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研员如何组织教研活动
展开全部
(一)掌握和了解了学校校本教研的现状和教师对自我发展的需求。
关于校本教研,我校从2010年起就设立了此项课题。在课题实施以来,我们在全体教师中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教师对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师专业成长及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条最为有效的途径持认可态度,渴望通过校本教研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大部分教师认为目前的校本教研在内容选择和组织方式上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还要更加丰富校本教研的组织形式,才能满足各层次教师的需求,他们普遍认为学校要进一步丰富校本教研组织形式,进一步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希望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提升专业素养,感受工作的快乐和成长的成就感。可是教师在对校本教研普遍认可的同时,又对校本教研的参与存在一定的排斥:积极性不高,实效性不强。其中的根本因素是领导的督查程度、活动的有效组织和教师积极性的调动等方面都做得不够。对教师的需求和学校校本教研现状的了解和掌握,为我们有针对性的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完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规范学校内部管理
1、修改和完善教研组活动制度,优化原有的活动形式,充分发挥组长的指导作用。从制度上加强学校校本教研的各项管理与建设,从组织上保障了校本教研的“有效性”。
2、制定教研活动方案,通过制度化的方式,促进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实施。在教研组层面,各学科教研组根据学科需要和学校的校本教研方案,制定本组的校本教研活动,要求具体到周次和内容。各组蹲点领导亲自参与并给予指导,保证教研活动的效果。
3、立足课堂,加强开展教学研究。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的教研机制,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经验交流、问题解决、教学指导、专题教研为基本形式的教研制度,使常态教学教研化,使教研课题化。
4、建立教师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制度。
(三)以组为单位,开展四步工作。
1、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学理念,依据理念调整教研思想,有针对性的开展“小问题真研究”。即“把准脉”,对症下药。
2、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为切入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即做到“两定”:定内容、定方法。
校本教研的内容:从教师表现出的问题中生成教研内容;从教师的思考中生成教研内容;在以往教研活动中生成教研内容。
校本教研的内容决定校本教研的方式:业务学习式;教法研讨式;学情分析式;试题研究式;教材过关式;教学比武式;经验交流式;校外专家讲座式;“本土专家”引领式;观摩研讨式;“四课系列”式:即集体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师徒共进式;专题牵引式等。
3、要营造对话交流氛围。即搭平台。教研活动最怕的是“一言堂”,没有交流就没有进步。但是无序的交流可能是低效益的,作为组长,如何组织好发言和记录也是需要技巧的。
4、一定要达成研究共识。教研活动的收获与成效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认识上的进步,二是行为上的改进。许多教研活动的小结往往是对过程的整理,却没有思考研究之后的认识提高,没有去关注最后的共识,导致活动虽然进行了但没有为以后的教学研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教师培训。加强对所有教师的培训力度,使教师明确教研的真正目的,使教师在教研中有话说、会说话、会用教学术语说话。
2、精选教研主题。能从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使教研常态化,使教研真正服务于教学。
3、注意活动的后续性。每周一次的教研不仅仅是教研形式的活动,而应让教研成为提升课堂质量的有利手段。
4、谋求新形势。校本教研仅仅是立足于学校内部的局域性的教学研究,我们应借鉴他人之长处,为我所用,采取“走出去”的方式,采取“网络更新”的方式全面提升教研水平。
关于校本教研,我校从2010年起就设立了此项课题。在课题实施以来,我们在全体教师中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教师对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师专业成长及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条最为有效的途径持认可态度,渴望通过校本教研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大部分教师认为目前的校本教研在内容选择和组织方式上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还要更加丰富校本教研的组织形式,才能满足各层次教师的需求,他们普遍认为学校要进一步丰富校本教研组织形式,进一步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希望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提升专业素养,感受工作的快乐和成长的成就感。可是教师在对校本教研普遍认可的同时,又对校本教研的参与存在一定的排斥:积极性不高,实效性不强。其中的根本因素是领导的督查程度、活动的有效组织和教师积极性的调动等方面都做得不够。对教师的需求和学校校本教研现状的了解和掌握,为我们有针对性的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完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规范学校内部管理
1、修改和完善教研组活动制度,优化原有的活动形式,充分发挥组长的指导作用。从制度上加强学校校本教研的各项管理与建设,从组织上保障了校本教研的“有效性”。
2、制定教研活动方案,通过制度化的方式,促进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实施。在教研组层面,各学科教研组根据学科需要和学校的校本教研方案,制定本组的校本教研活动,要求具体到周次和内容。各组蹲点领导亲自参与并给予指导,保证教研活动的效果。
3、立足课堂,加强开展教学研究。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的教研机制,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经验交流、问题解决、教学指导、专题教研为基本形式的教研制度,使常态教学教研化,使教研课题化。
4、建立教师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制度。
(三)以组为单位,开展四步工作。
1、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学理念,依据理念调整教研思想,有针对性的开展“小问题真研究”。即“把准脉”,对症下药。
2、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为切入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即做到“两定”:定内容、定方法。
校本教研的内容:从教师表现出的问题中生成教研内容;从教师的思考中生成教研内容;在以往教研活动中生成教研内容。
校本教研的内容决定校本教研的方式:业务学习式;教法研讨式;学情分析式;试题研究式;教材过关式;教学比武式;经验交流式;校外专家讲座式;“本土专家”引领式;观摩研讨式;“四课系列”式:即集体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师徒共进式;专题牵引式等。
3、要营造对话交流氛围。即搭平台。教研活动最怕的是“一言堂”,没有交流就没有进步。但是无序的交流可能是低效益的,作为组长,如何组织好发言和记录也是需要技巧的。
4、一定要达成研究共识。教研活动的收获与成效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认识上的进步,二是行为上的改进。许多教研活动的小结往往是对过程的整理,却没有思考研究之后的认识提高,没有去关注最后的共识,导致活动虽然进行了但没有为以后的教学研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教师培训。加强对所有教师的培训力度,使教师明确教研的真正目的,使教师在教研中有话说、会说话、会用教学术语说话。
2、精选教研主题。能从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使教研常态化,使教研真正服务于教学。
3、注意活动的后续性。每周一次的教研不仅仅是教研形式的活动,而应让教研成为提升课堂质量的有利手段。
4、谋求新形势。校本教研仅仅是立足于学校内部的局域性的教学研究,我们应借鉴他人之长处,为我所用,采取“走出去”的方式,采取“网络更新”的方式全面提升教研水平。
拓银展览(上海)有限公司_
2024-10-21 广告
2024-10-21 广告
开展时间2024年10月25-27日。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是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hui主办的全国性教育装备专业展会,以整合营销、调节供需、技术推广、聚焦联系和交易、产学研结合与产业联动等为功能,已发展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教育装备行业规模大、影响广...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拓银展览(上海)有限公司_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