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人的祖先是什么人?
对于侗族的历史源流,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主要观点有四种:
第一种认为侗族是土著民族,自古以来就劳动生息在这块土地上,是在这块土地上形成的人们共同体;
第二种认为,侗族是从都柳江下游的梧州一带溯河而上迁徙到今日侗乡的,因为南部方言的侗族中都流传有“祖公上河”的迁徙歌谣;
第三种认为,侗族是从长江下游的温州一带经过洞庭湖沿沅江迁徙来的,因为北部方言的侗族中流传的“祖公进寨”歌有这样的传说;
第四种认为,侗族的主体成份是土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从外地迁来的其他民族成份。
扩展资料
侗族文化
1、侗族打油茶
2017年5月26日,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举办首届“打油茶”技能竞赛活动,当地群众通过打油茶来展示和传承侗族传统的饮食文化。
三江“侗族打油茶”是侗乡待客的最高礼仪之一,在2014年被列入广西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侗家油茶越来越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成为当地旅游美食中一块“金色招牌”。
2、河歌节
2015年7月21日是农历六月初六,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洋溪乡良培村培吉侗寨迎来一年一度的“河歌节”。全县数千名侗族歌手盛装欢聚,倾情以歌会友、以歌传情、以歌咏志,天籁般的歌声和多彩的民俗表演吸引众多游客。
侗族河歌,是侗族无伴奏音乐“小歌” 类中的歌调之一,是侗族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寻求伴侣,老年人在劝世训诫时演唱的一种歌调,其体系完整,内容丰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侗族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 广西“打油茶”传承侗族传统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广西三江:侗族群众欢庆“河歌节”
百越人。
侗族是从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来的,侗族现在居住的这个地方,春秋战国时期属于楚国商於(越)地,秦时属于黔中郡和桂林郡,汉代属于武陵郡和郁林郡。魏晋南北朝至隋代被称为“五溪之地”,唐宋时期被称为“溪峒”。
从历代的文献看,春秋到秦汉,在这里活动的有“越人”、“黔中蛮”、“武陵蛮”;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这里的少数民族被侮称为“五溪蛮”或“蛮僚”,唐宋时又被侮称为“溪峒州蛮”。
古代的越人是一个庞大的族群,其内部分为若干个支系,这个族群到了南北朝时期都被称为“僚”。到唐宋时期,僚人进一步分化出包括侗族在内的许多少数民族。
扩展资料:
侗族习俗
1、节日
侗族一年中的各种节会活动不下百处(次),仅黔东南侗族地区一年之中就有各种节会活动84次。有全民族普遍过的节日,也有一村一寨、一族一姓的节日。
春节、活路节、尝新节、三月三、林王节、牛神节、芦笙节、花炮节、大雾梁歌节、四十八寨歌节、斗牛节等节会最为隆重。节日的内容广泛,涉及时令、生产、祭祖、信仰、姓氏、英雄、爱情、娱乐、体育等。
2、婚恋
侗族社会青年男女社交自由。每逢节日,农闲或劳动之余,姑娘和小伙子们便聚在一起唱歌游玩,用歌声来播种爱情的种子。这种社交活动南北地区有所不同,北部地区是白天在山坡上进行,称为“玩山”或“赶坳”,聚会的地方叫“花园”。
南部地区通常在晚上的家中进行,男方称“走寨”,女方称“坐夜”,习惯称为“行歌坐夜”。侗族的婚姻,一般都经过“说合”、“订婚”、“迎娶”等过程。北部地区还有“讨八字”的习俗。
解放前,曾流行姑舅表婚,姑妈的女儿要优先嫁给舅家为媳。女子婚后有“不落夫家”的习俗,婚后新娘即返娘家,遇有农忙、节日或重要事情,接回夫家住数日后又返娘家,有的往返数年,直到怀孕生子后才长住夫家 。
3、丧葬
侗族丧葬实行土葬。正常死亡的成年人可以埋入祖上的坟山,非正常死亡的人或未成年人夭折则埋于僻静的荒野。贵州从江和黎平一带过去有“停棺待葬”的习俗,人死入殓后将棺材停放在效外,等待本房族与死者同年同辈的人都死后,才一同择日安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侗族
虽然历史学家们都普遍认为侗族源于古代百越,但具体源于百越中的哪一支, 侗族母女油画尚无定论。秦、汉时期,在今广东、广西一带聚居着许多部族,统称之为“骆越”(“百越”的一支)。多数学者认为侗族是起源于“骆越”,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是起源于“干越”。魏晋以后,这些部族又被泛称为“僚”。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4133.htm
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