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遇到困难就想退缩,如何引导孩子克服畏难心理,勇于面对困难?
当孩子遇到困难做错事时,他们喜欢找借口。 他们没有信心和勇气解决这些问题。 孩子处于情绪状态,感知力下降,逻辑思维能力暂时丧失。 他需要的是接纳和理解,而不是被宣扬或否认。
【如何引导孩子克服对困难的恐惧?】
1、顺应孩子的意愿,合理对待要求
不要总是压制孩子的想法。 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这意味着孩子已经开始独立了。 这是锻炼孩子的好时机。 父母可以引导孩子,但不要支配孩子。 合理对待孩子的要求,不能一票否决,也不能过分满足孩子的要求,过分宠爱孩子,使孩子失去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不要人为给孩子设置障碍和挫折
一些家长认为,挫折训练可以增强孩子的抗逆力。 事实上,孩子并不缺乏挫折。 从出生起,他们就被比较,并面临许多挫折。 人为地设置障碍和挫折,不一定会让孩子更加沮丧和勇敢,也可能会消耗孩子的自信心。
3. 充分发挥孩子的兴趣
比如,孩子长大后想当歌手,家长可以让他先定好自己的长短期目标,列出成为歌手的每一步。 然后告诉孩子,阅读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刚需,让他意识到现实。 这样,孩子们就会为理想的生活状态而努力学习,有目标感和方向感。
4. 赋予孩子权力
孩子们面临困难或挑战,最终他们需要解决问题。 这是家长指导他们如何解决问题的好机会。 我们要相信孩子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使是3-4岁的孩子! 让他们尝试想办法,使用 What 和 How 来一步一步地引导并提出启发式问题。
5.培养成长心态,改变孩子的认知观念
成长型的孩子会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培养出来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有能力解决; 就算现在解决不了,也可以一点一点解决。 有了这样的想法,孩子是不可能感到害怕的。
【孩子害怕的原因:】
1. 父母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父母会要求孩子听大人的话,不要单独行动,会强行把自己的想法放在孩子身上。 如果任务太难,孩子容易失败,孩子会变得更加没有安全感,怀疑自己的能力,没有勇气面对困难。
2、家长批评指责
当孩子做出让父母不满意的事情时,父母就会指责孩子,从言语暴力到暴力行为不等。 被父母打压的孩子什么都不敢做,生怕自己做错事,再被批评。 孩子们失去了自信,不敢主动,不敢面对问题和困难。
3.孩子从不选择面对自己
为什么孩子有这么多原因? 他们在逃避困难和事情,并以一些借口为盾牌。 一旦孩子养成了习惯,孩子的第一反应不是去反省自己有没有问题,从来不去面对自己,而是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
4、孩子对自己要求高,高估困难的难度
有些孩子虽然年纪小,但对自己的要求一点也不低。 主要表现就是无论是学习还是其他事情,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 这个高要求可能是孩子的自我要求,比如有的孩子从小就有完美主义倾向; 也可能是父母强加的,比如父母给孩子制定了严格的标准来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