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感到焦虑怎么办?

 我来答
壹点灵
2022-01-21 · 温暖而有力地爱着你~
壹点灵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焦虑通常被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外在客体事物的焦虑,这种焦虑或许会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罪疚感,但局限于事物本身,解决之后,并不会成为一种持续性的状态。比如我们不小心打碎了自己常用的水杯,我们首先会因为担心踩到玻璃渣而先将地面打扫干净,然后因为担心自己没有喝水的杯子而买个新的,有了新的杯子之后,整件事情告一段落,我们也不再会为这件事情有更多的担忧。这就属于比较成熟的焦虑,这样的焦虑也有利于我们自身的进步和发展。 而另一种,则是对自身内部焦虑,也被称为被害焦虑,这样的焦虑往往脱离现实事件本身,具有发散性,在事情过去之后,也不一定会消退,对我们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更大,还是同样的用打碎水杯来举例,这个事件如果激发了自身的内部焦虑,那么或许我们担心的重点就从水杯转移到了其他的方面,比如是不是自己身体出了问题,为什么连水杯都拿不稳,又或者从水杯联想到了最近诸事不顺,出门要小心等等。这种不成熟的焦虑是我们生下来就具备的。根据心理学家克莱因的观点,刚出生的孩子是爱憎分明的,世界上只存在着绝对好和绝对坏的客体,好和坏并不能集合于同一个客体身上,只有当孩子认为的养育者好的部分在自己本能的摧毁性攻击中存活下来,孩子才能逐渐的学会整合好客体与坏客体,认识到客体是好坏参半的,进而慢慢走向成熟,而如果养育者好的部分无法在孩子的攻击中幸存下来,那么孩子便会将好客体内化,保存在自己的精神世界当中,而现实世界当中便只剩下了坏客体,孩子也就长期的停留在了对外界感到不安和被害焦虑的状态当中,长大之后,由于自身的偏执,也就更容易被唤起自身原始的被害焦虑,走向极端,便是被害妄想。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或多或少会有挫折,同时人的心理的成长是循序渐进的,可逆的,并没有一个很严格标准和尺度,所以在生活中,上面提到的两种类型的焦虑往往会交替出现,有时后一种焦虑往往隐藏在前一种焦虑的背后,所以我们在面对焦虑时首先应该做的,便是弄清楚自己到底是为什么而焦虑,如果单纯是对外部事件的焦虑,并且已经让我们自己倍感压力,那么给自己一些休息和调整的空间或许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是自身内部的焦虑,那么更多的去体会和梳理自身内在的情感情绪,或许是我们走出焦虑的第一步。 焦虑总是陪伴在我们的身边,有时它是良师益友,让我们不断进步和发展,但有时它又像狐朋狗友,阻碍我们前进的脚步,所以如何与焦虑共处,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深思的问题。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