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做“每日三件事”?

 我来答
抛下思念17
2022-07-20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798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39.9万
展开全部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的《道德经》

每个人每天都有无数的事情要做,所以焦头烂额已是常态,于是很多人就开始学习各种的时间管理课程,期望通过更高效的做事让自己解脱这种状态。

然而实际效果呢?更高效的做事却意味着接下来有更多的事情等着自己来做,依旧无法改变这种心急如焚的状态。

每个人都有颗向好之心,都希望自己的未来能够梦想成真,然而想想自己丰满的大梦想,却不知道从骨感的现实中的哪一步开始实施。

我们提倡每天只用做好“三件事”,持续100天时间,是最简单的时间管理工具,更是最容易的实现梦想的行动计划。

一、主动积极的生活决策

所谓“决策”,就是看看自己有什么可选项,从中选一个最好的。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时候根本谈不上什么决策,因为没有可选项。

造成我们没有可选项的原因是因为日程表早就排满了,我们好似被事情推着随波逐流。当我们面对满满的日程表,只有焦虑没有从容。

其实深究一下,我们在生活中大部分的焦虑是源于“被动”的应付一些紧急的事情,如果自己在每天能够尝试“主动”做一点对未来有价值的事情,那么持续一段时间后就能很好的缓解这种被动。

例如你有个报告要周五提交,如果到了周四的晚饭时间你还没写,那么对周四晚上来说,写报告就是你被动必须紧急做的事儿。但是,同样是写这个报告,对周一来说,它就不是必须紧急做的事。

再想想周一是个什么情形:你可以不写这个报告,也可以写。如果你选择写,那是你的一个主动的选择 —— 你手里有主动权,你不是被人用枪指着头,你充满控制感。如果你在周一提前把这个报告写完了,你的生活中就少了一件“必须紧急做的事儿”。

如果我们始终领先于自己的时间表,那么我们就没有必须紧急做的事儿。这就得让自己每天都“主动”选择做一点对未来有价值的事情,以免总是出现“火烧眉毛”这样的紧急状态。

例如很多人都是在被医院检查出来某些指标不正常的时候才想起来去控制饮食和运动,这时候就会让生活陷入到被动当中,如果平时能够主动选择做一点微小的努力,那么一方面不会让自己出现这种状况,另一方面也会让自己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当我开始践行“每日三件事”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过去让我焦头烂额的“写课件”和“做培训“这样烧脑的工作,现在都变得很是轻松,因为我每天都在主动积累一些资料,这种持续的积累让我在培训中可以信手拈来,从而让我拥有了更多的课程掌控感。

每天选择做“三件事”,这是一种主动积极的生活决策,这种生活决策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焦虑,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对生活拥有更多的掌控感。

二、乔布斯的“三件事”实践

《乔布斯传》里提到,乔布斯每年都要带着他最有价值的员工进行一次百杰外出集思会议,决定公司每年最重要的事情。

首先,乔布斯要挑选他认为最优秀的100名员工。怎样挑选?就问:假如你只能带上100人跳上求生船去创办下一家公司,你会带上谁?

然后,当关于当前重要工作的讨论结束后,乔布斯会站在白板前问:“我们下一步应该做的十件事情是什么?”大伙会相互争论,希望自己的建议能被采纳。

乔布斯会把这些建议写下来,然后再删掉那些他认为愚蠢的。几轮辩论之后,他们会最张确定前“十大”最应该做的事

乔布斯会把最后七件全部划掉,然后宣布:我们只做三件。

如果那么伟大的乔布斯对于那么庞大的苹果公司都做出了这样的决策:最值得做的事情不会超过三件。那么我们对于自己人生的决策是不是也要从纷繁芜杂中选择出最值得做的三件呢?

我每个100天自律计划都会为自己找到最值得做的三件事,例如第九个100天自律计划,我选定的事情:视觉化笔记、书稿写作、行楷练习。

三、避免犯“无能之错”

人类的大脑很是神奇,看似有150亿个神经元,但其实大脑能够记住的事情并没有太多,尤其是在忙乱的情况之下,大脑会犯很多“无能之错”。

人类常犯两大类型错误:第一类是无知之错,犯错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知识,这类错误无法避免可以被原谅。第二类是无能之错,犯错是因为没有正确使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这类错误是可以避免无法被原谅。

造成无能之错有两大原因:第一是大脑的缺陷,记不住所有的事情。第二是记忆和经验的不稳定型,容易麻痹大意。

《清单思维》这本书上举过消防队员的案例,说这些消防队员在火灾现场的死亡率都没有车祸死亡率高,车祸原因是因为情况危急所以司机在开车过程中容易出意外,而消防队员死于车祸的原因是忘记系安全带。

其实作为正常人而言,上车系安全带是常识,根本不用提醒,然而,在危急情况下,消防队员的大脑根本就记不得这样简单的事情了。

就如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要运动要学习,这都是很简单的事情,然而日常生活中总是处理那些紧急的事情,就让大脑容易忘记这些真正值得做的事情。

《清单思维》这本书中给予大家的建议,对于容易忘记的简单而重要的事情,就是列出执行清单,在每次执行这件事情的时候核对一下,以避免犯“无能之错”。

我们提倡做的“每日三件事”,其实就是给我们列出一个执行清单,每天核对一下有没有做对未来有价值的事情。

四、为生活制造确定性

人们的焦虑大多来自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我开始践行这个计划的起因就是因为陷入到了持续的的焦虑当中。当时的我对现状极其不满很想谋求改变,每天脑海中都会冒出无数个想法,然而因为想法太多却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每天都处于“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焦虑中,一点儿都不夸张,那半年我头顶多了20多根的白头发。

我现在经常拿田地和荒地来类比人的心境。荒地不是一片贫瘠寸草不生,而是长满杂草远看也是枝繁叶茂,杂草的生长没有明确的方向性,当然也没有明确的产出。田地和荒地的区别是只有单一的农作物,具备明确的方向性即有田垄,并且,在每个季节都有确定性的得到,即收成。

充满焦虑的心犹如荒地,充满各种无指向性的想法,一会儿想着要去运动健身,一会儿想着要去读书写作,一会儿想着要去辞职创业……这些想法充斥着内心,就如不同方向的力拉着一辆车,看似很用力,结果车却纹丝不动。

当确定下每天必须要做的三件事之后,就相当于让自己的心有了方向,这种单一性也会在持续一段时间后实现确定性的得到,例如连续100天的运动健身,一定可以让自己的身材看起来更好,例如100天的读书写作,一定可以让自己的认知得到升级,例如100天的创业考察,一定更可以让自己能够做出一个明智的决定。

五、微小习惯的养成让自己更自律

自律这个词语是出自《左传•哀公十六年》,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自律已经成为当代人的精神图腾,从现在各种盛行的打卡就可以看出来。人们对于自律的向往,也充分说明了每个人都希望掌控自己的人生。很多人错误的认为自律是让自己从此之后“四大皆空”,其实,根据自律的定义就能知道,如果一个人能主动的去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不管这个事情大小,只要能自己每天做到,就是自律。

我们就要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开始对自我的训练,让自己越来越自律,我最早训练自己的事情是每天回家擦一下鞋底,以这件小事开始,做了100天之后,慢慢加上了画简笔画、练字、写笔记、写作等其他的事情。

每天做三件小事,持续100天,足以让自己可以养成习惯,从而成为更自律的人。

六、为忙碌的现代生活找到专属意义

马克思•韦伯有句话说:人是悬挂在意义之网上的动物。作为人类,我们得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找到意义,我们得明白每天的生活是为了什么?忙碌而快速的现代生活,当金钱成为了衡量人生成功的重要标准,或许是一些人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那么造成的后果是人们觉得生活的意义就是赚钱,而没有赚到钱的人觉得生活没有了意义,而那些赚到钱的人在发出“穷得只剩下钱了”这样的感慨,也是因为找不到了意义。

每天三件事,每次做100天,让我们每天的注意力开始关注到这对自己有价值的三件事上,就会让一个人开始感受到自己的专属意义。

每天早上,当我把这三件事的朋友圈发送,成了开启每天的仪式感,据说有很多学员每天早上都以看到我的这条朋友圈为开启自己一天的仪式感,这更让我感到这件事情的专属意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