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岩相古地理
2020-01-15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长10期属于低位体系域,在区域构造下沉,盆地面貌格局初步已现。湖岸线东部在盐池北—扬井、营庄—吴仑堡—志丹—延安一线。西部在大水—环县—西峰一带;南部至宁县一庙底—马栏镇—店头镇—洛川。湖岸线圈定的范围呈北窄南宽,整个湖盆平面展布呈八字形向南东敞开。在湖盆中心地区形成浅湖亚相,沿着湖岸线三角洲呈环带状展布,且这些三角洲由于处于沉积盆地发育初期,物源充足,它们不但发育规模大、层系厚,而且在盆地西南缘石沟驿、安口窑一带受断裂带控制可形成厚逾千米的粗碎屑沉积(图6.7)。
图6.7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长10期岩相古地理图
综观该时期各类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与展布,以盆地东北部的正常三角洲沉积体系和盆地西南部的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的规模最大,且均为复合型的大型三角洲。前者分别在王洼子、长官庙、白豹、旦八镇、下寺湾和甘泉一带组成厚达7m~130m 裙带状的前缘体,占据湖盆广大面积,向北东延至河南西—杨桥畔一石湾一线为界,分别为三角洲平原和河流冲积亚相区;后者位于盆地西南的大型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分别由演武、镇原和宁县3个三角洲沉积体复合而成,并在曲子—庆阳一固城一带组成厚达70m~130m的裙状前缘体,占据湖盆西南部的广大面积,向西南外推分别为三角洲平原亚相和厚度巨大的辫状平原亚相分布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分别发育在盆地西部和南部,前者以石沟驿和环县两个沉积体系为代表,它们以北西或西向注入湖盆,均为厚达70m~150m的扇三角洲前缘朵状体;后者在盆地南部,以黄陵和庙湾两个扇三角洲沉积体系较典型,它们由南东向北西注入湖盆,前缘亚相区以50m~130m厚砂岩圈定。上述不同类型的大、中型三角洲沉积体系,物性普遍较好,尤其是西部与南部扇状或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多属中粗粒长石砂岩,物性更好,如分布于镇原辫状三角洲体系中的前缘砂体,物性更好,如分布于镇原辫状三角洲体系中的前缘砂体,在庆36井,最大孔隙度为14.1%,平均为12.8%,最大渗透率为387×l0-3μm2,平均为17.4×10-3μm2。但能否成为油藏,则主要取决于其他成藏要素的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