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一篇第十二章

 我来答
成大文化17
2022-07-13 · TA获得超过1.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5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0.1万
展开全部
【原文】

1•12 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2)和:调和、和谐、协调。

(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评析】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杨遇夫《论语疏证》写道:“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孔门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孔子在本章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在奴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对此,由子提出“和为贵”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但从理论上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又感到,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

这一章,是有子在讲礼随方运用的法则,在这儿《论语》也首次谈到了礼。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礼是什么呢?礼的概念很大,作用也很大。《礼记》上说:“礼者,天地之序也。”礼是天地的秩序。天空中日月星辰运行不悖,大地上山海平原高下相宜,四季里春夏秋冬又循环不息,天地的运行都各有秩序。我们的祖先非常有智慧,他们在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当中,观察到了天地万物虽然千差万别,却能够拥有秩序共同繁荣。于是,就承天之道以治人情,制订了礼。先王是用它来上承天道,下治人情的。所以礼非常的神圣,发自于仁德之心,是用来调和万物,使万物相生相长,拥有秩序,又共同繁荣的。礼是天地的秩序,是定国安邦的法宝。对于各人来说,又是修身立德,调和自己并且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行为规则。《孝经》上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说安定国家没有比礼更好用的了,礼是可以治天下的。所以小到对人的微笑礼貌、行为准则,大到各种法度、人伦秩序,乃至天地运行的规则等等,都可以包含在礼的范围里。

这一章是在讲礼的用,“和”与“礼”之间的一种关系。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功用是和,以达到和最为可贵。那和是什么意思呢?就从浅近的来说,和就是和宜、和谐、互相安和的意思。“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在这儿,先王就是指像尧舜禹这些有德有才有位的世间最圆满的人。《中庸》上说“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有德有才有位缺一不可,这样的人才能制定礼义典章制度,而先王的为政之道,就是运用制定的礼乐制度,来使人们自然而然地照着做就达成人们互相安和的效果。所以说先王的为政之道,实在是太美好了。孔子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恭敬庄俭,《礼》教也。”我们去一个国家或者城市,如果发现那儿一切都是井然有序,人人端庄诚敬,谦恭顺从,我们就觉得有秩序,有安全感,自然而然地就融入其中了。反之,如果那个地方秩序混乱,车辆横行,人与人不和顺,为一点小事就起冲突闹矛盾,就会让人觉危险混乱想快点离开。所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没有礼让就容易陷入混乱,人心就会离散。所以古人认为,礼是定国安邦的重要支柱,揖让而天下治,甚至认为运用礼教比运用刑法更为有效。《论语》在〈为政篇〉有讲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说以政治来诱导人民,以法律来规范人民,人民为了脱罪,为了避免刑法,虽然服从政命,却难以达成道德上的自律。而礼的教育是建立在人的自省行为上的,这种向善的改变是发自内心的。所以以礼乐来教化人民,就会让人民既有羞耻心,又能够诚心来归,所以说“礼让则不争,揖让而天下治”。

接下来再看“小大由之”。说不管大事小事,都是可以运用礼来处理的。“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是说做事既用礼而不用和不行,那完全的求和不用礼来节制这样也行不通。礼的功用是和为贵,但是又不能无原则的求和。这个原则,就是在用和的时候还必须要守礼。所以要在“礼”和“和”之间达到一种既有张力又能平衡的效果。比如说《论语》在<泰伯篇>里有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恭敬、谨慎、勇敢、直率,这些都是好行为,运用出来都是可以达成“和”的效果的,但是如果做的时候,不依礼来节制就有弊病了。比如说,一个人表现恭敬,不依礼来做,就会显得劳烦,劳而无功,让人觉得好像没什么标准了,看上去极不安详。我个人就曾经在拜见自己老师的时候,因为是第一次见面,很激动很高兴。因为很恭敬自己的老师,觉着老师实在是太伟大了,见到了之后觉得自己真的很渺小,于是就不自觉地弯着腰一直往后退往后退,都退到了墙角。别人都觉得很奇怪,现在想想看自己也觉着很好笑。如果我有事先想好,怎么样依礼来做的话,就不会看上去显得那么行为怪异了,就有机会表现得既恭敬又不失庄重,那样的话见自己的老师该有多美好。同样的,谨慎不依礼来节制,就看上去有点胆怯,慎而无礼则葸。勇敢不依礼,就会扰乱上下左右的秩序,说勇而无礼则乱。直率的人,不依礼来做的话,就会说话少思考,责人急切,让人不堪忍受。直而无理则绞,急致则断。所以一味地求和,不依礼来节制,不但不能达成“和”的效果,有时候还会出现反效果。所以不能一味地求和,是需要依礼来节制的。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为人处事如果缺少了一些标准,对自己的标准,不在礼的规范中观察和反省自己的话,也是无法修身立德的。所以孔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诗经》当中,也有一首诗《相鼠》:“人而无礼,不如鼠之有体;人而无仪,不如鼠之有皮。”说不讲礼貌、不守礼仪的人,都不如那些让人厌恶的老鼠。看!都不如鼠辈了,生不如死啊!由此可见,礼在我们华人的文化当中是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礼是要讲规矩的,说到守规矩我们就不喜欢了,但是如果说互相安和就人人喜欢。但是互相安和一定是要大家努力守规矩的,每一个人都要如理地节制自己。比如说好的交通环境,就需要每一个行人和开各种车子的司机都得遵守规矩,有一个不遵守的就容易起冲突。所以想要一个好环境,就得从自己开始做起,努力地学礼,学习守规矩。

另外天地万物有所区别的,所以大家各自要学习的礼也是要有所区分的。学生有学生的礼,老师有老师的礼,士兵有士兵的礼,长官有长官的礼。因为长幼尊卑各不相同,所以学礼的时候,我们要先分自己是长还是幼,是尊还是卑。比如说,做父亲的教育儿子这是礼,如果儿子批评父亲那就是非礼了。如果父亲错了,用劝诫之法来劝诫父亲才是儿子该行的礼。如果儿子做错了,去批评父亲就很难堪,让人看上去非常的不和谐,有一种很冲突的感觉。所以,学礼要先分清自己是谁,是儿子就做儿子该做的,而不能去做父亲要做的事。

礼不光分身份,还要分时间、地点、场合,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也都有所变化。比如说,在中国孩子被父母批评的时候,如果一直盯着父母看就会被父母指责为无礼,说“怎么批评你的时候,你老盯着我看呢?”而在新加坡,孩子被父母批评的时候,如果你不盯着父母看就会被指责为无礼,说“怎么父母说你的时候你都不看父母呢?”所以要分清时间、地点、场合,找到各自该行的礼,最终就能达成互相安和的结果,也就达成了礼以和为贵的功效。

我的老师有说,礼的根本是“仁”,在使用的时候求的是和。有时候尺度大家不一定把握得准,没有办法做到最美的效果,但是在内心当中根本是“仁”这一点一定要把握住。“仁”就是处处地方要设身处地地代人着想,不要只为自己。一为自己,就会天下大乱。把握住“仁”这一点,事相上就算差一点,不够完美,但是只要好好学习,不断地摸索就一定会慢慢有所成长。所以,礼是要好好学习的。先分清自己是谁,团体中的角色是什么,该学什么礼。如果我们长到现在这个年龄,都不知道自己要遵守什么礼,要守什么规矩,就要小心了!要反省一下,自己是否一直在一种无礼的状态当中呢?无论对自对他,自己是否已经成了没有秩序和冲突的这种不和谐的因素了?因此,透由今天的学习,希望我们大家都有机会好好做一番自我反省。我们今天就先学到这儿,下一次我们再接着讲。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