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的8个步骤
论文写作的8个步骤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论文写作的8个步骤,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步,确定论文的选题。
从广义上说,选任何本专业范围内的题目都能够写出东西来,只要你有新观点、新发现、新角度、新研究方法、新材料等等。但是这后面的“五新”大大限制了论文的选题。这是由于作者多数是第一次写这么长的学术论文,缺乏经验,也缺乏深厚的知识积累,难以把握;同时,二三万字这个条件也对选题有很大的制约,如果题目过大,无法在这个相对狭小的范围内展开。所以,选题是否得当,对于论文的成功,影响很大,甚至有人说,一个好的选题等于成功了一半。
根据许多论文的选题经验,这一级论文的选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本专业的研究空白、发生争议的话题(自己的观点感到较为充分)、对比性的话题、从其他专业角度研究本专业的话题(这是一种选题的边际效应)、有新的插入角度的老话题、刚刚冒出来的本专业的新问题。
第二步,文献检索。
其实就是围绕已经确定的论文选题,回顾相关的理论和研究。这一步的工作是较为艰苦的,需要有思想准备。这一步是必要的,如果没有这一步,你的论文内容很可能重复了别人已经做过的工作,等于白做;查找的过程,也是启发思路、产生观点火花的过程,不走这一步,等于掐掉了自己新观点、新视角、新材料的来源。这也是为下一步做观点、角度、材料上的准备。
第三步,提出选题的理论假设,或要研究的具体问题。
选题是指准备写的论文的大体方向和范围,真要动手写作,就会遇到两类具体的问题。第一类属于观点方面的:我的具体观点是什么?你可以设想出一个或几个观点,但它们仅仅是一种假设,通过许多证据、材料,通过严密的论证和适当的论证框架结构,证明你的假设是成立的,这才能形成论文的主体。第二类属于实用方面的:我要具体论证什么问题?你可以提出许多原因、各种环境条件的影响,它们是不是与所论证的问题相关,相关到什么程度,这需要通过科学的调查和分析。
不论哪一种情况,这涉及论文的中心思想或论证主题,一定要明确,并且贯穿论文的始终。有些作者把握不住全文,写着写着,无形中脱离了自己原来确定的假设或具体问题,说了许多无关中心思想或论证主题的内容。
第四步,研究方法决定。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大体可以归为两大范畴,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后者又可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两种具体的研究方法。人们为探究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而采用不同的研究取向,不同的研究取向又有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研究假设、收集资料的方式和对结果的判断标准。但是各种研究方法在现在的论文写作中,已经越来越多地呈现相容和内在的连接。一般地说,根据自己的选题和讨论的具体问题,可以以一种研究方法为主,辅以其他的方法。例如研究“人”作为大众媒体信息的接受者其接受信息时的状况,这种研究取向就决定了研究本身要以定量分析为主,但同时也需要一些历史的、文化的、政治经济学的思辨研究。
第五步,设计论文框架结构。
一般文章的写作也需要有这一步,但对论文来说,更为必要,其要求也更细一些。一般情况下,一篇论文要有绪章、入题的第一章、主体章节,以及结束语。章节的设置在写前要有个大体的布局逻辑,使之结构合理;章和章之间有一种逻辑联系,防止盲目写下去,淹没主题,不知所云。这一步很少有一次完成的,往往会根据收集材料的情况、调查访问中遇到的新情况,经常变动。但是就像建筑师在盖房子前必须有图纸一样,到了写论文这个层次上,大体的文章框架不能仅仅存于脑子中,一般要形成文字,相对细致一些,具体到“节”更好(但“节”的层次开始时不要固定化),便于写作时心中有数。
到了设计论文框架这一步,因为有了文字化的章节设计,除了请导师指导外,这是在正式动笔写前较广泛地征求其他专家意见的一个好机会。框架还不是厚厚的论文,看时花费的时间不多,又可以大体看出文章的价值或存在的问题。这时修改论文结构比写完后修改要轻松、容易得多,时间也较为宽余,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第六步,分析、归类,将分别充实到论文各部分中,再进行解释、论证。
这实际就是论文写作本身,所以这样描述,意在让作者理解论文写作的过程。各种材料和论据,不是天生就可以证明论点或说明具体问题的,需要通过作者对材料的组织和论证,才能使其变得富有生命力,极其自然、有力地为自己所论的题目服务。
在这一步,需要温习一下学过的逻辑学或社会调查统计的知识,用正确的逻辑思维和严谨的'数据组织方式,紧紧围绕已经确定的理论假设或具体问题,调动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通过正论(这是主要的)、反论、设论、驳论、喻论等等手法,论证观点或问题,得出结论,完成论文。
论证中肯定会出现种种材料使用或缺乏的问题、逻辑推理的问题、论据与论题不相配的问题等等,需要停下来再找材料和访问专家,充实或削减原来论文框架中的内容,必要时对框架结构进行局部调整。这种情形是正常的、经常发生的。在时间的安排上,对此要做出计划。如果时间安排不当,有时论文功亏一篑的原因就在于写作时间安排过紧,来不及调整论文结构,这很不值得。
第七步,必要时重新估量选题,修正论证对象范围。
这是与第六步同时出现的另一种情形,即通过较为广泛地征求意见和本人的思考,感到原来的选题对自己不适当,或难以完成,那么就要及时调整整个论文写作的计划,改变选题。这种情形也是正常的,关键在于不要长时期犹豫不决,必须较快地做出决定,以便有时间重起炉灶。由于前面已经对本专业的学术研究有过较多的思考和文献检索,即使改变选题,重新做起,花费的时间不会很多,对此过多的担心是不必要的。
选题不当、难以完成的另一种情况不在于选题本身,而在于选题论证的范围过大。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把论证对象的范围缩小就是了。这里最大的障碍在于作者舍不得“割爱”,花费了许多功夫准备论文,一旦许多材料用不上,难以割舍。这种情况当然会涉及到重新设计论文框架结构的问题。不过,将较大的论证对象的范围缩小,总比相反的情形要容易得多。
2024-11-18 广告
好嘞,那我就直接上干货了!论文写作这事儿,我总结下来有8个步骤,希望能帮到你:
确定主题:首先得想清楚你要写啥,这可是论文的灵魂。可以是你感兴趣的领域,也可以是导师给的课题。总之,选个你hold得住的。
查阅文献:别急着一股脑儿写,先去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找相关领域的文献,了解研究现状,为自己的论文找到切入点。
制定提纲:这步很重要,相当于建房子的设计图。把论文大致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要写什么,心里有个数。
写作开篇:开篇就是论文的脸面,得吸引人。明确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让读者知道你为啥要研究这个。
撰写正文:这部分是论文的干货,要有条理、有逻辑。把自己查阅的资料、实验结果、分析论证都摆出来,让人信服。
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回答研究问题。别整得太复杂,简洁明了就行。
修改润色:初稿写完,别急着提交。通读几遍,修改病句、错别字,让文章更通顺。
检查格式:最后一步,检查论文格式。引用、参考文献、页眉页脚这些都得规范,别让小细节影响整体印象。
就这么多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论文写作是个磨人的过程,耐心点,一步步来,你会写好的!加油!
确定研究主题与目的:
这一步是论文写作的基础,需要明确研究的核心问题、领域以及期望达到的目标。
可以通过文献回顾、导师咨询或与实际问题的关联来确定研究主题。
进行文献综述:
广泛查阅相关领域内的已有研究成果,了解当前研究的前沿动态和存在的问题。
文献综述不仅帮助确定研究的独特性,还为方法论和理论框架的构建提供基础。
明确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主题和目的,选择合适的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方法论部分应详细说明实验设计、样本选择、数据收集工具及数据分析技术等。
制定研究计划与时间表:
列出研究的主要步骤,包括数据收集、初步分析、撰写初稿、修订等,并为每个阶段设定具体的时间节点。
合理的时间管理对于按时完成论文至关重要。
收集与分析数据:
根据研究方法实施数据收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应用适当的统计或质性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提取有意义的结果。
撰写论文初稿:
按照学术论文的标准结构(通常包括引言、文献综述、方法论、结果、讨论、结论等部分)组织内容。
清晰、准确地表达研究结果和分析,确保逻辑连贯性。
修订与完善:
初稿完成后,进行多次审阅和修改,检查语法错误、拼写错误、逻辑漏洞等。
可以邀请同行或导师提供反馈,根据建议进行必要的调整。
准备最终提交:
确保论文符合所在学术机构或期刊的格式要求,包括字体、行距、引用格式等。
准备必要的附件,如附录、数据集说明等。
提交前再次仔细审阅,确保无误后按照规定的渠道提交。
遵循上述步骤,可以有效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写作效率。每个步骤都至关重要,不应被忽视或省略。同时,保持耐心和毅力,因为高质量的论文往往需要反复打磨和完善。
1.确定研究主题与目标
选择主题:基于个人兴趣、专业背景及研究趋势,选择一个具有研究价值和可行性的主题。
明确目标:设定清晰的研究目标,包括预期解决的问题、探索的领域或验证的假设。
2.文献回顾与理论框架
广泛阅读:查阅相关领域的文献,了解研究背景、现状、争议点和未解决的问题。
构建框架:基于文献回顾,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或模型,明确研究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支撑。
3.设计研究方法
选择方法:根据研究主题和目标,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如实验、调查、案例研究等)。
制定计划:详细规划研究步骤,包括数据收集、样本选择、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方法等。
4.数据收集与处理
实施收集:按照研究计划进行数据收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预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编码和整理,为分析做准备。
5.数据分析与解释
数据分析:运用统计软件或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关键信息和趋势。
结果解释:将分析结果与理论框架相结合,解释其意义,验证或修正假设。
6.撰写论文初稿
结构安排:按照学术论文的标准结构(引言、文献综述、方法、结果、讨论、结论等)撰写初稿。
内容填充:将研究过程、发现、分析和结论详细记录下来,确保逻辑清晰、语言准确。
7.论文修订与润色
自我检查:检查论文的逻辑性、连贯性、语法和拼写错误。
同行评审:邀请导师或同行审阅论文,收集反馈意见。
修改完善:根据反馈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润色,提升论文质量。
8.准备提交与发表
格式调整:按照目标期刊或会议的格式要求调整论文。
最终审阅:再次审阅论文,确保所有细节无误。
提交申请:按照要求提交论文,包括必要的补充材料和版权协议。
每个步骤都至关重要,需要耐心和细致地完成。同时,论文写作是一个迭代的过程,可能需要多次修改和完善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1.确定研究主题和目标
选择主题:基于兴趣、专业需求或导师建议,选择一个具有研究价值和可行性的主题。
明确目标:设定论文旨在解决的问题、探索的领域或验证的假设。
2.进行文献调研
广泛搜集:利用图书馆、数据库和网络资源,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书籍、期刊文章、会议论文等。
深度阅读:仔细研读关键文献,理解现有研究的现状、不足和趋势。
整理综述:撰写文献综述,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指出研究空白或争议点。
3.设计研究框架和方法
确定方法:根据研究性质(如定量、定性或混合方法)选择合适的研究设计。
制定计划:明确研究步骤、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具体方法,以及样本选择标准。
4.收集和分析数据
数据收集:通过调查、实验、观察等方式获取原始数据。
数据整理:对数据进行清洗、编码和初步处理。
数据分析:运用统计软件或理论框架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提炼结果。
5.撰写初稿
结构安排:按照引言、文献综述、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的顺序构建论文框架。
内容填充:将研究背景、目的、方法、数据结果和分析讨论等详细内容填入相应部分。
6.修订和完善
自我审查:检查论文的逻辑性、连贯性和语言表达。
同行评审:邀请导师、同学或同行专家审阅,收集反馈。
修改调整:根据反馈意见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润色。
7.格式化论文
遵循规范:按照目标期刊或学校的格式要求调整论文排版、字体、引用格式等。
检查细节:确保无错别字、语法错误和格式不一致等问题。
8.提交和反馈处理
提交论文:按照要求将最终稿提交给导师、期刊编辑或会议组织者。
处理反馈:接收并仔细阅读审稿意见,必要时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
最终定稿:根据反馈完成最终版本的论文,准备发表或答辩。
每个步骤都至关重要,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以确保论文的质量和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