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六九是什么意思?
农历“六九”是数九中第六个九天,当第九个九天数完后,春天就到来了。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中国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冬至逢壬日开始。农历中数“九”是我国习惯用的杂节。进入冬至就数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提冬数九”。
它以冬至日为起算点,数上9天是一九,再数9天是二九,以此类推....数到“九九”就算“九”尽了,“九尽杨花开”,那时天就暖了。
古人还根据九九寒天的物候特征,总结出一套反映气候变化的《数九歌》。歌词如下: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扩展资料:
数九九个九天对应日期:
一九:12月22日到12月30日(从冬至当天开始数)。
二九:12月31日到次年1月8日。
三九:1月9日到1月17日。
四九:1月18日到1月26日。
五九:1月27日到2月4日。
六九:2月5日到2月13日。
七九:2月14日到2月22日。
八九:2月23日到3月3日。
九九:3月4日到3月12日。
“六九”就是第六个九天的意思。
古人认为天冷的时间总共是81天,从冬至日开始算,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天气就暖和了。谚语中有一句“春打六九头”,表示在六九的来临距离春天来临也不远了。
数九方法在我国民间口口相传,有历史、乏记载,至于起源何时,没有确切的资料。在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为“至阳”之数,又是至大之数,“至阳之数”的积累意味着阴气的日益消减,累至九次已到了头,意味着寒去暖来,“春已深矣”了。
扩展资料:
计算方法
民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一般“四九”时最冷,是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时间;到了“九九”时,便寒气尽消,春深日暖了。
“数九”的正确算法是从冬至后第一个壬日算起,故,“九”在每个年份中具体日期是不固定的,须视冬至后第一个壬日在哪一天而定。
另有错误认为“数九”是从冬至这天算起的,从冬至这天算起那么每年“九”的具体时间是固定的,每个“九”都固定在冬至后第9天、第18天、第27天…。“数九”从冬至这天算起的算法是错误的。
俗语:“六九不冷倒春寒”,什么意思?古人预测的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