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到底该教什么

 我来答
四季教育17
2022-07-15 · TA获得超过5663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408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265万
展开全部
这几年,听语文课总是有一种感觉,老师课上的特别满,内容很多,知识面面俱到,老师讲的累,学生听的累,搞得大家都狠疲惫,越到高年级,学生越觉得学习很困难,甚至有些孩子出现了厌学情绪。

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才明白,我们错误的认识了“知识”这一概念。我们总是以为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好,把知识当成了“货物”,把学生当成了容器,不停地给学生灌输各种知识和道理,积累知识好像就是为了储备,而不能进入“周转”。

苏霍姆林斯基说:知识的实质是能够运用。

他说知识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掌握的知识再多,不使用,放在大脑里面跟放在硬盘里一样,时间长了就忘记了。所以,我们尽量让学生把刚学到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比如,学生刚刚学“姹紫嫣红”这个词,老师会让学生记住这个词语的意思,用这个词语造句,但是只有当学生到花园,看到花园里各色花朵争奇斗艳的时候,脱口而出“姹紫嫣红”这个词,她才算真正掌握了这个词。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和教育的这一方向性体现为,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借助词去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并且与此联系的认识词本身的极其细腻的感情色彩。

课堂教学中,我们总是提倡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课堂活动,但是真正在上课的时候,老师有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自己其探索,去发现,去获取新知识呢。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老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中尽量多地让学生去参与,去发现,而不是直接让学生去背诵、抄写和默写。

2.鼓励学生表达,哪怕他表达的不对,那也是他思考的产物。

3.课堂上,没有比引起学生思考,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更重要的事情了。

4.给学生搭建学习支架,让学生有运用知识的平台。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一直认为,学习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一个孩子从生下来什么都不会到上学前学会了那么多东西,足以说明学习力他是有的。如果到学校学不会,那一定是学校教的知识他不感兴趣,没有收获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因此不愿意学习。

所以,让学生爱上学习,老师一定要改变对知识的态度,不把知识当成“货物”,兜售给学生,而是把知识变成学生渴望掌握的技能,而乐在其中。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