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霸两支笔,差生文具多”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前阵子有句网络流行语,叫做“学霸两支笔,差生文具多”。出处大概是一个视频,有个小学生写作业,先翻出个电动卷笔刀,把铅笔削好了,然后开始写字,写错字了,又拿出电动橡皮擦来擦,擦干净之后,再拿出一个桌面吸尘器,把橡皮屑吸走。
评论里的网友都被这豪华的文具阵营给惊呆了。但也有人一针见血地留言说:差生文具多,学霸两支笔。后来这句话就流传开了。
果壳上的一篇推文,这种“差生文具多”装备党的背后,可能是“拥有效应”在起作用,说的是人倾向于把“拥有什么”和“自己是谁”联系在一起。
“拥有效应”,是人自恋的一种表现。自恋是人的天性,人们希望自己是更好的,通过拥有某种事物,相应地赋予其更高的价值,这就是“拥有效应”。
当拥有的事物具备某种功能时,连带这些功能好像也直接成为了自我的一部分。
2017年的一个研究,发现了这个现象。研究者分别测量了被试在拥有某些物品前后的主观自我评价。
第一组被试被给予了一份阅读材料,然而即使他们没有阅读,也觉得自己的知识水平提升了;第二组被试在获得一种号称可以抵抗睡意的巧克力后,即使没有食用,也觉得自己更能控制困意了;第三组被试则在得到一种号称可以提升创造力的精油后,普遍感觉自己真的更有创造力了。
其实在生活中,这也很常见。人们习惯于用一个人所拥有的东西,去判断一个人是怎样的人。而当自己想要去成为一个不一样的人时,也会本能地通过购买一些商品,让自己感觉不同。
比如一个人想要证明自己是一个努力学习的人,可能会买很多很多的书,但书买回来之后,并没有真正翻阅,但是他却会感觉自己好像比以前“渊博”了一些。比如一个人想要减肥,购入了很好的器材和设备,但实际上,他并没有用过,但是却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目标。
你看,这就是豪华“装备”后的一种假象,因此会出现“差生文具多”的现象。就是看起来装备很多,很豪华,但实际上,对自己来说,并没有实质上改变,但是人的内心却好像更“自信”了。这其实也很好的解释了人为什么会更喜欢奢侈品,买同等品质但品牌更好,更贵的一些东西。
“拥有效应”一方面确实可以改善心情,但大多数人事实上成为了拥有效应的“牺牲品”,满足于拥有带来的虚假自我提升。这种就要警惕了。
那怎么用“拥有效应”来“自我驱动”呢?
文中作者给出的建议是:当准备开始学习某项技能时,可以“一点一点买”。
比如摄影,先不必急着购买全套专业设备,可以先以比较基础的设备开始,比如就用手机练习,可以避免一开始就陷入拥有专业装备带来的自我满足。
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为自己设立阶段性的小目标。可以把拥有更好的装备,充当行为塑造法中的强化物,作为自己达成某一个小目标后的奖励。每次达到一个阶段目标时,再购买新的装备,让自己一步步的实现目标。
不过关于学习,也有人提出其他建议,就是花大钱买贵的课程或者装备,让自己舍不得不去或者不用。比如减肥,就报贵的私人教练课程,倒逼自己必须去。
无论哪种方法,关键是找到合适自己的,不要让“拥有效应”变成假象。
评论里的网友都被这豪华的文具阵营给惊呆了。但也有人一针见血地留言说:差生文具多,学霸两支笔。后来这句话就流传开了。
果壳上的一篇推文,这种“差生文具多”装备党的背后,可能是“拥有效应”在起作用,说的是人倾向于把“拥有什么”和“自己是谁”联系在一起。
“拥有效应”,是人自恋的一种表现。自恋是人的天性,人们希望自己是更好的,通过拥有某种事物,相应地赋予其更高的价值,这就是“拥有效应”。
当拥有的事物具备某种功能时,连带这些功能好像也直接成为了自我的一部分。
2017年的一个研究,发现了这个现象。研究者分别测量了被试在拥有某些物品前后的主观自我评价。
第一组被试被给予了一份阅读材料,然而即使他们没有阅读,也觉得自己的知识水平提升了;第二组被试在获得一种号称可以抵抗睡意的巧克力后,即使没有食用,也觉得自己更能控制困意了;第三组被试则在得到一种号称可以提升创造力的精油后,普遍感觉自己真的更有创造力了。
其实在生活中,这也很常见。人们习惯于用一个人所拥有的东西,去判断一个人是怎样的人。而当自己想要去成为一个不一样的人时,也会本能地通过购买一些商品,让自己感觉不同。
比如一个人想要证明自己是一个努力学习的人,可能会买很多很多的书,但书买回来之后,并没有真正翻阅,但是他却会感觉自己好像比以前“渊博”了一些。比如一个人想要减肥,购入了很好的器材和设备,但实际上,他并没有用过,但是却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目标。
你看,这就是豪华“装备”后的一种假象,因此会出现“差生文具多”的现象。就是看起来装备很多,很豪华,但实际上,对自己来说,并没有实质上改变,但是人的内心却好像更“自信”了。这其实也很好的解释了人为什么会更喜欢奢侈品,买同等品质但品牌更好,更贵的一些东西。
“拥有效应”一方面确实可以改善心情,但大多数人事实上成为了拥有效应的“牺牲品”,满足于拥有带来的虚假自我提升。这种就要警惕了。
那怎么用“拥有效应”来“自我驱动”呢?
文中作者给出的建议是:当准备开始学习某项技能时,可以“一点一点买”。
比如摄影,先不必急着购买全套专业设备,可以先以比较基础的设备开始,比如就用手机练习,可以避免一开始就陷入拥有专业装备带来的自我满足。
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为自己设立阶段性的小目标。可以把拥有更好的装备,充当行为塑造法中的强化物,作为自己达成某一个小目标后的奖励。每次达到一个阶段目标时,再购买新的装备,让自己一步步的实现目标。
不过关于学习,也有人提出其他建议,就是花大钱买贵的课程或者装备,让自己舍不得不去或者不用。比如减肥,就报贵的私人教练课程,倒逼自己必须去。
无论哪种方法,关键是找到合适自己的,不要让“拥有效应”变成假象。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