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如果晋没有分成韩、赵、魏,晋朝会不会吊打秦国呢?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一说公元前453年,另一说公元前403年)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显著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消灭智氏,以三家分晋的结果为标志,从而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就三家分晋来说,不仅是春秋和战国历史的重要分界线,也意味着晋国这一超级大国的消失。值得注意的是,在春秋时期,晋国在整体实力上力压秦国、楚国、齐国等诸侯国。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晋国没有被一分为三,秦国还能够一统天下吗?
一
首先,针对“没有“三家分晋”,秦国还有一统天下的可能”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如果没有魏赵韩三家分晋的话,不仅秦国很难最终一统天下,而且其可能继续被晋国压制,甚至被晋国所消灭。理由如下:一方面,在春秋时期,虽然秦国和晋国曾经有过“秦晋之好”,不过,在大部分时间内,秦国和晋国展开了多次交锋。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双方各有胜负,但总的来说,晋国是占上风的。更为关键的是,因为晋国这一强国的存在,并且通过扼守潼关至函谷关一带,秦国始终难以进入到中原地区。
二
在此基础上,秦国无法进入到富饶的中原地区,自然也就很难获得先进的技术、人才、文化等,其自身国力自然无法获得快速的提升。在春秋时期,晋国因为重心在中原地区,也即主力用在了对抗楚国上,所以没有全力攻击秦国。不过,如果晋国得以完整到坚持到战国时期,完全有能力消灭去秦国。更为可怕的是,即便是晋国一分为三后,依然能在一定时期压制住秦国。在战国初期,晋国分为魏国、韩国、赵国这三个诸侯国。其中,魏国继承了晋国的衣钵,成为三晋中实力最强大的一方。
三
在魏国和秦国的较量中,秦国可谓屡战屡败。比如公元前408年,魏国大军进攻秦国,尽占河西之地,而后又筑洛阴、郃阳两城。至于吴起率领的魏军,几乎次次都击败了秦军,甚至威胁到秦国只能够迁都来暂避锋芒。除了击败秦国外,三晋之中的魏国还灭掉中山国,大破齐国。也就是说,晋国一分为三后的魏国,就能够在战国初期力压群雄,成为继续压制秦国的霸主。那么,非常明显的是,如果是魏赵韩三家联合在一起的晋国,显然是更加强大的。到了战国中期,魏国之所以丢失了霸主的位置,一部分原因就是三晋之间的互相攻伐,也即不够团结。
四
最后,到了战国中后期,虽然魏国衰落了,但是,对于胡服骑射后的赵国,又成为可以匹敌秦国的对手。在长平之战之前,赵奢等赵国将领也曾击败过秦国。而即便经历了长平之战的失败,秦国依然被赵国的李牧等将领击败。一定程度上,对于占据了今山西、河南、河北等中原地区的晋国,原本拥有最多的人才,如果这些人才不是分到魏赵韩三家,而是由一个不被肢解的晋国所用,其能够发挥的作用也是难以想象的。综上所述,在春秋时期,也即三家分晋之前,晋国在对抗楚国之外还能压制秦国,而即便是晋国被一分为三后,魏国和赵国也是可以匹敌甚至能压制秦国的对手。所以,在笔者看来,如果没有“三家分晋”,秦国难以一统天下。对此,你怎么看呢?
历史上如果晋没有分成韩、赵、魏,晋朝会不会吊打秦国呢?笔者觉得,即便是没有三家分晋,那么被吊打的依旧会是晋国。
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将不在勇而在于谋按照常理来说,冷兵器时代,讲究的应该是人多力量大,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很多时候战争最后的胜利者却属于兵少将寡的一方,典型例子就是楚汉时期的彭城大战,项羽以3万精兵,将刘邦的56万部队揍得屁滚尿流,这足以说明,人多并非就力量大。
战争打的是什么?应该是一种气势,是一种策略,而并非就是硬碰硬的莽干,这就需要士兵更有战斗力,主帅更有聪明的智慧,正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如果主帅不会用兵,如果主帅策略适当,就像那个夸夸其谈的赵括一样,即便手里有着几十万的军队,最终也只能落得个战死的下场,而更倒霉的要数那些无辜的士兵了。
所以说,冷兵器时代同样讲究计谋,同样需要有战斗力的军队,晋国领土广袤,看似很强大,但有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他让秦国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强大了起来,这足以说明晋国的策略失败,晋国高层的目光短浅,主帅都“不办正事”,那士兵的战斗力自然也就不会很强了。
秦国士兵勇猛,名将云集,策略得当,这是晋国所不具备的秦国最终能风卷残云般统一了六国,一方面是将士的勇猛,另一方面就是谋士众多策略得当,这两点别说是晋国相形见绌了,就是其他各国联合起来,同样不是秦国的对手。
先来看一下秦国的将领,你应该听说过“战国四大名将”吧,秦国就占了两位,这足可以说明,秦国人作战是很勇敢的,这种骁勇善战也并非就是一时的,而应该是一种传统,历朝历代都是如此。这种传统和作风也会是从上至下的,所以才会促成了白起、王翦的一世英名。
再来看一下秦国的战略思想:能打就打,打不过就去收买、就去瓦解,这样的智慧是其他国家所欠缺的,从赵括领兵到李牧之死,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秦国的策略得当,尽管看似卑鄙,尽管有些“小人之见”,但战争要的是结果,无论你用了什么样的手段,只要最终能取得胜利,那就是英雄,而秦国人对此是深谙其道的。
所以说,表面上看是晋国分裂了、不够强大了,才让秦国有了可乘之机,实则不然,即便晋国没有分家,即便晋国领土广袤,但主帅昏庸无能依旧无法阻止秦国的铁蹄,依旧不会是秦国人的对手,最终被吊打的也依旧会是晋国。
首先,在春秋末期,晋国拥有最广阔和肥沃的土地,在这一点上,楚国的国土面积虽然广阔,但是春秋战国时的南方,大都还是蛮荒之土,没有开化之地。再加之,当时的气候属温暖期,南方炎热,蚊蝇滋生,瘟疫、疟疾横行,河道纵横,便于舟楫,不便于车战,步战。因此,楚国君主及士族位并不是积极向南方开疆拓土,而是不断地北上和中原各国争夺江淮之地及中原沃土。而且和北方诸侯争雄,也有挑战中原人士视楚人为南蛮的偏见。至今,武汉的土语中,还保留有“不服周”即“不服气”的意识。最常见的打架习语,就是一方推着搡狠头狠脑地说:“么样!你不服周?”一方却撑着挡着赳颈傲腮地回道:“不服周,就是不服周!么样?”。
楚国虽然没有像晋国那样分裂,可国内政治基本上也是由出身于王族的贵族世家掌控,其它人才难以在楚国获得施展才能的机会。贵族世家之间也是相互掣肘,虽有广阔国土,财力,军力也是足够具备有一统华夏的实力。然而,这样的体制往往政出多门,贵族世家们相互也是为权、为利而相互明争暗斗,所以,在与诸侯的争霸中,楚国并不能发挥出自己国家的全部实力。国虽大,只是虚胖而已。吴起在楚国实施变法,可因此也触及贵族的利益,所以,短暂的变法图强后,随着支持变法的楚王去世后,吴起连带起实施的变法也随之被抛弃,楚国实际上已经退出了统一华夏的历史机遇。其在战国后期也只能是个配角而已。
其次,晋国的人才倍出,分家后的赵国、魏国等在战国时期也是名将、良相纷纷涌现,而秦国之所以能走上强大,乃至秦始皇可以横扫六国、统一华夏。拔擢人才、选贤任能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因此,如若晋国没有分裂,在和其它诸侯国争夺人才中将占有极大的优势。再者,只要晋国不被分裂,便是中原第一强国,那种三晋相互攻伐,互相吞并的话,那么秦国很可能就会被压制在函谷关以西,其中,魏国曾经一度有灭亡秦国的战略机遇,只是当政的魏国君主及大夫们,没把秦国这个西僻穷弱之邦当回事,才给了秦国孝公变法图强的战略机遇期。
然而,常言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为晋国的分裂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晋国卿士制度发展演变了近二百年,前期尚能六卿和睦,大夫尽职,大家能团结在晋公的周围,南征北战,会盟诸侯,尊王攘夷,成就晋国霸主地位,然而,到了后期,卿士之间的关系越发变的微妙,大家相互争权夺利,因为,不在争斗中成为胜利者,随时可能面临身死族灭。再则,后续国君的能力和威望不能保证都如文公、襄公一般。对国家权力的掌控也是每况愈下。晋国在没有分裂成三个诸侯国之前,已经政出私门,相互内斗不断。在战国时期,各国所进行的变法改良政策,也很难在晋国推行。
在战国的大争之世背景下,谁能最后脱颖而出,关键还是看其能否通过内部改革,调动民众的积极性,加强君主集权,实现富国强兵。因此,秦国能崛起,还是待看秦孝公之贤,用商鞅之能,对国家实行深彻的变法,这一点秦国无疑是成功的。而且,孝公之后,虽然商鞅被处死,然商鞅之法并未废除,并在后续国君执政中获得以一贯之的执行。经过变法后的秦国就是为了适应战国这样的环境而生的,其最后能实现一统华夏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一点,山东六国是没法比的,即便是那个大晋国真的还存在,如果没有像秦国那样实行变法,仅仅是个虚弱的胖子而已。
春秋时,秦晋之间你来我往,互有胜负也仅仅停留在秦穆公时代,秦穆公之后,秦国就进入了长达百年的衰落期,一直到了三家分晋之后,魏国变法,魏文侯以吴起为将,吞秦河西之地,窥视关中,之后印晋一战,秦国更是大败,自此再无力抵抗三晋的攻势。
可见,魏文侯的三晋联盟威力真的强,如果持久下去的话,那么灭掉秦国大概也只是时间问题,可惜,赵国不满对魏国的压制,赵魏反目,三晋联盟瓦解,此后魏惠王到处结仇,搞得周边都是敌人,这才使得秦国压力大减,有了变法图强的时间。
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取决于综合国力,放在古代社会,最基础的就是农业实力是否强劲。春秋时,各国分封都是按照宗法制血缘关系来获得土地,分配的标准,不是看功劳大,而是看亲疏远近,无论是晋、秦、还是楚,几乎都陷入过公室之间的残酷的斗争,使得国力大幅度衰弱。
晋国应该是第一个开始废除公族制度的国家,晋献公鉴于公室斗争的教训,上台不久就开始大规模消灭公族贵族,斩断了晋国维护奴隶制的宗法血缘纽带,之后开始新封贵族,大都是非公族的同姓或异姓贵族。
献公之后,晋惠公实施“作爰田”,即将原来归公室所有的土地(公田)拿出来,进行大范围的封赏,赏给无田或少田的人,使得他们成为小土地占有者,进而使这些 人变为国君征兵的对象,充实军队。虽然这种封上只是一种临时措施,目的是为了抗衡秦穆公,但等晋文公成功回国后,这种封赏已经成为了当时晋国的大势。
到了晋国中后期,卿族政治斗争剧烈,晋国六卿加紧发展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土地、国民都成为争夺的目标。谁拥有了更多的土地,就快要留住更多的国民,增加更多的赋税,战时便会拥有更多的军队;拥有土地和赋税,就能养士、就能为战争准备粮食、马匹等。
为了赢得国民大众的支持,以便在与公室及其他卿大夫之间的互相斗争中获得胜利,六卿纷纷采用改变亩制的办法,扩大每亩地的实际面积,并尽可能减少税收,以赢得下层人民的支持。
可以这样说,晋国是诸侯之中,第一个走向土地私有制的国家,而土地私有制是当时历史发展的方向,制度的调整其实都是为了将土地分配给更多的人,扩大生产规模,这样,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自然就上去了。
晋国拥有长达100年的土地制度变革的经验,这也是为什么魏国是七国之中第一个变法的,而其他诸国变法的人才几乎都来自三晋的原因。
当然,凡事有利就有弊,晋国土地制度的变革,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晋献公大规模消灭公族,使得晋国“国无公族”,晋文公时又立“三军六卿”制度,使得异性贵族实力膨胀,卿族实力直接威胁公室,国政长期为六卿所把持,最后终于发生了三家分晋,晋国灭亡的悲剧。
说到底从晋献公开始的土地制度变革,虽然打破了宗法血缘的奴隶制,但却并没有绕过分封制,只是将同姓贵族,变成了异姓贵族。当然,也是因为晋国卿族之间斗争太激烈,为了争夺更多领地、人口、赋税,才使得晋国的土地私有制得以向下更深层次地推广。
说这么多,其实就一点,晋国是中国社会转型的起点,它的分裂,也是这种转型过程中的阵痛。没有这个分裂,大概以土地私有制为核心的战国变法还要晚上一段时间。秦国的变法经验也是商鞅从魏国带来的啊。
倘若当年晋国消灭公室分土地的制度改革朝着中央集权方面演进,将分封制彻底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面,那么就不会有后来的三家分晋,也不会有秦国商鞅变法之后的强大,或许战国历史都要大大缩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