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型人格,在心理学上是怎样的?
讨好型人格,简单来说,就是把枪口对准自己,对外却善待所有人。最后自己身心疲惫。
讨好型人格就是常说的好好先生,对他人的要求来者不拒,期望通过讨好别人来获得存在感,或者维持一段关系的稳定,让他人对自己产生好感。
有五个特征:
1. 害怕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担心说出真实想法不被接纳,会被排斥、孤立。
2.不懂拒绝。害怕拒绝别人,别人就会讨厌他。
3.没有原则、底线,一味讨好别人。
4.迎合他人。口头禅“你说的对”
5.喜欢主动道歉。害怕人际冲突,会第一时间道歉避免冲突。
可以尝试用以下几点感受讨好型人格的特点:
1. 别人的要求照单全收
2. 不会拒绝别人的要求
3. 即使拒绝别人也会拼命道歉,消除别人的不愉快和对自己的差评
4. 别人的不开心都跟自己有关
5. 很在意别人的评价
6. 很少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7. 很少与人发生冲突
8. 如果别人和自己的事情冲突,永远是别人的事情优先
9. 不敢麻烦别人
10. 得到别人帮助后感到受宠若惊
作家蒋方舟做客奇葩说的时候,说:
虽然自己7岁写书,9岁出书,破格被清华录取,一直是别人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事实上自己从来没有和他人建立过真实的关系。
自己从来没有表达过自己的真实想法,跟人吵架,让别人看到自己最不堪的一面,即使别人在胡说八道,也会迎合地说:“说得太对了,再给我们来一段呗!”
讨好型人格并不像表面看来那样平静,温和,而是压抑了很多的委屈,愤怒。
不表达是因为不愿意同对方发生冲突,害怕无法满足对方的期待,引起对方不愉快,对自己的评价降低。
给对方带来不愉快让自己感到愧疚。
不敢表达,害怕别人的评价,担心自己引起别人不良情绪,归根到底是对自己的不自信,低价值感。
从小缺失的爱和陪伴,肯定,让孩子内心极度渴望得到爱和肯定,只有用不断讨好的方式去争取,甚至为了迎合对方失去了真实的自己。只有得到肯定和接纳,才能感觉自己的存在,感到自己的价值。
然而,这样的价值感是否稳定呢?
1. 讨好型人格表现出来的不是真实的自己,而是对方要求的自己。
2. 对于不同的讨好对象,讨好型人格需要不断在不同的要求间切换,并且迎合所有人的期待,是非常累的工作。
3. 同时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是不现实的,满足讨好对象的有限和满足程度也是非常难以抉择,对没有得到满足的对象,讨好型人格仍然会愧疚,自责。
4. 讨好型人格所有的行为是为了得到好人的人设,如果外界的评价与期待不对等,自我价值感就消失了。
5. 任何时候,讨好型人格重要仍然活在他人的感受和评价中的时候,就无法与真正的自己链接,真正的自己无法与他人链接,建立真实的关系。
活出真实的自己,你可以:
1. 尝试表达自己的想法,放下别人对你的评判。
2.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觉察自己无法拒绝别人的念头,平衡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
3. 再完美的我们也无法满足所有人的期待,但是可以让自己对自己满意就可以了。喜欢你的人,喜欢的是真实的你,而不是对方期待的你。
应该是自卑吧,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比较得低,害怕被别人否定,渴望通过别人的认可来肯定自己。其实大可不必。人人都有缺点,你有缺点很正常。所以勇敢地接纳自己,勇敢地爱自己。你是普通的,你也是独一无二的,你值得拥有任何美好的东西。所以走出你的自卑,重新建立你的自信。你那么好,为什么要自卑。
我觉得应该和从小的教育以及生活环境有关,家长比较严厉孩子从小就乖,孩子认为乖孩子才惹人爱,在学校乖乖听老师话在家听家乡话,长大了听领导话,世易时移,从小的习惯养成后就成就了讨好型人格,总觉得顺从别人才能让别人喜欢自己,揣测他人喜好投其所好,活的越来越没有自我,宁可憋屈自己,只要别人开心
2024-05-11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