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辅音和浊辅音有哪些?
清辅音和浊辅音分别由10个,如下所示。
清辅音:[p]、[t]、[k]、[f]、[s]、[θ]、[ts]、[tr]、[ʃ]、[tʃ]
浊辅音:[b]、[d]、[g]、[v]、[z]、[ð]、[dz]、[dr]、[ʒ]、[dʒ]
发音技巧:
1.舌尖抬起,先抵住上齿龈,堵住气流,然后突然下降抵住下齿,气流随即泻出口腔,形成先破后擦的声音。
2./ts/是清辅音,送气但声带不振动。
3./dz/是浊辅音,不送气,声带振动。
4./ts/有点类似于汉语中的“次”,但发音时要有爆破的感觉,且发音时没有元音的音素在内。
5./dz/有点类似于汉语中的“子”(轻音),但发音时有爆破的感觉,而且声带振动较强。发音时也没有元音的音素在内。
清辅音有:[p] 、[t] 、[k] 、[f] 、[s] 、[ʃ浊辅音有:[b]、[d]、[g]、[v]、[z]、[dr]、[d辅音按发音时声带的振动模式,可以分为清辅音和浊辅音两大类。
辅音按发音时声带的振动模式,可以分为清辅音和浊辅音两大类。气流不受器官阻碍的称为清辅音。受器官阻碍的称为浊辅音。
辅音辨析
辅音也叫“子音”。发音时,气流从肺中呼出,经过声门、咽腔、口腔或鼻腔时,受到各个器官不同程度的阻碍,不能畅通。
发辅音时,有关阻碍部位的肌肉,产生局部的紧张,如发[t]时,舌尖部位紧张,发[k]时,舌根部位紧张。发辅音时的气流要比发元音时的气流强。
语音学上将辅音的过程分为“成阻”、“持阻”、“除阻”三个阶段。成阻,是发音时阻碍作用的开始形成,发音器官从静止或其它状态转到发一种辅音时所必须构成阻碍状态的过程,如发[p]时,双唇紧闭,软腭上升。
持阻,是发音中阻碍作用的持续,发音器官从开始成阻到最后除阻的中间过程;除阻,是发音中阻碍作用的消除,发音器官从某一状态转到原来静止状态或其他状态的一种过程。
清辅音有:
[p] 、[t] 、[k] 、[f] 、[s] 、[ʃ] 、[θ]、 [h]、 [tʃ] 、[tr] 和[ts] 。
浊辅音有:
[b] 、[d] 、[g] 、[v] 、[z] 、[ʒ]、 [e]、 [dʒ] 、[dr] 、[dz]、[m] 、[n] 、[ŋ]、 [l] 、[r] 、[w] 和[j] 。
扩展资料
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做辅音,又叫子音。发音时气流受到发音器官的各种阻碍,声带不一定振动,不够清晰响亮的音素叫辅音。气流从肺里出来不一定振动声带,通过口腔时受到一定的阻碍,这种主要依靠阻碍发出的音叫辅音。
清浊音:辅音发音时声带的振动模式。发浊辅音时,声带有充分振动;发清辅音时,声带完全不振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