,主要是美术史论家为了从风格上将其与印象主义明确区别开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