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中前秦打不过弱小的东晋,原因是什么?
我认为前秦打不过东晋的主要原因是内部不稳定和苻坚刚愎自用。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
第一、淝水之战之时前秦内部统治不稳定,没有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
傅坚连年征战,人民厌战,军队士气不高,群众基础不足。正如恩格斯所说,“多年的战争将耗尽最强大的国家”。南征前,太子傅弘曾告诉傅坚,东晋不应该被伐。傅坚本应继续恢复和发展北方经济,使不稳定的军政统一政权建立在更深的基础上,才有统一全国的希望。然而,突如其来的胜利导致傅坚日益骄傲,不顾主客观条件,仓促发动了对晋的战争,招募了数百万民兵基本都是未经训练,战斗力低下,以至于两方在接触后,前秦数十万大军溃败。
第二、淝水之战中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选择在用人,奖励和惩罚比较盲目。
在伐晋问题上,他不听部下的劝阻,听信野心勃勃的等人的谗言,一意孤行,“谏而不从”,“有功不赏,有罪不罚”,未能形成强大团结的领导集团,失败是可以预见的。
第三、傅坚喜出望外,缺乏冷静、纯朴的客观分析,战前没有周密的战略计划,战前犯下一系列战术指挥错误,这也是前秦在淝水之战中失败的重要原因。
无论主客观条件如何,傅坚只凭借自己“有数百万员工,员工如山”的实力和“抛鞭入河,断其流”的军事才能,认为攻克东晋是很轻松的一件事情,他在战略上很骄傲,低估了敌人。先头部队率领的五万人在被东晋大将全军覆没后,军心大伤,傅坚震惊之余,开始产生了怕晋的念头。因此,当他和先头部队总司令特荣登上首阳塔时,看到晋军“组织严密,有精锐之兵,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皆为人形。”结果,傅坚从轻敌变成了怕敌,从敢作敢为变成了节节败退、四处逃窜,最后以“紧张”失败的悲惨结局收场。
淝水之战是历史一次经典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东晋一以八万军力大胜号称八十万的前秦大军。那么弱小的东晋是如何战胜强大的前秦的呢?
一、战争性质不同
前秦出兵攻打东晋可以说是侵略之战,加上前秦连年征战,军士厌战,士气不高,而对东晋来说却是保家卫国之战,一旦战败可能会有亡国之危,所以东晋军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士气高昂。
二、国内局势不同
前秦出兵之时,北方各部刚统一不久,局势不稳,人心不齐,对于出兵攻打东晋一事,内部意见不一。东晋在以谢安为首的贤臣带领下内部和平,经济稳定,君臣和谐,意见统一,军民一心。
三、军队将领以及军士不同
前秦军队分兵三路西线姚苌为将,东线苻坚亲自领兵,东线慕容垂为将。但是将领慕容垂和姚苌并不是真心降服,各有心思,表面一心,实则一盘散沙。而苻坚也是极其骄傲自大,一意孤行,轻视晋军。让朱序去劝降谢石,不料朱序私下投降东晋将前秦的进军兵力告知了谢石。东晋一方则是由训练有素的北府军组成,将领谢玄军事才能出色,加上谢安坐镇后方,粮草没有后顾之忧,战力强悍。
四、地理优势
晋军在淝水有地利优势,并且充分利用了这一点,以逸待劳,准备充分,指挥得当,军队战斗力强悍。前秦军队长途跋涉,水土不服,军士厌战,将领指挥失利。
总体来说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原因就是前秦内部不稳、人心浮动,主将苻坚自负轻敌、指挥失利、将领背叛,而东晋内部团结、军民一心、经济稳定、主将有能、指挥得当、士气高昂,同时也占据了淝水天险的地利之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