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理寺相当于现在的什么机构?

 我来答
卧颜侃历史
2020-12-31 · TA获得超过18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854
展开全部

大理寺,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十分熟悉的名称。无论是在影视剧中,还是在阅读中,都可轻易见到。尽管如此,却很少有人能说出大理寺的历史及职能,认识仅停留于表面。


看过狄仁杰系列的,想必大家都有一个耳熟能详的名词——大理寺!这个大理寺当然指的不是我们所说的,云南大理有个寺!这个寺也不是寺庙,里边肯定没有和尚。这个大理寺,其实在我国,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有了。那个时候,他被称之为廷尉。廷尉:这个官称的级别可是不低,位列于三公九卿的九卿。而最有名的当属汉武帝时期的廷尉张汤。被誉为酷吏,廉吏。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什么案子到了这边就是终审了!

“大理寺卿”也就成了一种官名,隋朝以后历代沿用。大多数朝代都规定,大理寺判决的案件,须报刑部审批。明、清两代重大案件又实行了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会审的制度,俗称“三法司”断案。决狱之权虽在刑部,如大理寺不同意,仍要上奏皇帝再行裁决。

刑部,很好理解,中国自归来就有的,隋文帝定六部制度,初沿北齐置都官,开皇三年(583)改称刑部,主官为尚书;次官为侍郎。后代均以刑部掌法律刑狱,与最高法院性质的大理寺并列,惟元代只设刑部,无大理寺。

太常寺

是封建社会中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秦时称奉常。汉以后改称太常寺、太常礼乐官等,掌宗庙礼仪,至北齐始有太常寺,清末废。

白马寺最初也是国家的官办机构。但由于朝廷并不禁止百姓进白马寺内听高僧讲经,所以去寺庙拜佛求经的信众就越来越多。慢慢的,“寺”这个字就成了僧侣们居住地方的代称,朝廷也渐渐将许多机构改了名。当时朝廷将三公所在的地方称为“府”,九卿所在的地方称为“寺”。而掌管刑狱的最高长官“大理”位列九卿,所以他们所在的府衙便被称为“大理寺”。到了北齐时,“大理寺为官署名,大理寺卿为官名”被正式确立。隋朝以后,历代王朝开始沿用。

其实,这里的“寺”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寺庙的“寺”,在古代可以理解为“廷”。首先。“寺”本身就是古代的官署名,只不过是我们不知道而已。因此它在历史上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

针对有人常把“大理寺”误认为僧人居住之地的情况,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遂改为“大理院”,这一名称一直使用到北洋政府时期,才算最终消失。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三法司”之一的大理寺,在明代中期后,逐渐失势,执法权力则逐渐被另外两司瓜分,平日职能仅剩核阅案卷罢了。清光绪二十四年,大理寺一度并入刑部,旋复旧。清光绪三十二年,改为大理院。

美倪倪影视娱乐
高能答主

2021-01-12 · 专注现代文化和娱乐解说
美倪倪影视娱乐
采纳数:213 获赞数:2289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大理寺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位九卿之列。 秦汉为 廷尉, 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明清时期与 刑部、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清末新政改称为大理院, 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政府亦袭此名,为当时的最高 审判机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李佳楠那男
活跃答主

2021-01-12 · 只要记分牌上的时间还跳动,就不能轻言放弃
李佳楠那男
采纳数:89 获赞数:1575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职责主要是审案,掌握了监察判决的能力,对大部分案件都有决策权。可以自己审理,也对别的部门的案件具有话语权。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帐号已注销
活跃答主

2021-01-12 · 非职业答题人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6万
展开全部
国家最高法院,因为它是一审理断案的机构,还有对其他下级机构的监管责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