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的忠臣良将潘美为何被演绎成了千古奸臣呢?
说到宋朝,总是感觉它是历史上最软弱的朝代,虽然说两宋的文采辞藻方面人才辈出,但也没有办法弥补宋朝积弱的事实。可能说物质上有所缺失,所以宋朝的精神食粮就比较丰富,上层社会出了很多著名的大文豪词人,人民群众中也流传了许多民间故事,《杨家将》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直到现在还是被多次搬上大荧幕和小荧幕。
《杨家将》主要讲述了杨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报国的动人事迹,说到反面人物就不得不提潘仁美了,潘仁美也因为《杨家将》成了家喻户晓的大奸臣。虽说这个潘仁美是虚构的,但是潘仁美这个人物却是根据潘美为原型塑造的。
潘美本就是北宋的开国将领之一,北宋初年名将,参与过陈桥兵变,也是拥立赵匡胤称帝的武将之一,随宋太祖赵匡胤南征北讨,为宋朝建立那是立下汗马功劳的。
这位有这赫赫战功的武将只因为杨业战死沙场有他的责任,但也并不是像演绎小说上所说的潘美借刀杀人、公报私仇。
潘美在宋太祖赵匡胤时期和宋太宗赵光义时期,一直得到重用。从宋太祖统一五代十国所用的将领就可以看出,潘美当时有多得赵匡胤的信赖。970年带兵攻灭南汉;974年平定江南,也就是李煜的南唐;974年讨伐北汉,都有潘美的身影,之后赵光义继位,潘美还是讨伐北汉的将领;等到评定北汉,潘美的官职已经升至忠武军节度使封为韩国公。他其中一个女儿就嫁给了赵光义的三儿子赵恒,就是后来的宋真宗。
北汉被灭之后,杨业也随他的旧主刘继元归顺了北宋,因杨业熟悉边防事务,赵光义仍任杨业为代州刺史,授右领军卫大将军,长驻此地抵抗辽兵,这才有了潘美和杨业之间的交集。
赵光义在位期间曾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其中一次就是在986年,赵光义派遣潘美、杨业等五位大将分三路北伐讨辽,但北伐进军并不顺利,主力军屡遭辽军重创,粮草被断。杨业所负责的一路军,主要是掩护各州百姓南撤退,缺乏作战经验却大权在握的监军王侁指挥有误,在约定接应点没有得到强弩步兵的接应,王侁等人为争夺功劳,提前率部下离开,潘美阻止不了,最后杨业矢尽弓折为辽军所俘,最后绝世而亡。
宋太宗听说杨业殉国后,十分痛心,大将军潘美降职三级,监军王侁和刘文裕都被免官、流放。
其实按照宋史说法,潘美当时与杨业的想法相近,但是没有力争,还是听了监军的话,王侁要率军离开时也曾予以制止,但作用不大,似乎潘美在杨业致死中责任并不是最大的。从战后的处分来看也是如此,潘美仅受降职处分,而两个监军皆被撤职发配。其实潘美被降职之后的第二年也去世了,死后追赠中书令,赐谥号为武惠,配置于宋太宗庙附祀,可见朝廷明面上也没有把这个黑锅让潘美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