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燮》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 我来答
八卦达人17
2022-05-14 · TA获得超过615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3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7.6万
展开全部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10分)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

1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1)值()。

(2)或()。

(3)去()。

13、说说文中画线句“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的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的情况下,郑燮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产生了怎样的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你认为郑燮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的语句来和下列链接材料来说明。(2分)

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摘自《百度百科网》

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划对一处即可)

12、(1)遇到(2)有的人(3)离开

13、这是什么时候了,如果经过多处地方多人之手层层申报(荒情),老百姓哪里还能活下去?

14、不经请示皇上,先开仓赈济灾民,愿意为此承担责任。此举使万余百姓活了下来。

15、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