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国文章 5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啊!祖国,我的祖国!你是大树,我是树叶,一片叶子便是一片春色;祖国!您是土壤,我是禾苗,输出您全部血液为了我的收获;祖国!您是长江,我是小河,我愿用涓涓细流壮您浩荡的行色;祖国!您是太阳,我是云朵,终生守护您的辉煌、您的灿烂、您的圣洁;祖国!今天,我们又一次庆祝您的生日,看到您新的振兴、新的开拓!
啊,祖国!我是在圆明园里,认识了您的屈辱、您的悲愤;我是在八达岭上,认识了您的磅礴、您的巍峨;我是在大漠草原,认识了您的宽广、您的辽阔;我是在驿道古渡,认识了您的悠久,您的坎坷。
奔腾的长江翻卷起晶莹的浪花,千里草原回荡着深情的马头琴声。华夏儿女向祖国母亲致意!
大海用涛声歌颂,大山用巍峨见证,大地用缄默宣誓:中国,我为你骄傲。
风雨苦难我们一起走过,辉煌成就我们一起创造。
.古老的文明,镌刻在残矛断戟上,勇敢与忠贞、高风与亮节浸沉在历史的每一页,而这一切,早已成为融在我心中恒的情结。苦,为了您!甜,为了您;生,为了您;死,为了您!您的忧虑便是我们的忧虑,您的欢乐便是我们的欢乐!
.国强则民强,国富则民富,国家昌盛则民族亦昌盛。
.面对荆棘林莽、重峦叠嶂、泥淖沼泽,有无数忠贞的儿女,不怕洒尽热血,抛却头颅,尸裹马革!直到51年前那个金秋十月,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一位巨人的宣言,使一个古老民族傲然屹立,纵情欢乐。
啊,祖国!我是在圆明园里,认识了您的屈辱、您的悲愤;我是在八达岭上,认识了您的磅礴、您的巍峨;我是在大漠草原,认识了您的宽广、您的辽阔;我是在驿道古渡,认识了您的悠久,您的坎坷。
奔腾的长江翻卷起晶莹的浪花,千里草原回荡着深情的马头琴声。华夏儿女向祖国母亲致意!
大海用涛声歌颂,大山用巍峨见证,大地用缄默宣誓:中国,我为你骄傲。
风雨苦难我们一起走过,辉煌成就我们一起创造。
.古老的文明,镌刻在残矛断戟上,勇敢与忠贞、高风与亮节浸沉在历史的每一页,而这一切,早已成为融在我心中恒的情结。苦,为了您!甜,为了您;生,为了您;死,为了您!您的忧虑便是我们的忧虑,您的欢乐便是我们的欢乐!
.国强则民强,国富则民富,国家昌盛则民族亦昌盛。
.面对荆棘林莽、重峦叠嶂、泥淖沼泽,有无数忠贞的儿女,不怕洒尽热血,抛却头颅,尸裹马革!直到51年前那个金秋十月,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一位巨人的宣言,使一个古老民族傲然屹立,纵情欢乐。
2011-10-28
展开全部
康桥散文<<我神往的那片土地>>
四川是“天府之国”, 早想去看看那一片美丽的家园,那里“家家盐泉之井,户户橘柚之园”;早想呼吸那带有盐味的纯净空气,还有那甜甜的甘桔的味道,更有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那一天,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地震了!八级的强烈地震,使四川的汶川、北川、都江堰、理县、茂县、彭州、德阳、绵阳等地,在地动山摇中沦为废墟。我神往中的那片景色碎了:汶川六万群众杳无音信,北川中学千名师生被埋废墟,山体滑坡使道路阻塞,通电通信阻断……我的心碎了,一点一点地碎了!我感觉一股灾难的黑暗扑向如歌如画的美丽四川。
我能做什么?一名军人,一名军旅诗人?
我知道,此时此刻再强有力的诗也许都是脆弱的!
因为灾难已瞬间将家园变成了废墟,那里肯定是山崩地裂,河床扭曲、水坝决堤……那不可名状的惨烈的破碎了的山河此刻已经变成了战场!
我,一名军人——要上战场去。
很快,组织上批准了我和战友的申请。部队为我们配发了被子、褥子、蚊帐、应急灯、军用水壶、尼彩服、军用胶鞋……
听说前线一天一瓶矿泉水,吃不上蔬菜,余震不断有受伤和牺牲的可能,我回家和家人团聚好好吃了一吨饭,带上录音笔、心脏方面的保健药急救药,背起行囊出发了。
飞机降落在双流机场。广场上一支支穿着尼彩服的救援队伍在集中,他们中有许多人是志愿者,还有记者。他们都想随我们一起前往灾区。
我分到了铁军。
铁军是全军历史最悠久的一支部队,她的前身是北伐军的叶挺独立团,因为屡建战功,被人民称为“铁军”, 深得爱戴,是我们党掌握的第一支革命武装。“八•一”南昌起义,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首战平型关;挺进苏鲁豫皖,创建敌后根据地。抗战胜利,铁军挺进东北,驰骋白山黑水,名震松辽平原,又先遣南下,横渡长江,跨海南征,把红旗插遍海南岛。
我们在夜色中赶路,前往都江堰,路上随处可见损坏的房屋和厂房,空气凝结着,我的心情很沉重。我无法把印象中的“天府”和现在衔接,我心痛的巴山蜀水,我就是这样向你走来吗?闭上眼睛眼泪就流了下来,我就那么闭着眼睛,不愿让满目的疮痍取代我对蜀国的美好向往。我们的目的地都江堰,是文化底蕴丰厚的历史名城。公元前250年,李冰在总结劳动者治水经验的基础上,兴修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从此,成都平原减少了水旱灾害,使蜀国沃野千里……我越是想着巴蜀文明,眼泪越是止不住地往下流,车减速的时候,我睁开泪眼看到一条标语:“只要我们的心还在,只要我们的双手还在,我们就能建设好自己的家园。”这条标语让我心热,我看到我们的民族在经历灾难时向世界展示的不是满目苍凉和内心的凄慌,而是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崇尚自然建设美好家园的人性之美。我不能不被这片厚土之上人民的美好心灵所感动。他们在苦难面前表现出人性的坚忍和顽强。
到铁军报到已经是夜里十一点。我和铁军医院的七位医护人员住在一个帐篷里。第二天不到六点,住院医师闫晓慧就叫床。她和姚医生帮我把被褥重新装进背包。原来,我们住的帐篷白天是医院住院部,晚上才是我们的寝室。
早饭后,我就进入了紧张的采访。参谋长公茂栋告诉我:铁军为了把火红的战旗尽快插上汶川,他们选择了一条雪山的路。
我的心被震憾的同时又紧紧地收了起来。这是73年前红军长征时走过的路,当年的夹金山冰雪覆盖,狂风呼啸,许多战士因为劳累想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寒冷就冻僵了他们的血液,许多年轻的士兵就那样成了永恒的冰雕。
雪山的路通不通,险不险,险到什么程度,余震和泥石流中的雪山会是什么样?英雄的铁军是怎样在风雪之中开进?我的脑子里打着一个又一个问号。
摩托化穿越夹金山!
怎样的胆略和魄力才能让铁军有这样的谋断?千百次血与火的战斗考验和对党对祖国的赤胆忠诚,让铁军在祖国和人民危难的关键时刻,在生与死的决择面前挺身而出,浴血奋战。
铁军的目标是汶川,当时预报的地震中心。铁军把摩托化开进纵队分为三个梯队相继出发。指挥车和运输车混合,边开进边清路。
铁军的战略万无一失,其中包含有具大的牺牲准备。在雪山的悬崖上开进,下边是临渊的滚滚江水,上面是不断飞下的滚石泥石流。生死面前的铁军只有一个信念:要快!要快!!一定要快!!!
海拔4218米的夹金山,天上飘着鹅毛大雪,不少同志出现胸闷、耳鸣、头晕的高山反应。第一梯队率队出征的队长一个箭步跳下车,站在悬崖边当起警示牌。
邙崃山、夹金山、牧马山、梦笔山……一座又一座高峰峡谷。余震中,山上滚石乱飞,土尘弥漫,一辆地方救援车为躲避泥石流,直直地栽下深渊……铁军官兵没有犹豫没有停留,他们边清障边前进,边前进边救援,在风雪和余震中日夜兼程。我采访过许多穿越雪山的铁军官兵,我被他们坚忍不拨、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所感动,和英雄的铁军在一起,你的热血会一百倍地燃烧,自然而然你也会成为英雄!
那次,我准备和铁军的官兵一起穿越死亡之谷,去看望战斗在孤岛银杏乡的飞夺泸定桥的红二连官兵。
不料,夜里下起了雨,一整夜的雨水让本来就危险的路途更加险峻。为了安全起见组织上取消了那次行动。
四川卫视台的记者吴晓鸥,她走过了死亡之谷。她比我幸运!吴晓鸥说:“这个经历是铁军给我的。”她给我讲述这个经历时要了一支烟,吸着。我能明显地感觉到,在她身上似乎还有缓不气来的对死亡之谷的恐惧。这种真实,深深地触动了我。无论如何,吴晓鸥是勇敢的,因为她敢于走死亡之谷,敢于向死亡之谷挑战。
吴晓鸥不仅走过了死亡之谷,而且是与英雄徐洪刚同行。吴晓鸥对我说同一天的同一条路上,十个志愿者被滑坡的泥石流砸死六个。还有地方老百姓从里面往外走,石头硼伤不能动的,比比皆是。
吴晓鸥讲亲历死亡之谷的经历时,抽着烟的手指颤抖着,她的思维也颤抖着。
从映秀往前一公里要过岷江,吴晓鸥是走锁道桥过去的,这段惊心她没有讲,但我想象得出在汹涌的岷江之上一道晃晃悠悠让人提心吊胆的锁道桥。
过岷江后要翻一座山。这座山很陡,爬这座山累得吴晓鸥头晕眼花喘不上气来。翻过山头,她全身都湿透了。吴晓鸥的身材比我瘦小,身体状况也明显比我好,我不止一次地设想过,我走过滑坡的泥石流、走过锁道桥、再翻过陡峭的一座山会是什么状况!
我问吴晓鸥对千里大峡谷的印象。
她没有说话,那是怎样的反差:往日里美如仙境的汶川千里大峡谷,此刻却是面目狰狞的死亡地带!通往映秀的山体滑坡地段,几十吨、上百吨的大石头,形成犬牙交错的刀刃一样的石峰路。山上是随时可能坍塌的千吨巨石。地震震松的山体在随时的余震中都会崩溃,让岩石泥土的大海顷泻。黄主任说走那条路,他想起两个词:“命悬一线”和“千钧一发。”走过死亡之谷的人都说:进去不想出来,出去坚决不愿进来!
那条路上,最安全的是走隧道。过一段泥石流形成的石头路后,有二公里的黑不见五指的隧道。
这是我必经的心理路程。黑暗的路,你必须走!一步一步地走完二公里的黑暗,而这是死亡之谷最轻松的路。
出了隧道又是断裂的路,只能爬山,攀爬休息再攀爬再休息,上这座山吴晓鸥休息了三次。忽然听到山的轰响,可怕的山体在崩溃。这时候必须马上离开,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偏偏这个时候,吴晓鸥的腿软,软得不能动。
“如果不是铁军,我就会掉进岷江。”由两名战士护送。一根军用背包带绑在吴晓鸥的腰里,前面的战士栓右手,后面的战士栓左手,一根绳子栓着三个人。
吴晓鸥哭着讲:“战士太可敬了,他们宁可三个人一起掉下去,也要保护着我。”
在这过程之中,吴晓鸥三次踩空,她哭着说:“没有战士,我一定掉下去了。掉下去是永远没得救的。我们就看到一具死尸在江里飘着。”
吴晓鸥讲述的就是我要走死亡之路的情形,如果那天走死亡之路的不是吴晓鸥,而是我,恐怕我整个的重量也要栓在战士们的手上。
三次踩空,不仅仅是因为胆怯;更是因为双腿已经没有了任何力量。如果是我,踩空的次数会更多,而每一次踩空,你身体的全部重量,都在悬崖之上艰难行进中的战士手上。
如果我的命运注定属于一条河流,我的灵魂也会为战斗在那里的铁军官兵歌唱。是的,我的灵魂会化作一只鸥鸟护送来往于死亡之谷的人们,为生命导航。
而同你一起掉入河流的战士呢?你想过吗?
那一夜的每一滴雨都滴在我的心上,那时我还不知道铁军的战士会把一个人的重量拴在自己的手臂上。我知道,在蛇都会倒退鬼都要掉魂的悬崖上,战士们会用自己的生命保护我,我不能不担心。
那一夜,准备和我们一起去的黄晓健主任也一夜无眠。我们的帐篷离得很近,我能听到他辗转翻身的声音。早晨四点多钟黄主任敲帐篷通知我们取消去银杏乡的计划,我立马睡着了,也不知是梦境还是幻觉,两个小时的睡眠我的身边始终流动着一条河,我是枕着岷江的涛声入梦的。
吴晓鸥坐黑鹰回来了,登机时战士们没有跟她一起走。吴晓鸥哭着说:“是战士把我的命从映秀拉到银杏,可是,我们走的时候,他们还要重新返回,再走那个死亡之谷。”
徐洪刚是两次穿越死亡之谷。来回间就四次穿越了生死线。
一线回来的当天,徐洪刚打来电话。他听战士们说我到铁军了,他说大家都很想我。我知道这想的份量,铁军官兵喜欢我写的诗,而我的诗不能把悬在战士头顶的恐怖的大石头搬开,不能让他们脚底咆哮的岷江停止流动,也无力挡住正滚落向行进中战友们的泥石流。
一线回来,映秀就成为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我神往的那片景色不再仅仅是山川湖泊的美丽,而是因为战斗在一线的铁军官兵。
该有一首诗让生命穿越。亲爱的战友,我不再说感动,只让诗向远方伸出热血的手,当你们走过一层层断墙,走过一片片碎石,铁军,我想让诗是口渴时的甘露,让诗是赶走头顶烈日的清风。我更想用一颗心搀扶已经战斗了近两个月的铁军战友!
孤岛银杏乡,那里战斗着的当年飞夺泸定桥的红二连,今年又评出新时期飞夺泸定桥的二十二勇士,他们发的纪念品是一人一瓶矿泉水。写到这里我又一次落泪了,可爱的战士们在那样危险的地带,一瓶矿泉水成了他们生命的奢侈和纪念。两天前我得知铁军一名叫武文斌的战友牺牲了,他是累死在那片土地上的,他曾经也是飞夺泸定桥的红二连战士。
我想再次回到一线,去和铁军官兵战斗在一起,与灾区人民共建美好家园。我想在抗震救灾结束时,和新时期飞夺泸定桥的二十二勇士到泸定桥,回顾当年英雄先辈的惊世壮举。部队计划,从汶川撤回时走泸定大道;写到这里,我的心已飞到汶川映秀。
四川是“天府之国”, 早想去看看那一片美丽的家园,那里“家家盐泉之井,户户橘柚之园”;早想呼吸那带有盐味的纯净空气,还有那甜甜的甘桔的味道,更有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那一天,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地震了!八级的强烈地震,使四川的汶川、北川、都江堰、理县、茂县、彭州、德阳、绵阳等地,在地动山摇中沦为废墟。我神往中的那片景色碎了:汶川六万群众杳无音信,北川中学千名师生被埋废墟,山体滑坡使道路阻塞,通电通信阻断……我的心碎了,一点一点地碎了!我感觉一股灾难的黑暗扑向如歌如画的美丽四川。
我能做什么?一名军人,一名军旅诗人?
我知道,此时此刻再强有力的诗也许都是脆弱的!
因为灾难已瞬间将家园变成了废墟,那里肯定是山崩地裂,河床扭曲、水坝决堤……那不可名状的惨烈的破碎了的山河此刻已经变成了战场!
我,一名军人——要上战场去。
很快,组织上批准了我和战友的申请。部队为我们配发了被子、褥子、蚊帐、应急灯、军用水壶、尼彩服、军用胶鞋……
听说前线一天一瓶矿泉水,吃不上蔬菜,余震不断有受伤和牺牲的可能,我回家和家人团聚好好吃了一吨饭,带上录音笔、心脏方面的保健药急救药,背起行囊出发了。
飞机降落在双流机场。广场上一支支穿着尼彩服的救援队伍在集中,他们中有许多人是志愿者,还有记者。他们都想随我们一起前往灾区。
我分到了铁军。
铁军是全军历史最悠久的一支部队,她的前身是北伐军的叶挺独立团,因为屡建战功,被人民称为“铁军”, 深得爱戴,是我们党掌握的第一支革命武装。“八•一”南昌起义,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首战平型关;挺进苏鲁豫皖,创建敌后根据地。抗战胜利,铁军挺进东北,驰骋白山黑水,名震松辽平原,又先遣南下,横渡长江,跨海南征,把红旗插遍海南岛。
我们在夜色中赶路,前往都江堰,路上随处可见损坏的房屋和厂房,空气凝结着,我的心情很沉重。我无法把印象中的“天府”和现在衔接,我心痛的巴山蜀水,我就是这样向你走来吗?闭上眼睛眼泪就流了下来,我就那么闭着眼睛,不愿让满目的疮痍取代我对蜀国的美好向往。我们的目的地都江堰,是文化底蕴丰厚的历史名城。公元前250年,李冰在总结劳动者治水经验的基础上,兴修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从此,成都平原减少了水旱灾害,使蜀国沃野千里……我越是想着巴蜀文明,眼泪越是止不住地往下流,车减速的时候,我睁开泪眼看到一条标语:“只要我们的心还在,只要我们的双手还在,我们就能建设好自己的家园。”这条标语让我心热,我看到我们的民族在经历灾难时向世界展示的不是满目苍凉和内心的凄慌,而是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崇尚自然建设美好家园的人性之美。我不能不被这片厚土之上人民的美好心灵所感动。他们在苦难面前表现出人性的坚忍和顽强。
到铁军报到已经是夜里十一点。我和铁军医院的七位医护人员住在一个帐篷里。第二天不到六点,住院医师闫晓慧就叫床。她和姚医生帮我把被褥重新装进背包。原来,我们住的帐篷白天是医院住院部,晚上才是我们的寝室。
早饭后,我就进入了紧张的采访。参谋长公茂栋告诉我:铁军为了把火红的战旗尽快插上汶川,他们选择了一条雪山的路。
我的心被震憾的同时又紧紧地收了起来。这是73年前红军长征时走过的路,当年的夹金山冰雪覆盖,狂风呼啸,许多战士因为劳累想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寒冷就冻僵了他们的血液,许多年轻的士兵就那样成了永恒的冰雕。
雪山的路通不通,险不险,险到什么程度,余震和泥石流中的雪山会是什么样?英雄的铁军是怎样在风雪之中开进?我的脑子里打着一个又一个问号。
摩托化穿越夹金山!
怎样的胆略和魄力才能让铁军有这样的谋断?千百次血与火的战斗考验和对党对祖国的赤胆忠诚,让铁军在祖国和人民危难的关键时刻,在生与死的决择面前挺身而出,浴血奋战。
铁军的目标是汶川,当时预报的地震中心。铁军把摩托化开进纵队分为三个梯队相继出发。指挥车和运输车混合,边开进边清路。
铁军的战略万无一失,其中包含有具大的牺牲准备。在雪山的悬崖上开进,下边是临渊的滚滚江水,上面是不断飞下的滚石泥石流。生死面前的铁军只有一个信念:要快!要快!!一定要快!!!
海拔4218米的夹金山,天上飘着鹅毛大雪,不少同志出现胸闷、耳鸣、头晕的高山反应。第一梯队率队出征的队长一个箭步跳下车,站在悬崖边当起警示牌。
邙崃山、夹金山、牧马山、梦笔山……一座又一座高峰峡谷。余震中,山上滚石乱飞,土尘弥漫,一辆地方救援车为躲避泥石流,直直地栽下深渊……铁军官兵没有犹豫没有停留,他们边清障边前进,边前进边救援,在风雪和余震中日夜兼程。我采访过许多穿越雪山的铁军官兵,我被他们坚忍不拨、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所感动,和英雄的铁军在一起,你的热血会一百倍地燃烧,自然而然你也会成为英雄!
那次,我准备和铁军的官兵一起穿越死亡之谷,去看望战斗在孤岛银杏乡的飞夺泸定桥的红二连官兵。
不料,夜里下起了雨,一整夜的雨水让本来就危险的路途更加险峻。为了安全起见组织上取消了那次行动。
四川卫视台的记者吴晓鸥,她走过了死亡之谷。她比我幸运!吴晓鸥说:“这个经历是铁军给我的。”她给我讲述这个经历时要了一支烟,吸着。我能明显地感觉到,在她身上似乎还有缓不气来的对死亡之谷的恐惧。这种真实,深深地触动了我。无论如何,吴晓鸥是勇敢的,因为她敢于走死亡之谷,敢于向死亡之谷挑战。
吴晓鸥不仅走过了死亡之谷,而且是与英雄徐洪刚同行。吴晓鸥对我说同一天的同一条路上,十个志愿者被滑坡的泥石流砸死六个。还有地方老百姓从里面往外走,石头硼伤不能动的,比比皆是。
吴晓鸥讲亲历死亡之谷的经历时,抽着烟的手指颤抖着,她的思维也颤抖着。
从映秀往前一公里要过岷江,吴晓鸥是走锁道桥过去的,这段惊心她没有讲,但我想象得出在汹涌的岷江之上一道晃晃悠悠让人提心吊胆的锁道桥。
过岷江后要翻一座山。这座山很陡,爬这座山累得吴晓鸥头晕眼花喘不上气来。翻过山头,她全身都湿透了。吴晓鸥的身材比我瘦小,身体状况也明显比我好,我不止一次地设想过,我走过滑坡的泥石流、走过锁道桥、再翻过陡峭的一座山会是什么状况!
我问吴晓鸥对千里大峡谷的印象。
她没有说话,那是怎样的反差:往日里美如仙境的汶川千里大峡谷,此刻却是面目狰狞的死亡地带!通往映秀的山体滑坡地段,几十吨、上百吨的大石头,形成犬牙交错的刀刃一样的石峰路。山上是随时可能坍塌的千吨巨石。地震震松的山体在随时的余震中都会崩溃,让岩石泥土的大海顷泻。黄主任说走那条路,他想起两个词:“命悬一线”和“千钧一发。”走过死亡之谷的人都说:进去不想出来,出去坚决不愿进来!
那条路上,最安全的是走隧道。过一段泥石流形成的石头路后,有二公里的黑不见五指的隧道。
这是我必经的心理路程。黑暗的路,你必须走!一步一步地走完二公里的黑暗,而这是死亡之谷最轻松的路。
出了隧道又是断裂的路,只能爬山,攀爬休息再攀爬再休息,上这座山吴晓鸥休息了三次。忽然听到山的轰响,可怕的山体在崩溃。这时候必须马上离开,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偏偏这个时候,吴晓鸥的腿软,软得不能动。
“如果不是铁军,我就会掉进岷江。”由两名战士护送。一根军用背包带绑在吴晓鸥的腰里,前面的战士栓右手,后面的战士栓左手,一根绳子栓着三个人。
吴晓鸥哭着讲:“战士太可敬了,他们宁可三个人一起掉下去,也要保护着我。”
在这过程之中,吴晓鸥三次踩空,她哭着说:“没有战士,我一定掉下去了。掉下去是永远没得救的。我们就看到一具死尸在江里飘着。”
吴晓鸥讲述的就是我要走死亡之路的情形,如果那天走死亡之路的不是吴晓鸥,而是我,恐怕我整个的重量也要栓在战士们的手上。
三次踩空,不仅仅是因为胆怯;更是因为双腿已经没有了任何力量。如果是我,踩空的次数会更多,而每一次踩空,你身体的全部重量,都在悬崖之上艰难行进中的战士手上。
如果我的命运注定属于一条河流,我的灵魂也会为战斗在那里的铁军官兵歌唱。是的,我的灵魂会化作一只鸥鸟护送来往于死亡之谷的人们,为生命导航。
而同你一起掉入河流的战士呢?你想过吗?
那一夜的每一滴雨都滴在我的心上,那时我还不知道铁军的战士会把一个人的重量拴在自己的手臂上。我知道,在蛇都会倒退鬼都要掉魂的悬崖上,战士们会用自己的生命保护我,我不能不担心。
那一夜,准备和我们一起去的黄晓健主任也一夜无眠。我们的帐篷离得很近,我能听到他辗转翻身的声音。早晨四点多钟黄主任敲帐篷通知我们取消去银杏乡的计划,我立马睡着了,也不知是梦境还是幻觉,两个小时的睡眠我的身边始终流动着一条河,我是枕着岷江的涛声入梦的。
吴晓鸥坐黑鹰回来了,登机时战士们没有跟她一起走。吴晓鸥哭着说:“是战士把我的命从映秀拉到银杏,可是,我们走的时候,他们还要重新返回,再走那个死亡之谷。”
徐洪刚是两次穿越死亡之谷。来回间就四次穿越了生死线。
一线回来的当天,徐洪刚打来电话。他听战士们说我到铁军了,他说大家都很想我。我知道这想的份量,铁军官兵喜欢我写的诗,而我的诗不能把悬在战士头顶的恐怖的大石头搬开,不能让他们脚底咆哮的岷江停止流动,也无力挡住正滚落向行进中战友们的泥石流。
一线回来,映秀就成为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我神往的那片景色不再仅仅是山川湖泊的美丽,而是因为战斗在一线的铁军官兵。
该有一首诗让生命穿越。亲爱的战友,我不再说感动,只让诗向远方伸出热血的手,当你们走过一层层断墙,走过一片片碎石,铁军,我想让诗是口渴时的甘露,让诗是赶走头顶烈日的清风。我更想用一颗心搀扶已经战斗了近两个月的铁军战友!
孤岛银杏乡,那里战斗着的当年飞夺泸定桥的红二连,今年又评出新时期飞夺泸定桥的二十二勇士,他们发的纪念品是一人一瓶矿泉水。写到这里我又一次落泪了,可爱的战士们在那样危险的地带,一瓶矿泉水成了他们生命的奢侈和纪念。两天前我得知铁军一名叫武文斌的战友牺牲了,他是累死在那片土地上的,他曾经也是飞夺泸定桥的红二连战士。
我想再次回到一线,去和铁军官兵战斗在一起,与灾区人民共建美好家园。我想在抗震救灾结束时,和新时期飞夺泸定桥的二十二勇士到泸定桥,回顾当年英雄先辈的惊世壮举。部队计划,从汶川撤回时走泸定大道;写到这里,我的心已飞到汶川映秀。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嗯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