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走出心理舒适区,让自己快速行动起来?
心理舒适区说的是我们应对外部环境的固有方式。比如一个人遇到挫折时,是倾向于战斗还是逃避,遇到难题时,是自己解决,还是寻求他人帮助,这都是应对环境的不同方式。这些方式是从我们过去的经验中发展出来的,它能给我们带来控制感和安全感。
走出心理舒适区,让自己快速行动起来的关键在于创造新的成功经验,帮我们产生自信和安全感,从而逐渐扩大心理舒适区。这里有三个方法:
1、检验人生假设:通过实验测试自己的人生假设。
很多固有应对方式的背后,是我们对世界根深蒂固的假设。只有当我们看到这些假设的不合理之处,原有的应对方式才会被动摇。我们可以问自己,现有的行为,给我带来了哪些好处,如果我做出不一样的行为,最担心发生的事情是什么?以此找到这些不合理的假设。比如现在很多人都机不离身,深怕几天不看资讯,就无法跟别人聊天。这时你就可以思考一下,每天看资讯给你带来了哪些好处,如果你把看资讯的时间抽出一半来读书、做运动,或做其他事情,你最担心发生什么?然后去落实一段时间,再来看看最终结果,这个时候你就会知道你的想法正不正确,要不要改变。
2、小步子原理:找到实现目标需要的第一步行动,专注当下能做的事情。
很多人没能行动,是因为想实现的目标太过遥远,充满各种未知和风险,就会让人觉得焦虑不安,重新退回到心理舒适区中。对于这种情况,关键是把注意力从远方的目标转移到当下的行动中。有时候,改变就像一副多米诺骨牌,只要想办法推到第一块骨牌,就能引发后续一连串的改变。通过在行动中体验真实的进步和好处,我们就能获得持续行动的动力。
心理学上有个方法叫“奇迹提问”,做法就是假设事情已经成功,再回头重温成功的步骤,这能非常有效的帮我们找到当下能迈出的第一步。因为看待事物的视角不同,会对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当我们思考一个尚未实现的目标时,很容易想象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当我们假设目标已经完成,再回头重温时,会更容易想象事情是如何成功的。这不仅能帮我们找到当下能迈出的第一步,也会让我们变得乐观,更容易行动起来。
比如我“一年读50本书、输出50篇读书笔记的目标”,这乍一看还是很难的,比如没有时间、没有心情、读书效率低、坚持不下去等等,如果我只是关注这些阻碍,我就很难迈出第一步。但假设现在已经到了年底,我已经完成了读50本书、做50篇读书笔记的目标,这个时候我就不会想会遇到哪些问题,而是思考“我是如何完成这个目标的,对此我做了哪些事情”。这样一思考、一回顾,我就能立马知道我要迈出的第一步是“先把要读的书籍准备好几本”;为了解决读书效率低,没有时间读书的问题,我在读书的同时抽时间练习了“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提高阅读效率;为了避免中途放弃,我“做了计划表贴在客厅,让家人监督,给孩子树立榜样”,如此目标就逐步达成了。
3、创造环境:创造维持行动的环境。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改变的第一步并不难,难的是把暂时的改变维持下去。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而不同的环境会激发不同的行动。比如很多学生复习时会专门去图书馆,而不是待在宿舍里,因为图书管里大家都在学习,在这种氛围下更容易专注看书。
所以,想保持新形成的行为,我们就要为整个行为创造合适的环境。比如在家里专门打造一个学习的环境:书桌上只放学习相关的资料;在书桌前只能读书学习,不能玩手机,如果想放松休息,必须换个地方;书桌上贴一些激励自己的话……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这张书桌就变成了一个你专门学习的环境,只要坐在书桌前就会自动进入学习状态,不容易分心去娱乐。
2024-07-19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