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的构造
2020-01-16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一、矿石构造的分类
组成矿石构造的单位是矿物的集合体。各种不同类型的构造在于矿物集合体的形态、大小和相互关系上的差异。由于矿石构造主要是在地质成矿作用中形成,故地质成矿作用应作为矿石构造分类的基础,据此可按成矿作用将矿石构造分为五个成因组(大类),见表11-1所列。
二、矿石构造的主要成因类型及其特征
(一)岩浆矿石构造
根据不同的岩浆成矿作用及不同部位所形成的矿床,又可分为侵入岩浆作用和火山岩浆作用的矿石构造。侵入岩浆作用的矿石构造,包括岩浆结晶分异作用、贯入作用及熔离作用所形成的矿石构造。火山岩浆成矿作用的矿石构造,主要包括爆发和喷溢等火山作用所形成的矿石构造。
1.侵入岩浆矿石构造
组成这类矿石的金属矿物主要有铬铁矿、磁铁矿、钛铁矿、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铂及铂族元素矿物等,脉石矿物主要是组成岩浆岩的造岩矿物(如橄榄石,辉石,基性斜长石等)及其蚀变矿物(如蛇纹石和绿泥石等)。矿石构造是在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熔离作用和贯入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矿石与母岩系在同一地质作用下形成,故二者常呈渐变过渡关系。根据矿物共生组合、矿体与母岩同生等特点,可与其他成矿作用形成的相同形态矿石构造相区别。
表11-1 主要矿石构造成因分类
注:具标型意义的构造用黑点表示。
(1)块状构造、稠密浸染状和浸染状构造 这些矿石构造是金属矿物在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和熔离及贯入作用中聚集而成。
块状构造 指矿石中金属矿物含量在80%以上,组成无空洞的致密状集合体。 矿物颗粒大小较均匀,如河北大庙钒钛磁铁矿矿床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块状构造矿石。
但是,对于铜镍硫化物矿石,金属矿物含量达80%以上者很少见,故通常以金属矿物在50%左右而且彼此相连时,则可定为块状构造。其脉石矿物主要为橄榄石和辉石,有时还有基性斜长石等。
稠密浸染状及稀疏浸染状构造 矿石中金属矿物集合体的粒径一般小于2 mm(图版1)。前者系指金属矿物含量在40%~80%之间,且无定向排列者,而后者即通常所指的浸染状构造,其中金属矿物含量在30%以下,金属矿物的分布也无方向性。
在矿体中,块状构造与稠密浸染状及稀疏浸染状构造往往呈量变的过渡关系。
(2)斑点状和斑杂状构造 当金属矿物的集合体呈近乎等轴状,粒径一般在5 mm~10 mm左右,呈星散状分布于矿石中,其含量大致在50%以下者,称为斑点状构造。通常金属矿物集合体的斑点要比浸染状构造中的金属矿物集合体大得多。
若金属矿物斑点大小不一,相差悬殊,呈不规则地分布于脉石矿物的基质中,有的部位金属矿物集中成致密状,有的则成星散状,其分布特点是杂乱无章,既无规律又不均匀,这种构造可称斑杂状构造。它是斑点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和块状构造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在钛磁铁矿和铬铁矿矿石中常可见到这种构造;铜镍硫化物矿石中,也有所见。
(3)球(瘤)状构造和豆状构造 这是铬铁矿矿石所特有的构造类型。 铬铁矿矿物集合体组成致密的球(瘤)状(直径多为1cm~3cm)或豆状(直径0.5cm~1cm),分布在橄榄岩(基质)中,铬铁矿球(瘤)体有时呈椭圆形。铬铁矿球体表面平滑,与其周围橄榄岩之间的界线清晰,并且没有溶蚀现象(图版2)。球体中的铬铁矿常呈自形晶。目前多数认为这是含矿岩浆在熔融状态下,先分离出团状矿浆(即熔离作用),然后分别结晶形成的。但也有人认为是在岩浆分异作用中,矿石矿物首先晶出而成。
(4)条带状构造 金属矿物集合体和脉石矿物集合体成条带相间出现。 常见的铬铁矿矿石条带状构造是由自形的铬铁矿和橄榄石集合体构成黑绿相间的“互层状”。金属矿物条带经常相互平行,但宽窄不一,常为数毫米至十几毫米(图版3),有时几乎全由铬铁矿组成,有时铬铁矿则呈星散状出现,形成浸染条带状构造(图版4)。后者常和浸染状矿石成过渡关系。在铜镍硫化物矿石和钛磁铁矿矿石中,有时也可见到条带状构造。
(5)滴状构造 含矿熔浆的熔离作用,使分离出的金属硫化物熔体呈下降的滴状,悬浮在先结晶的硅酸盐矿物集合体(辉长岩-橄榄岩)中。当熔浆固结后,即形成滴状构造。
(6)角砾状构造 由两组不同时期形成的矿物集合体所构成,先形成的一组为角砾,后形成的一组为胶结物。它多出现于含矿岩浆岩体的边缘部分,或晚期熔离矿床的贯入矿体中。多系含矿熔浆沿构造裂隙侵入过程中,含矿熔浆胶结围岩角砾而成的。
2.火山岩浆矿石构造
本类构造是指含矿熔浆在火山爆发和喷溢成矿过程中形成的矿石构造。
(1)角砾状构造 角砾成分较复杂,它既可以是围岩的碎块,也可以是与胶结物(熔浆或矿浆)为同源岩浆早期凝结的岩屑。角砾由大至小,可分为火山砾状、角砾状和次角砾状等。
(2)气孔状、气管状和杏仁状构造 由于含矿火山岩浆在喷溢时外压力骤降,内压大于外压,引起气体逸散而形成气孔状和气管状等构造。若气孔或气管被石英、方解石、沸石及其他碳酸盐等矿物所充填时,即成杏仁状构造。
此外,由于含矿岩浆喷出地表后,黏滞性的流动作用可形成流纹状和绳状等构造。若喷出地表的含矿熔浆经迅速冷却,则可形成珍珠状构造。
至于块状和浸染状等构造,在火山岩浆作用中也为常见。
(二)气水热液矿石构造
含矿气水热液的来源主要有三种,即与岩浆分异作用有关的含矿气水热液;或地表水下渗至地下深处受热后,在环流过程中汲取围岩的有用组分,形成的含矿地下渗流热液;或由变质作用(包括混合岩化作用)所形成的变质热液。当单一的或混合的气水热液沿着围岩构造裂隙或破碎带流动时,由于温度和压力降低,挥发组分的散失或溶液性质的变化等,使有用组分沉淀成矿床,溶液中的成矿组分还可交代置换先生成的矿物或围岩而形成矿床。前者的成矿方式称充填成矿作用,后者称交代成矿作用,二者在成矿过程中关系密切,往往是以一种成矿方式为主,伴以另一种成矿方式。因此,从形成方式这一基点出发,即使气水热液的来源、性质和成分各有不同,但其成矿作用的机理是相同的。由于含矿气水热液的组分及其所处的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的差异和多样性,从气水热液中产生的矿石构造形态就十分繁多并且非常复杂。
从气水热液中产生的矿石成分,就金属矿物而言,主要是金属硫化物、含硫盐、砷化物、氧化物及含氧盐类,而自然金属及硒碲化物较少见。常见的金属矿物有:
硫化物及硫盐: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辉钼矿、辉铋矿、辉银矿、辉锑矿、辰砂、雌黄和雄黄等;
氧化物及含氧盐:磁铁矿、赤铁矿、软锰矿、锡石、黑钨矿、白钨矿以及稀土的复杂氧化物及含氧盐等;
自然金属:金、银、铜和铋等;
碲化物:碲金银矿、碲银矿、碲金矿等。
这类矿床的金属矿物种类很多,其围岩也可以是多种多样,但脉石矿物的种类却比较简单,矿石中几乎没有造岩硅酸盐矿物,除矽卡岩矿物外,常见的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英、萤石、方解石、重晶石和绿泥石等。
根据成矿方式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充填矿石构造和交代矿石构造两个亚类。
1.充填矿石构造
本类构造是那些成矿方式以充填为主所成的矿石构造。它们多发育在化学性质不活泼的围岩中或地壳浅部较宽阔的裂隙中。
常见的矿石构造主要有:
(1)脉状、交错脉状及网脉状构造 含矿气水热液沿围岩或早期形成的矿体裂隙充填,构成各种脉状构造。脉状构造(图版5)通常出现于构造裂隙较简单的地段。交错脉状及网脉状构造常形成于构造裂隙交叉发育地段。若由两组细脉交错穿插,则呈交错脉状构造(图版6);而由很多细脉交织成不规则网状时,就构成网脉状构造(图版7)。
(2)角砾状和环状构造 围岩或早期形成的矿石碎块,被后期的矿物集合体所胶结而形成角砾状构造(图版8、9)。它与岩浆矿床中角砾状构造的区别在于胶结物与角砾的成分不同,岩浆成因者,其角砾与胶结物均为岩浆成分。此外,角砾间常伴随出现岩浆矿石角砾状构造极少见的晶洞或晶簇状构造。
环状构造是一种特殊的角砾状构造。系由后期矿物集合体呈同心环状,围绕早期破碎的角砾,由里向外呈多层环状分布所构成(图版10)。
(3)晶洞及晶簇状构造 含矿热液沿围岩或矿石的较大裂隙、空洞或角砾间的空隙充填,但空间未充满,矿物由洞壁向中间生长出较完好的晶形者,称晶洞构造(图版11);如果晶体由洞壁向中间丛生者,即为晶簇状构造(图版12)。当含矿热液沿较宽的裂隙充填,多组晶体垂直裂隙两壁,分别向中间作对称而有规律生长,其形似梳子,则称梳状构造(图版13)。
晶簇状构造及梳状构造中的矿物生成顺序是:靠裂隙壁一侧者生成得早,越向中间,生成越晚。
(4)胶状及变胶状构造 由非晶质矿物集合体构成复杂曲面的平行条带或同心圆状,即为胶状构造。各条带间的界限为渐变过渡,并常在条带上具有凝胶收缩的裂纹。胶状构造是浅成热液充填沉淀的一个重要标志,系含矿热液骤然快速冷却所造成的强烈过饱和所致(图版14)。
若胶状构造中矿物的胶体经再结晶,形成垂直于弯曲表面的针状、柱状、纤维状晶体等,则为变胶状构造。
(5)块状构造 矿石构造特点与岩浆成因块状构造基本相同,仅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有差异,并常在局部出现。
(6)浸染状、斑点状及斑杂状构造 矿石构造形态特点与岩浆成因者相同。 分为充填成因和交代成因两种类型,其区别在于基质。充填成因的基质多为与之伴生的脉石矿物,金属矿物与脉石矿物为同生关系;而交代成因的基质则常是围岩或早期矿石,即金属矿物为后生的,并具有明显的交代现象。至于岩浆成因的浸染状构造,其金属矿物与基质(脉石矿物)为同源同生关系,矿石与母岩为渐变过渡关系,即其成因和成矿方式与前二者不同。
(7)条带状构造 矿物集合体呈同一方向平行的条带出现,条带宽度不大,但较稳定。系由金属矿物或与脉石矿物的集合体充填一组平行的裂隙,依次沉淀而成(图版15)。
2.交代矿石构造
本类构造系指成矿方式以交代作用为主所形成的矿石构造。它们多发育在化学性质较活泼的围岩或早期矿体中。在含矿气水溶液温度较高、化学性质较活泼或者温度下降缓慢的条件下,有利于交代矿石构造的形成。
(1)脉状、细脉状和网脉状构造 是含矿气水热液沿裂隙交代围岩或早期形成的矿石所构成的矿石构造,其形态特点与充填成因者很相似,但脉的形状较复杂,脉与围岩的界线多呈犬牙交错状且较模糊(图版16、17)。一般脉宽在1 mm左右者称细脉状。
(2)条带状构造和透镜状构造 条带状构造是由含矿气水热液沿围岩的微细层理、化学成分有差异的互层带及一些近乎平行的小裂隙交代而成。金属矿物集合体与围岩相间构成条带,这些条带的连续性较好,但其宽度不很稳定,界线较模糊。
当含矿条带的宽度变化很大,呈现中间厚度大,两端逐渐减小甚至尖灭时,称为透镜状构造(指凸透镜状,下同)。
(3)浸染状、斑点状和斑杂状构造 其含意和形态特点与充填方式形成的此类构造相类似,但其基质常是围岩,形态也较复杂,界线不平整且模糊不清(图版18、19、20、21)。
(4)交代残余(留)构造 若含矿热液沿围岩裂隙交代,其中残留有围岩或早期形成的矿石块体,称为交代残余(留)构造。当含矿溶液交代生物,便可形成生物假象构造。
(5)块状构造 其含意和形态特点与充填成因者相似,是在成矿物质丰富的条件下,经强烈交代而成。这种构造在交代成因的矿体中普遍存在(图版22)。
总之,充填成因的矿石构造在形态上,与交代矿石构造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的差别,主要是:①充填矿石构造主要受构造裂隙控制,而交代者,虽也受构造裂隙控制,但多发育在化学性质活泼或孔隙度较大的岩石中,受岩性的控制更为明显;②充填矿石与围岩界线清楚,而且较平直,无交代现象或仅有极轻微的交代现象,角砾的棱角清楚;而交代成因的矿石与围岩界线往往模糊不清,边界曲折,复杂多变,常呈犬牙交错状,交代现象很明显,角砾或残留体的棱角常被交代成浑圆状;③充填矿石构造中,金属矿物和脉石矿物多为同生的,而交代矿石构造中的金属矿物常晚于围岩生成,因此,也常晚于主要来自围岩的脉石矿物。
(三)风化矿石构造
本类矿石构造类型,主要是原生矿石和岩石在地表条件下,经受机械破碎、剧烈氧化、溶解、淋滤和次生富集等作用而形成的各种矿石构造。组成风化矿石构造的金属矿物,常见的有褐铁矿、软锰矿、硬锰矿及铜、铅、锌等的碳酸盐矿物(如孔雀石、菱锌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是二氧化硅和碳酸盐等成分的矿物。典型的矿石构造有:
1.多孔状和蜂窝状构造
原生矿石中星散分布的较小颗粒的金属矿物,当它受到风化作用后,易溶的矿物被淋失掉,留下许多小孔洞,即构成多孔状构造(图版23)。假如淋滤作用继续进行,甚至连一部分较难溶的矿物也被溶解迁移,只剩下硅酸盐或硅质骨架时,便形成蜂窝状构造(图版24、25)。因在骨架中常有粉末状的褐铁矿等,故蜂窝状构造常呈黄褐色或褐红色。
2.胶状及变胶状构造
在化学风化作用中形成的某些金属化合物的胶体溶液,当它沿围岩或原生矿体的裂隙下渗过程中,因某些因素的改变而促使这些胶体不断地凝聚沉淀,形成具有同心圆状或者多层互相平行弯曲外形的非晶质致密状集合体。其形态有肾状、葡萄状、钟乳状、结核状、同心圆状及皮壳状等。当它们重结晶后仍保留有胶体形态特征时,便形成变胶状构造(图版26、27)。
(1)肾状构造及葡萄状构造 胶体溶液在足够大的空间沉淀时,由于其表面张力的影响,使胶凝体形成不规则半球形或半椭球形表面,称肾状构造(图版28);如果成较规则的圆球形集合体,球径小于1cm者,则称葡萄状构造(图版29)。锰矿床或铅锌矿床的氧化带的下部常可见到这类构造。
(2)结核状构造 含矿胶体溶液围绕岩石碎屑或其他质点形成浑圆形的结核,多数呈球状体,少数呈椭球形。
构成结核的矿物成分,常见的有菱锰矿、菱铁矿、锰菱铁矿、白铁矿、黄铁矿、硬锰矿、软锰矿及褐铁矿等。
(3)钟乳状构造 含矿胶体溶液沿较大的空洞顶壁裂隙缓慢下滴,逐渐形成钟乳石状构造。我国湖南上五都、辽宁瓦房子、广西木圭等锰矿床均可见到这种构造(图版30)。
(4)同心圆状、皮壳状及条带状构造 当含矿胶体溶液围绕某一岩石或矿石碎块,逐圈沉淀成颜色或成分上略有变化者即为同心圆状构造(图版31)。若含矿胶体溶液逐层沉淀而形成较宽阔的曲面或不规则的壳层时,即为皮壳状构造。如广西泗顶厂的水锌矿在褐铁矿之上形成的皮壳状构造(图版32),又如某些硫化物矿床的氧化带形成的孔雀石皮壳状构造(图版33)。当含矿胶体溶液凝聚沉淀,形成彼此大致平行的条带时,即构成条带状构造。这三种矿石构造时常相伴出现。
3.粉末(土)状及散粒状构造
原生矿石或含矿围岩,经风化作用后,次生矿物形成松散的粉末(土)状者,称粉末(土)状构造。例如有些含铜的硫化物矿床的氧化次生富集带中,常可见到粉末状辉铜矿集合体。此外,铁、锰、镍矿床或含矿岩石经风化后,亦常有粉末状的褐铁矿、软锰矿、绿色含镍高岭土(硅酸镍)等。
如果原生矿石受到风化淋滤作用较轻时,则可呈疏松、胶结不坚固的散粒状构造。如甘肃白银厂黄铁矿型铜矿床氧化淋滤带中的黄铁矿呈散粒状。
4.角砾状构造
系原生矿石经风化破碎后,被粘土等表生矿物胶结起来,或破碎的岩块被次生的金属矿物(如硬锰矿、软锰矿、褐铁矿等)集合体胶结而成(图版34)。倘若破碎的角砾,在原地未经胶结物胶结,呈松散堆积,则称碎块状构造。
5.脉状和网脉状构造
由地表化学风化作用形成的含矿溶液,沿裂隙下渗,在氧化带的下部(多在淋滤亚带)、潜水面之下,原生矿体上部进行交代而成。其构造形态特点与气水热液矿石中同类型的矿石构造相类似,唯其矿物共生组合不同,例如次生硫化物(辉铜矿等)、氢氧化物(褐铁矿等)或含氧盐(硫酸盐、碳酸盐等)等组成的矿脉穿切原生矿石而构成脉状或网脉状构造。
6.晶洞状构造
化学风化作用形成的含矿溶液沿矿石或围岩较大的空洞充填沉淀而成。
(四)沉积矿石构造
沉积矿石构造与沉积岩成因密切相关,主要是由沉积作用——机械沉积、胶体化学和生物化学沉积以及火山沉积等作用形成的,故它同沉积岩的构造相似。组成的矿物主要是铁、锰、铝的氧化物、碳酸盐、磷酸盐和铜、铅、锌、铁等的硫化物、自然金、稀散元素及放射性元素矿物等。根据形成作用把沉积矿石构造划分为以下几类:
1.机械沉积矿石构造
本类构造主要是由那些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风化、不易溶解、相对密度大、硬度或韧性均较大的矿物所组成。其主要矿物有磁铁矿、钛铁矿、自然金、自然铂、锡石、金红石和独居石等。
(1)松散状构造 有用矿物的颗粒或碎屑分散于未固结的砂屑中。
(2)星散状构造 主要见于已固结的矿石中,金属矿物呈星散状均匀地分布于沉积岩中。
(3)条带状构造及透镜状构造 矿石构造特点与其他成因的同类构造相似,但其野外产状及矿物成分等却有很大差别。
(4)层状构造 有用矿物与砂质或泥质等物质组分相间呈平行层状产出,各单层厚度及延长都较稳定。
(5)砾状构造 由围岩或早期矿石砾石,被金属矿物或围岩碎屑等所胶结而构成。
2.胶体及生物化学沉积矿石构造
本类型包括地表中形成的成矿物质胶体溶液,被地表水搬运至湖泊、浅海盆地中,以凝胶的方式沉淀而形成的矿石构造,也包括由生物化学作用富集而成的矿石构造。
(1)层状及层纹状构造 系由不同颜色、成分和结构的矿物集合体,分别平行于层理方向成层分布,有时可出现斜层理或交错层理,单层有厚有薄,层间有时有围岩或其他成分的夹层,矿石有明显的层理,单层厚度在0.5 mm以上者,称层状构造(图版35)。若单层厚度在0.5 mm以下者,则为层纹状构造(图版36、37、38)。
(2)条带状构造 矿石构造特征与前述同类构造相同,条带延长较大,但各条带间的厚度不甚一致,连续性和延长性均较层状者为差,时而尖灭,时而复现,有的过渡为浸染状或透镜状构造。沉积磷矿石等可具这种构造(图版39)。
(3)鲕状构造 以岩屑或晶屑、砂粒、化石碎片或凝胶体质点等为核心,金属矿物质胶凝体围绕它形成同心环状小圆粒,直径为1 mm~2 mm,状如鱼子故称鲕状构造。若粒径在2 mm~5 mm者,则称豆状构造。河北宣龙海相沉积铁矿床即有这类构造(图版40、41)。常呈鲕状的矿物有菱铁矿、赤铁矿、铝土矿、鲕绿泥石、褐铁矿等,少数情况下有黄铁矿、锰菱铁矿、锰方解石、磁铁矿、硬锰矿和软锰矿等。鲕粒间胶结物主要也是上述成分。一般认为鲕粒是由胶体溶液,在动荡的浅水中形成,但也有人认为是生物成因。
(4)肾状构造 以砂粒、鲕粒或化石碎屑为基底,含矿胶体溶液仍以凝胶的方式,以凸曲面朝上的半圆形同心圆状向上逐渐叠生形成肾体,很像倒扣的碗摞(叠层石状)。顶面多呈不规则圆形、椭圆形,直径常为1cm~2cm,“肾体”间的胶结物通常是与肾体成分相同,此外,还可有鲕粒、化石及化学沉积的围岩成分。其形成环境与鲕状构造者相似,但水体相对稳定些;近年来多被认为属藻类生物成因。河北宣龙海相沉积铁矿床、辽宁瓦房子锰矿床中可见到典型的肾状构造(图版42)。
(5)结核状构造 多数形成于较鲕粒、肾体更深的海或湖盆地中,含矿胶体溶液围绕碎屑凝聚成大小不等的球形、椭球形及不规则状的独立结核体。构成结核体壳层的胶体成分有黄铁矿、白铁矿、菱铁矿、硬锰矿及软锰矿等(图版43、44)。
近代发现大洋底部正进行着胶体溶液沉积,其中最有意义的是锰(并含铁、铜、钴、镍等多种金属)结核。
(6)草莓状构造 通常是指由黄铁矿组成的草莓状集合体而言,因其形如草莓而得名。其成因多认为是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但也有人认为胶体和无机化学作用也可造成。总之,它是沉积作用形成的典型矿石构造。即使经受后期的改造作用(如浅变质或热液叠加作用),仍能被保存下来;草莓状构造在我国云南、四川、湖南等地的层状铜矿床和河北高板河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德国拉姆尔斯堡矿床中均有发现(图版45、46)。
此外,胶体及生物化学沉积作用,除形成上述矿石构造和其他各种生物状构造(如叠层藻状等,图版47)外,还有胶状(图版48)、块状、透镜状等构造。
3.火山沉积矿石构造
这类矿石构造是由与火山作用有关的成矿物质经沉积而成,成矿物质系来自火山喷气、火山热液以及火山碎屑。它们既可呈碎屑状,也可呈胶体溶液、真溶液等经再沉积而成。所以矿石构造既有碎屑沉积特点,又有化学沉积特点。
(1)角砾状构造 金属矿物集合体既可以呈角砾状出现,也可成胶结物,矿石多由与火山有关的物质,经搬运、沉积而成。角砾呈棱角状,大小相差悬殊,且常与碎屑混杂。
(2)层状、层纹状、条带状、透镜状、胶状及块状等矿石构造 其形态特点与其他沉积成因的同类型矿石构造相似,但矿石的物质成分和产出条件有所差异。
(五)变质矿石构造
本类矿石构造的成因与变质作用(区域、动力及热力变质作用)密切相关,其特点是因受压力和温度作用改造而成,故通常与区域动力及接触变质岩中的岩石构造特点相似。它多见于变质矿床中。组成矿物主要为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等。常见的重要类型如下。
(1)条带状构造 金属矿物集合体与脉石矿物集合体呈定向的相间排列,构成条带状构造。条带宽度略有变化,延长不大,条带内矿物颗粒多呈定向排列,常有弯曲现象,某些矿物可具有残余的变胶状或变晶结构,这些矿物在定向压力或热力下同时形成。在辽宁鞍山和甘肃镜铁山等变质铁矿床的矿体中多见这种矿石构造(图版49、50、51、52)。
(2)皱纹状构造 原生条带状或层状及层纹状构造的矿石,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发生褶皱而形成皱纹状构造(图版53)。
(3)片状构造和片麻状构造 片状、板状和柱状、针状矿物呈定向排列形成片理,而构成片状构造。它是在区域变质作用过程中,受温度及定向压力作用而成。如山东烟台磁铁矿矿石中,石英和磁铁矿呈片状构造,此外,江苏海州变质磷矿矿石也常形成片状构造(图版54)。矿石矿物集合体成定向排列在矿石中,与脉石矿物呈相间断续分布称片麻状构造(图版55)。在北京太古宇密云群中的变质铁矿石中常见。
(4)变余构造 即变质矿石中仍残留有变质前的构造特征者称为变余构造。 研究此构造,对查明矿石的成因,具有极重要的意义。这类构造还可根据保留下来的变质前构造特征,冠以“变余”,而进一步分类,如变余层理构造、变余鲕状构造、变余胶状构造及变余流纹状构造等(图版56、57)。
此外,变质矿石中,常见的矿石构造还有块状、浸染状、角砾状、眼球状及脉状、肠状构造(图版58)。
2023-08-23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