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龄到底为什么会“反奉”失败?
郭松龄为什么反奉?
郭松龄,字茂宸,1883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是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
(郭松龄)
郭松龄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还有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如果说郭松龄是一匹千里并卖枣马,张作霖父子就是他的伯乐。不仅非常欣赏他的才干,还对他委以重任,把他从一个教官,提拔为旅长,直至提拔到京榆驻军司令部副司令。
所以可以说张作霖父子对郭松龄有知遇之恩,而且郭松龄跟张学良一见如故,情同手足。
郭松龄是讲义气的人,都说士为知己者死,郭松龄却在1925年11月23日起兵反奉,一场血战绝拆之后,在1925年12月25日兵败被杀。郭松龄虽然失败,但对奉军却是致命打击,奉军从此走向衰落。
为了镇压郭松龄的反叛,张作霖不择手段出卖东北利益,因此说郭松龄反奉,也为张作霖掘了坟墓,为他被日本炸死埋下伏笔,等于敲响了奉军的丧钟。
很多人读这段历史的时候,心里都会产生一个疑问,郭松龄为什么反奉?
一、派系斗争,松龄失宠
每个集团都有派系之争,奉军也是如此。奉军创业的时候没有派系,都是一帮土匪,齐心协力为了富贵荣华。
但是后来张作霖找到了日本人这个靠山,消灭了东三省的大小武装,奉军实力膨胀,迅速发展壮大。这个时候,派系就出现了。
总的来说,奉军内部有三大派系,元老派、少壮派士官派、少壮派。
(张学良)
元老派是奉军跟张作霖创业的那帮人,跟张作霖出生入死的马仔,他们分别是张作相、张景惠、汤玉麟、孙烈臣、吴俊升等,这帮人深受张作霖信任,在奉军中身居高位,配昌把持军政大权。
"士官派"来自日本士官学校,以杨宇霆为代表人物,身边追随他的有姜登选、韩麟春、于珍、常阴槐、王树常、于国翰、邢士廉等人,这帮人对杨宇霆佩服得五体投地,对杨言听计从。
"陆大派"大多毕业于中国本土陆军大学和保定军官学校,以郭松龄为首。
三个派系中,陆大派最能打,立功最多,但最受排挤,不得宠。
郭松龄治军严明,知人善任,他指挥的张学良的第三军战斗力也最强,也最劳苦功高。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他们的军队虽然没有攻进山海关,却一直牵制着直军的主力。后来郭松龄率领第3军主力驰援九门口后,鏖战石门寨,挥师秦皇岛,一路高歌、所向无敌。
可是在论功行赏的时候,郭松龄却被边缘化了。战争结束后,张作霖把江苏给了士官派的杨宇霆,安徽地盘给了士官派的姜登选,郭松龄什么也没有捞着,两手空空,从此心灰意冷,心生不满。
(张作霖)
二、主张不同、水火不容
对于张作霖不顾人民死活,为了问鼎中原实现个人野心不顾人民死活,生灵涂炭,郭松龄有看法。郭松龄给张作霖的建议是"精兵强卒、保卫桑梓、开发东北、不事内争、抵御外侮"。
而张作霖则认为如果不称王人生就白活了,为了实现个人野心可以不择手段,出卖国家民族利益。
而士官派的杨宇霆为了自己飞黄腾达、建功立业,也怂恿张作霖穷兵黩武、问鼎中原。
尤其是1925年10月初,郭松龄代表奉军去日本搞军事交流,日本参谋本部一位重要职员跟他会谈的时候,无意中得知,张作霖为了得到日本人进一步支持,打算落实"21条"大张旗鼓出卖东北利益的时候,郭松龄对张作霖既鄙视,又失望,对他不再抱任何幻想。
三、"冯"挖坑,"鬼子"中计
冯倒就是气气吕布的倒戈冯某,而鬼子是郭松龄的外号,郭松龄身材高大,有点像俄国人,人送外号"郭鬼子"。
当时冯玉祥赶跑了直系军阀、暂时控制了北京,他觉得奉系张作霖对他虎视眈眈,迟早要收拾他,一场大仗不可避免,因此非常惶恐。因为冯玉祥的兵力没有奉军多,粮饷也没有奉军充足。
(李景林)
于是冯倒就让部下韩复榘秘密联系郭松龄,又将奉军第一军军长李景林也拉下水,对郭许以优厚条件打算里应外合,联合反奉。
当时郭松龄的第三军有7万左右兵力,李景林手下兵力也有12个旅,兵力也不低于7万,再加上冯玉祥的兵力,对付张作霖稳操胜券。因此郭松龄才下定决心,高举起反奉大旗,跟张作霖父子撕破了脸。
郭松龄打响反奉第一枪之后,大军势如破竹,奉军兵败如山倒,在万分危急的时候,张作霖不惜一切以出卖民族利益为条件,换取日本主子介入。
郭松龄军队虽然很能战斗,但是到关东军跟前无论是装备还是军人素质都不是一个档次,在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下和日本陆军的强势进攻下,郭松龄部寡不敌众,功亏一篑。
而冯也在关键时刻向李景林开火,让反奉联盟土崩瓦解,给了郭松龄致命一击,再一次续写了倒戈将军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