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庞统是因为什么原因,才会和诸葛亮齐名,却没有他混的好?
卧龙、凤雏是三国最有名的两位谋士,只要得到一人必能安定天下。虽然两个都是才智超群的人物,但却有着不同的命运,一生遭遇简直天差地别,一个万众瞩目,另一个却是无人问津,英年早逝。为何同才却不同命运,这里面有着无尽的玄机和门道。
庞统这个人不拘小节,也不注意自己的装扮,他认为只要自己有才华,走到哪里都应该都到尊敬。这种比较务实的人,不愿意到处宣扬自己,因此凤雏与卧龙虽然齐名,但孔明的名头比他要大的多。周瑜死后,他便被推荐给了孙权。虽然他的名声在东吴也小有名气,但初次见面,丑陋的相貌,凌乱的穿戴让孙权看了很不顺眼,但还是强压了自己内心的反感。庞统一张嘴就很直接的说,周瑜只擅长军事,我什么都会。孙权看他如此狂妄,并且还贬低周瑜,于是就把他轰走了。
庞统转身就投奔到了刘备那里,但从不总结自己上次失败的教训,依然任意孤行,刘备一看这种浪荡无忌之徒怎么会有才能,本想打发他走,但又怕自己获得个不爱贤的坏名声,便给他一个小官做。有才能终究会脱颖而出,后来被刘备发现其才能确实不次于诸葛亮,便让他做了诸葛亮的副手。庞统怎能甘愿位居副位,为了证明自己,他需要赶快建功立业,于是在攻打西蜀时急于求成,被乱箭射死,年仅36岁。
死后,凤雏不服,为何卧龙能够被后人代代供奉,而我却要被散落在历史的尘烟中,卧龙微微一笑说道,因为你不会自我包装。诸葛亮出身书香世家,虽不是名门富户,但酷爱读书,胸怀韬略。随叔父来到荆州,在刘表的书堂中就读。诸葛亮学习一般,但却很会为自己打造声势,对于读书从不寻求常理,只观大略。让大家对他读书方式感到奇特,这样渐渐的在学堂中就有了点名气。凡是在学习中,无论做什么事他都要做的奇特,就是通过包装炒作引起大家格外注意。
刘备自黄巾起义以来,转战全国各地,投主无数,始终没有自己一个稳定的地盘。看与自己同时代一起创业的人,个个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可自己到头来除了身边几个傻兄弟,就是一无所有,心里非常难过。这时,刘备便听说这周边有个自比管仲、乐毅的治世之才,能辅佐明君一统天下,为何不前去一见。刘备觉得此人有些狂妄,管仲、乐毅那是何等人物,你居然敢和他们想提并论。但是求贤若渴,只能屈尊前去一看。刘备恰恰不知道,这就是诸葛亮为自己鼓吹打造的噱头,没有这些华丽的包装怎能引来像刘备这样的金凤凰。
诸葛亮早就料到这种事情早晚会发生,所以很早就做好了铺垫。他先和几个知心同学搞好关系,然后在他们面前毫无保留的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智慧,让同学们感到确实自愧不如。于是大家便十分认可诸葛亮的才学可以和管仲、乐毅相媲美,估计和姜尚、张良不分伯仲。自我包装宣传,同时也引来了荆州名士司马徽。他听说了诸葛亮的才能和学识,便暗地里前来考察,发现此人虽然有些狂傲,确实是个天才,因此对他非常推崇,便给他一个卧龙称号,渐渐的卧龙和凤雏得其一必能安天下的说法就打出炮了。
有了名还得有形,这样才能形神合一。诸葛亮身高八尺,玉树临风,长相俊美,足足一个大帅哥。可是这些还不够,为了让自己鹤立鸡群打扮的更光鲜,他便身披斗篷,头戴纶巾,手持鹅毛扇,让人一看就超凡脱俗。经过自己精心策划炒作后,已经在荆州声名鹊起。本可以到各方诸侯门下任职,可他却便便躲在家中,等待大鱼上钩。
于是就有了刘备前去拜会,虽然身边两个兄弟极力反对,但根本浇不灭刘备求贤若渴的欲望。虽然两次前去都吃了闭门羹,但是在路上听到人们唱的有如神仙缥缈的歌曲,让刘备大奇,经过询问是诸葛亮所教,更让刘备仰慕不已。其实却不知道,这都是诸葛亮事先安排好的,目的就是神化自我,让刘备心甘情愿的请他出山。
第三次终于如愿以偿,诸葛亮便在家中,亲自为刘备献上隆中之对,让这个在黑夜中始终找不到人生方向的刘皇叔,终于遇见了一盏明灯,感动的泪流满面。可想而知,一个人自所以能出名,必有其过人的独到之处,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这就是在三国中同样都是举足轻重的谋士,为何却有如此不同的命运!

2023-07-11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