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染坊》观后感优秀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接连两三天,南京城阴雨绵绵,天空黑压压一片,像一口巨大的锅,遮掩住这座城池的每一个角落,不留一丝缝隙。临近年关,把工作上的琐事暂且搁置一旁,人倒变得清闲起来。深夜未眠,随意翻开哲良先生的《围城》,不料又兴致全无。清醒一会儿大脑,忽而想起昨晚看完的一部电视剧。
断断续续地,用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看完《大染坊》,跟每次结束一部电视剧或一本书一样,为了方便更好地写下心得,总结必不可少。
先简单概述下这部电视剧的故事内容。主人公陈寿亭(小名陈六子)出生于清末民初的山东周村,父母早亡,是个孤儿,目不识丁,从小以讨饭为生,但却天资聪颖,胸怀大志。十五岁那年冬天,周村大雪,一天,他冻晕在一染布店门口,被店老板救活并收留做义子。在义父的安排下跟着师傅在店里学艺,由于机灵能干,又肯吃苦,几个月后便得到义父的信任,升做掌柜。从此便将其非凡的商业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染布厂从周村做到青岛,然后到济南,再扩展到天津、上海。在此期间,几次与日本商人藤井的博弈中,多次让对手俯首称臣,输得心服口服。最后日本侵华战争爆发,陈寿亭病逝于济南,终年不过花甲。
从十五岁开始接管染布厂,直到生命的最后,陈寿亭都算得上一位杰出的商人。企业之所以长盛不衰,且越做越大,离不开两件事,很平常的两件事:认真做事,低调做人!
首先谈做事方面。勤劳吃苦。这个很好理解,也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缘故,早在给师傅打下手的时候,陈寿亭就是个擅拉业务的好手,有时还给客户送货上门,不怕苦不怕累。这一年正因为有了寿亭的帮忙,义父一举击败本地多家同行。后来当了掌柜,他也是与工人一个炕上睡觉,一口锅里吃饭。
胆大心细,沉着冷静。在周村时,大昌的王掌柜出黑招,请强盗土匪教训教训他,结果不用别人动手,他先自己给自己一刀,还跟强盗们说,这样你们也好回去交差,我的原则不变,结果强盗老大佩服得五体投地,最后与他称兄道弟。刚进青岛时,又招地痞流氓算计,他如法炮制,也是吓得在场的人屁滚尿流。说到心细,就要说厂子里的情况,因为是做染布,时刻与化学物质打交道,所以人身安全很重要。有一次一个工人不小心碰到一桶硫酸,差点溅到其他工人脸上,寿亭眼疾手快,迅速推开工人,这才避免悲剧发生。最后又告诫工人们干活切记谨慎小心。
认真做一件事,坚持很重要。陈寿亭一生就没有离开过老本行,尽管最后身价过千万,也没有涉足其他领域。他认为在周村做到最好了就去青岛扩展,青岛饱和了再去济南闯,后来又买下了天津的厂。不管怎样跳来跳去,他始终都在自己最熟悉的印染行业打拼,二三十年都坚持做同样的事业,岂能不精通,不发达?!
善于观察,什么事都看在眼里。厂里的一针一线他都知道在哪,把头今年收了哪个工人多少东西多少钱都清楚。最后寿亭跟家驹说要不是看翡翠的面子,早已开除吕登标。
学习能力。活到老,学到老。陈寿亭虽然一个大字不识,但从小要饭的时候就喜欢听说书的讲《三国演义》、《朱元璋》等,学到不少知识与做人的道理。后来在青岛,他每天都让家驹念报纸听,这个习惯一直延续着。包括在印染的技术上,也是不断在跟更精通的人学习,甚至是他的竞争对手。他深知不学习就要落后,落后就会面临失败。
无与伦比的商业头脑。陈寿亭的印染技术在山东已是无可挑剔,做企业首先要的是技术,再就是销路,可偏偏他也是这方面的天才。举个例子说明,他刚在青岛站住脚的时候,本地印染大亨孙明祖有意挤兑,正在苦于无力还击时,机会来了那几天,正赶上青岛大学生游行反日,看到这一幕,他当机立断,命令老吴回厂里把布送来,免费赠予学生,并在反面写上飞虎牌。一举两得,一方面支援反日,一方面无形中借游行在给自己的品牌免费打广告,飞虎牌深入人心。这种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只怕当年做脑白金时的史总也望而却步吧。还有后来跟上海的林祥荣争夺市场时,也是巧用借力打力。按现在的话说就是抓住客户的比较心理。他在一间店铺里放两张柜台,一卖林祥荣的布,超低价出售,并打上标语此布太薄,只能给孩子做尿布,想买做衣服的用隔壁的飞虎牌。两三日后销路迅速打开,各地经销商络绎不绝。
准备充分,不打无把握之战。说到这点,就不得不说几次与藤井的交手了,无论是低价买他的坯布还是高价把大华转让给他,陈寿亭谈判前都收集到了重要的信息,这样谈判时才游刃有余。
务实精神,且雷厉风行。陈寿亭给我一个很深刻的印象就是做决定非常快,当机立断,且每每收到奇效。一个好点子浮现出来,立马付诸行动。记得第一次去上海谈合作,林祥荣非常高傲,用各种理由搪塞,后来点子想出来了,获得的.回报是以一块钱一匹布的超低价格把八千匹布运回济南,这些布最终最为打败林祥荣的资本,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生活节俭,从他的着装就能看出来,再与家驹的作风比较,纯朴节俭的习惯不言而喻。吃的喝的,他当掌柜的跟工人吃的一样,最喜欢的就是馒头焖鱼。
再说说陈寿亭的为人处世,或者说是管理与领导才能。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小时候锁子叔的一碗粥,才有了那句等我发财了送您大金元宝。最后一直当锁子叔做亲爹,几乎每年过年都回去看望二老,磕头拜年,他也实现了当初自己的诺言,让锁子叔住上了青砖大瓦房。以至于本地最有钱的财主也对锁子叔礼让三分,更是羡煞旁人。陈寿亭能跟山东有名的工业家苗瀚东结缘,也是源于感恩。有一次讨饭的时候到了苗家,差点饿死,当时的苗家很有钱,便给了寿亭丰盛的食物。后来寿亭出于感恩,每年都去苗家答谢,答谢当年的救命之恩。一两年苗家没觉得什么,但是年年如此,反而感动了苗家人,从此与苗瀚东结成至交,以兄弟相称。他还不忘刚来青岛时卢家老爷子的六千大洋本钱,他后来跟采芹说人要知恩图报,没有卢老爷当初的那六千大洋就没有我陈六子的今天,后来一个人在济南办厂每年还照样给家驹一成的利润。还有,在路上遇见刚开张的黄包车夫,他会给十倍的车钱。
重情重义,不记仇。都说山东汉子仗义,没错,陈寿亭就是这样。商业上的竞争对手后来几乎都跟他成为了朋友,包括藤井。孙明祖在青岛时就是最主要的对手,陈寿亭后来在济南还帮了他不少忙。刚开始赵东俊还对寿亭心存戒备,但是寿亭一直都把他当兄弟看,有了霍军长的政府订单,分了一大半给他。这就是他做人的智慧,最后给予回报的是一起联手打败了訾文海。
善心,收留白金彪一行东北逃难工人便是最好的写照。青岛海边偶遇欲投海自尽的沈远宜,萍水相逢,陈寿亭不光救了她的命,还赠予二十块大洋做远行盘缠。好人有好报,后来远宜红遍济南城,宏巨染厂开业那天,她邀足了济南各方名流,开业讲究的就是排场,何况是初来乍到,这可给寿亭撑够了面子,也让济南地痞刮目相看,从此不敢冒犯。
作为领导,陈寿亭知人善用。管理之道,归根结底八个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比如说管账房的老吴,跟了他二十多年,寿亭虽不识字,但心里有本账,他也相信老吴不是胡来的人。再比如卢家驹,此人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纨绔子弟,披着留洋的外衣,自视清高。但优点是懂外语,也精通国外先进的印染技术,还有一点非常重要,这个人没有贪心,属于性情温和的那种。刚开始,寿亭跟他合作很长一段时间我还是不能理解两人友好相处的原因,后来寿亭自己给出了答案,他跟采芹说:男人与男人的关系,说到底是争。但如果要像家驹一样做成让,那可是很高的境界。不管是男人对男人,还是男人对女人,要相互信任,相互理解,而最高境界就是相互欣赏。我细细品味这几句话,确实如此。因为如果你让他与赵东俊、赵冬初合作,性格的原因,肯定做不长久。
跟合作伙伴打交道,陈寿亭懂得看人,尤其是看人心;跟手下工人相处,他懂得善用人之长处。像柱子、白金彪、吕登标,甚至后来的周涛飞、卢家驹,他都能很好的驾驭。只要是在他手下干过的都忠心耿耿,像白金彪,只要他一句话,可以去拼命。如此君臣共处之道,何愁企业不兴旺发达?
知人善用的才华,由此可见一斑。对员工待遇,陈寿亭毫不吝啬,同行的企业的工人在厂里工作基本没有工钱,只管吃住。他的厂子不一样,不光按月给工钱,还发年终奖,年底每日十块大洋。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给工人更多的工钱,工人会更拼命地工作,创造更大的价值,最后获利的还是企业。这样的智慧,与其说是他善良的本性,不如说是来源于他敏锐的战略眼光。
做人低调、谦虚。别看陈寿亭有时候也会对工人们大呼小叫,那是真遇到了火烧眉毛的急事。其实私底下他跟工人非常友善,不摆架子,哪家有难,他都会多给些钱。跟朋友相处,上面我讲他对家驹的态度就能看出来。与前辈打交道,更是谦虚学习,譬如对上海的林老爷子,他非常敬佩,多次看在老爷子的面子上,才对曾经想致自己于死地的林祥荣留有余地。
眼光深远,大局观第一。剧中,我们能很直观地从陈寿亭身上看到他很强烈的民族情结,这包括打败藤井、援助八路,最后火烧宏巨。
一个人强大远不如一个国家的强大,山河破碎的年代,无论你的产业做的多大多广,始终不要忘记你身后的国家。
断断续续地,用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看完《大染坊》,跟每次结束一部电视剧或一本书一样,为了方便更好地写下心得,总结必不可少。
先简单概述下这部电视剧的故事内容。主人公陈寿亭(小名陈六子)出生于清末民初的山东周村,父母早亡,是个孤儿,目不识丁,从小以讨饭为生,但却天资聪颖,胸怀大志。十五岁那年冬天,周村大雪,一天,他冻晕在一染布店门口,被店老板救活并收留做义子。在义父的安排下跟着师傅在店里学艺,由于机灵能干,又肯吃苦,几个月后便得到义父的信任,升做掌柜。从此便将其非凡的商业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染布厂从周村做到青岛,然后到济南,再扩展到天津、上海。在此期间,几次与日本商人藤井的博弈中,多次让对手俯首称臣,输得心服口服。最后日本侵华战争爆发,陈寿亭病逝于济南,终年不过花甲。
从十五岁开始接管染布厂,直到生命的最后,陈寿亭都算得上一位杰出的商人。企业之所以长盛不衰,且越做越大,离不开两件事,很平常的两件事:认真做事,低调做人!
首先谈做事方面。勤劳吃苦。这个很好理解,也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缘故,早在给师傅打下手的时候,陈寿亭就是个擅拉业务的好手,有时还给客户送货上门,不怕苦不怕累。这一年正因为有了寿亭的帮忙,义父一举击败本地多家同行。后来当了掌柜,他也是与工人一个炕上睡觉,一口锅里吃饭。
胆大心细,沉着冷静。在周村时,大昌的王掌柜出黑招,请强盗土匪教训教训他,结果不用别人动手,他先自己给自己一刀,还跟强盗们说,这样你们也好回去交差,我的原则不变,结果强盗老大佩服得五体投地,最后与他称兄道弟。刚进青岛时,又招地痞流氓算计,他如法炮制,也是吓得在场的人屁滚尿流。说到心细,就要说厂子里的情况,因为是做染布,时刻与化学物质打交道,所以人身安全很重要。有一次一个工人不小心碰到一桶硫酸,差点溅到其他工人脸上,寿亭眼疾手快,迅速推开工人,这才避免悲剧发生。最后又告诫工人们干活切记谨慎小心。
认真做一件事,坚持很重要。陈寿亭一生就没有离开过老本行,尽管最后身价过千万,也没有涉足其他领域。他认为在周村做到最好了就去青岛扩展,青岛饱和了再去济南闯,后来又买下了天津的厂。不管怎样跳来跳去,他始终都在自己最熟悉的印染行业打拼,二三十年都坚持做同样的事业,岂能不精通,不发达?!
善于观察,什么事都看在眼里。厂里的一针一线他都知道在哪,把头今年收了哪个工人多少东西多少钱都清楚。最后寿亭跟家驹说要不是看翡翠的面子,早已开除吕登标。
学习能力。活到老,学到老。陈寿亭虽然一个大字不识,但从小要饭的时候就喜欢听说书的讲《三国演义》、《朱元璋》等,学到不少知识与做人的道理。后来在青岛,他每天都让家驹念报纸听,这个习惯一直延续着。包括在印染的技术上,也是不断在跟更精通的人学习,甚至是他的竞争对手。他深知不学习就要落后,落后就会面临失败。
无与伦比的商业头脑。陈寿亭的印染技术在山东已是无可挑剔,做企业首先要的是技术,再就是销路,可偏偏他也是这方面的天才。举个例子说明,他刚在青岛站住脚的时候,本地印染大亨孙明祖有意挤兑,正在苦于无力还击时,机会来了那几天,正赶上青岛大学生游行反日,看到这一幕,他当机立断,命令老吴回厂里把布送来,免费赠予学生,并在反面写上飞虎牌。一举两得,一方面支援反日,一方面无形中借游行在给自己的品牌免费打广告,飞虎牌深入人心。这种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只怕当年做脑白金时的史总也望而却步吧。还有后来跟上海的林祥荣争夺市场时,也是巧用借力打力。按现在的话说就是抓住客户的比较心理。他在一间店铺里放两张柜台,一卖林祥荣的布,超低价出售,并打上标语此布太薄,只能给孩子做尿布,想买做衣服的用隔壁的飞虎牌。两三日后销路迅速打开,各地经销商络绎不绝。
准备充分,不打无把握之战。说到这点,就不得不说几次与藤井的交手了,无论是低价买他的坯布还是高价把大华转让给他,陈寿亭谈判前都收集到了重要的信息,这样谈判时才游刃有余。
务实精神,且雷厉风行。陈寿亭给我一个很深刻的印象就是做决定非常快,当机立断,且每每收到奇效。一个好点子浮现出来,立马付诸行动。记得第一次去上海谈合作,林祥荣非常高傲,用各种理由搪塞,后来点子想出来了,获得的.回报是以一块钱一匹布的超低价格把八千匹布运回济南,这些布最终最为打败林祥荣的资本,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生活节俭,从他的着装就能看出来,再与家驹的作风比较,纯朴节俭的习惯不言而喻。吃的喝的,他当掌柜的跟工人吃的一样,最喜欢的就是馒头焖鱼。
再说说陈寿亭的为人处世,或者说是管理与领导才能。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小时候锁子叔的一碗粥,才有了那句等我发财了送您大金元宝。最后一直当锁子叔做亲爹,几乎每年过年都回去看望二老,磕头拜年,他也实现了当初自己的诺言,让锁子叔住上了青砖大瓦房。以至于本地最有钱的财主也对锁子叔礼让三分,更是羡煞旁人。陈寿亭能跟山东有名的工业家苗瀚东结缘,也是源于感恩。有一次讨饭的时候到了苗家,差点饿死,当时的苗家很有钱,便给了寿亭丰盛的食物。后来寿亭出于感恩,每年都去苗家答谢,答谢当年的救命之恩。一两年苗家没觉得什么,但是年年如此,反而感动了苗家人,从此与苗瀚东结成至交,以兄弟相称。他还不忘刚来青岛时卢家老爷子的六千大洋本钱,他后来跟采芹说人要知恩图报,没有卢老爷当初的那六千大洋就没有我陈六子的今天,后来一个人在济南办厂每年还照样给家驹一成的利润。还有,在路上遇见刚开张的黄包车夫,他会给十倍的车钱。
重情重义,不记仇。都说山东汉子仗义,没错,陈寿亭就是这样。商业上的竞争对手后来几乎都跟他成为了朋友,包括藤井。孙明祖在青岛时就是最主要的对手,陈寿亭后来在济南还帮了他不少忙。刚开始赵东俊还对寿亭心存戒备,但是寿亭一直都把他当兄弟看,有了霍军长的政府订单,分了一大半给他。这就是他做人的智慧,最后给予回报的是一起联手打败了訾文海。
善心,收留白金彪一行东北逃难工人便是最好的写照。青岛海边偶遇欲投海自尽的沈远宜,萍水相逢,陈寿亭不光救了她的命,还赠予二十块大洋做远行盘缠。好人有好报,后来远宜红遍济南城,宏巨染厂开业那天,她邀足了济南各方名流,开业讲究的就是排场,何况是初来乍到,这可给寿亭撑够了面子,也让济南地痞刮目相看,从此不敢冒犯。
作为领导,陈寿亭知人善用。管理之道,归根结底八个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比如说管账房的老吴,跟了他二十多年,寿亭虽不识字,但心里有本账,他也相信老吴不是胡来的人。再比如卢家驹,此人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纨绔子弟,披着留洋的外衣,自视清高。但优点是懂外语,也精通国外先进的印染技术,还有一点非常重要,这个人没有贪心,属于性情温和的那种。刚开始,寿亭跟他合作很长一段时间我还是不能理解两人友好相处的原因,后来寿亭自己给出了答案,他跟采芹说:男人与男人的关系,说到底是争。但如果要像家驹一样做成让,那可是很高的境界。不管是男人对男人,还是男人对女人,要相互信任,相互理解,而最高境界就是相互欣赏。我细细品味这几句话,确实如此。因为如果你让他与赵东俊、赵冬初合作,性格的原因,肯定做不长久。
跟合作伙伴打交道,陈寿亭懂得看人,尤其是看人心;跟手下工人相处,他懂得善用人之长处。像柱子、白金彪、吕登标,甚至后来的周涛飞、卢家驹,他都能很好的驾驭。只要是在他手下干过的都忠心耿耿,像白金彪,只要他一句话,可以去拼命。如此君臣共处之道,何愁企业不兴旺发达?
知人善用的才华,由此可见一斑。对员工待遇,陈寿亭毫不吝啬,同行的企业的工人在厂里工作基本没有工钱,只管吃住。他的厂子不一样,不光按月给工钱,还发年终奖,年底每日十块大洋。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给工人更多的工钱,工人会更拼命地工作,创造更大的价值,最后获利的还是企业。这样的智慧,与其说是他善良的本性,不如说是来源于他敏锐的战略眼光。
做人低调、谦虚。别看陈寿亭有时候也会对工人们大呼小叫,那是真遇到了火烧眉毛的急事。其实私底下他跟工人非常友善,不摆架子,哪家有难,他都会多给些钱。跟朋友相处,上面我讲他对家驹的态度就能看出来。与前辈打交道,更是谦虚学习,譬如对上海的林老爷子,他非常敬佩,多次看在老爷子的面子上,才对曾经想致自己于死地的林祥荣留有余地。
眼光深远,大局观第一。剧中,我们能很直观地从陈寿亭身上看到他很强烈的民族情结,这包括打败藤井、援助八路,最后火烧宏巨。
一个人强大远不如一个国家的强大,山河破碎的年代,无论你的产业做的多大多广,始终不要忘记你身后的国家。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