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三章-社会信念与判断

 我来答
子静子的人3925
2022-06-20 · TA获得超过768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78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7.6万
展开全部

归因理论 :我们试图将某个人的行为或者某个结果归结于内因(性格)或者外因(情境)。

我们长可以通过别人的行为来判断他们的目的和意图

凯丽的归因理论:我们利用“共同反应”,“区别性”,“一致性”三种信息进行归因

人们在归因时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当我们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我们会低估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高估个人的特质和态度所造成的影响。
基本归因错误 :个人在归因时低估情境因素作用的倾向。
当归因涉及到我们自己的个人利益时,基本归因错误表现的更为明显。
我们通常认为他人的行为就是其内在的性格意图等内部特点的直接反映。
聪明的人和有社会地位的人 更容易犯归因错误

当我们解释他人行为的时候,我们会犯基本归因错误。而对于我们自己的行为,我们却通常用情境因素来解释。

所有被研究过的文化中都存在基本归因错误,但是东亚文化下的人们通常对环境的作用格外敏感。

行为是内在倾向的相应反映——对应偏见。
将行为归因于个体的内在特性而非环境是一种有效率的行为。
归因错误的根本性在于它在本质上影响我们的解释。

我们并不是如实地对显示进行反应,而是根据我们对现实的解释做出反应。

可以利用人们对偏见的知觉来评价他们的态度
先入为主在影响人们解释和回忆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时会产生惊奇的效应。
库勒乔夫效应 意义在于,尽管事实摆在那儿,但我们的思维却积极地去解释它。人们会对这一事实做出不同的解释后据此做出不同的行为。
解释的过程也会左右他人对我们的知觉。
我们的信息之所以那么重要是因为:它们形成了我们对各种事件的解释。

一旦人们为错误的信息建立了理论基础,那么就很难再让他们否定这条错误的信息。
信念固着 证明了信念可以独立存在,并且当支持其的证据被否定时仍会存在下来。
我们越是极力想证明我们的理论和解释是正确的,我们就对挑战自己信念的信息越封闭。
我们的信念和期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对事件的心理构造。
纠正信念固着的方法:解释相反的观点
事实上,对各种可能结果的解释,并不一定就是相反的观点,会促使人们仔细考虑各种不同的可能性。

我们用现在的感觉和解释将许多不连贯的信息整合起来重构我们的过去,因此我们可以很轻易地(无意识)修正自己的记忆使其更符合我们现在的知识水平。因此,我们的心灵有时候会虚构记忆。

积极的记忆构建可以美化我们的记忆。
我们对过去的感觉是有意识,但是当记忆模糊的时候,现在的感觉主导了我们的回忆。

启动 :将记忆想象为存储在一个相互连接的网络中,为了提取其中的一份记忆,我们需要激活某个引导线索,这个过程成为启动。

启动实验表明无意识确实控制I我们大部分行为。

我们知道的比我们意识到自己知道的要多的多。
我们的思维只有一部分是 受控制的 (反应性的,深思熟虑的和有意识的),而还有很大一部分则是自动化的(冲动的,无需努力的,无意识的)

神经通路的捷径是将从眼睛和耳朵那里收集到的信息传送到脑区的感觉交换台(丘脑),并且下传至它的情绪控制中心(杏仁核),而这些过程都发生在于思维活动有关的皮层以任何形式介入之前。
如果人们能够拥有足够多的专业知识,他们就可能利用直觉获取问题的答案。
我们对一些事物的记忆是外线的,而对另一些事物(技能和技巧特征)的记忆是内隐的。
可能存在着难以察觉的无意识加工成分(平行加工单元)
许多习惯化的认知功能是在没有觉察的状态下自动和无目的地发生的。日常事情被分配到各个子系统处理,这种资源分配方式使我们能够对许多情况做出快速,有效和直觉的反映。

无意识并不像一些研究者认为的那样思维简单和缺乏理性。
我们易于产生错觉,基于知觉的错误解释,想象和建构性的信念。
关于人们如何创造出错误信念的例证并不能支持一切信念都是错误的这种观点

能力不足反而会促进过度自信倾向。
人们远离“真相”时,确信度最高。

人们往往会去寻找那些支持自己信念的信息。而不是尝试去证明自己的直觉不成立。这种现象叫做 验证性偏见
验证性偏见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我们的自我意向是如此不同寻常的稳定。

对别人独断性的陈述保持谨慎。
自信和能力之间并没有必然一致的关系。
两种技巧可以成功降低过度自信:

直觉是一种简单,快速而有效的思维策略。
相反的,直觉的弊端在于快速带来的一系列错误

代表性直觉:指对某个事物进行评价时,在直觉的引导下,将其与某一类别的心理表征进行比较。

易得性直觉:我们通常用自己的假定,运用简单的认知规则进行判断。
易得性直觉的运用可以揭示出一条基本的社会思维规律:人们从一条一般公理演绎出一个具体例证是很慢的,但是他们从某一个鲜明的例证归纳出一般公理则是非常迅速的。
易得性直觉可以解释为何生动的奇闻轶事通常会比统计信息更引人注目,以及为何感知到的风险和真实的风险事件总是非常不匹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