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动漫文化,是如何影响学生们的价值观的?
露丝-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对战后的日本做出过如下描述:“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崇美,既蛮横又有理,既刻板又善辩,既温驯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心耿耿又容易背叛,既勇敢又怯懦,既保守又易于接受新的方式……”这段被我们奉为经典的论述,对日本来说却是一个已经长达70年也许还会持续更久的“诅咒”,它将日本与他国彻底地区别开来,只有“异”没有“同”,只有“个性”没有“共性”。虽然日本一直试图在各方面重建日本国家形象就在国际上被定了型。
日本只好另辟蹊径,将歌舞伎、茶道、花道等民族文化作为载体进行文化输出。但绝非仅此而已,如果说“民族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只是最表层的目标的话,那么将日本特色的“核心价值观”推广到海外则一直是日本的夙愿。但实际情况却不那么一帆风顺。由于二战等历史事实留下的后遗症,各国对日本都保持着警惕。至于凌驾于“日本”、“日本人”之上“个性鲜明”的“核心价值观”,各国更是敬谢不敏。因此“核心价值观”的“去个性化”成为了日本亟待解决的大难题。
而所谓机遇总是基于偶然性。日本在民族文化的海外推进受阻后,在文化输出方面一直保持低调,但唯一的例外是动画及电子游戏。这两项的海外传播并没有经过政府或市场之手而是在各地爱好者和民间团体间悄悄流行着。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动漫的海外影响受到了国际媒体的关注,这才引起了整个日本的震动,他们甚至不敢相信,曾经被自己“弃如草履”的动漫却如此轻易地打开了别国的大门。很快,由于日本政府的介入,被重新“包装过”的日本动漫打着“动漫外交”的口号在全球的很多国家光明正大地登堂入室。
另一方面,尽可能地强调其价值体系中与别国具有“共性”的部分,如吸收各国文化元素等,同时“隐藏”其“个性”的部分,以解构的手段实现核心价值观的重构。在这方面给日本交来最满意答卷的便是《银魂》之类的日本热血动漫。之所以以《银魂》为例而非选取在我国极出名的所谓“三大日本国民动漫”(《火影忍者》、《海贼王》和《死神》),是因为它具有非典型性中的典型性,更具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