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禅??佛教中的禅,是什么意思?
禅,是一种基于“静”的行为,源于人类本能,经过古代先民开发,形成各种系统的修行方法,并存在于各种教派。
而在佛教中的“禅”是“禅那”的略称,意译为“静虑”、“思维修”、“弃恶”等。就是在生活中静静过滤碎片,修正错误的思维,抛弃恶念。
佛教普遍采用的一种修习方法,源于婆罗门经典《奥义书》所讲的即:静坐调心、制御意志、超越喜忧以达到“梵”的境界。修禅,可以静治烦,实现去恶从善、由痴而智、由染污到清净的转变。使修习者从心绪宁静到心身愉悦,进入心明清空的境界。
三种禅介绍
1、世间禅,乃色界、无色界之禅定,有二:
①根本味禅:有四禅、四无量、四空等三品,合称十二门禅。乃厌离欲界之散乱而修四禅,欲求大福则修四无量,厌色笼者修四空。
②根本净禅:逢佛出世,闻佛说法,则得依之而直发无漏智,故称净禅。有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禅三品,分别为慧性多、定性多、定慧均等所修。
2、出世禅:观、练、薰、修四种:
①观禅:观为观照。明观谛照不净等境,故称为观。有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四种。
②练禅:练为锻炼,即指九次第定,此禅由浅至深,顺序锻炼四禅、灭尽定,依不杂异念,以无漏法锻炼而灭有漏,通达八地。
③薰禅:薰为薰熟自在义,如狮子奋迅三昧,能除异念之间杂念,得顺逆进退皆随意自在!
④修禅:超越三昧,修治前定,使之精妙,可超越出入自在!
3、出世间上上禅:即
三种禅 - “地持经”卷五之九种大禅
①自性禅:修观心之实相,不外求。
②一切禅:能得自行化他一切功德。
③难禅:为深妙难修之禅。
④一切门禅:一切禅定皆由此门而出。
⑤善人禅:大善根之众生所共修。
⑥一切行禅:含摄大乘之一切行法。
⑦除恼禅:除灭众生之苦恼。
⑧此世他世乐禅:令众生悉得二世之乐。
⑨清净净禅:惑业断尽,得大菩提之净报。
扩展资料
中国禅的产生与发展,完全是印度佛教东传之后,逐渐地与中国本土文化相适应、相结合的产物。既有僧肇的造论,也有道生的说法,他们这些东土大德对佛法的弘扬,就为中国禅宗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齐梁之间,宝志禅师的《大乘赞》,就颇近后世禅门的顿教思想,善会的禅修则已开启了“中国禅”之先河(详香港《内明》298期之拙文)。只缘东土有此大乘气象,以故达摩祖师的东渡,方才找到了其禅法顺利弘传的缘(条件)。
也由于中国早期就具备了禅法弘传的基础,故六祖以后的禅法必然朝着单刀直入、当下即得的道路发展。这一发展方向虽然曾一度发展到了“呵佛骂祖”的境地,但毕竟只是在破斥学人的情识上的我执与法执上作功夫,而作为真正永恒的佛法是骂也骂不掉的,而真正的觉者也是骂不到的。
所谓“丹霞烧木佛,院主落须眉”,其缘由就在这里。假如像胡适先生所说的那样,禅家不做禅定修持,不对人生的终极目标作追求,那自然也就找不到自身的归宿(即云门和尚所说的“腊月三十日”)。而作为心性解脱的禅宗也将会从佛教的轨道上颠覆,从而转化到纯学术的方向上去了。
佛教最具中国特色者是禅宗,也就是由于禅法在不违背佛教的根本教义的前提下,又能充分注意与东土的中国文化相融合,使之彻底地“中国化”,而又不脱离佛教的基本轨则。倘若离开了这样一个基本原则,也就无从谈“中国禅”了,更无从谈中国的佛教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禅
现在的社会到处烦乱,物质生活奢侈浮华;但是,有不少人却感到生活空虚,精神焦虑,苦痛倍增。所以,这个能解决生命问题,提高生命境界的禅学,乃在世界各地,引起知识份子和社会人士的重视。
「禅」可以开拓我们的心灵,启发人们的智能,引导我们进入更超脱的自由世界。禅合乎真善美的条件;虽然不容易谈,可是要知道什么是禅,那我们就不能不尽力弄清楚。现在我分成三个部分来叙述,这三部分是禅的历史、禅的内容与禅的修法。
一.禅的历史 A
佛陀谈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经典浩瀚无涯,可是,这些无数的文字般若,与禅宗的起源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相传有一天,佛陀在灵山会上,登座拈起一朵花展示大众,当时众人都不明所以,只有大迦叶微笑了一下,佛陀当时就说:「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摩诃迦叶。」佛陀于是将法门付嘱大迦叶,禅宗就这样开始传承下来。
印度禅师代代相传,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到中国来,时值南朝梁武帝在位。梁武帝笃信佛法,曾经三次舍身同泰寺,布施天下僧众,造桥建庙,依常人眼光看,真是功德无量。当达摩祖师见梁武帝时,梁武帝问他说:『我所做的这些佛教事业有无功德?』
达摩祖师说:『并无功德。』
梁武帝被泼了一盆冷水,心想我如此辛劳,怎么会毫无功德?所以,他对达摩祖师的回答,并不满意。
其实,从深一层面来说,梁武帝所得的只是人天果报,应属福德,并非功德。在禅的立场看,达摩祖师所说,正是直心之言,但是却不得梁武帝的欣赏,因此,达摩乃转往嵩山少林寺面壁。
从这一段记载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禅的高妙,确实不能以一般的见解去论断的。像梁武帝的这种用心,只求为善得福,并不是禅宗的究竟目标,即使有所得,也是人天福报而已,在禅师的眼里,是与开悟的道无关。
神光慧可,河南人,少年精通世学,壮年在龙门香山出家,后入嵩山少林寺,拜谒达摩,要求开示,并请为入室弟子,达摩不准许,神光遂在门外伫候。时值风雪漫天,过了很久,雪深及腰。达摩见他确实真诚求法,允许入内。并问他:『汝究竟来此所求何事?』
神光答道:『弟子心未安,乞师安心。』
达摩喝道:『将心拿来,吾为汝安!』
神光愕然地说:『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这时居然说道:『吾与汝安心竟!』
神光慧可豁然大悟。烦恼本空,罪业无体,识心寂灭,无妄想动念处,是即正觉,就是佛道。若能会心,佛性当下开显。
神秀博通三藏,为五祖弘忍座下的大弟子,讲经说法,教化四方,当时的人,莫不以其为五祖的传人。这时却从南方来了一个惠能,根性甚利,虽处南蛮犹獦獠之地,求法热忱,并不落人之后。
当他见到五祖时,五祖曾试探他说:『南方人没有佛性。』
当时惠能答道:『人有南北,佛性岂有南北?』
五祖经他这一反驳,知道这人是顿根种姓,非常人所及。为了考验他的心志,就要他到柴房舂米,暂避众人耳目。
后来,五祖令众人各举一偈,以为传法的依据,若是见性,即得衣钵,成为五祖传人。这时大众都以为衣钵非神秀莫属,所以没有人敢与他竞争。
当时,神秀日夜思量,终于提出一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一偈子,五祖认为虽然不错,但却仍未能见性。所以衣钵没有传给他。
惠能在柴房里得悉此事,心想我也来呈一偈如何?遂央人替他把偈语题在墙上。这偈语是这样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见了,知道惠能已经见性。为恐其招忌,乃着人将偈拭去。然后到柴房敲门。问道:『米熟了没有?』
惠能答曰:『早就熟了,只等着筛耳。』
五祖遂又在门上敲了三下,惠能会意,乃在半夜三更,到五祖座下,请他开示。
五祖传授他《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顿然大悟。五祖遂将衣钵传他,并命他南行,以待时机。五祖送到江边说:『我操船送你。』
惠能说:『迷时师度,悟时自度。』遂自行到南方弘化,终成为震烁古今的六祖。
从这些历史记载,可知禅的风格确是相当独特的,所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实是得其真机。但是由于禅门宗旨,并非人人能解,所以也常受人曲解。然而禅的机锋教化,都是明心见性之方,全是依人的本性而予以揭露。他的原则是建立在「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道理上。所以进一步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又有多少人能把握这一层的意义?梁武帝的希求人天福报,不就是典型的一例吗?至于今天谁才能直探禅门本源?这就要靠众生求法的宏愿和实践了!
“禅”是从梵文的“禅那”这个词音翻译过来的,用今天的话来说,“禅”实际上是一个外来语,它的意思是“思维修”或“静虑”,属于菩萨行六度中的一度,指的是一种修行的方法。我们这里所说的“禅”是禅宗所传的禅,与六度中的“禅定”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
与“禅”相联的有禅观、禅定、禅心、禅意、禅味、禅法、禅风、禅机等由禅引伸出来的禅语,真是丰富多彩,韵味无穷。
在印度,“禅定”可以说是最古老的一种修行的方式,早在佛教成立之前即已盛行,佛陀立教,把“戒、定、慧”立为基本三学,是每个佛教徒必须修持根本法门。佛教传入中国后,历代祖师和各个宗派,无不以“禅定”或“禅观”为其修行和立宗的根本。
禅宗兴起之后,它所提倡的“禅”与原来的“禅观”或“禅定”虽有其相同的一面,更有其不同的一面,对于相同的一面就不去说它,那末不同的是什么呢?
第一,禅宗的“禅”是一种认识。与其说它是六度中的“禅定度”,还不如说它是六度中的“智慧度”。
第二,禅宗在方法上重视学人与其师的直接对话,以启发学人的智慧。
第三,禅宗的目的第一步是开悟,认为只有“悟后起修”,才能事半功倍。
第四,禅宗的修行是将日常生活与人心的净化紧密结合,认为“平常心是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以出世的随神做入世的事业。
关于禅的种类,《楞伽经》中分为四种禅,一是愚夫所行禅,即执有法不空而行禅。二是观察义禅,即于定中对义谛作静虑之禅。三是攀援如禅,即圭峰宗密禅师所说“欣上厌下”之凡夫禅。四是如来禅,即自证圣智境界之禅。
圭峰宗密在其所著《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分禅为五种:
谓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凡夫禅。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禅。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摩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
宗密所分,是专就学理上的分类。在实际修行中,这五种禅可作为循序而进的五个阶段。在有真修实证的禅师引导下,每提高一个层次,就有一番悟境,就会在认识上来一次超越,这才是禅宗所提倡的“禅”。
究竟应该怎样来定义禅宗所提倡的“禅”,既是一件难事,也是一件多余的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禅宗是主张参“活句”的,历代禅师在接引学人时总是应病与药,精方解缚,从无死法与人。
至今为止,禅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大家都来描述它,但没有人能够定义它。而且,直到将来,禅都将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不可说,不可说,说了就是错!”。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禅只可“以心传心”。因为一旦定义了它,说它“是什么”,其实就已经说它“不是什么”了!禅没有是与不是,去看看六祖慧能大师所谓“不二法门”,或许能有所感悟。
辩证法中有关于矛盾的说法。矛盾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对立和统一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分别心”使得事物中对立的一面过于被强调,而统一的一面往往被忽略。“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其实就是让人们消除“分别心”。不要只看到风和幡,而应该去关注自己的心灵,关注自己只看到风或幡的原因!所以,“凡者见二,智者了达!”,对于所谓的“矛盾”本身,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有了“矛盾”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分别心”了。
禅不试图用定义和概念去说明什么。禅关心的不是“外部事物”,而是“人的心灵”。外部事物固然纷乱芜杂,但这些外部事物对人的心灵的作用却是一样的。因此,从人的心灵的角度去看外部事物的影响时,当然可以把外部事物看成是一个同一的没区别的东西。比如看山、看水,如果只看山、水本身,山当然是山,水当然是水;但如果从山、水对人的心灵的影响来看山、水,其实山、水没什么区别,山也不是山,水也不是水,都只是“这个”或“那个”而已。如果心灵不再被任何外部事物所影响了,到达了“如如不动”的境界,此时再去看山、水,山也只是山,水也只是水。
禅只是对需要禅的人才有用!这样的机会称作“缘”。有句话叫“佛度有缘人”。佛从来没有主动去对谁说过这样的话:“让我来度你吧!”总是众生自己有很多无明烦恼,痛苦不堪,好像一些生病的人,去寻找解药,此时如果机会合适,正好遇到佛或佛经,则得以解除烦恼。所以,药只对生病的人才有用,如果这人没有病,药是没用的!所以如果一个人觉得他自己生活得很快乐,没有任何烦恼,那他根本不必要去学禅!
从禅的角度出发,看红尘众生,都有自己的因缘。而众生自己却浑然不知。据说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禅师在讲禅,说:“禅可以断除人的无明烦恼。”这时有个人出来反驳说:“我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烦恼,请问禅师:什么叫无明?无明是怎么产生的?”
禅师说:“这么简单愚蠢的问题你也能提得出?”
这人立刻恼怒起来,理直气壮地说:“你不回答也就算了,为什么要侮辱我呢?”
禅师笑了一下说:“这就是无明,无明就是这样产生的!”
有些人往往会把禅和气功等同起来,其实禅和气功是两回事。气功仅仅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锻炼身体的方法而已。它以修身、修心为目的,身心合一是修炼气功的正确的方法。当然,如果以禅的观点去练气功,效果会很好,这是因为禅关注人的心灵!
禅不是迷信。迷信是盲从,迷信是错误的信念。禅不赞同迷信,得悟的禅师有自己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实在的,客观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禅师的心灵自在活泼,轻松舒展,但如果你选择了你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这些又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呢?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